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已经进行了30多年,针对经济结构转型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我国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研究。本文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入手,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探究,归纳了经济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转型;转型问题;投资消费
一、引言
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30多年的时间过去,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问题还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与出路究竟在哪里,本文对各理论观点加以综述分析,并对转型出路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
1.转型经济的内涵的研究
当前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内涵的界定主要有:第一种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即由经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模式,这也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内涵的主流理解。早在1994年石磊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1991年以后投资需求的回升、加速扩张、膨胀和收缩,就集中暴露了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要维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型态由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向常规增长转换[1]。第二种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胡晓鹏和马蕾通过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比较,认为改革首先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从外围至核心, 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2]。第三种是指经济体制与社会形态转型的结合,即一方面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以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性质以及上层建筑性质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经济转型的特征研究
李桂花认为,经济结构特征可以反映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又时刻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并随之向前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应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目标模式,运行条件和过程方式,最终形成“大陆性经济”的模式。[3]洪银兴则认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战略是渐进式的。其特征一是先推进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或者说是在经济改革中相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先进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后推进所有制改革,即使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是先进行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双轨制后并轨;三是对所有制改革,也是先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后推进公有制内部的改革。
三、经济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出口贸易,推动有效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造成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是依附于国外技术的生产,没有独立性,缺乏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
2.经济基础薄弱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我国却遭受了深重的侵略,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往往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而后经过资本的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金的自由流动,逐步波及重工业。因此,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进行是非常困难的。胡晓鹏和马蕾在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比较中指出转轨前,俄罗斯已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落后于苏联,俄罗斯的改革进程主要是改造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而中国的改革主要是在一个农业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加大了经济转轨的难度。
3.体制因素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计划经济确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至今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配置的权力,特别是信贷、土地等重要资源,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张毓峰和胡雯认为,制度因素中的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行政区空间组织基础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体制改革的逻辑结果,已经难再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需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组织基础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换, 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建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制度支持系统。
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应扎实打好工业化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信息化发展,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徐雪认为,中国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必须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其中培育创新体制,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基础,因此一方面需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克服能源约束和外部冲击。
2.转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终要依靠国内需求去拉动,我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一个顶峰,继续靠投资拉动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要靠需求拉动,就要增加人民收入,促进收入平衡,人们敢于消费,才能最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6]谢琦认为,持久性收入过低抑制了当前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降低居民消费需求,因此应着重建立合理的再分配机制,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
3.改革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政府对于经济的干涉影响了市场的配置,因此,需要改革我国政府的职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合作效率的秩序,并具有一定规则约束,从而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8]钟清流认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发展效率问题,而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主张由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主导或政府指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长处。
参考文献:
[1]石磊.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研究[J].1994(4)
[2]胡晓鹏,马 蕾. 中、俄两国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J]. 2002(8)
[3]李桂花. 大陆型经济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问题探索[J].2011(8)
[4]洪银兴. 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 经济学动态[J].2006(9)
[5]刘瑞.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定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2004(5)
作者简介:董雅婷(1989-),女,河北省藁城市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经济转型;转型问题;投资消费
一、引言
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30多年的时间过去,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问题还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与出路究竟在哪里,本文对各理论观点加以综述分析,并对转型出路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
1.转型经济的内涵的研究
当前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内涵的界定主要有:第一种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即由经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模式,这也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内涵的主流理解。早在1994年石磊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1991年以后投资需求的回升、加速扩张、膨胀和收缩,就集中暴露了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要维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型态由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向常规增长转换[1]。第二种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胡晓鹏和马蕾通过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比较,认为改革首先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从外围至核心, 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2]。第三种是指经济体制与社会形态转型的结合,即一方面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以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性质以及上层建筑性质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经济转型的特征研究
李桂花认为,经济结构特征可以反映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又时刻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并随之向前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应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目标模式,运行条件和过程方式,最终形成“大陆性经济”的模式。[3]洪银兴则认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战略是渐进式的。其特征一是先推进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或者说是在经济改革中相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先进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后推进所有制改革,即使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是先进行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双轨制后并轨;三是对所有制改革,也是先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后推进公有制内部的改革。
三、经济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出口贸易,推动有效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造成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是依附于国外技术的生产,没有独立性,缺乏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
2.经济基础薄弱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我国却遭受了深重的侵略,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往往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而后经过资本的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金的自由流动,逐步波及重工业。因此,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进行是非常困难的。胡晓鹏和马蕾在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比较中指出转轨前,俄罗斯已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落后于苏联,俄罗斯的改革进程主要是改造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而中国的改革主要是在一个农业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加大了经济转轨的难度。
3.体制因素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计划经济确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至今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配置的权力,特别是信贷、土地等重要资源,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张毓峰和胡雯认为,制度因素中的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行政区空间组织基础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体制改革的逻辑结果,已经难再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需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组织基础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换, 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建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制度支持系统。
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应扎实打好工业化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信息化发展,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徐雪认为,中国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必须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其中培育创新体制,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基础,因此一方面需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克服能源约束和外部冲击。
2.转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终要依靠国内需求去拉动,我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一个顶峰,继续靠投资拉动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要靠需求拉动,就要增加人民收入,促进收入平衡,人们敢于消费,才能最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6]谢琦认为,持久性收入过低抑制了当前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降低居民消费需求,因此应着重建立合理的再分配机制,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
3.改革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政府对于经济的干涉影响了市场的配置,因此,需要改革我国政府的职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合作效率的秩序,并具有一定规则约束,从而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8]钟清流认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发展效率问题,而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主张由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主导或政府指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长处。
参考文献:
[1]石磊.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研究[J].1994(4)
[2]胡晓鹏,马 蕾. 中、俄两国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J]. 2002(8)
[3]李桂花. 大陆型经济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问题探索[J].2011(8)
[4]洪银兴. 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 经济学动态[J].2006(9)
[5]刘瑞.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定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2004(5)
作者简介:董雅婷(1989-),女,河北省藁城市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