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这一群体越来越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拥有和使用状况是影响其融入城市、真正实现市民化的重要因素。文中首先介绍农民工产生的大的背景,即城镇化;然后分析我国农民工目前的社会资本状况;最后提出改善农民工社会资本状况、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文明和生活的途径,真正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和人的城镇化的实现。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资本 改善途径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到2012年达到52.57%。但是在我国的统计概念中,只要在城市或小城镇生活或就业超过半年就被统计为城镇人口,而其中真正具有城镇户口的仅占35%左右,还有约17%左右的属于没有所在地户口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为了生计离开家乡长时期到城市务工,他们在未离开家乡时所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的趋势,而其在所流入城镇的社会资本由于种种原因严重不足,其积累状况对农民工能否很好的融入城镇生活、真正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对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予以关注。
二、农民工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城镇化
孟德拉斯在书中指出“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城市化问题,在我国的官方政策语言使用的是“城镇化”,体现出城镇化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我国,2000年的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
本文在总结和提炼不同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城镇化就是指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景观的扩展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市市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想价值观念等的扩展过程。也就是说,城镇化不仅包括城镇本身的发展和变化,而且还包括人的城镇化。其中,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本质和核心。
(二)农民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开始起步,我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原有的思想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许多农民不再把土体看作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开始寻求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而且,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农民工这一群体应运而生。不同的学者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定义不太相同,基本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不管如何定义,农民工这一群体具有四个共同的特征:户籍属于农村;在本地城镇居住了较长时间或要居住较长时间;他们大都是处于劳动年龄的劳动力;经济目的是他们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
据推算,我国2012年年末城镇人口中有2.3亿左右属于农民工。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近年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这一群体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研究的角度也很多。本文的研究视角就是从城镇化,尤其是新型城镇化这一背景下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旨在促进实现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和人的城镇化,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三、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
(一)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是舶来品,目前我国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张其仔是国内首次真正提出并具体研究社会资本的学者。
本文在这里将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人或组织借助现有的内外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的、可以实现自身目标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嵌入个人或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主要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社会资本。其中,个人或家庭的亲属、朋友、邻居、老乡、同事、组织内部的规范等属于微观社会资本的范畴;个人与所属单位、社团组织、志愿组织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这些组织之间形成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信任程度等属于中观社会资本的范畴;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属于宏观社会资本的范畴。
(二)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
滕丽娟(2009)认为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应该包括乡村社会资本和城市社会资本两种。她对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划分也大致对应于刘传江和周玲(2004)所划分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对应于乡村社会资本)和契约型社会资本(对应于城市社会资本)。
乡村社会资本是农民工在没有进城之前在乡村生活积累而来的资本,这种资本的形成主要是基于血缘、姻亲、地缘等,其中的家族是农民工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本。乡村社会资本比较稳定、封闭,其维持主要依靠的是人情、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城市社会资本是指农民工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后所利用、逐步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这种资本的形成主要基于业缘、地缘等。城市社会资本比较开放,主要以法制关系、契约观念、市场信用为纽带,但是很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职业、地位、身份等,其维持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等正式制度。
1、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
农民工通常都是季节性或者周期性的返乡进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家乡已经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会出现流失的现象,基于血缘、宗族、地缘等方面的社会资本出现淡化和疏远的状况;另一方面,他们通过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相应资本获得进入城镇务工的机会或者靠自己的力量进入城镇务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城市的社会资本是很缺乏的,而且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积累。这些原因包括:第一,我国的户籍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福利、优惠制度和措施使得没有所在地户籍的农民工不能利用这些宏观的社会资本;第二,由于农民工自身知识、技术等原因以及机会的不平等,他们在城镇里很难拥有组织层面的中观的社会资本;第三,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使得二者之间没能形成相互信任、包容的关系,这也阻碍了农民工拥有微观的人际之间的城市社会资本。 2、农民工社会资本的使用状况
在进城务工的不同阶段,农民工主要依靠的社会资本是不同的。在刚刚离家进入城镇之际,他们主要利用的是自己在家乡积累的乡村社会资本以及这一资本在城市的延伸,主要表现在依靠熟人、老乡、亲戚等的介绍、担保等在城市生存、生活下来。这些乡村资本不仅能够使他们暂时在城市立足,而且能够在精神上给予依托以及给他们一个适应城市文明的缓冲过程;当他们已经在城镇立足,接下来面对的则是进一步发展和融入城市以及不断市民化的过程,这时候需要不断拓展、积累和利用城市社会资本以使农民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对城市社会资本的拥有、可利用机会和程度等直接影响着农民工融入所在城市的能力、程度,影响着他们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依赖感,影响着他们市民化的过程和进程,进而影响我国整体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和城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农民工社会资本状况的改善途径
