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来源 :信息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设计对城市环境起着重大的作用,重视建筑设计对城市环境的作用,就要求设计者综合考量各种环境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使高层建筑促进城市环境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以及城市的建筑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以及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协调发展
  一、建筑设计的原则
  1、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
  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对整体的建筑构想和建筑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绝不能片面思考。建筑设计一般都是分部分进行,建筑设计师在初步设计时,要从整体角度考虑,不能“断章取义”。只有对建筑进行全面的研究与解读,才能把建筑的美观、功能以及实用性进行完美的结合。并且部分与整体是紧密相连的,必须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互增色彩,使整个建筑的设计更加完美。
  2、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是指低层系统与高层系统的关系。整体来讲,高层系统由低层系统构成,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各个层次自身也存在着相应的关联作用。随着层次的不断升高,结合度不断减弱,它有利于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即:层次结构越稳定的,其结合度越低。所以,要对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分配,有效组织各种流线,合理地整合空间序列。
  3、结构最优化原则
  要想建筑物既实用又美观,就要保证结构最优化设计的地位。各种设计性能的载体是结构,决定着建筑性能表现的主要因素是结构的合理性,反之,性能所反射出来的效果也能反映出结构的好坏。要素是结构的有效组成成分,结构的走向被要素的运动趋向所影响,因此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重中之重就是结构。
  4、建筑设计应符合人文环境
  任何一个建筑都处于一个建筑环境中,它必须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才有利于建筑本身和建筑环境的协调相处和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因素。人是建筑和环境的主体。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人的需求。不同的人对建筑的不同需求。不同的个体,因为其社会阅历、生活水平、职业地位、个性品质的不同、性别、民族、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他们对于建筑的需求绝对不会千篇一律。所以设计是首先要考虑人的需求;考虑建筑能给业主提供哪些服务,带来哪些舒适的感受,如何为人提高这些优质的服务。建筑如何与整个人文环境的协调统一。应重点考虑:它能给周围的人提供什么服务,它与周围的人文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
  二、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影响城市建筑设计的因素,少不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与建筑在其基础上的人工环境所组成”。所以城市建筑在其建造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地质地貌、气候与大气、水文与水资源以及动植物环境等。城市规划中地质地貌的选择要做到避害趋利,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地貌的特征,构筑在整体结构和艺术风貌有特色的城市形态,并掌握城市气候的特征和规律,减少城市气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丽江古城的选址,在北靠象山与金虹山、西靠狮子山的平坝地段,东、南两面开朗辽阔,充分利用了地形地势及自然环境,使城镇免受严寒侵袭,又保夏季南风通畅。可见,作为城市建筑的设计的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其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处理的恰当。
  2、建筑材料、技术因素
  近年来人口增长,城市建筑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超超高层建筑、艺术性创意建筑等城市建筑的创建,复合化、多功能化、节能化、绿色化,轻质高强化的材料成为当今建筑的主要材料。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也满足建筑向空间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革新为房屋建筑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3、人文历史因素
  “一座城市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特点准确地反映了它的人文特色”,所以谈论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必然要了解其发展的历史。不同的国家在不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其城市建筑的规模,形制特点、人文特色也不尽相同。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首先表明的是城墙、道路和皇城的中心位置,其次强调城市空间的中心对称形制以及等级分明的格子状街道系统。这也使得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的设计延续着中国礼制观念的思想。而西方的历史不同于中国,西方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导致城市建筑的特点与之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如早期的希腊和罗马城市采取的是一种有机的形式,所有建筑等公众场所都要求与自然取得和谐。但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城市建筑的设计体现在道路的整齐规划,强调纵横的城市轴线及强有力的中心标志物。可见人文历史的因素,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城市空间秩序的发展,反映着社会人文生活的变迁。
  三、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1、建筑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正面影响
  1.1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以高层建筑为主,尤其是住宅建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密集,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人口居住的压力。高层建筑对于土地的利用率大大增加,闲置下来的土地对于城市的发展也有著很重要的意义。这些土地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还能在城市建筑发生灾害的时候,作为安全区供城市居民使用,大大地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安全指数。
  1.2增加环境的空间整齐性
  建筑设计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对建筑的布局和构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其集中体现在可以使各种输送管道显得更加紧密,整个管道的排布在外观上显得很整齐。此外,建筑设计可以对城市建筑的布局进行一定的优化,使得城市建筑群的排布更加整洁。这些设计都使得城市在外部空间中显现出一种整齐的韵味,从而提高了周围环境的空间整齐性。
  1.3增进人们的交往环境
  现代的建筑设计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建筑有很强的空间重叠性。所以工作在同一栋建筑内的人们拥有很方便的交通能力,即只需乘坐电梯就可以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并且因为建筑设计的特点,可以使得很多的单位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使得人们能够很方便快捷地与他人交流,从而大大改善了人们的交往环境,使得交往不再被遥远的距离所限制。   1.4开辟人们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导航,能够凝聚整个城市的精神力量。建筑设计能够根据城市的特点,在最合适的地方兴建一个具有城市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当人们进入城市以后,目光就会被标志性建筑物所吸引。而作为人们视觉中心的标志建筑,也在散发着其独特的文化韵味,渲染了城市中所有人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人们心中关于城市的精神环境。
  2、建筑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2.1使周围环境变得单调
  我国目前的建筑还主要是方块形的设计,建筑外形相似性很大,并且巨大的建筑尺度也改变了街道的形状,使得街道也变得中规中矩。这些变化都使得整个城市在整体外观中,被规则的形状所约束,丧失了原有的灵活。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周围的建筑也产生了一定的审美厌倦。高楼大厦在设计上的雷同使得整个环境变得单调,破坏了城市原有的外观环境组成,同时也降低了整个城市在外观上的美感。
