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神话主题景观以其塑造形象、占有空间和可超越时代的特性成为人类纪念性活动的重要载体,并且形成了特有的景观风貌。在我国虽然设计了一些大型主题文化园、生态文化园,设计师主要从景观设计的形式、空间以及创作主题、构思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但在理论研究方面较为欠缺,尤其是在以传统神话为题材的主题景观系统的研究方面涉及不够。
关键词:神话;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51-4
一、背景
悠悠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众多神话传说从远古时代传颂至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富有传承意义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基因。这些神话真实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过往兴衰,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强劲的力量源泉,它影响并滋养、繁荣着中华儿女的思维、审美和价值观,孕育出中华民族精神。神话与宗教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则是这些精神的物质载体和现实体现。这样的景观主要是指神话或宗教文化为主题,在景观设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景观设计的象征,给人们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享受和共鸣。
以神话形象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使用的空间和超越时代的特点成为纪念活动的重要载体,并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风貌。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nowski)曾提出:“神话不止是说一说的故事,乃是要传承下去的实体。” 这些神话和传说形成了独特的主题,将给设计师带来更大的创造空间和创作难度,这是由于“神话是文化发展的源头,是孕育文化精神的母体”①。随着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传统神话和情感的故事烙印在后人心目中得以积累。虽然我国目前正在建设一批大型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文化公园,且设计师主要从景观的形式和空间感进行设计,从主题和其他方面进行实践,但仍缺乏理论研究,特别是在宗教神话主题的景观设计手法方面的研究还涉及得尚浅。
中国神话起源自黄河地域,神话文本最早见于《山海经》。书中有对古代的理想景观的记录:“昆仑虚八百里,高万仞……非仁羿莫能上岗之岩。” 《古今图书集成》中称其为“ 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有“ 增城九重”层层包围,谓之昆仑模式。《列子·汤问》中有关于蓬莱三山的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山之间相去七万里”, 大多数人称其为蓬莱模式,并且认为海上昆仑和蓬莱三山是同一事物。后世的道教文化吸收了蓬莱传说,将其理解成“壶中天地”,内有“ 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即壶天模式。这些领域被认为是不朽的神灵的理想景观,其中有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些景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调与外界隔离;山环水绕,层层围堵。可以说,中国传统的理想景观模式偏重“ 围合”“隐匿”,依托于自然,这说明发达的农业文明在中国古代也与景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中国神话的特点
“中国传统神话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传统、文学、哲学、历史、民俗等文化诸内涵文化因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神话传说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化艺术载体,继承并保留了中国民族的原始文明思想以及民间艺术创作的文化结晶。
(一)美学观念
中国的神话和传说是文明和精神结出的硕果,显示出古代人民的精神世界,同样也传达出对自然和社会抗议的伟大的精神,这是古人的审美意识趋向物化的表现。
(二)景观特征
1、文化性
基于远古社会普遍存在的理想主义,传统神话产生了。神话和现实世界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传统的神话可以传达无限遐想的情绪,将景观设计与体现浪漫主义的神话相结合,打造浪漫风格的景观,人文景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魅力。同时,神话中涉及的诗歌文学也会提升景观的文化魅力。
2、象征性
象征性可以说是神话传说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显示了神话中深远厚重的历史感。在神话创造初期,人们主要依靠理想化的想法,釆用隐喻的手法描述自然现象、社会、物种起源的故事,以此来反映生活中的种种观念、情感、思想和欲望。神话故事建立起某一个广泛流传的奇异传说,或一个变化多端、不可预测的独立世界,神话就是“在神一一人相遇史话里结合起来的象征性的表达”。神话的象征性从侧面描绘社会;直接反映社会变革;展现人类生产的社会活动,神话的象征性把幻想世界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
3、民俗性
民俗性一起与神话流传至今,传统神话与民俗文化都是远古社会的文学形式。民俗文化的出现,使得典籍神话和口承神话保留了原生神话的核心思想,一个流传很广的神话与习俗习惯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代代相传。这些来自于神话的习俗并不迷信和无知,虽然现在看来有些祭祀活动是违背科学的,但它反映了一种良好的愿望,特别是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下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是“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
