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那菊苣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田间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普那菊苣高产与主要栽培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有关数学模型并作了增产效应分析.在试验条件下,普那菊苣产量要达到83390kg/hm2,种植密度应为64253窝/hm2,配施N肥为331kg/hm2,K肥为59 kg/hn2,P肥为256 kg/hm2.
其他文献
对丰城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别看我们的大企业不多,却多数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12年我县新申请专利455件,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位;申请发明专利133件,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位。”日前,密云县知识产权
霜冻在农业气象上主要指发生在冬春和秋冬之交,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或辐射冷却,使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植物原生质受到破坏,导致植株受害或者
鉴于种子的全球管理和保存需求,有必要建立恢复种子库,用于“超出收集和存储等核心功能之外的,科学、严谨的种质使用、种子播种、培训和信息传播”。这是澳大利亚国王公园与植物
通过对兔眼蓝浆果生长发育特性、不同土壤pH值、栽培密度、施肥等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其早期丰产的关键技术:土壤pH 4.8~5,栽培密度为2 m×1~1.5 m,以施用农家肥为主,辅之
目的探讨氟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半原位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肝细胞,氟化物染毒24 h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