改善农民工社会资本的途径主要包括巩固维护乡村社会资本和培育拓展城市社会资本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第一,逐步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其他福利制度,使农民工能作为市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第二,努力使农民工群体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的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第三,致力于完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制裁和惩罚那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公司、单位及其行为,使农民工群体有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社会资本;第四,农民工流入地的地方政府应该组织和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讲座和活动,也可以开办相关培训学校和机构教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因为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是农民工拓展社会关系和网络、向上流动到更高阶层所必须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本的意识和能力。
(二)非政府组织要积极广泛地参与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功能,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要积极、广泛地参与到改善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的努力中来:第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农民工群体提供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让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非政府组织这一社会资本获取所需要的相关服务,并且可以借助相关社会组织表达自己的诉求和需求;第二,要鼓舞和动员农民工群体在工作之余参与到这些组织和活动中来,从中建立起与工友之间、与志愿者之间、与非政府组织职员之间等的人际和交往关系,拓展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增加和拓展他们的社会资本。
(三)城市居民要主动接纳、平等对待
改善城乡居民的关系需要二者的共同努力,只依靠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应该认识到农民工群体的到来和辛勤付出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带来的巨大贡献,也要认识到农民工与自己一样是具有平等人格的公民,并且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主动接纳他们,与他们友好的往来,建立起平等、和睦的关系。这不仅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是社会资本的拓展,对于城市居民本身而言也是一种社会资本和人际交往圈的扩大,而且对城市的和谐、稳定也做出了贡献和努力。
(四)农民工要兼顾巩固维护和培育拓展社会资本
要改善自己的社会资本状况,关键还在于农民工群体本身是否具备足够的发掘和利用这些社会资本的意识和能力。这一方面有赖于农民工群体自觉的抓住各种机会和外部条件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素质;另一方面有赖于农民工群体树立把自己作为城市中的一员的主体意识和自豪感、自信心,使自己在心里真正归属并融入城镇,主动的与其他的人交往,主动参与到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务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中去,以更好的了解和适应城市文化和文明,在参与的过程中结识更多的人,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并且用行动消除别人的误解和刻板印象。
此外,农民工在积极主动抓住机会培育和拓展新的社会资本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对自己已有的乡村社会资本的巩固和维护、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城市社会资本的维持。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新型城镇化的难点是人的城镇化[J].唯实(现代管理),2013,(3).
[2]李晶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3.
[3]冯奎.中国城镇化转型研究[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7:136.
[4]崔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社会资本的匮乏[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5]滕丽娟.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影响及存量[J].社会,2009,(1).
[6]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5).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资本 改善途径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到2012年达到52.57%。但是在我国的统计概念中,只要在城市或小城镇生活或就业超过半年就被统计为城镇人口,而其中真正具有城镇户口的仅占35%左右,还有约17%左右的属于没有所在地户口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为了生计离开家乡长时期到城市务工,他们在未离开家乡时所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的趋势,而其在所流入城镇的社会资本由于种种原因严重不足,其积累状况对农民工能否很好的融入城镇生活、真正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对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予以关注。
二、农民工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城镇化
孟德拉斯在书中指出“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城市化问题,在我国的官方政策语言使用的是“城镇化”,体现出城镇化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我国,2000年的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
本文在总结和提炼不同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城镇化就是指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景观的扩展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市市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想价值观念等的扩展过程。也就是说,城镇化不仅包括城镇本身的发展和变化,而且还包括人的城镇化。其中,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本质和核心。
(二)农民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开始起步,我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原有的思想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许多农民不再把土体看作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开始寻求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而且,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农民工这一群体应运而生。不同的学者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定义不太相同,基本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不管如何定义,农民工这一群体具有四个共同的特征:户籍属于农村;在本地城镇居住了较长时间或要居住较长时间;他们大都是处于劳动年龄的劳动力;经济目的是他们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
据推算,我国2012年年末城镇人口中有2.3亿左右属于农民工。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近年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这一群体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研究的角度也很多。本文的研究视角就是从城镇化,尤其是新型城镇化这一背景下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旨在促进实现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和人的城镇化,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三、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
(一)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是舶来品,目前我国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张其仔是国内首次真正提出并具体研究社会资本的学者。
