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美互动模式的演变

来源 :美国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200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互动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中国从最初的完全在美国的体系内跟美国互动,逐渐走向尝试营造一个自己的环境和格局。另一个变化是,中国从冷战结束时完全被动地对美国做出反应,转变为今天主动地塑造中美关系。冷战结束以来的中美互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克林顿执政时期。当时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扩展战略,试图利用冷战终结所带来的机遇打造一个单极世界。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方式由封闭转向开放,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管理者们共同维系的管理理念及实践范式。因此,公共管理理论必将对档案产生一定的影响,档案管理的特性、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混沌信号的小波域统计降噪方法。利用对偶树复小波对信号进行小波分解,保留最高尺度上的尺度系数不变,对分解后的高频小波系数建立隐马尔
歇后语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历史演变论"和"民间演变论"."历史演变论"的问题是混淆了两个不同的范畴,而且忽略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差异性.如果将歇后语的范围严格地局限在以
文章从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通过对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型(同病异证)和不同疾病的同一证型(异病同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应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证候,
通过查阅2005年至今有关拖线法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的相关文献,将拖线法在动物实验研究及在治疗中医外科疾病包括肛瘘、藏毛窦、浆细胞性乳腺炎、难治性窦瘘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
当前,美国的焦虑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危机或困境的产物。美国精英阶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一系列的话语策略塑造了一个"邪恶的他者"的虚幻概念,以此烘托"完美的自我",并将二
路径选择在实际运用中主要追求的是最优而不是最短。为此通常采用精度换效率的策略。这种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路径搜索的任务要求,但如果能在精度和效率之间综合取值
本文采用"荒野"一词概括西方风景画中的一种审美趣味和表现形式。这种风景画是在欧洲古典艺术语境下发生,与田园风景有关但旨趣相异,有着独特的文化根源和价值观念。18世纪浪
简述了煤炭分质转化利用的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分析了资源稀缺性因素、生存环境、经济与技术发展在煤炭分质转化理念形成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对陕煤化集团和能源化工工作者在此
中国与西方虽然都认同"风景如画"的观念,但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如画"与"picturesque"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美学的代表。在对自然的欣赏上,前者是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