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教学岳麓书社2008年第3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以下简称“第13课”)时,对几处内容有些困惑,现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第一处,第13课第59页:“到1911年,全国铁路虽然总长9292千米,但其中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5574千米。”而相对应的内容在岳麓书社必修Ⅱ2006年第2版第67页则表述为:“到1911年,虽然全国铁路总长约4800千米,但其中90%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330千米。”很明显,关于“到1911年,全国铁路和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岳麓书社必修Ⅱ2008年第3版和岳麓书社必修Ⅱ2006年第2版两版提供的数据差异较大。更令人困惑的是第13课第59页的前后内容:如果全国铁路总长才“9292千米”,有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那么清政府如何能自主修铁路达到“仅5574千米”?到1911年,全国铁路和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究竟分别有多长?
笔者提供手头上的一些材料与教材上的数据相对比:1,芮坤改在《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一文中指出:“到1911年,在建成9618.1公里铁路中,借款筑路占中国铁路总长度的54%,计5192.78公里(内含由中国出资建筑,后借入外资的铁路);由西方国家直接经营的铁路占39.1%,计3759.7公里;完全由中国自己出资建筑的铁路占6.9%,总共665.2公里。”2,袁伟时在《中国铁路(1863—1949),"在愚昧、专制、侵略下挣扎》一文中指出:“前清一代修筑了9618公里铁路,其中9254公里是甲午战争后1895至1911年间修筑的,平均每年修筑544公里,而在此以前每年仅修建20公里。”3,李占才著的《中国铁路史》:“……清末36年间,中国共修筑铁路9968.5公里……保存下来的有9946.6公里……国有铁路,这种铁路有4955.9公里,占总里程的49.83%……帝国主义国家所有的铁路4277公里,占总里程的43%。”准确可靠的数据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按照常理,前清一代全国铁路总长和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多少千米应该是确定的,但大家说法不一,由于受参考资料缺乏和笔者水平的限制,不知道哪种说法更权威,该相信谁?
第二处,第13课第62页阅读与思考(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其中问题有三个:“根据以上史实,请思考:1,义和团揭帖的内涵是什么?2,清政府多数官员为什么反对修筑唐山至北唐的铁路,为什么不以机车作为条件?3,你认为义和团和清政府在兴建铁路上的做法有无相似之处?应该如何评价?”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并没能充分利用好所给的材料。尤其是材料(3),内容很生动,从慈禧太后对待轿车这件事情上,说明了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专制势力面对西方列强的瓜分,仍然排斥西方物质文明,其愚顽不化、不思进取的丑态昭然若揭。但是三个问题都没有用到材料(3),以至于这则材料无用武之地,其实第3问稍微改动一下即可发挥其价值:“你认为义和团和清政府在兴建铁路上的做法有无相似之处?应该如何评价义和团和清政府对新生事物的态度?”这样一来,材料(3)的内容就体现在问题里面了,同时也体现了义和团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态度,而不仅仅是“在兴建铁路上”这一个方面了。
第三处,第13课第62页自我测评第l题:“算一算,1911年、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约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今天”是指什么时候?是固定的“今天”还是移动的“今天”?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今天”这个词的含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①说话时的这一天。②现在;目前。”如果本题中的“今天”是词典的第一种解释,这里就可以理解为做这道题目时特定的那一天,那么,这道题目将无从下手。比如,笔者是在2009年4月15日上这一课的,哪个部门会提供2009年4月15日全国铁路总长的数据呢?目前,中国大规模兴建铁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市场,铁路的建设时时刻刻也都没有停止过,估计谁都无法提供一个动态的“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确切可靠的数据。如果我们取第二种解释,那么,为了方便学生做题,教材应该提供具体的时间和数据,否则,因“现在和目前”的时间指向不明,全国铁路总长同样不能确定,题目依旧无从下手。所以,笔者建议教材提供新中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某一个具体时期的铁路总长,否则本题的“算一算”只能化为泡影,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一处,第13课第59页:“到1911年,全国铁路虽然总长9292千米,但其中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5574千米。”而相对应的内容在岳麓书社必修Ⅱ2006年第2版第67页则表述为:“到1911年,虽然全国铁路总长约4800千米,但其中90%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330千米。”很明显,关于“到1911年,全国铁路和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岳麓书社必修Ⅱ2008年第3版和岳麓书社必修Ⅱ2006年第2版两版提供的数据差异较大。更令人困惑的是第13课第59页的前后内容:如果全国铁路总长才“9292千米”,有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那么清政府如何能自主修铁路达到“仅5574千米”?到1911年,全国铁路和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究竟分别有多长?
