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學生常常觉得一篇课文,无非就是常用三千个汉字的排列组合,一翻开书,字都认得,没有多大嚼头。但是,写作文时,对文字不敏锐,对生活不敏感,自己对汉字的“排列组合”往往捉襟见肘,窘迫异常。
中国汉字,追本溯源,其实是很有意味的。走在台湾街头巷尾,满眼繁体字,却觉文化无限,意蕴深长。每一个汉字仿佛都有“灵魂”:“產”要生,“麵”有麦,“運”有车,“導”有道,“飛”双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愛”有心。古人谈到爱时,是用手托着一颗真心去爱。现在,爱没有了心,是在爱什么呢?
教学《虽有嘉肴》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在黑板上大大地板书“ ”,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饶有兴趣地猜着。我最后告诉大家,这是会意字,体现了我们老祖先在造字时的智慧:算筹“”两边加“”突出“手把手”教练的含义,也有自己练习之意,“”下面加“”,表明儿童是在房屋内进行学习。
中国汉字,细细思量,其实很有趣味。请热爱我们的汉字吧,你会从中获得灵感。南朝时的江淹,是文学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一次,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一蚕妇,当时有一颇负盛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一时难倒众多才子。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灵感触发,对口:“鸿是江边鸟。”将“鸿”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反应奇快,而且贴切工巧,众人自然为之叹服。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发现大家的眼睛开始发亮。
自习课,学生张霁柯来找我,想用“春”来写诗,请老师点化点化,帮忙找找灵感。我在草稿纸上一边写一边说道:“你看,‘功’由工和力组成,说明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你再看看,‘悟’由心和吾组成,说明不论什么事,我们只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才会有所悟,有所收获。”看她有所悟,我接着说,“拆字,也是如此,不是为拆字而拆字,是要用心去感悟、去理解。”
“老师,你看,‘劣’字,因为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值’字,正‘直’做‘人’,就有价值。不错吧,我挺聪明!”她狡黠地望着我。我点点头,接着说道,“你再看一个字,‘赢’由亡、口、月、贝、凡五个字组成:亡,要有危机感;口,要善于沟通;月,要有时间观念;贝,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凡,要保持平常心。只有做到这五点,才能最终‘赢’得目标。所以,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哟!”我笑了,她也笑了。我提示她拆字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字拆解成最简单的汉字,二是将字拆解成最简单的笔画。
她在旁边对“春”字开始拆拆画画,忙得不亦乐乎,我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书。20分钟后,她将她的作品交给我。“真不错!”看完作品,我由衷赞叹。这个年段的学生,青春活泼,思维敏捷。
春
张霁柯
一年完美的开端
一个全新的命题
一片鲜润的绿意
加上一撇凉爽温暖的杨柳风
一捺沾衣欲湿的杏花雨
凑成了“春”的上半部分
阿波罗 春日艳阳
洒向金色般的大地
春就这么来了
来得如此诗意
冬 那个顽皮的孩子
连树叶也在哀声叹息
冬的冷酷
冰封了植物生之活力
冬的无情
刮痛了万物成长之心
春 温柔妩媚
抚慰着它们的心灵
亲吻着它们的伤痛
春 那个恬美的仙子
纯洁的爱
爱她的树叶都绿意盎然
爱她的春花都漫野灿烂
春风送暖入屠苏
一切又现生机
春意盎然
江南碧翠
江北浅淡
洒向大地的绵绵春雨
没有冬雪的楚楚动人
却有敦厚的爱心
温柔的举止
天真的笑颜
春天的美
是驿动的童心
春天的美
是玉兰的白嫩
是海棠的红艳
是栀子的娇柔
是小草的沁人心脾
春!
你来了!
