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创新茶行业的必修课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ouzhoudao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为全民带来了一次提高健康卫生意识的集体公开课。在这场疫情中,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健康理念升级、云生活方式普及、智能家电更新换代、非接触式消费初体验……而茶行业的发展,也不得不考虑这些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唯有如此,才能找到创新的出破口。一些茶叶(饮)品牌已经做出迅速反应,拓赛道、玩跨界、拼营销……从中我们有什么可借鉴的思路呢?
  跨界联名是必修课
  在疫情造成的损失重压之下,企业不得不拓宽赛道,一方面最大程度减缓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让品牌在疫情期间持续曝光,为未来发展做铺垫。而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往往是流量和热度最高的信息,越是反差大的内容,越容易引人入目。于是,互换客群,共享不同领域曝光度的跨界联名成为了企业的必修课,似乎都急于用这个方式让自身回归热度。
  可以说,我们将迎来一个真正的跨界无边界混战时代,茶行业也会顺势而为。在茶行业中把悬念营销、场景营销等技巧玩得最“6”的当属小罐茶,早在去年12月,小罐茶就跨界卖起了“酒”。打着“0酒精”“越喝越清醒”的口号,勾引消费者的无限好奇感,制造了一波话题。接着揭晓谜底,取义中国人过年的口头推辞:“以茶代酒”,推出0酒精”威士忌”——其实是一款酷似顶级威士忌的瓶装大红袍茶饮。最后落地也极富仪式感,请来时尚的代言人陈学冬在恭王府开了一场发布会,“蹦迪”一晚上,只喝0酒精的“酒”。制造完社交圈里的话题,顺带撩到了爱喝酒人士,却不卖,而是购买新品茶叶礼盒附带赠送,而且限量1万套,把购买热情转化到要出售的产品上,有目的地实现转化。
  新茶饮在跨界联名上更是玩得不亦乐乎,并且已经很久没有去线下实体奶茶店排队的年轻人们,还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满足不断萌生的新鲜感和购买欲。今年3月11日,盒马和喜茶联名的青团开启了上海的预售,一共有两款:爆浆芝士豆乳青团、阿华田波波青团,仅一个小时后便显示“商品已售完”。这个联名不仅有平日网红产品的升级创新,更有方便快速的销售渠道。
  茶饮品牌为何如此喜欢联名?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新鲜感。在产品难以通过口味有效隔绝竞争者的时候,就需要跨界联名的品牌文化来满足持续输出。借助双方原来的品牌认知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提升人气,获取新客。可以说,疫情的影响从某方面加快了这些品牌的数字化获客的能力。不过,随着上一轮轮合作品牌资源的开发殆尽,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茶饮品牌们还要在创意和产品开发模式上不断创新。而这对于疫情影响之下的新式茶饮行业来说,竞争也会出现新的格局。
  用文化IP打造茶文创茶品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茶叶产品的差异化也不够明显,同样的产区、加工技术及品种,相似的产品数不胜数,想通过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益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想要让产品脱颖而出,就要借助IP的流量来打造新的亮点。迎合新的消费模式,就要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买卖关系。借力打造自主流量IP是重要的一点。
  简单来说,IP可以理解为自带流量的形象代言,IP本身具有话题聚合力,能体现品牌价值观。茶叶自带文化属性,寻找具有共通文化属性的IP,能够带来强有力的感染力。并且,这些流量极有可能转化为目标消费群。
  在茶叶文化方面,可作为IP机遇点的是保健、国风、艺术等领域,能达到行业本身的流量传播效果。通过IP输出文化和价值观来聚拢粉丝,从而信任品牌和产品。例如,今年3月,卢新龙井推出丰子恺联名茶礼,从丰子恺先生的画作提取灵感设计成包装,不仅将喝茶这件事“视觉化”,还试图达到“在丰子恺的画中品卢新龙井”的精神共鸣,可谓耳目一新。去年八马茶业也曾与苏州博物馆、天猫文创玩转跨界,推出“诗情画意之间”茶礼,共同演绎唐伯虎春游穿越之旅。
  茶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应用跨界思维,通过中国元素赋能茶叶,这就是打造茶叶IP的其中一个方向。另外,也应形成全程深度体验闭环。体验是无处不在的,可以通过线上游览、小游戏、有奖问答等深度互动进行沟通,创新体验方式,激活消费者的活动体验,加强个性化体验,提升营销人情味,让消费者乐于在体验后进行消费,消费
  后又给与更多的隐藏惊喜等等。另外,在打造IP同时也需加强增值服务,例如定制专属饮茶方案,进行专业的仓储服务,冲泡咨询服务等,增加消费者的参与沟通机会。
  智能先行抢占先机
