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评价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直肠癌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8-2019年收治的4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0)、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康复组(n=20),比较2组直肠癌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自护能力评分。结果  患者组间自我护理技巧、知识、概念、责任水平评分比较,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腹腔引流、尿管留置、肛门排气、下床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康复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直肠癌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能力,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  直肠癌  康复效果  自护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直肠癌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率递增趋势,患者早期有排便习惯改变表现,病情加重期间患者有下腹疼痛以及黏液血便情况,以中老年人居多。针对直肠癌以股息性手术、直肠癌根治术为主,但是无论哪种治疗方式均可造成患者身体、心理负担,需辅助有效护理提升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就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价值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对象均为直肠癌患者,经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确诊,时间选自2018年8月-2019年7月,总计40例。纳入标准:(1)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2)患者/家属签署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2)精神疾病无法配合者。进行直肠癌患者分组护理,采取随机法。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区间40-68岁,平均(55.0±4.5)岁。康复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区间42-66岁,平均(55.3±5.3)岁。对照组与康复组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直肠癌患者治疗期间疾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手术准备、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等常规护理。
  康复组予以直肠癌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直肠癌患者病情严重,加上术后解剖、生理功能的紊乱性,导致患者心理负担较大,有自卑、焦虑、抑郁等表现,影响临床工作依从性与术后康复效果。护理人员需予以直肠癌患者心理疏导,结合患者性格、性别、年龄、心理特点,帮助患者客观、积极面对疾病。(2)康复训练。术后1d,于直肠癌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开始早期康复锻炼,包括呼吸训练、腹部按摩、床上活动。术后2-10d,增加以上活动强度,开放人工肛门后辅助患者下床活动,并进行扩肛治疗。术后10d后,在腹式呼吸训练的基础上扩展至腹肌收缩功能训练。(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主动与直肠癌患者沟通,有效运用沟通技巧、掌握沟通时机,介绍直肠癌疾病知识,并采取多媒体、图文并茂等形式提高患者直肠癌知识掌握度。另外,和家属沟通中做好家属健康教育,帮助家属掌握护理技巧、注意事项,更好的照护患者,加速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记录直肠癌患者康复效果、自护能力评分情况,参考ESCA评分[1]。
  1.4数据分析
  直肠癌患者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使用SPSS19.0软件包。计量型指标康复效果、自护能力评分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并进行(t)检验。P值小于0.05,表示直肠癌患者观察指标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康复效果比较
  康复组与对照组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见表1。组间康复指标用时比较,P均<0.05。
  2.2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康复组患者自我护理技巧、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概念及自我护理责任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论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诱因包括遗传、饮食等,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为了降低患者心理、生理负担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需强化护理工作。综合康复护理从多方面为患者提供心理、生理护理举措,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王永霞研究指出,直肠癌疾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安全性、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试验结果和李燕凌,黄丽玲研究结果有一致性,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试验组直肠癌患者腹腔引流、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积极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加速直肠癌患者康复、提高患者自护能力,进而提高患者安全性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仙.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直肠癌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4):100-101.
  [2]陆梦洁,梁丹,张新,覃甜甜.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3):141+1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常见的现代医疗手段,尽管它对病人的影响较小并且能让病人早一点恢复,但它仍然会对病人的身体带来损伤,还会让病人经历额外的治疗过程,给患者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方法:利用一般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视觉模拟量表来对病人的各个方面进行评测。了解病人的身心情况及作用条件。结果:病人的手术舒服程度较低。结论:妇科腹腔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血站推行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3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血全过程接受到常规护理的167例无偿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采血全过程接受到优质护理服务的167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研究组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成立。  1.2方法  对照组献血者在采血全过程接受到的是常规护理,即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药浴护理于新生儿黄疸护理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观察对象均为笔者单位新生科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92例新生儿黄疸,依据收诊序号单双数分组,传统组46例开展常规护理,试验组46例开展中药药浴护理。结果: 试验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中药药浴护理有助于新生儿黄疸
期刊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循证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5例),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病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加强评估,询问是否有吸烟史、饮酒史及其他合并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肝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抽取我院60例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心理比对照组明显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心理比对照组明显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工作中,对肝病患者护理时应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对心血管内科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和用药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其中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50例做好护理质量管理以及用药安全管理工作。对比两组的实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入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患者4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分组方式选择数值奇偶排列方式,设置研究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临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恢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用护理,干预组基于传统护理上进行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病房护理、饮食护理、早期康复。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组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急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于ICU重症护理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ICU收治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共计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6例,传统组予以传统ICU护理,实验组予以心理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孤独、焦虑、抑郁自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实验组患者于护患沟通、专业管理、人文关怀等维度满意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ICU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及护理的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将所选样本按照在本院所以实施的护理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指标使用急救时间、急救救治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梗死相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