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扎实有效的开展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创建和谐文明校园。礼仪教育要结合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实情,方向明确,措施得力,从理论引领、文化和环境熏陶、活动育人、发挥课堂作用及家校结合等方面将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普通高中;德育;礼仪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3-0036-0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礼仪教育在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不仅是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一门待人交友的学问,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研习的必修课。孔子在《论语》中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仪规范,包括孟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大教育家都曾围绕礼仪著书立说,形成了内涵庞大的理论体系。所谓“礼”,从广义上看,是指千百年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和政治准绳;从狭义上看,指社会生活中约束人们言行举止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它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普遍崇礼、尚礼的意识淡薄,行为习惯较差。小到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大至行为过于自由,是非不分,甚至触犯法律。所以,当前在学校开展德育礼仪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其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重难点
我们课题小组将围绕普通高中礼仪教育这个宗旨,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了解评估学校德育礼仪情况,学生德育礼仪现状,发现德育礼仪问题,提出德育礼仪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尝试各种办法,全方位、多方式的对学生進行更好的礼仪教育。我们将打造校园礼仪文化,优化礼仪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学生知“礼”懂“礼”,并在学习生活中践行“礼”,以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研究出适合学生参加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习必要的礼仪知识,主要包括师生之间的礼仪、同学之间的礼仪、个人的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校园礼仪、课堂礼仪等,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求学生讲究尊老爱幼,热情待客,礼尚往来;在行为举止方面,要求学生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从站、坐、行以及形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高中生的身份。如何让学生“知书达礼”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高中生而言,“知书”他们是可以做到的,但在待人接物、知礼达礼方面的确有不足和短板。作为学校,在学生增知识、长见识的同时给他们补上这一短板,使他们知书又达礼,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符合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又符合现代社会知礼懂礼、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需要,而不是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但心灵缺失、礼仪不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研究过程与策略
礼仪教育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涵盖面相当广泛,对普通高中生来说礼仪教育内容虽多但相对具体。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方面入手展开礼仪教育。
1.理论引领。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验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守则,只有让“守则、规范”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同时,学校创办《文明礼仪教育》手抄报,编写校本礼仪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礼仪教育。
2.文化和环境熏陶。首先,构建以“礼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教育德育模式,使学生知“礼”懂“礼”,践行“礼”,以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发挥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学校十分重视“礼”文化氛围的营造,为礼仪教育创设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教学楼的命名依次为崇礼楼、明礼楼、约礼楼等,建设班级文化墙、黑板报,在绿化带贴警示牌,在教室、楼道张贴名人字画等学生作品,上下楼梯张贴温馨提示语,等等,为学生的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3.活动育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强化、熏陶、感染、浸润每一位学生。以争当“礼仪之星”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通过礼仪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上课礼仪、交往礼仪、做客礼仪等知识,并按要求去做,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国学礼仪演讲比赛、礼仪书香每日读、国学礼仪读书节、“五四”成人礼、运动会、元旦文艺演出、国庆合唱会、传统节日感恩父母、革命纪念日缅怀先烈等大型校园活动,使礼仪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让自己成长、成才的道路,达到每位学生都知书达礼的目标。
4.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礼仪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德育目标,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改变各科教学单纯传授知识的现状,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切实保证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管理中要求学生注意礼仪规范,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礼仪教育的因素,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使学生知“礼”、懂“礼”、讲“礼”,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
5.家校结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因此必须重视学校礼仪教育和家庭礼仪教育的结合。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发放文明礼仪教育倡议书,以期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使孩子成长为讲文明、懂礼貌、知书达礼的高素质人才。
6.开展德育活动,强化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及人生观教育,为礼仪教育保驾护航,更好地促进礼仪教育的开展。
四、取得的成绩
我们的研究得到了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体教师的高度配合。学校结合普通高中生特点和我校实情,确定了以“礼文化”为核心的德育特色教学,围绕“礼文化”努力践行“理”、“利”、“里”、“例”、“励”、“力”等六字方针。坚持“以礼树人,以德育人”的办学宗旨,在全体师生中大力倡导“礼仪引领师生成长,文化浸润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的高效课堂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德育工作模式,强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的领导团队和教师团队,创特色精品学校,建和谐文化校园。
实验中学紧紧围绕“弘礼致远”这一文化定位,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有文化、有道德、知礼仪、有作为的高素质人才,突出“礼仪引领师生成长”,“文化浸润学校发展”。我们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以“礼仪引领师生成长”为核心,举办国学礼仪读书节、“五四”成人礼、文明礼仪演讲比赛等。围绕“倡导礼文化,打造新实中”的目标,举办了内容涵盖文明礼仪、环境保护、饮食健康、安全教育、尊师爱校、爱国主义、感恩教育等活动。在校团委的倡导下,学生主动到县老人中心、何村、纸房、库区、闫庄等敬老院看望老人。2016年清明节我们有近百名学生自发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祭奠活动,他们或主动打扫陵园,或以班为单位进行瞻仰献花。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德育、礼仪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必须看到,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尚有诸多的困难。德育礼仪教育的实效性仍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但我们深知德育教育,尤其是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将立足实际,克服困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不断改善不足。