  而这场疫情,同样给行业带来未雨绸缪的思考。如果在困境中找到变革的机遇,或许能抢占先机。健康理念升级、云生活方式普及、智能家电更新换代、非接触式消费初体验等消费观念的变化,都显现出“智能化”和“健康化”的重要性。
  在这次疫情影响下,传统门店线上布局加重,越来越多的门店也通过朋友圈发布产品动态,采取快递、无接触派送的经营策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接触”。这些操作都需要通过科技赋能。也就是说,传统的茶叶消费场景将发生巨变。而这些科技的背后,既意味着更高的投入也意味着对品牌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将“健康”摆在重要的位置,消费年龄层也越来越年轻。也就是说,除了好喝之外,产品还得符合健康的特性。如此一来,既对茶叶的食品安全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品牌拥有更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推出更多的健康类衍生品,以满足不同年龄层客群的需要。
  如此一来,一场大变局正在悄无声息的上演。大品牌若把握好机遇,会成为受益方。事实上,在智能化、健康化变革中,已经有茶品牌走在了行业前列。小罐茶自上市以来,就一直与国际顶级智能设备供应商进行茶叶智能化方面的探索。2019年8月,小罐茶与智能制造巨头旧M合作研发的AI挑茶工正式亮相。AI挑茶工可以自行识别茶叶中的各类杂质,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干预。设备通过认知视觉检测技术智能化的识别茶中的各类杂质,挑拣净度高达99%,且随着算法库不断增容,挑拣净度还将持续提升。
  另外,小罐茶总投资15亿元打造的黄山中央工厂正在数字化、运营能力建设、生产管理顶层设计、数字化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加速茶产业的智能化探索进程。食品安全始终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和基准线。在产品方面,为保证产品的洁净度,小罐茶所有产品经过茶园预检、鲜叶快检、原料双检与成品国检四个环节,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好产品就不愁卖。好的茶叶是基础硬件,更重要的是想清楚你要把产品卖给什么人。创造消费场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才会带来更多顾客。再大的企业都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要深耕目标群体,重塑茶叶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提高目标消费者的忠诚度。
  由于疫情影响,线上销售的比重增加,除了产品不定期更新外,也要重视网店购物氛围的营造,让消费者时常有“上新”的感觉。例如春天万物复苏的绿色、樱花盛开的粉色元素,都可以运用到店铺“装修”上。从消费心理学来说:顾客往往会给自己消费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假日、纪念日、心情好的日子都会触发购物动机。好的氛围营造,正是给他们一个消费的冲动劲。
  还有一些茶叶品牌将产品的某个生活场景进行联系,将品牌形象与特定符号或者某个场景相关联,再通过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和营销活动等方式凸显特定的产品形象,营造出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消费行为的场景,并以此来吸引该场景所能覆盖的消费群体。而这种挖掘消费者需求、培育消费人群的方式也因此被称为“消费场景化”。这种场景化,在线下不一定能都做到,而在线上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表达方式。
  一个长期活跃的品牌与其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不论跨界、打造IP這类产品文化上的创新,还是硬核的科技创新,对茶品牌来说都是挑战,更是机遇。只有抓住机会,有积淀且不断创新的企业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一  历时35年,全国范围内的832个贫困县终于全部脱贫。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十四亿华夏儿女的泱泱大国,这样伟大的民族壮举堪称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不朽丰碑。作为亲历这个时代的作家,更作为扶贫攻坚新时代新长征第一现场的亲历者,作者的笔触在第一时间进入了这条浩浩荡荡的“新长征路”,以文字记述了一个高原乡村的脱贫历程,驳杂细腻又质朴宏大,如大地无声,亦如史诗磅礴。这不止是一个作家对时代的使命,一个扶
期刊
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已历时数月,在这场人与自然之间的持久战中,许多行业都备受影响,而作为需要“面对面”品饮消费的传统行业,茶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月的全民居家隔离,虽让很多行业停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衍生了“宅经济”的新型业态,足不出户的人们基本只能进行“屏对屏”的互动,而电商在这段时间俨然成为全民消费的阵地。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大势下,茶企大都积极介入电商,推动茶业的转型升级。根据艾媒咨