三、宗教神化中理想景观模式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想的景观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也有一个全人类共同的理想景观特点。景观及对风景的审美是人类处于理想的生存环境中的集中体现。而理想景观模式的形成与一个特定的文化和生活经历不可分割。人们往往将景观理想隐藏于内心深处,它与现实中人们所追求的景观模式有一定的距离。个体的日常的功利追求,往往隐藏了内心对景观理想的真实面目。景观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场所的生活空间,与其他的现实环境相比,具有更多的非功利性的特点,所以它能使人们内心深处的景观理想得到更大的实现。而宗教和神话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理想,也表达了他们的景观理想。
四、传统神话主题景观构成元素
通过对中国传统神话特征的了解,我们发现神话场景和形象描述中有许多关于景观的描述,虽然这些景观不存在于现实或历史中,但是却直接反映出古人们最真实的景观理想,所以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此外,在主题景观中,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这些神话元素的存在,人们往往按照神话的记载来实现这种理想。通过上述对中国传统神话特征的分析,可以将传统神话主题景观的构成元素归结为节点、边界和结构网络。 在主题景观中,以主题物为主导而形成独立的空间节点,主题物一般由园林建筑、雕塑、小品、植物或水组成。建筑被视为景观构成元素之一,由于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因此景观建筑更注重室外空间、附属物和群体组合设计,尤其侧重场地和城市设计。在传统的神话主题景观中,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信息,是主要的构成元素。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设立雕像以纪念祖先或神灵的传统。最常见的是,全国各地寺庙都有佛祖、观音等的雕塑,这些雕塑一般都超出普通规模,或放置于一个高大基座上,或是一个特殊的位置。人们通过敬拜神灵(指这些传统神话中的人物),寄托他们的希望,也有部分景区通过建立雕塑的方式激起人们的崇拜心理,因此神话主题景区大都设有纪念主题的雕塑。纪念性雕塑是主题景观表达纪念性的重要部分,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雕塑,纪念性雕塑所蕴含和传达的文化信息更为多样,这类雕塑在创作上不但要满足一般雕塑的材料、形状和颜色这些基本条件,还要有额外的情感因素参与其中。大部分的纪念雕塑通过人物的雕像来表达纪念的情感,主要考虑到纪念氛围的营造。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雕塑作品倾向于使用象征、隐喻的手法来创作,纪念性雕塑的功能也演变出复合化的特点。
景观小品同样也是主题景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还具有装饰美化以及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虽然不像主体建筑那样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在造型和空间上是必不可少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主题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素材,设计师用它来解决问题并组成空间,不仅是主题景观中的景观元素同时还存在许多重要功能。主题景观中最活跃的元素莫过于水,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文化中,水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的坚韧与宽广是道教的追求境界,“上善若水”,“心如止水”。了解水的文化内涵是设计的前提条件。动态的水呈现出充满意义的生命之感,静态的水表达统一与静止。水与其他景观构成元素相比而言是比较独特的,其形式形态由容器的形状和尺度决定,另外水流动的声音也会营造一定的氛围。
五、传统神话主题景观的设计表达
纪念是一种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活动,纪念物化后就形成了主题景观。主题景观搭建起作者(设计师)与读者(游客)之间的沟通平台,完成了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的建立,而作品中一些不确定性设计的空间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召唤性”,带领读者亲自主动去体验、思考并感受作品中的积极意义,传统神话主题景观的纪念性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类:
(一)主题阐述
在主题景观设计中,主题阐述一般是通过空间叙事的手法来表达,这种基本表达手法在大多数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得到应用。设计师利用文字、图像、雕塑和其他技术来表达不同的主题内容。使用语汇、结构、形式等叙述元素来组织空间,采用顺叙、倒叙、插叙的结构手法进行传统神话故事场景或情节的模拟,在视觉上触动人们的情感,创造不朽的纪念性主题景观。
(二)符号提炼
神话主题景观的符号提炼应该从神话故事本身入手,整合区域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后,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分析、重组和提炼。符号是指人们共有并且包括其他思想和文化内容的结合物。传统神话遗留下来的符号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民间艺术剪纸、中国戏曲中的演绎、中国古代文化图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画像石刻、民间印染、甲骨文、中国陶瓷、民间刺绣、中国传统饰品、中国传统雕刻(石雕、木雕、竹雕等)、古建筑装饰物(雕梁画栋)、古印章、传统灯饰、传统服饰、古玩小件、传统家具、中国漆器、木版水印、古代文学、民间音乐、古建(明清建筑、江南民居)、地域特色文化等。主题景观中通过对符号改造手法加以运用,如写意、提炼、重组、象征、演绎等,使传统的神话主题的景观设计元素更加丰富。
