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呈现
1.游戏背景特写
某一天早晨,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你们知道吗?我家搬到了滨江,每天上幼儿园都要过钱江四桥呢,那是一座很长很长的桥。”“我知道,我知道!还有钱江一桥、二桥和三桥!”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家旁边也有桥,我还走过运河边的大桥!”桥,是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观察、研究家乡桥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随处可见。于是老师给孩子们看了各种大桥的图片,这对孩子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引发了他们认识桥的极大兴趣。由此,我们根据当前孩子议论的兴趣话题,生成了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
2.开放式、低结构的材料使幼儿有创意的空间
材料准备对儿童游戏有着极大的影响,是教师指导游戏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准备游戏材料,也是儿童参与游戏的第一步。这次建构游戏我们就提根据家长资源和孩子一起收集了长短不一的KT板、奶粉罐、薯片罐等低结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幼儿很快想到搭建各种各样的大桥,激发了幼儿的创想,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3.镜头聚焦——游戏个案追踪观察
案例背景:
孩子们用各种罐子和KT板搭了一座长长的立交桥,桥上开满了小汽车,可是不一会就把汽车材料给用光了。这时,男孩文文一脚踢翻了一段桥面,开始大家还以为他是无意的,可是他又接着把所有的支撑物都给弄倒了。孩子们很生气,纷纷指责文文捣乱。而文文只是低着头,漫不经心地说:“我们重新搭不就行了。”
镜头一:激烈的矛盾冲突
只见俊俊冲到了文文面前,大声的说:“我们才不听你的,你让我们搭了那么脆弱的桥,还来搞破坏。”孩子们纷纷都声援俊俊,数落文文。文文情绪低落地坐在一边。
第一次介入:教师试图调试矛盾
老师走到了文文边上,轻声问着文文捣乱的原因,原来他是觉得材料太少,想把桥拆了,重新搭个短一点的桥,这样材料就够用了。老师和他沟通:“桥面上不一定要放很多小汽车,也许桥上很空也有可能。”
镜头二:矛盾冲突白热化
俊俊发现文文把板子折断,忍不住冲到文文面前,大声地说:“你别再搞破坏,再搞破坏我们揍你。”“对,我们揍你。”很多孩子应和着。文文只能很尴尬的低着头,看上去有点难过。
第二次介入:试图缓和矛盾
老师解释道:“他是因为想搭一个短一点的桥,他觉得车子不够多。你们搭建的时候也注意一下,看车子够吗?”俊俊说:“其实只要车子少放一些就可以搭很长。
镜头三:矛盾仍然存在
俊俊还是没能原谅文文之前的破坏,不依不饶的走到文文面前说:“你可以帮忙,你不做就是帮忙,离桥远一点。”文文轻声地说:“我知道。”可俊俊仍旧一直大声重复:“你离桥远一点。”
镜头四:
文文重新进入游戏,他想搭一个下桥处,可是板子不够了。大部分板子都被俊俊几个孩子撰在手里。他们既不搭桥,也不愿把板子给文文,只顾着自己玩,好像认定文文会捣乱似的。
第三次介入: 引导幼儿自行再次合作修复
“文文需要帮忙,他在搭下桥处。”老师悠悠的说道。
镜头五:合作游戏,最终获得成功
文文没有材料了,失手又把手里的板子掰成两段。“我不是故意的”。过了一会,俊俊终于把手里的材料留在了文文那,文文终于搭好了下桥处。孩子们开心的玩了一会,给桥面放了许多车子。这时,小静不小心弄倒了一段桥,大部分孩子兴奋地喊着:“真倒霉呀。”只有文文快速的将桥面修复,还搭了更好看的下桥处,他情不自禁的叫起来:“不倒霉不倒霉,快看这儿!”