期刊
2019年,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庆典上,有一个方阵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创新驱动”方阵,代表科技创新的动车、C919飞机、卫星、火箭等模型昭示着通过创新,中国在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70年来,科技强则中国强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国茶产业在70年的历程中亦是通过科技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再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国。  同年的12月,茶行业内最高规格的“2019中国茶业科技年
期刊
陈继儒说:“酒类侠,茶类隐。”一个豪放,一个恬淡,左手酒,右手茶,时醉时醒,快意人生。但,在文人的精神世界里,更愿意把茶看作是一位具孤高气节又不失淑世情怀的隐士:它深隐山林,遗世独立,吸风饮露,生长出桀骜不驯的性格。而当它一旦“出山”,内在品格就会焕发出卓荦不凡的魅力,使人钦服。来自政和山野深林的“白龙须”正是这样一个离尘出世的隐者。  一  白色棉线缠绕盘旋,捆扎着数枚颀长的梗叶,像束薪,又像蘸
期刊
有人说:“这世上有两个世界,一个是郁郁葱葱的陆地,一个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春分之后,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尽管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仍然还在保持警惕状态,但随着各地旅游景点公园景区的陆续开放,在家蛰伏许久的人们也开始慢慢尝试选择近郊出行。  上个周末,三五好友也同样按捺不住一颗去野的心,邀约着去平潭看海听风吃茶。这是一个称得上是春风沉醉、喜出望外的周末。我们去到平潭,围绕着最美的海岸线,开启了一杯茶的旅
期刊
初秋,丽江那条留有历史余温的茶马古道,披上了行将枯未枯的蒿草,失踪多年的乌鸦收敛翅膀蹲在树上,像一朵朵被大风撕扯过的雨云。走在路上的马与人都很少很少了,难得有一个赶马哥的后代,陪着我从丽江出发,发誓是要走到西藏的芒康,结果到德钦县住了一晚,就被高反拦了下来。再踅返丽江的路,我仍然选择徒步,我要与当年的马哥头一样,花同样的时间,体验一条茶水浸淫的古道不一样的风景。  就在许多地方大兴土木重新打造所谓
期刊
京都连日阴雨,气候清寒。一个人围炉而坐,享受着初春的寂静和炉火的暖意。今年因为春寒的缘故,庭院里梅花这个月初才次第开放,白梅淡雅,红梅娇艶,为这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增添了些许幽雅和芬芳。  一大早推开幛子窗,天色已然放睛,一缕初阳从对面比叡山头倾泻而来,晃人眼帘。京都天色亮得早,现在才早上六点钟,已经朝旭满窗了。  洗漱罢,开始打坐、径行,这是我每天的必修功课。早餐简单,煮了一杯咖啡,再配一块面包即
期刊
城市的角落总在默默发生改变,流淌在街巷里的人文脉络还在被不同方式延续。如果不是来到这座遗世独立的“集贤宾”茶院,还不知位于福州市朱紫坊南侧花园弄的老巷子正在改造。周边坊巷曾辈出名人,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居此,朱氏兄弟四人皆登仕榜,朱紫盈门,“朱紫坊”因此得名。坊内有名士郑堂住宅,清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的故居,民国海军宿将萨镇冰晚年也曾居此。沿河古榕垂髯,
期刊
福建闽北山区生产茶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凭借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茶叶加工技术,武夷茶一度成为朝廷贡品,名重天下。从宋代的“研膏焙乳有雅制”,到如今的“岩骨花香大红袍”,年年春天惊蛰以后,只为赶上这最早上市的春茶,江西的茶工们打起包袱走福建,各地茶商携巨资纷至沓来,形成九曲溪上“竹筏连云三百辆”的盛景。  山中名茶出僧道  武夷山地处闽江上游,这里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山间盆地
期刊
《边地》是作家白林耗时六年的时间,潜心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读罢这部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体量达26余万字的作品后,在我的脑海中跳出这么一段话:一个在你大脑深处难以消磁的故事,一定牵扯过你的肝胆和灵魂;一本将历史深处万千碎片擦拭出青铜光芒的书,一定倔强地吟唱着属于它独有的歌谣。  来自四川阿坝州的作家白林,长期扎根基层,坚持创作近四十年,先后出版過小说集《远亲近仇》《仰望雪宝鼎》、散文集《九寨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