(三)象征隐喻
象征的本义是“寓意于象”,用某种事物或形象表示一种抽象概念、特定的意义或主题。符号象征是一种强调、突出主题景观的表达方法,与人类的感知和心理暗示有密切的联系。隐喻是一种比喻,用某种事物指出常见的一个对象或概念以替代另一个对象,从而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它依赖于人的素质和想象力来判断景观中想要传达的主旨,所以外在的景观与隐含的主题内容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借助具有情感因素的物质或赋予景观不同的场所精神,激起人们的联想,从而使人们能够对场所主题表达引起共鸣。通过材质、色彩、光线、空间体量、序列和其他景观元素隐喻的主题具体有以下几种层次:具象象征、思维映射和文化植入。
(四)场景营造
场景营造也叫“场景再生”或“重现”。设计师用贴近真实的手法表达对象,为游客提供准确直接的体验环境。场景营造要对主题景观做到“娓娓道来”,在这个过程中主题事件的表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题景区一般包括多个场景空间,每个单独的场景都有一个独特的情感氛围,经过设计师精心的安排,使场景之间及整个场景保持相互对应的关系,从而营造连续且整体的场景空间。
(五)视觉传达
尼古拉·米尔佐夫说过:“视觉文化研究的成败可能有赖于它从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要面向未来,而不是把后视镜般的人类文化学方法作为传统,亦步亦趋。”主题景观的视觉传达是视觉文化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个社会和文化之间复杂交互的综合体,图像影响着视觉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图像又是视觉符号的一种,因此视觉传达与文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3D电影、虚拟现实技术问世以来,景观设计和主题景观的纪念性表达、主题宣传和体验有了新的技术支持。主题景观虚拟时空物化不仅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文化现象,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六、传统神话主题景观的设计原则
我们可以从文字中、传统的山水绘画中、民族和地域的民间图案文化中、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中提取场景、符号,然后在景观设计中把它形式化、具体化。通过景观元素、形态和空间的规划设汁,将传统文化的主题、内涵和外延更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使观者在游览过程中能够通过直觉、联想、想象、移情等体验方法深入感受传统地域文化。 (一)情感共鸣
1、功能转化。主题景区大部分都保留某些片段证明传说的真实性。
2、生命力的转化。通过塑像、石刻表达无穷的生命力,如龙门石窟用石刻来表达纪念性和永恒,在主题景观中人物雕塑大多采用石刻雕塑的方式传达传统神话的纪念性。
(二)场所的认知
场所由空间和特色两部分构成,也可理解为空间和资源特征。在中国人的景观模式认知中,场所的空间更像“盒子中的盒子”,无论是风水模式、传统绘画中的空间构图、宗教神话中的洞天福地,都体现了这种空间模式的存在,可把它称为“葫芦模式”(俞孔坚,1998)。葫芦模式与典型的点——线——面模式是可以结合的,这种结合将更有利于我们把握空间。
(三)以人为本,景观与文化结合
坚持“生态化、景观化和人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空间的设施设置、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来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里需求,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从人的生理尺度、生活习惯出发,设计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不是单纯追求恢宏气势。景观绿化以丰富的“森林”和精致多样的单株植物相结合,打造尊重自然,植物多样的园林景观。以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使景观生态化、园林化、人性化。同时,丰富的景观资源是人类宝贵的公共资源财富,应当得到很好保护。 这些资源包括真实、完整的原始地质、地貌,天然泉水、河流,独特的气候气象, 天然植被、森林、次生林,珍稀的观赏植物及珍稀动物等。还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遗留,如古建筑、摩崖石刻、古道遗迹等。对风景区要规划功能分区, 区内应以科学、教育、文化活动为主, 区外则规划为旅游服务基地, 即形成“山上游、山下住”及“区内游、区外住”区内人工建筑、构筑物最少化,这样可保留原始风貌,使其可持续发展。
(四)局部景观的构建
相对于局部景观,应该与文化遗产相结合,做到“步移景异”,建筑周边的绿地按照小型景观花园来设计,尽量不要单植一棵大树占用较多空间,这样容易喧宾夺主,不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五)植物的选择
园林植物与传统文化中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寺观园林在植物选择上,注重用一草一木去反映宗教文化。佛、道两教的教义都包含大自然的思想,又由于受到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美学思潮的影响,郊野的寺观把植树列为僧道的一项公益劳动,也有利于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因此,郊野的寺观往往内部花繁叶茂,外围古树参天。寺观作为佛、道两教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其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是宗教的。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