二、分析解读
此次的游戏对象是大班的小朋友,因此重点放在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与坚持性品质等。游戏之前有过经验铺垫,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过各种桥,其中包括立交桥,也收集了一些桥梁的图片,在幼儿游戏时供他们参考。
游戏过程中幼儿有几处矛盾冲突,教师有选择性的进行了“导引”:有人破坏了大家搭建的成果(推倒了立交桥),教师介入了解该幼儿这样做的原因,是大家拒绝该名“破坏者”游戏时教师鼓励大家再次接纳他。在幼儿把重的汽车放上去后因为桥不稳而发生倒塌,教师没有介入而是让幼儿自行再次合作修复,而后那名起初的“破坏者”动脑筋想出了搭下桥处的建议,吸引其他的幼儿一起来帮忙,教师对他的构想进行了赞扬。
三、导引方式
一是群体讨论游戏内容、分工;二是针对个别幼儿的行为单独了解;三是语言鼓励,修复幼儿间的合作;四是发掘幼儿的想像创造,帮助最终游戏成果的呈现。
四、导引策略
第一,教师进入时机的有效把控,促进游戏的发展。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形式,我们总结出教师参与介入游戏的三种方式: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在这次活动中教师采用的垂直式的指导而忽略了平行式的指导。只关注到个别孩子的情绪情感而忽略了大部分幼儿的游戏经验的提升这点是比较遗憾的。如当幼儿搭完立交桥有些茫然时,教师可以介入用“我来开一开” 的方式,让孩子在观察中看到立交桥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幼儿感知:第一,桥面的牢固性要加强。第二,不能有断头路。这种指导行为让帮助幼儿找出问题的所在,及时的调整和完善建构物,隐形地起到指导作用,使得孩子自发地解决问题。
第二,在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指导中,教师的语言,特别是发散性的问题指导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拓展思维的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经验,使生活中零散的经验得以整合。很遗憾的是,这种发散性的问题知道老师都没有抓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往往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内容。寻找和游戏主题相应的替代物。在材料投放上,我们采用的材料游戏又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这样,游戏中会随时出现问题和矛盾。幼儿为了游戏的持续和需要,往往会“急中生智”。但是,教学活动目的性强,教什么学什么,是否学会,很快就知道。可游戏则不然,它需要通过一次次的游戏,一次次的丰富、一次次的调整进步。
1.游戏背景特写
某一天早晨,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你们知道吗?我家搬到了滨江,每天上幼儿园都要过钱江四桥呢,那是一座很长很长的桥。”“我知道,我知道!还有钱江一桥、二桥和三桥!”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家旁边也有桥,我还走过运河边的大桥!”桥,是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观察、研究家乡桥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随处可见。于是老师给孩子们看了各种大桥的图片,这对孩子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引发了他们认识桥的极大兴趣。由此,我们根据当前孩子议论的兴趣话题,生成了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
2.开放式、低结构的材料使幼儿有创意的空间
材料准备对儿童游戏有着极大的影响,是教师指导游戏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准备游戏材料,也是儿童参与游戏的第一步。这次建构游戏我们就提根据家长资源和孩子一起收集了长短不一的KT板、奶粉罐、薯片罐等低结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幼儿很快想到搭建各种各样的大桥,激发了幼儿的创想,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3.镜头聚焦——游戏个案追踪观察
案例背景:
孩子们用各种罐子和KT板搭了一座长长的立交桥,桥上开满了小汽车,可是不一会就把汽车材料给用光了。这时,男孩文文一脚踢翻了一段桥面,开始大家还以为他是无意的,可是他又接着把所有的支撑物都给弄倒了。孩子们很生气,纷纷指责文文捣乱。而文文只是低着头,漫不经心地说:“我们重新搭不就行了。”