后来,诗歌发表后,我开心地在班上宣读,并请张霁柯同学介绍她的创作动机及灵感。大家豁然开朗,原来,汉字之中有文化,汉字之中有思想,每一个汉字,都是祖先们一种最美妙的构思和创作。当然,也可以化为自己的灵感和构思。
一次,陈兮珩同学游峨眉山“半山”七里坪回来,写了一篇游记,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我对她说:“若能够让构思再巧妙些,就更好了!你可以借鉴张霁柯同学的拆字法。”几天后,她交来了下面这篇文章:
半山之秋
陈兮珩
七里坪风光,唯群山环绕,却别有一番柔情。
山中栖息的秋蝉,正在发出生命中最后一鸣,一些寂寥的蝉尸,顺着清冽的沟渠,流向未知的终点。诗人“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的愁绪,恰似铁笔银钩的一“乀”(捺),挥去了夏的喧闹,独留秋的清冷,开启冬的漫长。
山腰上懒散的牛羊,大胆地横卧在盘山公路上,非得一声刺耳的呵斥,才得如梦初醒,优哉游哉地给人让路。没有艳阳与寒冷的过渡,对于羊牛们来说正是最舒适的季节。当然,这也是自然的——有流浪与离别,就有“安居”与舒适。这让人生显出几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慵懒,恰似收放有度的一“、”(点),轻描淡写,淳朴安详。
山脖子道路变得狭窄,已没有了牛羊的踪迹,满眼见的只有绵绵无尽的山丘,如一波波不断的浪潮,神秘而又沉寂。山上的壮竹与高松格外多,把路、车、人包裹起来,如一个天然的屏障。这竹、松如此苍劲坚韧,即使再高的山地,也摆脱不了他们大面积的占领。这般雄伟气魄,也正像笔酣墨饱的一“一”(横),包揽万物,气势强悍。
而这山顶,却最使我感受到别样的柔情,一如“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温柔。山顶的温泉,是那样的暖,洗去经年的陈腐,洗去一天的疲劳。而这些温情之中,却又夹杂着一些硬朗:早早的,集市嘹亮的叫卖声;酒店前庭在风中猎猎作响的红旗。这半水半火的风景,又似刚柔相济的一“丿”(撇),山中之秋,丰满多姿。
这一捺一点一横一撇,与别处的风光又汇集成千千万万的捺点横撇,组成了这七里坪独有的、多情的“半山”之秋。
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作文精选》上,主编让我写点评语。我写道:
一点,一横,一撇,一捺,本是汉字的基本笔画,但在小作者笔下,它们却演绎成多情之山的景象、精神和气度。首先,在构思上,新颖脱俗,想象丰富,点横撇捺融入空间顺序,将七里坪不同的美景和精神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次,文章词雅文练,并运用多种手法,将懒散的牛羊、坚韧的松竹等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次,字里行间融入情感,借景抒情而又情景交融,这铁笔银钩的 “乀”,收放有度的“、”,笔酣墨饱的“一”,刚柔相济的“丿”,都是小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文章首尾圆合,余味无穷,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有温度、多情而美丽的秋。
同学们,巧拆汉字有妙招:一是字中之字,二是字中之画,真可谓一笔一画皆关情。更重要的是巧拆汉字有灵感:观察的灵感,创作的灵感。
愿同学们,都能热爱汉字,并从汉字中找到灵感,巧拆汉字妙构思!
中国汉字,追本溯源,其实是很有意味的。走在台湾街头巷尾,满眼繁体字,却觉文化无限,意蕴深长。每一个汉字仿佛都有“灵魂”:“產”要生,“麵”有麦,“運”有车,“導”有道,“飛”双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愛”有心。古人谈到爱时,是用手托着一颗真心去爱。现在,爱没有了心,是在爱什么呢?
教学《虽有嘉肴》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在黑板上大大地板书“ ”,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饶有兴趣地猜着。我最后告诉大家,这是会意字,体现了我们老祖先在造字时的智慧:算筹“”两边加“”突出“手把手”教练的含义,也有自己练习之意,“”下面加“”,表明儿童是在房屋内进行学习。
中国汉字,细细思量,其实很有趣味。请热爱我们的汉字吧,你会从中获得灵感。南朝时的江淹,是文学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一次,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一蚕妇,当时有一颇负盛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一时难倒众多才子。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灵感触发,对口:“鸿是江边鸟。”将“鸿”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反应奇快,而且贴切工巧,众人自然为之叹服。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发现大家的眼睛开始发亮。
自习课,学生张霁柯来找我,想用“春”来写诗,请老师点化点化,帮忙找找灵感。我在草稿纸上一边写一边说道:“你看,‘功’由工和力组成,说明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你再看看,‘悟’由心和吾组成,说明不论什么事,我们只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才会有所悟,有所收获。”看她有所悟,我接着说,“拆字,也是如此,不是为拆字而拆字,是要用心去感悟、去理解。”
“老师,你看,‘劣’字,因为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值’字,正‘直’做‘人’,就有价值。不错吧,我挺聪明!”她狡黠地望着我。我点点头,接着说道,“你再看一个字,‘赢’由亡、口、月、贝、凡五个字组成:亡,要有危机感;口,要善于沟通;月,要有时间观念;贝,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凡,要保持平常心。只有做到这五点,才能最终‘赢’得目标。所以,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哟!”我笑了,她也笑了。我提示她拆字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字拆解成最简单的汉字,二是将字拆解成最简单的笔画。
她在旁边对“春”字开始拆拆画画,忙得不亦乐乎,我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书。20分钟后,她将她的作品交给我。“真不错!”看完作品,我由衷赞叹。这个年段的学生,青春活泼,思维敏捷。
春
张霁柯
一年完美的开端
一个全新的命题
一片鲜润的绿意
加上一撇凉爽温暖的杨柳风
一捺沾衣欲湿的杏花雨
凑成了“春”的上半部分
阿波罗 春日艳阳
洒向金色般的大地
春就这么来了
来得如此诗意
冬 那个顽皮的孩子
连树叶也在哀声叹息
冬的冷酷
冰封了植物生之活力
冬的无情
刮痛了万物成长之心
春 温柔妩媚
抚慰着它们的心灵
亲吻着它们的伤痛
春 那个恬美的仙子
纯洁的爱
爱她的树叶都绿意盎然
爱她的春花都漫野灿烂
春风送暖入屠苏
一切又现生机
春意盎然
江南碧翠
江北浅淡
洒向大地的绵绵春雨
没有冬雪的楚楚动人
却有敦厚的爱心
温柔的举止
天真的笑颜
春天的美
是驿动的童心
春天的美
是玉兰的白嫩
是海棠的红艳
是栀子的娇柔
是小草的沁人心脾
春!