寺观中的香道、甬道和正殿通常种植树型高大、树冠浓荫、姿态虬劲的植物,以烘托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这些植物通常选用长寿的树种,如松树、柏树、银杏树等。一些寺院内的树木历经千百年依然郁郁葱葱,成为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还有一些植物与宗教教义或神话传说联系紧密,继而成为一个宗教符号。据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睡觉得道而成佛的,因此菩提树被视为佛教的圣树。
寺观园林表达了人们对宗教中描写的仙境及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向往,所以寺观中植物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宗教的色彩和文化象征。植物选择上应以适应小气候的乡土树种为主,在考虑寺观园林统一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与宗教文化相关的园林植物。常见的与宗教文化相关的植物有称为佛教四大吉花的优昙华、莲花、曼陀罗花和山玉兰;有谓之佛教四大圣树的菩提树、娑罗树、阎浮树、苾刍树;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即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唐棕或椰子,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千瓣莲花)。养生是道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故适合选择对身体有益的天然植物,如茯苓被道教徒称为“四时神药”,黄精被称为“太阳之草”;还有其他一些野生的菌类,这些天然的植物“得山川之灵气,含日月之精华”,或可驻颜延年,或可轻身健体,成为道教信徒主要服食的“灵芝瑞草”。
七、结语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创造的丰富优美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文化,对于景观设计的作用不可低估,更不应忽视。发掘和弘扬优秀的神话传说宗教文化,充分利用这笔丰厚的文化资源,方能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景观设计的品位。
参考文献:
[1]王娟.神话与中西建筑文化差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晋]葛洪.神仙传·壶公[M].台北:捷幼出版社,1992.
[3]罗哲文,刘文渊,黄彬,韩佳艳编.中国名陵[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美]蒂利希.信仰的动力[M].NewYork,Haper and Row. 1957.
[5]何新.诸祌的起源[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李垣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关键词:神话;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51-4
一、背景
悠悠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众多神话传说从远古时代传颂至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富有传承意义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基因。这些神话真实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过往兴衰,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强劲的力量源泉,它影响并滋养、繁荣着中华儿女的思维、审美和价值观,孕育出中华民族精神。神话与宗教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则是这些精神的物质载体和现实体现。这样的景观主要是指神话或宗教文化为主题,在景观设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景观设计的象征,给人们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享受和共鸣。
以神话形象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使用的空间和超越时代的特点成为纪念活动的重要载体,并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风貌。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nowski)曾提出:“神话不止是说一说的故事,乃是要传承下去的实体。” 这些神话和传说形成了独特的主题,将给设计师带来更大的创造空间和创作难度,这是由于“神话是文化发展的源头,是孕育文化精神的母体”①。随着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传统神话和情感的故事烙印在后人心目中得以积累。虽然我国目前正在建设一批大型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文化公园,且设计师主要从景观的形式和空间感进行设计,从主题和其他方面进行实践,但仍缺乏理论研究,特别是在宗教神话主题的景观设计手法方面的研究还涉及得尚浅。