本文在这里将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人或组织借助现有的内外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的、可以实现自身目标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嵌入个人或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主要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社会资本。其中,个人或家庭的亲属、朋友、邻居、老乡、同事、组织内部的规范等属于微观社会资本的范畴;个人与所属单位、社团组织、志愿组织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这些组织之间形成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信任程度等属于中观社会资本的范畴;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属于宏观社会资本的范畴。
(二)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
滕丽娟(2009)认为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应该包括乡村社会资本和城市社会资本两种。她对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划分也大致对应于刘传江和周玲(2004)所划分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对应于乡村社会资本)和契约型社会资本(对应于城市社会资本)。
乡村社会资本是农民工在没有进城之前在乡村生活积累而来的资本,这种资本的形成主要是基于血缘、姻亲、地缘等,其中的家族是农民工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本。乡村社会资本比较稳定、封闭,其维持主要依靠的是人情、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城市社会资本是指农民工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后所利用、逐步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这种资本的形成主要基于业缘、地缘等。城市社会资本比较开放,主要以法制关系、契约观念、市场信用为纽带,但是很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职业、地位、身份等,其维持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等正式制度。
1、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
农民工通常都是季节性或者周期性的返乡进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家乡已经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会出现流失的现象,基于血缘、宗族、地缘等方面的社会资本出现淡化和疏远的状况;另一方面,他们通过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相应资本获得进入城镇务工的机会或者靠自己的力量进入城镇务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城市的社会资本是很缺乏的,而且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积累。这些原因包括:第一,我国的户籍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福利、优惠制度和措施使得没有所在地户籍的农民工不能利用这些宏观的社会资本;第二,由于农民工自身知识、技术等原因以及机会的不平等,他们在城镇里很难拥有组织层面的中观的社会资本;第三,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使得二者之间没能形成相互信任、包容的关系,这也阻碍了农民工拥有微观的人际之间的城市社会资本。 2、农民工社会资本的使用状况
在进城务工的不同阶段,农民工主要依靠的社会资本是不同的。在刚刚离家进入城镇之际,他们主要利用的是自己在家乡积累的乡村社会资本以及这一资本在城市的延伸,主要表现在依靠熟人、老乡、亲戚等的介绍、担保等在城市生存、生活下来。这些乡村资本不仅能够使他们暂时在城市立足,而且能够在精神上给予依托以及给他们一个适应城市文明的缓冲过程;当他们已经在城镇立足,接下来面对的则是进一步发展和融入城市以及不断市民化的过程,这时候需要不断拓展、积累和利用城市社会资本以使农民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对城市社会资本的拥有、可利用机会和程度等直接影响着农民工融入所在城市的能力、程度,影响着他们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依赖感,影响着他们市民化的过程和进程,进而影响我国整体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和城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农民工社会资本状况的改善途径
改善农民工社会资本的途径主要包括巩固维护乡村社会资本和培育拓展城市社会资本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第一,逐步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其他福利制度,使农民工能作为市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第二,努力使农民工群体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的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第三,致力于完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制裁和惩罚那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公司、单位及其行为,使农民工群体有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社会资本;第四,农民工流入地的地方政府应该组织和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讲座和活动,也可以开办相关培训学校和机构教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因为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是农民工拓展社会关系和网络、向上流动到更高阶层所必须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本的意识和能力。
(二)非政府组织要积极广泛地参与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功能,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要积极、广泛地参与到改善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的努力中来:第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农民工群体提供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让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非政府组织这一社会资本获取所需要的相关服务,并且可以借助相关社会组织表达自己的诉求和需求;第二,要鼓舞和动员农民工群体在工作之余参与到这些组织和活动中来,从中建立起与工友之间、与志愿者之间、与非政府组织职员之间等的人际和交往关系,拓展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增加和拓展他们的社会资本。
(三)城市居民要主动接纳、平等对待
改善城乡居民的关系需要二者的共同努力,只依靠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应该认识到农民工群体的到来和辛勤付出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带来的巨大贡献,也要认识到农民工与自己一样是具有平等人格的公民,并且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主动接纳他们,与他们友好的往来,建立起平等、和睦的关系。这不仅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是社会资本的拓展,对于城市居民本身而言也是一种社会资本和人际交往圈的扩大,而且对城市的和谐、稳定也做出了贡献和努力。
(四)农民工要兼顾巩固维护和培育拓展社会资本
要改善自己的社会资本状况,关键还在于农民工群体本身是否具备足够的发掘和利用这些社会资本的意识和能力。这一方面有赖于农民工群体自觉的抓住各种机会和外部条件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素质;另一方面有赖于农民工群体树立把自己作为城市中的一员的主体意识和自豪感、自信心,使自己在心里真正归属并融入城镇,主动的与其他的人交往,主动参与到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务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中去,以更好的了解和适应城市文化和文明,在参与的过程中结识更多的人,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并且用行动消除别人的误解和刻板印象。
此外,农民工在积极主动抓住机会培育和拓展新的社会资本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对自己已有的乡村社会资本的巩固和维护、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城市社会资本的维持。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新型城镇化的难点是人的城镇化[J].唯实(现代管理),2013,(3).
[2]李晶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3.
[3]冯奎.中国城镇化转型研究[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7:136.
[4]崔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社会资本的匮乏[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5]滕丽娟.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影响及存量[J].社会,2009,(1).
[6]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5).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