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好点生成好课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常我们说的好课往往不是从头到尾都完美的课,多是有一两个亮点的常态课。文章从五个方面,谈谈创设“好点”生成“好课”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好点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46-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16
  通常我们说的好课往往不是从头到尾都完美的课,多是有一两个亮点的常态课。亮点哪里来,首先是教学设计。基于此,本文拟从教学设计的视角谈谈好点的创设。
  一、 精心预设,创设引力点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有所体会的程度,教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古老的东方教育智慧对今天的教学过程仍有值得借鉴的意义。以学生为主体的“好课”,少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少不了教师为学生预设一个探究学习的氛围,营造一方思维活动的空间,用开放性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力点”,从而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以《化学1》“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为例[1],预设系列问题来引导探究实验步骤和发现误差,以配制100mL 0.1mol/L碳酸钠溶液为例,设置实验前、中、后的系列问题串联起教学过程。
  问题一,实验前,需要计算些什么?如何计算?
  问题二,实验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称量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些什么?溶解过程中,需要多少水溶解?若需准确量取溶剂,用什么仪器?若无需准确量取溶剂,请说明理由。转移的前、中、后分别要注意些什么?
  问题三,实验后的误差分析。若操作不当,引起误差偏大还是偏小?请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由问题引发,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展示,再进行纠错。课堂上学生不断地查阅资料、积极思考、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回答、交流和纠错中,引发思维螺旋式上升。于是,成就了一节有思想的课。
  二、 建构目标,塑造期待点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辗转得了一部侦探漫画,兴冲冲的打开来一看,漫画第一页竟就被人圈出一个人物,写着:这就是凶手!此人懊丧至极。学习也一样,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是知识点的灌输,一味地将知识点和盘托出,就会像那个剧透的人,剥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乐趣。相反的,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进而解决书本和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难题,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那么就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用目标引领学生一步步探索和接近真理,让科学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绽放魅力,激发学生探究、思考。
  以《化学1》“常见物质的检验”为例,通常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物质某些物理性质将物质粗略地区分开,但更多的是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因此,教学目标有二,一是理解物质检验的依据,二是学会Cl-、SO42-、CO32-、NH4 、Na 、K 等常见离子的检验,前者为后者拓展学习的宽度,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学习应用知识的方法,提高能力。
  为达成目标一“理解物质检验的依据”,让书本知识立体化,让生动的实例为课堂注入活力,如生活化的“真假米粉、蜂蜜的检验”,专业性的“农药的检测工作”,科技研究最前沿的“金属铀的研究进展”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考并得到结论:物质检验的依据就是微粒的特征反应。
  那么,如何完成目标二呢?教师可以设计有一定思维容量的问题,让学生不仅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鼓励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置综合性的习题来检验目标的完成情况。
  因此,不妨组织讨论:检验Cl-、SO42-、CO32-、NH4 、Na 、K 等离子的过程中,需要添加其他试剂吗?若需要添加,不同试剂种类、添加顺序以及添加量(过量/少量/适量)会对离子检验有怎样的影响?有没有新的检验方法?在合作讨论、反复试错后,学生发现有些条件不能改变,而有些条件可以改变,自此不再拘泥课本,有了自己的理解。这不仅让学生对操作细节理解得更深,更能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2]。
  接着给出例题: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NH4Cl溶液、(NH4)2SO4溶液、KCl溶液、K2SO4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鉴别。引导学生回顾课堂讨论的流程,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教师组织学生从操作规范、实验结果、实验步骤、改进实验等角度来评价、讨论和总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较好,成就一节有追求的课。
  三、 打好伏笔,巧设加油点
  胭脂斋评红楼梦有一句话非常妙:“草灰蛇线,伏延千里”。有时作者看似信手写下的小人物,日后将会出场,并在整个小说中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让人印象深刻且回味无穷!这样的艺术手法也可以用在教学当中,以《化学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例[3],要完成原电池的产生原理以及电子流向等重要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它比较抽象并且涉及已学的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因此在新授课前,先分析锌与稀硫酸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单线桥(如图1)。接下来学习新授课内容,随着对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两电极现象和电极反应的深入学习,为解释电流产生的原因,教师投影图片(如图2),并引导学生将图1与图2相联系。
  学生发现图2上的导线与图1的单线桥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时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且组织、引导学生类比、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电子的流动方向是由锌电极流出,沿导线流向铜电极;原电池的原理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在新授课中,提前埋下单线桥这个“伏笔”,成为启发和深化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流动方向等重、难点知识的“加油点”。相关知识的迁移既自然又合理,且前后呼应,使学生相对轻松的完成了学习目标。成就一节“轻松”的有效课程。   四、 增加难度,形成挑战点
  “又到奥运时”,巴西奥运会上,奥运健儿们勇于拼搏、挑战自我的行动是最令人瞩目的风景,因为每一次挑战都是对自我的超越。其实,学习也需要挑战!拿化学学习的基础和特色——化学实验来说,如果想让学生从实验中收获更多的思考和理解,就需要在实验中形成“挑战点”。
  以《化学1》“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中浓硫酸的脱水性为例,书本实验:取20g蔗糖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10mL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现象。虽然现象明显,但是实验缺少参照系,没有思维探究的空间。因此,仅改变水的体积,将该实验设计成一组探究实验(如表1):
  教师:浓硫酸遇上蔗糖会有什么现象呢?(教师演示实验1)
  学生:(观察)搅拌一段时间后,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黑色疏松多孔海绵状的碳,并伴随有刺激性气味。
  教师: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C12H22O11[=]12C 11H2O
  C 2H2SO4(浓)[=]CO2↑ 2SO2↑ 2H2O
  教师:实验1与书本中的实验要求有什么不同?