镜头一:激烈的矛盾冲突
只见俊俊冲到了文文面前,大声的说:“我们才不听你的,你让我们搭了那么脆弱的桥,还来搞破坏。”孩子们纷纷都声援俊俊,数落文文。文文情绪低落地坐在一边。
第一次介入:教师试图调试矛盾
老师走到了文文边上,轻声问着文文捣乱的原因,原来他是觉得材料太少,想把桥拆了,重新搭个短一点的桥,这样材料就够用了。老师和他沟通:“桥面上不一定要放很多小汽车,也许桥上很空也有可能。”
镜头二:矛盾冲突白热化
俊俊发现文文把板子折断,忍不住冲到文文面前,大声地说:“你别再搞破坏,再搞破坏我们揍你。”“对,我们揍你。”很多孩子应和着。文文只能很尴尬的低着头,看上去有点难过。
第二次介入:试图缓和矛盾
老师解释道:“他是因为想搭一个短一点的桥,他觉得车子不够多。你们搭建的时候也注意一下,看车子够吗?”俊俊说:“其实只要车子少放一些就可以搭很长。
镜头三:矛盾仍然存在
俊俊还是没能原谅文文之前的破坏,不依不饶的走到文文面前说:“你可以帮忙,你不做就是帮忙,离桥远一点。”文文轻声地说:“我知道。”可俊俊仍旧一直大声重复:“你离桥远一点。”
镜头四:
文文重新进入游戏,他想搭一个下桥处,可是板子不够了。大部分板子都被俊俊几个孩子撰在手里。他们既不搭桥,也不愿把板子给文文,只顾着自己玩,好像认定文文会捣乱似的。
第三次介入: 引导幼儿自行再次合作修复
“文文需要帮忙,他在搭下桥处。”老师悠悠的说道。
镜头五:合作游戏,最终获得成功
文文没有材料了,失手又把手里的板子掰成两段。“我不是故意的”。过了一会,俊俊终于把手里的材料留在了文文那,文文终于搭好了下桥处。孩子们开心的玩了一会,给桥面放了许多车子。这时,小静不小心弄倒了一段桥,大部分孩子兴奋地喊着:“真倒霉呀。”只有文文快速的将桥面修复,还搭了更好看的下桥处,他情不自禁的叫起来:“不倒霉不倒霉,快看这儿!”
二、分析解读
此次的游戏对象是大班的小朋友,因此重点放在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与坚持性品质等。游戏之前有过经验铺垫,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过各种桥,其中包括立交桥,也收集了一些桥梁的图片,在幼儿游戏时供他们参考。
游戏过程中幼儿有几处矛盾冲突,教师有选择性的进行了“导引”:有人破坏了大家搭建的成果(推倒了立交桥),教师介入了解该幼儿这样做的原因,是大家拒绝该名“破坏者”游戏时教师鼓励大家再次接纳他。在幼儿把重的汽车放上去后因为桥不稳而发生倒塌,教师没有介入而是让幼儿自行再次合作修复,而后那名起初的“破坏者”动脑筋想出了搭下桥处的建议,吸引其他的幼儿一起来帮忙,教师对他的构想进行了赞扬。
三、导引方式
一是群体讨论游戏内容、分工;二是针对个别幼儿的行为单独了解;三是语言鼓励,修复幼儿间的合作;四是发掘幼儿的想像创造,帮助最终游戏成果的呈现。
四、导引策略
第一,教师进入时机的有效把控,促进游戏的发展。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形式,我们总结出教师参与介入游戏的三种方式: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在这次活动中教师采用的垂直式的指导而忽略了平行式的指导。只关注到个别孩子的情绪情感而忽略了大部分幼儿的游戏经验的提升这点是比较遗憾的。如当幼儿搭完立交桥有些茫然时,教师可以介入用“我来开一开” 的方式,让孩子在观察中看到立交桥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幼儿感知:第一,桥面的牢固性要加强。第二,不能有断头路。这种指导行为让帮助幼儿找出问题的所在,及时的调整和完善建构物,隐形地起到指导作用,使得孩子自发地解决问题。
第二,在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指导中,教师的语言,特别是发散性的问题指导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拓展思维的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经验,使生活中零散的经验得以整合。很遗憾的是,这种发散性的问题知道老师都没有抓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往往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内容。寻找和游戏主题相应的替代物。在材料投放上,我们采用的材料游戏又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这样,游戏中会随时出现问题和矛盾。幼儿为了游戏的持续和需要,往往会“急中生智”。但是,教学活动目的性强,教什么学什么,是否学会,很快就知道。可游戏则不然,它需要通过一次次的游戏,一次次的丰富、一次次的调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