中国神话起源自黄河地域,神话文本最早见于《山海经》。书中有对古代的理想景观的记录:“昆仑虚八百里,高万仞……非仁羿莫能上岗之岩。” 《古今图书集成》中称其为“ 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有“ 增城九重”层层包围,谓之昆仑模式。《列子·汤问》中有关于蓬莱三山的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山之间相去七万里”, 大多数人称其为蓬莱模式,并且认为海上昆仑和蓬莱三山是同一事物。后世的道教文化吸收了蓬莱传说,将其理解成“壶中天地”,内有“ 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即壶天模式。这些领域被认为是不朽的神灵的理想景观,其中有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些景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调与外界隔离;山环水绕,层层围堵。可以说,中国传统的理想景观模式偏重“ 围合”“隐匿”,依托于自然,这说明发达的农业文明在中国古代也与景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中国神话的特点
“中国传统神话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传统、文学、哲学、历史、民俗等文化诸内涵文化因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神话传说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化艺术载体,继承并保留了中国民族的原始文明思想以及民间艺术创作的文化结晶。
(一)美学观念
中国的神话和传说是文明和精神结出的硕果,显示出古代人民的精神世界,同样也传达出对自然和社会抗议的伟大的精神,这是古人的审美意识趋向物化的表现。
(二)景观特征
1、文化性
基于远古社会普遍存在的理想主义,传统神话产生了。神话和现实世界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传统的神话可以传达无限遐想的情绪,将景观设计与体现浪漫主义的神话相结合,打造浪漫风格的景观,人文景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魅力。同时,神话中涉及的诗歌文学也会提升景观的文化魅力。
2、象征性
象征性可以说是神话传说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显示了神话中深远厚重的历史感。在神话创造初期,人们主要依靠理想化的想法,釆用隐喻的手法描述自然现象、社会、物种起源的故事,以此来反映生活中的种种观念、情感、思想和欲望。神话故事建立起某一个广泛流传的奇异传说,或一个变化多端、不可预测的独立世界,神话就是“在神一一人相遇史话里结合起来的象征性的表达”。神话的象征性从侧面描绘社会;直接反映社会变革;展现人类生产的社会活动,神话的象征性把幻想世界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
3、民俗性
民俗性一起与神话流传至今,传统神话与民俗文化都是远古社会的文学形式。民俗文化的出现,使得典籍神话和口承神话保留了原生神话的核心思想,一个流传很广的神话与习俗习惯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代代相传。这些来自于神话的习俗并不迷信和无知,虽然现在看来有些祭祀活动是违背科学的,但它反映了一种良好的愿望,特别是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下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是“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
三、宗教神化中理想景观模式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想的景观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也有一个全人类共同的理想景观特点。景观及对风景的审美是人类处于理想的生存环境中的集中体现。而理想景观模式的形成与一个特定的文化和生活经历不可分割。人们往往将景观理想隐藏于内心深处,它与现实中人们所追求的景观模式有一定的距离。个体的日常的功利追求,往往隐藏了内心对景观理想的真实面目。景观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场所的生活空间,与其他的现实环境相比,具有更多的非功利性的特点,所以它能使人们内心深处的景观理想得到更大的实现。而宗教和神话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理想,也表达了他们的景观理想。
四、传统神话主题景观构成元素
通过对中国传统神话特征的了解,我们发现神话场景和形象描述中有许多关于景观的描述,虽然这些景观不存在于现实或历史中,但是却直接反映出古人们最真实的景观理想,所以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此外,在主题景观中,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这些神话元素的存在,人们往往按照神话的记载来实现这种理想。通过上述对中国传统神话特征的分析,可以将传统神话主题景观的构成元素归结为节点、边界和结构网络。 在主题景观中,以主题物为主导而形成独立的空间节点,主题物一般由园林建筑、雕塑、小品、植物或水组成。建筑被视为景观构成元素之一,由于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因此景观建筑更注重室外空间、附属物和群体组合设计,尤其侧重场地和城市设计。在传统的神话主题景观中,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信息,是主要的构成元素。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设立雕像以纪念祖先或神灵的传统。最常见的是,全国各地寺庙都有佛祖、观音等的雕塑,这些雕塑一般都超出普通规模,或放置于一个高大基座上,或是一个特殊的位置。人们通过敬拜神灵(指这些传统神话中的人物),寄托他们的希望,也有部分景区通过建立雕塑的方式激起人们的崇拜心理,因此神话主题景区大都设有纪念主题的雕塑。纪念性雕塑是主题景观表达纪念性的重要部分,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雕塑,纪念性雕塑所蕴含和传达的文化信息更为多样,这类雕塑在创作上不但要满足一般雕塑的材料、形状和颜色这些基本条件,还要有额外的情感因素参与其中。大部分的纪念雕塑通过人物的雕像来表达纪念的情感,主要考虑到纪念氛围的营造。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雕塑作品倾向于使用象征、隐喻的手法来创作,纪念性雕塑的功能也演变出复合化的特点。
