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大众化的长期实践表明,理论宣讲仅有逻辑的严谨、概念的准确还远远不够,其效果往往与宣讲主体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与宣讲者个人的语言风格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表达方式决定理论的说服力、战斗力,表达的艺术性与表达的准确性同样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理论宣讲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不少宣讲者或是态度上不愿意、或是能力上不善于对理论进行生活化的阐释,往往是“述而不作”,“一稿通吃”。他们把自己看成了“搬运工”,把宣讲看作向群众头脑中输送既定的东西,在对方记忆仓库中“装”入新的物品。照本宣科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宣讲的再创作性,把本应鲜活的宣讲变成群众反感的“上下一般粗”的灌输与说教。如果任由照本宣科现象泛滥,那我们的理论宣讲势必走向空洞乏味,也必然使群众敬而远之。
能否运用群众语言已成为理论宣讲取得实效的重要突破口。群众语言是具有亲和力的生活语言。理论要大众化、被群众所接受,关键在于能否运用好群众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这既是一个文风问题,也是一个作风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掺杂“套话”、“大话”、“废话”的“官话”成了竖在少数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一堵无形的墙。一些充斥“官话”的宣传常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很难为群众喜闻乐见,更难让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
宣讲工作者必须走群众路线,多接地气,除了讲明道理,更要学会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群众熟悉的生活话语。实践证明,多用贴近生活与实际的群众语言往往能增强宣讲的感染力,拉近与群众的感情,从而更能解开心结、产生共鸣、走向共识。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怎么讲才更通俗易懂?有宣讲者作了一首打油诗:“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有一百万!”农民兄弟个个都能听得懂。
实际上,学会运用群众话语也是一门学问,它要求宣讲者既要会讲“普通话”又要会讲“地方话”,既要讲大政方针又要讲柴米油盐,既要善于把大道理与小道理贯通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同时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
宣讲中,表达的效果特别是说服力、吸引力与语言风格、修辞密切相关。恰当的修辞手法往往能使语言充满韵味,在诙谐幽默中把内容刻画得入木三分、回味悠远。宣讲实践中,源自生活温润悦耳的表达总是让人倍感亲切,特别是类似“顺口溜”、“脱口秀”、“口头禅”的表述往往令人印象深刻,更能打动人,产生共鸣。
宣讲不可忽视群众所处的方言生活环境。方言是特定地域文化的根基。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与文明进化中,区域文化形成的生活经验、风土人情、习俗观念等大量信息都作为文化基因沉淀在方言之中。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有的词汇、俗语、俚语,其精细微妙之处足以让持有相同方言的人拥有某些心照不宣的共同意趣。而这些特有的语言意趣往往难用其他方言准确转述,更难由普通话呈现。
现实中,绝大多数群众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方言的世界里,早已习惯了方言的表达、方言的思维。方言就是乡音,方言意味着地缘文化相亲,同音同俗,方言表达对群众来说就是亲切动人。必须重视方言这个“共同语言”的存在及其对宣讲产生的重要影响,一方面要努力挖掘提升方言在理论宣讲中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方言、善于用方言的草根“宣讲家”。
(责任编辑:陈方)
长期以来,理论宣讲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不少宣讲者或是态度上不愿意、或是能力上不善于对理论进行生活化的阐释,往往是“述而不作”,“一稿通吃”。他们把自己看成了“搬运工”,把宣讲看作向群众头脑中输送既定的东西,在对方记忆仓库中“装”入新的物品。照本宣科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宣讲的再创作性,把本应鲜活的宣讲变成群众反感的“上下一般粗”的灌输与说教。如果任由照本宣科现象泛滥,那我们的理论宣讲势必走向空洞乏味,也必然使群众敬而远之。
能否运用群众语言已成为理论宣讲取得实效的重要突破口。群众语言是具有亲和力的生活语言。理论要大众化、被群众所接受,关键在于能否运用好群众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这既是一个文风问题,也是一个作风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掺杂“套话”、“大话”、“废话”的“官话”成了竖在少数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一堵无形的墙。一些充斥“官话”的宣传常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很难为群众喜闻乐见,更难让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
宣讲工作者必须走群众路线,多接地气,除了讲明道理,更要学会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群众熟悉的生活话语。实践证明,多用贴近生活与实际的群众语言往往能增强宣讲的感染力,拉近与群众的感情,从而更能解开心结、产生共鸣、走向共识。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怎么讲才更通俗易懂?有宣讲者作了一首打油诗:“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有一百万!”农民兄弟个个都能听得懂。
实际上,学会运用群众话语也是一门学问,它要求宣讲者既要会讲“普通话”又要会讲“地方话”,既要讲大政方针又要讲柴米油盐,既要善于把大道理与小道理贯通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同时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
宣讲中,表达的效果特别是说服力、吸引力与语言风格、修辞密切相关。恰当的修辞手法往往能使语言充满韵味,在诙谐幽默中把内容刻画得入木三分、回味悠远。宣讲实践中,源自生活温润悦耳的表达总是让人倍感亲切,特别是类似“顺口溜”、“脱口秀”、“口头禅”的表述往往令人印象深刻,更能打动人,产生共鸣。
宣讲不可忽视群众所处的方言生活环境。方言是特定地域文化的根基。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与文明进化中,区域文化形成的生活经验、风土人情、习俗观念等大量信息都作为文化基因沉淀在方言之中。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有的词汇、俗语、俚语,其精细微妙之处足以让持有相同方言的人拥有某些心照不宣的共同意趣。而这些特有的语言意趣往往难用其他方言准确转述,更难由普通话呈现。
现实中,绝大多数群众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方言的世界里,早已习惯了方言的表达、方言的思维。方言就是乡音,方言意味着地缘文化相亲,同音同俗,方言表达对群众来说就是亲切动人。必须重视方言这个“共同语言”的存在及其对宣讲产生的重要影响,一方面要努力挖掘提升方言在理论宣讲中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方言、善于用方言的草根“宣讲家”。
(责任编辑: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