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回顾历史,邓小平和以他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领导和方向的保障、道路模式、动力源泉和理论依据,为中国梦的实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17 — 02
  习近平在全国总工会讲话时提出“从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再到邓小平领导人民开始改革开放,大大加快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值此邓小平诞辰 111 周年之际,回顾和研究邓小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初步探索邓小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和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国梦最终将得以实现.
  一、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继续向前推进提供了领导权和方向的保障。
  大海航行靠舵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大船上,坚强的领导力量是复兴事业朝着正确方向迈进的保障。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分别解决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实现的前提和基础。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出色的解决了第一个历史课题。作为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邓小平切实的参与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
  当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进入误区,迷失方向的时刻,作为第二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扭转了中国发展道路,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重新探索中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自5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危机四伏,60年代爆发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入70年代,江青和四人帮分裂思想严重,末期两个凡是思想又困扰着整个中国建设和改革事业。而与此相对应的国际形势已经由冷战对立转为和平与发展,亚洲四小龙崛起。邓小平面对新时期的历史形势,提出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重新确立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978年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各项事业的樊篱得以打破。依次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拨乱反正、正确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等事关中共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和领导威信的若干大事。进入80年代,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盛行,特别是89运动。在中国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问题,任何事情影响了稳定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邓小平在事关党存亡的重要时刻,在社会主义方向迷失的重要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权威,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确保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能够继续前行。
  二、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适时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动力来源。
  邓小平在分析国内国际环境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提出改革开放的设想,自此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释放生机和活力的来源,成为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历史进程的助推器。
  1978年12月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从此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试点开展特区经济建设,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为中国强国梦开启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怎样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怎么样巩固和发展这一生产关系形势,成为邓小平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在分析中国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这一发展动力,通过改革这样一场革命,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环节体制和制度,为生产力的后续发展松绑。通过农村改革的完成,经济领域的生机和活力得以释放,城市改革的后续发展成为可能,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开端的城市改革随即开始,在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浪涛中,90年代邓小平南巡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提供了思想环境。在南巡讲话后,改革释放出来的能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诠释,改革是收是放有了回答。
  实践永无止境,改革永不停歇。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肯定了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所有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改革为动力,不断的挖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助推器,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我们提供了前行的无限动力。
  三、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道路模式。
  1982年,他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鲜明的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新时期我国面临的新局面和新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①邓小平在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得失的经验总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科学分析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所设的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雏形。
  党的十三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雏形变得愈加清晰,形成了基本轮廓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上,进一步推进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加入和谐一词,使得基本路线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党的十八大上党的基本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进行了全新的整合,推出了全新的阐释,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不论怎么提出,怎么诠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邓小平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被保留下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浓缩。只有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救中国,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才能发展中国。要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49年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②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理论基石。
  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实践内容不断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阶段的开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者。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命题。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②党的十三大后,邓小平经受住了89学潮和苏东剧变的考验,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仍旧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正确轨道前进。
  1992年,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收还是放的问题困扰着整个中国的思想领域时,邓小平在南方的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这些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升到新平台上。党的十四大上,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已经日趋成熟,指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五大上正式提出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写入党章宪法,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具体的方面发生了变化,但邓小平理论始终能够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能够为后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始终能够让我们有根可循。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经济渐渐进入快车道,后续共产党的领导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延长线上不断的建构梦想,不断的驱进梦想,可以说是邓小平理论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我们敢于做梦,勇于做梦,为后来习近平中国梦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奠定了新阶段的理论基石。
  邓小平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历史转折时期顶住了国际风云突变和国内反革命集团的压力,扭转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和社会主义方向;面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邓小平模式;适时的提出改革开放,告别历史,憧憬未来,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第二次革命的胜利;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成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之作;邓小平个人魅力、政治智慧和勇气是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追求中国梦的典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已经走过200年风风雨雨,这是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邓小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历史地位,能够让我们坚定梦想,继往开来。
  〔参 考 文 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3.