景观小品同样也是主题景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还具有装饰美化以及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虽然不像主体建筑那样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在造型和空间上是必不可少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主题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素材,设计师用它来解决问题并组成空间,不仅是主题景观中的景观元素同时还存在许多重要功能。主题景观中最活跃的元素莫过于水,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文化中,水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的坚韧与宽广是道教的追求境界,“上善若水”,“心如止水”。了解水的文化内涵是设计的前提条件。动态的水呈现出充满意义的生命之感,静态的水表达统一与静止。水与其他景观构成元素相比而言是比较独特的,其形式形态由容器的形状和尺度决定,另外水流动的声音也会营造一定的氛围。
五、传统神话主题景观的设计表达
纪念是一种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活动,纪念物化后就形成了主题景观。主题景观搭建起作者(设计师)与读者(游客)之间的沟通平台,完成了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的建立,而作品中一些不确定性设计的空间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召唤性”,带领读者亲自主动去体验、思考并感受作品中的积极意义,传统神话主题景观的纪念性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类:
(一)主题阐述
在主题景观设计中,主题阐述一般是通过空间叙事的手法来表达,这种基本表达手法在大多数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得到应用。设计师利用文字、图像、雕塑和其他技术来表达不同的主题内容。使用语汇、结构、形式等叙述元素来组织空间,采用顺叙、倒叙、插叙的结构手法进行传统神话故事场景或情节的模拟,在视觉上触动人们的情感,创造不朽的纪念性主题景观。
(二)符号提炼
神话主题景观的符号提炼应该从神话故事本身入手,整合区域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后,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分析、重组和提炼。符号是指人们共有并且包括其他思想和文化内容的结合物。传统神话遗留下来的符号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民间艺术剪纸、中国戏曲中的演绎、中国古代文化图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画像石刻、民间印染、甲骨文、中国陶瓷、民间刺绣、中国传统饰品、中国传统雕刻(石雕、木雕、竹雕等)、古建筑装饰物(雕梁画栋)、古印章、传统灯饰、传统服饰、古玩小件、传统家具、中国漆器、木版水印、古代文学、民间音乐、古建(明清建筑、江南民居)、地域特色文化等。主题景观中通过对符号改造手法加以运用,如写意、提炼、重组、象征、演绎等,使传统的神话主题的景观设计元素更加丰富。
(三)象征隐喻
象征的本义是“寓意于象”,用某种事物或形象表示一种抽象概念、特定的意义或主题。符号象征是一种强调、突出主题景观的表达方法,与人类的感知和心理暗示有密切的联系。隐喻是一种比喻,用某种事物指出常见的一个对象或概念以替代另一个对象,从而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它依赖于人的素质和想象力来判断景观中想要传达的主旨,所以外在的景观与隐含的主题内容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借助具有情感因素的物质或赋予景观不同的场所精神,激起人们的联想,从而使人们能够对场所主题表达引起共鸣。通过材质、色彩、光线、空间体量、序列和其他景观元素隐喻的主题具体有以下几种层次:具象象征、思维映射和文化植入。
(四)场景营造
场景营造也叫“场景再生”或“重现”。设计师用贴近真实的手法表达对象,为游客提供准确直接的体验环境。场景营造要对主题景观做到“娓娓道来”,在这个过程中主题事件的表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题景区一般包括多个场景空间,每个单独的场景都有一个独特的情感氛围,经过设计师精心的安排,使场景之间及整个场景保持相互对应的关系,从而营造连续且整体的场景空间。
(五)视觉传达
尼古拉·米尔佐夫说过:“视觉文化研究的成败可能有赖于它从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要面向未来,而不是把后视镜般的人类文化学方法作为传统,亦步亦趋。”主题景观的视觉传达是视觉文化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个社会和文化之间复杂交互的综合体,图像影响着视觉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图像又是视觉符号的一种,因此视觉传达与文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3D电影、虚拟现实技术问世以来,景观设计和主题景观的纪念性表达、主题宣传和体验有了新的技术支持。主题景观虚拟时空物化不仅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文化现象,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六、传统神话主题景观的设计原则
我们可以从文字中、传统的山水绘画中、民族和地域的民间图案文化中、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中提取场景、符号,然后在景观设计中把它形式化、具体化。通过景观元素、形态和空间的规划设汁,将传统文化的主题、内涵和外延更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使观者在游览过程中能够通过直觉、联想、想象、移情等体验方法深入感受传统地域文化。 (一)情感共鸣
1、功能转化。主题景区大部分都保留某些片段证明传说的真实性。
