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实验定值法与折算法的比较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物理教学;RLC实验;谐振;定压法;折算
   法;恒流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5(B)—0060—01
  
   本实验要求研究和测量RLC串并联电路的幅频特性,并掌握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进一步了解回路Q值的物理意义,RLC电路的谐振特性原理如下:
   1.RLC串联谐振电路
   RLC串联电路如图1所示,其交流电压与交流电流值I(有效值)的关系为:
   I=■=■
   本实验中当电压U保持不变时,I随ω变化,作I-f图,就可得到有尖锋的谐振曲线,如图2所示,电路的品质因数Q为:
   ■=■=■
   Q值一方面标志谐振电路的性能,另一方面还标志着电路的频率选择性.通常规定I值为最大时,f1和f2的频率之差为“通频带宽度”,如图3所示,根据这个定义,可以推出?驻f=f2-f1=■.可见Q越大带宽越大,谐振曲线也就更尖锐.对于Q值的实验测法有两种:一种是定压法,另一种是折算法,分别叙述如下.
   定压法:线路见图1,操作过程如下:
   (1)选择L=0.1H,C=0.33?滋F,R=30Ω,音频信号的输出电压取3V,用晶体管毫伏表和示波器分别测量UR,可算出I值.
   (2)频率从100Hz开始,每隔100Hz测一次电压值,直测到1500Hz,在f0附近多测几个点.
   (3)当谐振时,测量L和C的电压值.
  注意:每次改变f时,都要重新调整和测量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Ui,使它保持为3V.
  折算法:串联谐振特性是在定压条件下测得的,对于不同f必须调整Us以保证ab端Ui固定不变,用折算法就可避免上述麻烦.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当f改变时,不能调整发生器,这里Ui′是随f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值,其余步骤与定压法相同.
   2. RLC并联谐振电路
   如图4所示,其原理对于并联谐振电路,我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恒流法,另一种是折算法,分别叙述如下.
   恒流法:线路见图5所示,当电路I保护恒定需要在电路中加入R′,使R′上的U′不随f改变,则I′=■=常数,而并联电路的Z与f有关,Zp=■,故只要测出U的大小,即可得Zp.因I为常数,则Zp与U成正比,当谐振时Zp为最大,U也为最大,操作如下:
   (1)选择L=0.1H,C=0.05?滋F,R′=5000Ω,调节信号发生器使U′维持为0.4V,测量此时U的值.
   (2)f从1400Hz到3400Hz,每隔100Hz测一个点,谐振处多测几个点,每次测量时注意,每改变频率时都要重新调整信号发生器使U′维持在0.4V.
   折算法:与串联谐振所采用的折算法的处理思想相同.测量时操作步骤与恒流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f改变时,不能调整信号发生器,而要使U′随f发生变化并测出U′和Uz′随f变化的对应值.
   又因Uz=■Uz′=■Uz′=■I0R′,所以测得U1′和U2′就可推知Uz.
   对于串联谐振曲线,理论上f0′=■=876Hz,可以看出折算法得到的f0与f0′较接近,结合实验,我认为折算法比定压法更准确一些,体现在测f0时,仅调频率旋钮看到测R的毫伏表达到最大即可,而定压法则需要同调频率旋钮及输出电压旋钮,使UR达到最大,这样就不易测准f0 了.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高考;历史情景式选择题;题型特点;解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9(A)—0048—01    一、题型特点  高考文综历史情景式选择题的特点是,通过材料设置新情景,将考察内容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对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解法举例  例1 (2008年高考
1发病原因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所致。此外,本病的发生还与外部应激因素有关,主要是早期断奶
近日,笔者走进山东莒县刘官庄镇大砚疃村村民史金华家的鸭棚时,见一张铺设在鸭舍地面的“生态床”,史金华称,通过“生态床”技术养鸭,;下仅实现了养殖过程中鸭粪的零排放,减少了环境
患儿男。3岁。因全身色素异常3年于2008年11月28日就诊于我科。患儿出生时皮肤较黑,无自觉症状,未予特殊诊治。出生后10个月时,面部、腕部、臀部及股内侧出现圆形色素减退斑,并逐
〔关键词〕 幼儿师范;舞蹈教学;兴趣;基础训练;激励  〔中图分类号〕 G718.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6(B)—0056—02    舞蹈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它是人们在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类生产活动、娱乐活动中的动作进行加工提炼,并通过规范、有节奏的动作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