  〔4〕袁银传.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过程与历史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9):15.
  〔责任编辑:谭文富〕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科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就业的对口率高,但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门路拓宽的主要做法有: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坚持分流引导教育;以导师制为抓手做好全员就业指导;丰富就业信息资源;努力实现专业化就业指导;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科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
《全球现代性的危机》  [美]杜赞奇著 黄彦杰译  商务印书馆 2017年5月出版  《全球现代性的危机》是杜赞奇教授学术著作中主旨最为宏大的一部,是对已知的现代性模式的一个深刻挑战。杜赞奇教授称之为一种“历史社会学”,但这本书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历史社会学的专题研究。除了围绕“超越”和“流转历史”的历史叙述与讨论之外,这本书还涵盖了关于亚洲政治文化、环保运动、宗教传统、道德实践、国家建构以及区
摘 要:1842年《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政治哲学思想、国家观念上仍然没有脱离黑格尔的影响,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都能看到黑格尔理性国家思想的存在,在国家观念上强烈地要求把国家从宗教神学中解救出来,强调理性国家的实存和复归。   关键词:理性国家;黑格尔;马克思;1842年   中图分类号:A8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婚姻满意度是衡量婚姻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已婚夫妇对其婚姻关系满意程度的主观感觉评估经过统计调查,我们发现赣州市居民总体婚姻满意度处于中上等水平,与其它大城市水平相当城市女性居民的婚姻满意度要低于男性,而且影响婚姻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配偶理解程度经济收入及安排和性生活  [关键词]婚姻满意度;调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
图/本刊记者 梁辰新井一二三擅长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80年代曾经在中国留学。目前定居东京,担任明治大学讲师,作品有《我这一代东京人》《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伪东京》《午后四时的啤酒》等。用中文写作超过日语的日本作家  北京冬日的阳光下,50岁的新井一二三从酒店侧门走过来。乍一看,她就是个典型日本中年妇女,略显矮胖,黑衣格子裙,眉眼细长,脖子上还挂了串圆润饱满的珍珠项链,细节处见精致。  待
摘 要:对绍兴市部分地区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绍兴市城市休闲体育时空维度特征。根据调查显示,绍兴市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并不充足,按照休闲体育行动的基本规律,将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空间划分为居住圈、社区圈和城市公共活动圈三个层次。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时空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每个圈层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距离衰减规律;但不同的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下又呈现出一定的个性,比如不同休闲体育行为圈主体对进行体育活动的
摘 要:达斡尔族民间发展文化现状,大体概括为空前繁荣,文化情结高涨,研读热情高涨,但是,文化建设目标不确定,可塑内容不确定,队伍不确定,同时存在着传统本真定位难,文化价值评估难,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把握难,作品创作难等问题。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间文化;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05 — 03  达斡尔民间文化,是我
[摘 要]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彻底解决目前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德育目标,必须树立大德育思想,构建在党委统一领导布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具体实施的德育管理新体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泰山学院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构建形成了德育系统工程,不断凝聚德育的强大合力,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大德育体系;大
摘 要:当前行政村规模普遍过大,村民之间利益关联度不高,村民自治难以落地。清远市通过行政与自治分离,将村委会下沉到利益关联性更强的自然村,缩小自治规模,将自然村作为自治基本单元,促进了自治有效运转,激活了村庄内生动力。同时,村委会下沉也面临行政成本增加、新旧体制衔接不畅和新的治理体制构建不足等不容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村委会下沉;自然村;自治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74年,17岁的西丽·娜沙特来到了洛杉矶学习艺术。5年后,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她与家乡失去了联系。等到她再一次踏上故土已是1990年。那一次的返乡之旅对她触动非常大,儿时记忆里的伊朗虽然由国王统治,但却是个开放多元的世俗社会,人们有选择宗教的自由,而眼前的这片土地已由神权政体替代,人们被迫遵循严苛的伊斯兰教法,尤其是妇女们都被迫戴上了头巾和黑纱,“有点类似你们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娜沙特在访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