  2.2使居住环境变得密集
  高层建筑密集性的设计,使得整个城市的人们居住的比较集中。虽然说密集的建筑设计可以大大增加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并且能够挖掘出更多的空闲土地以供城市使用。但是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并且这些不便还会因为不同居民的工作环境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
  2.3影响了城市的光照环境
  由于目前建筑设计在楼房设计上的特点,城市中的建筑一般都有着高和密的特点。特别是在市中心等繁华的地段,几乎终日不见阳光。城市建筑的巨大体积会挡住周围建筑的阳光,嚴重影响其它居民的光照环境。此外,部分的高层建筑出于造型等方面的考虑,在建筑设计时采用了很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幕墙所产生的反射光,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光污染,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光污染现象尤为明显。不仅如此,幕墙对阳光的反射给道路上的车辆驾驶员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2.4影响了城市的声音环境
  我国城市目前的建筑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密集性,建筑和建筑之间有着长而且开口少的通道。特别在市中心的繁华区,一旦有声音传到通道内,根据回音的特点,这些声音就会得到加强,很久以后才消失。尤其是在十字路口时,高层的建筑可以把回音反射到对面的建筑中,造成一定程度的听觉误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交通噪音和生活噪音,因为密集的建筑,不能得到很好的扩散,大大影响了城市的声音环境,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扰。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我们必须重视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断不断的积累各种知识,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科技创新,涌现出更多好的设计作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范金丽.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门窗,2014,10:176.
  [2]乔小溪.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117.
  [3]金鑫.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57.
  [4]王嘉敏.谈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4,07:23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讲述了预制混凝土技术的特点,最后介绍了应力分析。  【关键词】小型预制混凝土;路面板;应力分析  一、前言  预制混凝土有着它独有的优点,并且方便快捷。对于预制的混凝土路面的应力的分析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好坏。  二、预制混凝土技术的特点  预制混凝土技术可以说是现代工业化的建筑生产方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预制工厂生产预制构件,第二部分是预制构件
期刊
【摘 要】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岩土参数的随机性,边坡稳定的可靠度分析日益受到重视。同时由于工程条件和经费的限制,规范要求只对一级边坡进行测试,因此岩土工程的样本数量不足又成为限制可靠度理论应用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在某水库边坡断层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类似工程的统计数据和统计理论反演确定出断层统计参数,同时利用反分析确定出抗滑桩的抗力统计参数,并对该边坡成功地进行了可靠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铁路事业随之不断上升。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要保证安全,就需要注重轨道的安全性能。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对轨道的结构及其部位的破坏非常大,造成严重的铁路线路变形,一不小心,就会对铁路的运营造成很大的威胁。基于此,文章对铁路轨道养护管理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铁路;轨道养护;管理措施  1. 提速铁路强化轨道养护管理的必然性  轨道在机车车辆动力作
期刊
【摘 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通过对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问题的分析,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的主要对策和措施。这种措施性研究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水平的提高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措施;总体规划;建设重点;示范基地;技术创新  1引言  目前,农田水利灌溉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水利管理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我国频频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情况不容乐观。为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国家安监部门加大了对事故频发单位的惩处力度,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基于此,本文接下来试图找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站在科学的角度提出该如何规避建筑工程中的安全事故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施工安全;安全生产;对策  引言  建筑行业在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一些问
期刊
【摘 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对工业、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相关的理论文献,从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做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当前,国内的电气自动化的水平还比较落后,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伴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竞争
期刊
【摘 要】为了保证热力管网安全可靠运行,随时掌握热网的运行情况,就需要在热力管网中设计安装直埋供热管道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由预埋在预制直埋保温管道保温层中的预警线及监测设备组成,如果预警线与钢管之间的聚氨酯保温层有水,预警线与钢管之间的电阻值由极大变为极小,当电阻值低于报警值时检漏监测设备则会发出报警,同时泄漏处的预警线与钢管之间的阻抗值发生变化,定位监测装置则可根据阻抗的不均匀变化确定管道泄漏点的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如何摆脱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就成为如今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对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挑战;对策  1.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环境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生产者需要面对的交通运输环境,二是消费者需要面对的交通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事业越来越发达,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与人民的安全出行息息相关,所以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通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检测;问题;思考  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一种保证公路施工整体质量的有效手段,所以在工程中做好各种试验检测工作非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可以说电气工程的发展处于核心和关键的位置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进程,并且日益成为了推动电气工程行业进步的重要动力,采用自动化这种新兴的工作模式,可以对电气工程的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还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电气工程的顺利发展。因此相关的人员应该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相关技术和流程等进行充分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