笔者提供手头上的一些材料与教材上的数据相对比:1,芮坤改在《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一文中指出:“到1911年,在建成9618.1公里铁路中,借款筑路占中国铁路总长度的54%,计5192.78公里(内含由中国出资建筑,后借入外资的铁路);由西方国家直接经营的铁路占39.1%,计3759.7公里;完全由中国自己出资建筑的铁路占6.9%,总共665.2公里。”2,袁伟时在《中国铁路(1863—1949),"在愚昧、专制、侵略下挣扎》一文中指出:“前清一代修筑了9618公里铁路,其中9254公里是甲午战争后1895至1911年间修筑的,平均每年修筑544公里,而在此以前每年仅修建20公里。”3,李占才著的《中国铁路史》:“……清末36年间,中国共修筑铁路9968.5公里……保存下来的有9946.6公里……国有铁路,这种铁路有4955.9公里,占总里程的49.83%……帝国主义国家所有的铁路4277公里,占总里程的43%。”准确可靠的数据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按照常理,前清一代全国铁路总长和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多少千米应该是确定的,但大家说法不一,由于受参考资料缺乏和笔者水平的限制,不知道哪种说法更权威,该相信谁?
第二处,第13课第62页阅读与思考(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其中问题有三个:“根据以上史实,请思考:1,义和团揭帖的内涵是什么?2,清政府多数官员为什么反对修筑唐山至北唐的铁路,为什么不以机车作为条件?3,你认为义和团和清政府在兴建铁路上的做法有无相似之处?应该如何评价?”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并没能充分利用好所给的材料。尤其是材料(3),内容很生动,从慈禧太后对待轿车这件事情上,说明了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专制势力面对西方列强的瓜分,仍然排斥西方物质文明,其愚顽不化、不思进取的丑态昭然若揭。但是三个问题都没有用到材料(3),以至于这则材料无用武之地,其实第3问稍微改动一下即可发挥其价值:“你认为义和团和清政府在兴建铁路上的做法有无相似之处?应该如何评价义和团和清政府对新生事物的态度?”这样一来,材料(3)的内容就体现在问题里面了,同时也体现了义和团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态度,而不仅仅是“在兴建铁路上”这一个方面了。
第三处,第13课第62页自我测评第l题:“算一算,1911年、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约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今天”是指什么时候?是固定的“今天”还是移动的“今天”?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今天”这个词的含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①说话时的这一天。②现在;目前。”如果本题中的“今天”是词典的第一种解释,这里就可以理解为做这道题目时特定的那一天,那么,这道题目将无从下手。比如,笔者是在2009年4月15日上这一课的,哪个部门会提供2009年4月15日全国铁路总长的数据呢?目前,中国大规模兴建铁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市场,铁路的建设时时刻刻也都没有停止过,估计谁都无法提供一个动态的“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确切可靠的数据。如果我们取第二种解释,那么,为了方便学生做题,教材应该提供具体的时间和数据,否则,因“现在和目前”的时间指向不明,全国铁路总长同样不能确定,题目依旧无从下手。所以,笔者建议教材提供新中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某一个具体时期的铁路总长,否则本题的“算一算”只能化为泡影,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