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总负责人,在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实施策略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所谓的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新课标要求中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智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也要齐头并进,进而培养高素质的智慧型人才。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就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实施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一、 班主任要树立先进德育观念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建设者和组织者,班级展现出来的整体面貌与班主任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既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路者。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身为一名初中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教他们成长为更好的人。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德育观念,不断地熏陶学生,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从班主任自身来说,要多多搜集跟德育有关的相关资料,不断丰富自身的德育知识和德育理论,空闲之余可以看看《今天怎样做德育》《学校德育顶层设计18问》《德育主任新方略》等书籍,通过学习总结他人的经验,使自身的德育观念更加先进,从而从方方面面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另外,班主任还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德育教育培训会,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联系,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从而提升自身德育观念,以便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 制度化管理,加强班风建设
制度化管理是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保障,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到位,那么自然能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制度化管理就是通过设定详细的制度来帮助学生达到德育目标的过程,学生要遵守基本的道德义务和道德修养的目标。制度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外在规则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其中惩罚和奖赏是主要方式,但是外在的制度化管理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学生外在行为的一个约束,因此班主任要适当利用规则来约束学生,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把规则内化吸收,让规则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性,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
例如,当班主任看到班里的讲台上或者教室的某个角落里出现垃圾时,不是直接把值日生叫过来打扫,而是不动声色地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然后拿起清扫工具把班里的每个角落打扫一遍。许多学生看到班主任的这种行为,也会受到引导,自觉地拿起扫帚来打扫卫生。虽然班级里制定分配了学生打扫卫生,但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动告诉学生,班级卫生的维护是靠大家的,卫生的维护不只是每天值日生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它,这是基本的道德义务和道德修养。通过这种方式,班主任在班级卫生管理的小事中渗透德育教学,形成人人都对班集体负责的情感,让班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 通过主题班会,进行针对性教育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渗透德育教育的大好时机,班主任要根据班里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确立班会的主题,对学生某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出适时地指导;还可以根据节令、突发事件、时事和纪念日等来确定班会的主题,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事情,既可以拔高自己的眼界,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班主任开主题班会也可以是专门为了帮助学生解除误会,解决烦恼。只要是有一个确定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展现,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力作用。
例如,在感恩节这个日子到来之时,班主任可以借助这个“感恩”的主题对学生开展合适的教育,虽然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节日,但是很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在中国学生之中,这个节日也广为流传。笔者为本班学生组织了一场“感恩你我,一路同行”的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中,笔者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感恩节的由来,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感恩节的区别,以及它们的节日风俗。其次引导到“感恩”这个主题上来,教导学生要感恩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感谢教師对自己的指导,感谢朋友对于自己的帮助,感恩陪伴自己一起成长,一路同行的人,最后还要感谢自己,使学生认识到感恩让世界更美好,感恩让这个班集体更加和谐,为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理解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总而言之,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德育观念,从制度、班风、主题、网络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做好学生成长阶段的指引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社会中体现其道德价值,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卓邦.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5(10).
[2]吴海英.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中),2016(4).
[3]孙志胜,赵艳芳.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5(20).
作者简介:
胡皓萌,四川省资阳市,四川省安岳中学。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所谓的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新课标要求中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智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也要齐头并进,进而培养高素质的智慧型人才。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就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实施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一、 班主任要树立先进德育观念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建设者和组织者,班级展现出来的整体面貌与班主任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既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路者。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身为一名初中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教他们成长为更好的人。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德育观念,不断地熏陶学生,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从班主任自身来说,要多多搜集跟德育有关的相关资料,不断丰富自身的德育知识和德育理论,空闲之余可以看看《今天怎样做德育》《学校德育顶层设计18问》《德育主任新方略》等书籍,通过学习总结他人的经验,使自身的德育观念更加先进,从而从方方面面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另外,班主任还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德育教育培训会,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联系,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从而提升自身德育观念,以便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 制度化管理,加强班风建设
制度化管理是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保障,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到位,那么自然能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制度化管理就是通过设定详细的制度来帮助学生达到德育目标的过程,学生要遵守基本的道德义务和道德修养的目标。制度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外在规则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其中惩罚和奖赏是主要方式,但是外在的制度化管理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学生外在行为的一个约束,因此班主任要适当利用规则来约束学生,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把规则内化吸收,让规则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性,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
例如,当班主任看到班里的讲台上或者教室的某个角落里出现垃圾时,不是直接把值日生叫过来打扫,而是不动声色地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然后拿起清扫工具把班里的每个角落打扫一遍。许多学生看到班主任的这种行为,也会受到引导,自觉地拿起扫帚来打扫卫生。虽然班级里制定分配了学生打扫卫生,但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动告诉学生,班级卫生的维护是靠大家的,卫生的维护不只是每天值日生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它,这是基本的道德义务和道德修养。通过这种方式,班主任在班级卫生管理的小事中渗透德育教学,形成人人都对班集体负责的情感,让班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 通过主题班会,进行针对性教育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渗透德育教育的大好时机,班主任要根据班里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确立班会的主题,对学生某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出适时地指导;还可以根据节令、突发事件、时事和纪念日等来确定班会的主题,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事情,既可以拔高自己的眼界,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班主任开主题班会也可以是专门为了帮助学生解除误会,解决烦恼。只要是有一个确定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展现,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力作用。
例如,在感恩节这个日子到来之时,班主任可以借助这个“感恩”的主题对学生开展合适的教育,虽然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节日,但是很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在中国学生之中,这个节日也广为流传。笔者为本班学生组织了一场“感恩你我,一路同行”的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中,笔者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感恩节的由来,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感恩节的区别,以及它们的节日风俗。其次引导到“感恩”这个主题上来,教导学生要感恩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感谢教師对自己的指导,感谢朋友对于自己的帮助,感恩陪伴自己一起成长,一路同行的人,最后还要感谢自己,使学生认识到感恩让世界更美好,感恩让这个班集体更加和谐,为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理解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总而言之,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德育观念,从制度、班风、主题、网络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做好学生成长阶段的指引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社会中体现其道德价值,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卓邦.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5(10).
[2]吴海英.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中),2016(4).
[3]孙志胜,赵艳芳.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5(20).
作者简介:
胡皓萌,四川省资阳市,四川省安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