《论语》中重叠词的界定问题探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075674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运用了不少的重叠式词来形象地说明人的容貌神情和物的特点。但是学者们对重叠词的界定却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在对《论语》中重叠式语言形式做穷尽统计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重叠词做了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分析。
  关键词:《论语》;重叠词
  《论语》一书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为主,共二十篇,每篇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治学思想和伦理观念等方面。《论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词,重叠式词所占比重相对来说仍较大,大概8%左右,虽然与《诗经》相比数量上大为减少,但基于《论语》自身的价值以及重叠式词在现代汉语在的应用,对其进行研究仍有必要。
  在界定重叠式词之前要首先去掉一些看起来是重叠形式但实际上不属于词的范畴的情况。如:
  贤贤 《论语·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译注》中对“贤贤易色”的解释是“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①由此看出,第一个“贤”是动词,解释为对待,第二个“贤”是名词。“贤贤”构成的是个动宾短语,不是词,所以更不可能是重叠式词。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论语·颜渊第十二》 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译注》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解释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也就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种语法现象,不是重叠式词的范围。
  要研究《论语》中的重叠式词,首先要看“重言”的定义。重言是传统小学著作中使用的名称。邵晋涵在《尔雅正义》中指出:“古者重语,皆为形容之词,有单举其文,与重语同义者,如‘肃肃,敬也’,‘丕丕,大也’,祗言‘肃’,祗言‘丕’亦为敬也大也。有单举其文即与重语异议者,如‘坎坎,喜也’,‘居居,恶也’,祗言‘坎’,祗言‘居’,则非喜与恶矣。”赵克勤的《古代汉语词汇学》中指出:“重言词只是一种笼统的叫法,实际上它由两类组成,一类的意义与单字的意义基本相同;一类的意义与单字的意义毫无关系。”②吴宗文的《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中也说道:“叠音词是口头上由两个完全相同的音节、书面上用两个形体相同的单字构成的双音词。”
  通过以上定义不难看出,语言学家们在给重叠式词下定义时都强调两个相同音节的重叠所组成的双音词。组成叠音词的单位既可以是语素也可以是词。下面就从这一定义出发来讨论一下《论语》中的重叠式词。
  在对重叠式词界定以后统计出《论语》中的重叠式词有32个,去掉重复的还有27个,其中《论语》中有“穆穆”、“战战”和“兢兢”3个重叠式词是引自《诗经》的。
  《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除此之外《论语》中的重叠式词还有24组。下面是对重叠式词的简单分类:
  “叠词”类重叠式词:
  郁郁组:《论语·八佾第三》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译注》将“郁郁乎文哉”解释为“文采丰富的样子”,“郁郁”也就是丰富的意思。《论语正义》“郁郁:文章貌。《说文》:“郁,有文章也。”③由此可见,“郁郁”与“郁”的意思基本相同,属于“叠词”类的重叠式词。此外,《论语·雍也第六》中的“彬彬”,《论语·乡党第七》的“申申”、“夭夭”、“戚戚”和“荡荡”,《论语·泰伯第八》中的“洋洋”、“悾悾”、“巍巍”,《论语·子罕第九》中的“空空”和“偱循”,《论语·乡党第十》中的“恂恂”、“便便”、“侃侃”、“ 闇闇”、“怡怡”、“蹜蹜”和“愉愉”,《论语·先进第十一》中的“行行”,《论语·子路第十三》中的“硜硜”,《论语·微子第十八》中的“滔滔”,《论语·子张第十九》中的“堂堂”和《尧曰》第二十中的“皇皇”都跟“郁郁”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叠字与单字的意思一样,只是字的重叠,属于“叠词”类的重叠式词。
  “叠字”类重叠式词:
  与与组:与与,朱熹注:“与与,威仪中适之貌。”《说文解字》:“与,党与也。从异,从与。古文与。”《论语正义》:“与与犹徐徐也,所以恭而安也。”由此可知,“与与”与“与”在意义上并无联系,只是两个单字的重叠,故“与与”是“叠字”类的重叠式词。“栖栖”经考证也是如此。
  至于“切切偲偲”,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词的话就属于此类,如果看成“切切”和“偲偲”两个词则是“叠词”类的重叠式词,又由于重叠式词的定义是中指明是两个同音词重叠,所以这里把它分为是两个“叠词”类的重叠式词。
  综上所诉,《论语》中的重叠式词共有27个(不包含引自《诗经》的三个),26个的说法是把“切切”和“偲偲”看成是一个了,30个的说法是计入了《诗经》中的三个。至于31个的说法,无从考证,可能是采用的版本不同造成的。
  《论语》中重叠词的词类也很丰富,有动词、副词、形容词等,这种重叠词在词汇不很发达的时期出现,也具有词义模糊性和笼统性等特点,这有待于继续做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5.
  ②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4.
  ③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103.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邵晋涵.尔雅正义.影印本.
  [3]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54.
  [4]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樊花、欧阳小英.〈论语〉重言“小议”.安徽:安徽文学[J].2009(5).
  [6]李丹.论语重言浅议[J].兰州:兰州学刊,200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及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期间2015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42例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胃镜活检进行诊断检查(对照组),术后行病理切片诊断检查(观察组),比较两种诊断检查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检查出早期胃癌19例,进展期胃癌21例,胃癌检出率为95.24%(40/42);观察组检查出早期胃癌20
模式理论和模式方法已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运用,文章从模式理论的角度探讨教师的模式意识培养问题,指出其重要性并提出几点良性关系模式.
这是1945年在山城重庆引起轰动的毛泽东的咏雪词--,它使毛泽东不仅以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享誉各界,而且以一代诗人的形象赢得了文化界的敬仰.rn
摘要:这是部独幕舞剧,是专门为电视摄像机创作的。编导选择、重构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鲜活的,充满了生命质感和生活气息的,当代芭蕾特有的动作语言。表现了女人的生活、感情,乃至一生,始终作为主题,贯穿了整部作品。  关键词:当代舞;电视摄像  法国当代芭蕾双人舞《烟》是瑞典当代芭蕾编导大师马茨·埃克为法国芭蕾巨星西尔维·吉扬量身定做的一部能够充分挖掘并展示其自身潜力的影像芭蕾作品。当时的吉扬刚刚30岁,
目的 对比Modified Kugel(M-K)术和Lichtenstein术修补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145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M-K术和Lichtenstein术,比较
数据挖掘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推动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从时间维度梳理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教育大数据的价值并介绍了教育大数
摘要: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必须要注重初中阶段的教学。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德育工作的渗透,不单单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还必须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能够体现在教学中的各个层面,融
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直结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治疗的60例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
三叉神经 -颈反射 (trigemino cervicalreflex ,TCR)又称三叉神经 -胸锁乳突肌反射 ,是刺激一侧三叉神经眶下支后 ,于双侧轻度收缩的胸锁乳突肌上记录到的一个短潜伏期反射 ,包括一个双向的正 /负波 ,与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诗歌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文化艺术,其特殊的展示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以“强行闯入”的姿态给市民以体验上的冲击感;在公共空间下剥去了诗歌的神秘性,拉近了与市民的距离,带给市民以新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高文化输送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诗歌;武汉“地铁诗歌”;展示形式;文化意义  张执浩老师说:“公共空间诗歌最好的呈现状态是以一种行为艺术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这一定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