  学生:书本要求加入水。
  教师:好!加入少量水。看看会有什么现象?(教师演示实验2)
  学生:(观察)搅拌之后立即反应,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黑色疏松多孔海绵状的碳,并伴随有刺激性气味。
  教师:根据反应方程式,反应物中并不需要水参与,为什么与实验1相比,实验2更容易发生呢?
  学生:(讨论)因为浓硫酸溶解在水中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
  教师:那这个反应会不会是加水越多越好呢?下面我们加入大量水(教师演示实验3)
  学生:(观察)反应不发生。
  教师:看来是物极必反了,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讨论)加水过多,浓硫酸被稀释成了稀硫酸,而稀硫酸不具有脱水性。
  通过改变水的体积,将简单的演示实验设计成连环的探究实验,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在课堂上随机生成,为了解释有趣味的实验现象,学生既需要提取已有知识,又需要深化新知识,将低挑战型任务整合成了高挑战型任务,形成“挑战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思考的快乐、智慧的碰撞,课堂中展现生命力。于是,一节富有挑战性的课诞生了。
  五、 挖掘案例,生成兴趣点
  化学是从微观层面上解释宏观性质的学科,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因此,深入挖掘社会生活中的合适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宏微层面切换视角,培养“宏微结合”的思维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4]。
  以《化学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例,难点在于建立共价键的概念——共价键是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一概念不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晦涩而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和接受。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已知到未知,宏观到微观,结构到性质的逻辑顺序设计教学过程,以下是教学片段。
  教师投影展示热门电影《碟中谍4》中,汤姆克鲁斯带着壁虎手套攀爬哈利法塔的图片(图3)。学生立刻沸腾起来。
  教师:其实壁虎手套不是电影中的“黑科技”,它已经在实验室里被制备出来了。
  学生:(提问)原理是什么呢?
  教师:利用了仿生学原理。是跟“攀爬能手”——壁虎学习的。
  教师投影展示壁虎爪子的图片(图4),讲述了半个世纪以来对壁虎攀爬原理的研究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教师:无论是炫酷的“壁虎手套”,还是壁虎的攀爬本领,都是依靠分子间作用力。
  学生恍然大悟,也体会到了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是真实存在的。
  教师:微观世界中还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大的多的微粒间作用力——共价键。它是直接相邻的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请试从微观角度分析水中存在的作用力有哪些?
  学生:水分子之间是分子间作用力,而水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是共价键。
  教师: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冰熔化成水与电解水所需能量的差异。
  学生:冰熔化成水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电解水克服共价键,共价键的键能远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的键能,因此电解水需要更大的能量。
  在深入挖掘案例的过程中,戳中了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的呈现更加立体,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像中医切脉一样,只要切准学生的“兴趣点”,就能提供学习的处方,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学习过程更值得期待。于是,成就了一节趣味实足的课。
  一节好课,就像工艺师串珍珠。教学设计就是备珍珠,只有闪光的珍珠,才能串成出彩的项链。累积的好珍珠越多,成功的把握就越大。愿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厚积薄发,准备越来越多的亮点,上出越来越多的好课。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曾晓军.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265-266
  [3]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 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6):5-8
其他文献
期刊
长期接受化疗的患者几乎不可避免地在穿刺静脉局部出现红、肿、痛等症状。近年来如Rusmin等研究证明化疗药物中的微粒成分可能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小于人体毛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局部结构复杂,早期病变难以发现,一旦确诊常属中、晚期。虽然目前外科手术治疗、化疗及放疗已有很大进展,但尚无法显著提高病
我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原籍江苏镇江,出生于浙江兰溪。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首先将筛法应用于“歌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从对外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关系入手,提出译者在对外文化传播翻译活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MTI教育的蓬勃发展对翻译教师提出新的职业素养要求,MTI教师的复合身份由三个层面组成:译者
期刊
我院骨科于2002年3月~2004年12月采用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就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上初中时,音乐课曾学吹口琴。每次练习总有个学生卓尔不群地拖出长长的余音,引得我们窃笑不止。  一次,老师终于忍耐不住,很生气地把他叫起来,让他当众示吹那一个乐句。他依然悠悠地拖出了几拍。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我总觉得这个音吹长一些很好听很有味道,我自己吹着就想哭呢。”  老师怔了怔,默默地看了他一会儿,让他坐下,不但没有责怪他,以后竟还常常给他吃小灶。后来这个学生成为很有名气的钢琴演奏家。
基于TAPI技术.设计了小型交互语音应答处理系统(IVR)。简介了TAPI技术。介绍了IVR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分析了IVR系统的应用条件和发展潜力。
文章对2016年全国新课标理科综合(I)化学试题进行了评析。该套试题在命制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考查知识全面性结合,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强化了实验的考查,彰显了化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