2、生命力的转化。通过塑像、石刻表达无穷的生命力,如龙门石窟用石刻来表达纪念性和永恒,在主题景观中人物雕塑大多采用石刻雕塑的方式传达传统神话的纪念性。
(二)场所的认知
场所由空间和特色两部分构成,也可理解为空间和资源特征。在中国人的景观模式认知中,场所的空间更像“盒子中的盒子”,无论是风水模式、传统绘画中的空间构图、宗教神话中的洞天福地,都体现了这种空间模式的存在,可把它称为“葫芦模式”(俞孔坚,1998)。葫芦模式与典型的点——线——面模式是可以结合的,这种结合将更有利于我们把握空间。
(三)以人为本,景观与文化结合
坚持“生态化、景观化和人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空间的设施设置、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来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里需求,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从人的生理尺度、生活习惯出发,设计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不是单纯追求恢宏气势。景观绿化以丰富的“森林”和精致多样的单株植物相结合,打造尊重自然,植物多样的园林景观。以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使景观生态化、园林化、人性化。同时,丰富的景观资源是人类宝贵的公共资源财富,应当得到很好保护。 这些资源包括真实、完整的原始地质、地貌,天然泉水、河流,独特的气候气象, 天然植被、森林、次生林,珍稀的观赏植物及珍稀动物等。还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遗留,如古建筑、摩崖石刻、古道遗迹等。对风景区要规划功能分区, 区内应以科学、教育、文化活动为主, 区外则规划为旅游服务基地, 即形成“山上游、山下住”及“区内游、区外住”区内人工建筑、构筑物最少化,这样可保留原始风貌,使其可持续发展。
(四)局部景观的构建
相对于局部景观,应该与文化遗产相结合,做到“步移景异”,建筑周边的绿地按照小型景观花园来设计,尽量不要单植一棵大树占用较多空间,这样容易喧宾夺主,不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五)植物的选择
园林植物与传统文化中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寺观园林在植物选择上,注重用一草一木去反映宗教文化。佛、道两教的教义都包含大自然的思想,又由于受到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美学思潮的影响,郊野的寺观把植树列为僧道的一项公益劳动,也有利于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因此,郊野的寺观往往内部花繁叶茂,外围古树参天。寺观作为佛、道两教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其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是宗教的。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
寺观中的香道、甬道和正殿通常种植树型高大、树冠浓荫、姿态虬劲的植物,以烘托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这些植物通常选用长寿的树种,如松树、柏树、银杏树等。一些寺院内的树木历经千百年依然郁郁葱葱,成为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还有一些植物与宗教教义或神话传说联系紧密,继而成为一个宗教符号。据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睡觉得道而成佛的,因此菩提树被视为佛教的圣树。
寺观园林表达了人们对宗教中描写的仙境及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向往,所以寺观中植物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宗教的色彩和文化象征。植物选择上应以适应小气候的乡土树种为主,在考虑寺观园林统一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与宗教文化相关的园林植物。常见的与宗教文化相关的植物有称为佛教四大吉花的优昙华、莲花、曼陀罗花和山玉兰;有谓之佛教四大圣树的菩提树、娑罗树、阎浮树、苾刍树;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即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唐棕或椰子,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千瓣莲花)。养生是道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故适合选择对身体有益的天然植物,如茯苓被道教徒称为“四时神药”,黄精被称为“太阳之草”;还有其他一些野生的菌类,这些天然的植物“得山川之灵气,含日月之精华”,或可驻颜延年,或可轻身健体,成为道教信徒主要服食的“灵芝瑞草”。
七、结语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创造的丰富优美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文化,对于景观设计的作用不可低估,更不应忽视。发掘和弘扬优秀的神话传说宗教文化,充分利用这笔丰厚的文化资源,方能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景观设计的品位。
参考文献:
[1]王娟.神话与中西建筑文化差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晋]葛洪.神仙传·壶公[M].台北:捷幼出版社,1992.
[3]罗哲文,刘文渊,黄彬,韩佳艳编.中国名陵[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美]蒂利希.信仰的动力[M].NewYork,Haper and Row. 1957.
[5]何新.诸祌的起源[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李垣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