你来了!
后来,诗歌发表后,我开心地在班上宣读,并请张霁柯同学介绍她的创作动机及灵感。大家豁然开朗,原来,汉字之中有文化,汉字之中有思想,每一个汉字,都是祖先们一种最美妙的构思和创作。当然,也可以化为自己的灵感和构思。
一次,陈兮珩同学游峨眉山“半山”七里坪回来,写了一篇游记,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我对她说:“若能够让构思再巧妙些,就更好了!你可以借鉴张霁柯同学的拆字法。”几天后,她交来了下面这篇文章:
半山之秋
陈兮珩
七里坪风光,唯群山环绕,却别有一番柔情。
山中栖息的秋蝉,正在发出生命中最后一鸣,一些寂寥的蝉尸,顺着清冽的沟渠,流向未知的终点。诗人“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的愁绪,恰似铁笔银钩的一“乀”(捺),挥去了夏的喧闹,独留秋的清冷,开启冬的漫长。
山腰上懒散的牛羊,大胆地横卧在盘山公路上,非得一声刺耳的呵斥,才得如梦初醒,优哉游哉地给人让路。没有艳阳与寒冷的过渡,对于羊牛们来说正是最舒适的季节。当然,这也是自然的——有流浪与离别,就有“安居”与舒适。这让人生显出几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慵懒,恰似收放有度的一“、”(点),轻描淡写,淳朴安详。
山脖子道路变得狭窄,已没有了牛羊的踪迹,满眼见的只有绵绵无尽的山丘,如一波波不断的浪潮,神秘而又沉寂。山上的壮竹与高松格外多,把路、车、人包裹起来,如一个天然的屏障。这竹、松如此苍劲坚韧,即使再高的山地,也摆脱不了他们大面积的占领。这般雄伟气魄,也正像笔酣墨饱的一“一”(横),包揽万物,气势强悍。
而这山顶,却最使我感受到别样的柔情,一如“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温柔。山顶的温泉,是那样的暖,洗去经年的陈腐,洗去一天的疲劳。而这些温情之中,却又夹杂着一些硬朗:早早的,集市嘹亮的叫卖声;酒店前庭在风中猎猎作响的红旗。这半水半火的风景,又似刚柔相济的一“丿”(撇),山中之秋,丰满多姿。
这一捺一点一横一撇,与别处的风光又汇集成千千万万的捺点横撇,组成了这七里坪独有的、多情的“半山”之秋。
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作文精选》上,主编让我写点评语。我写道:
一点,一横,一撇,一捺,本是汉字的基本笔画,但在小作者笔下,它们却演绎成多情之山的景象、精神和气度。首先,在构思上,新颖脱俗,想象丰富,点横撇捺融入空间顺序,将七里坪不同的美景和精神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次,文章词雅文练,并运用多种手法,将懒散的牛羊、坚韧的松竹等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次,字里行间融入情感,借景抒情而又情景交融,这铁笔银钩的 “乀”,收放有度的“、”,笔酣墨饱的“一”,刚柔相济的“丿”,都是小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文章首尾圆合,余味无穷,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有温度、多情而美丽的秋。
同学们,巧拆汉字有妙招:一是字中之字,二是字中之画,真可谓一笔一画皆关情。更重要的是巧拆汉字有灵感:观察的灵感,创作的灵感。
愿同学们,都能热爱汉字,并从汉字中找到灵感,巧拆汉字妙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