关键词:普通高中;德育;礼仪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3-0036-0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礼仪教育在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不仅是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一门待人交友的学问,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研习的必修课。孔子在《论语》中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仪规范,包括孟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大教育家都曾围绕礼仪著书立说,形成了内涵庞大的理论体系。所谓“礼”,从广义上看,是指千百年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和政治准绳;从狭义上看,指社会生活中约束人们言行举止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它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普遍崇礼、尚礼的意识淡薄,行为习惯较差。小到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大至行为过于自由,是非不分,甚至触犯法律。所以,当前在学校开展德育礼仪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其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重难点
我们课题小组将围绕普通高中礼仪教育这个宗旨,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了解评估学校德育礼仪情况,学生德育礼仪现状,发现德育礼仪问题,提出德育礼仪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尝试各种办法,全方位、多方式的对学生進行更好的礼仪教育。我们将打造校园礼仪文化,优化礼仪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学生知“礼”懂“礼”,并在学习生活中践行“礼”,以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研究出适合学生参加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习必要的礼仪知识,主要包括师生之间的礼仪、同学之间的礼仪、个人的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校园礼仪、课堂礼仪等,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求学生讲究尊老爱幼,热情待客,礼尚往来;在行为举止方面,要求学生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从站、坐、行以及形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高中生的身份。如何让学生“知书达礼”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高中生而言,“知书”他们是可以做到的,但在待人接物、知礼达礼方面的确有不足和短板。作为学校,在学生增知识、长见识的同时给他们补上这一短板,使他们知书又达礼,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符合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又符合现代社会知礼懂礼、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需要,而不是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但心灵缺失、礼仪不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研究过程与策略
礼仪教育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涵盖面相当广泛,对普通高中生来说礼仪教育内容虽多但相对具体。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方面入手展开礼仪教育。
1.理论引领。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验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守则,只有让“守则、规范”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同时,学校创办《文明礼仪教育》手抄报,编写校本礼仪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礼仪教育。
2.文化和环境熏陶。首先,构建以“礼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教育德育模式,使学生知“礼”懂“礼”,践行“礼”,以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发挥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学校十分重视“礼”文化氛围的营造,为礼仪教育创设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教学楼的命名依次为崇礼楼、明礼楼、约礼楼等,建设班级文化墙、黑板报,在绿化带贴警示牌,在教室、楼道张贴名人字画等学生作品,上下楼梯张贴温馨提示语,等等,为学生的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3.活动育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强化、熏陶、感染、浸润每一位学生。以争当“礼仪之星”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通过礼仪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上课礼仪、交往礼仪、做客礼仪等知识,并按要求去做,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国学礼仪演讲比赛、礼仪书香每日读、国学礼仪读书节、“五四”成人礼、运动会、元旦文艺演出、国庆合唱会、传统节日感恩父母、革命纪念日缅怀先烈等大型校园活动,使礼仪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让自己成长、成才的道路,达到每位学生都知书达礼的目标。
4.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礼仪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德育目标,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改变各科教学单纯传授知识的现状,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切实保证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管理中要求学生注意礼仪规范,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礼仪教育的因素,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使学生知“礼”、懂“礼”、讲“礼”,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
5.家校结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因此必须重视学校礼仪教育和家庭礼仪教育的结合。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发放文明礼仪教育倡议书,以期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使孩子成长为讲文明、懂礼貌、知书达礼的高素质人才。
6.开展德育活动,强化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及人生观教育,为礼仪教育保驾护航,更好地促进礼仪教育的开展。
四、取得的成绩
我们的研究得到了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体教师的高度配合。学校结合普通高中生特点和我校实情,确定了以“礼文化”为核心的德育特色教学,围绕“礼文化”努力践行“理”、“利”、“里”、“例”、“励”、“力”等六字方针。坚持“以礼树人,以德育人”的办学宗旨,在全体师生中大力倡导“礼仪引领师生成长,文化浸润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的高效课堂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德育工作模式,强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的领导团队和教师团队,创特色精品学校,建和谐文化校园。
实验中学紧紧围绕“弘礼致远”这一文化定位,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有文化、有道德、知礼仪、有作为的高素质人才,突出“礼仪引领师生成长”,“文化浸润学校发展”。我们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以“礼仪引领师生成长”为核心,举办国学礼仪读书节、“五四”成人礼、文明礼仪演讲比赛等。围绕“倡导礼文化,打造新实中”的目标,举办了内容涵盖文明礼仪、环境保护、饮食健康、安全教育、尊师爱校、爱国主义、感恩教育等活动。在校团委的倡导下,学生主动到县老人中心、何村、纸房、库区、闫庄等敬老院看望老人。2016年清明节我们有近百名学生自发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祭奠活动,他们或主动打扫陵园,或以班为单位进行瞻仰献花。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德育、礼仪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必须看到,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尚有诸多的困难。德育礼仪教育的实效性仍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但我们深知德育教育,尤其是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将立足实际,克服困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不断改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