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其中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以及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深入研讨,旨在帮助小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同时也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一些新的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2-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24
良好的观察能力的核心在于感受生活、领悟生活,同时这也是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教育部以及学校对于小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愈发重视。为此,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促使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同时相关教育人员在教材编写和课文选题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一篇课文都具有深刻的教化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下文针对当前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现状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策略措施。
一、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教师主要采取“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阅读课堂上过于注重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是为了教会学生“学”,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的技巧,培养“学”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将课堂当成演讲台,让学生单方面地接受知识。这种现象的长期发展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和善于观察的能力,同时无法在进行阅读答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太过流程化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自我革新、自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程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传输阅读答题有固定的公式和流程思想,这样一方面扼杀了语文学科本来的生机和活力,使得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体独特品格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初步阅读一遍教材,然后让学生对教材有了基础了解之后就开始讲解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本来生动有趣的课文被分解成一些零散的、僵硬的知识点,没有注重对文章整体性的把握。每一篇文章的讲解都是以流程化的方式进行讲解,过程中机械地将文章分成几个段落,然后分析句子的成分、性质以及中心思想等。这种流程化、公式化的教学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语文课文的美感和心灵的愉悦,不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实现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无疑体现了阅读课堂的低效化。
(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是其受教育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没有特别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不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也很难深层次理解并掌握文章想要传递的思想情感或者内涵,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低效化结果。而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一味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甚至有可能出现倒退现象。
二、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以多元化的阅读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其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都还处于不断地健全和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他们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不一样的教学课堂,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桂花雨》这一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齐读本篇课文并提出疑问:桂花雨是什么样的?如此可以激发学生回忆本单元的课文,观察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思乡为主题,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中心主旨和内涵,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其将本篇课文与这一章节的课文进行对比,进而又更深层次地理解这篇课文的内涵。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桂花雨”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清晰地认识到桂花雨的实景,使其感觉身临其境。如此也能促使学生通过视频受到视觉刺激,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桂花时,也会联想到本篇课文,有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化记忆和理解。
(二)以有效的阅读教学教会学生观察
在充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之后,教师还要注重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进而得到更加有效的观察结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课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观察外部事物的能力。
1.掌握顺序观察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不至于盲目观察、无效观察,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观察的条理性,促进学生观察的有效性;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利用正确的观察顺序,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其表达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观察性的课文,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章作者或者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致观察结果。具体的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方位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人物到情境、从情境到人物……比如小学五年级《猎人海力布》这一篇课文,按照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的顺序展开描述,整篇文章描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生从这些事件中观察到猎人海力布具有善良的品性,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 2.领会细致观察法。细致观察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将观察对象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分别观察其中的单个部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整篇课文从人物的角度将其分为刘备、孙权、诸葛亮、曹操等,然后分别针对其人物特点以及相关人物事件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对草船借箭的故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又比如在教学《跳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跳水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开观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全方位发展。
3.注重侧重观察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章的侧重点进行观察和分析,促使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掌握重点,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又能够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把握重点。例如在教学《手指》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重点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能够逐步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重点知识进行学习和观察,既能够简化学习过程,又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并且通过逐步的学习和体会,能够将这种观察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学会侧重观察法,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注重多感官观察法。正确的观察方法应该是多角度的,不仅可以以视觉、听觉等为载体,也可以通过利用嘴巴品尝、鼻子嗅或者双手触摸等多种方式,通过人的多种感官有机结合,进而对事物有更加全面、丰富的理解和体验,如此实现更加高效的观察效果。例如在教学《军神》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分角色朗读,之后可以进行情景演绎,同时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权利,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人物的动作、神情等表演效果,一方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感官,另外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饱满的课堂,深入体会到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促使学生在观察和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体现了课堂的高效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而观察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又是一剂良药,因此教师和学校应该要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具体来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让学生学会顺序观察法、细致观察法、侧重观察法以及多感官观察法等,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地实现观察能力的提升,為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全方位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霞.论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17(19).
[2]沈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1).
[3]湛清莹.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
[4]高小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6).
[5]陈雪峰,吕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
[6]陈佳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46).
[责任编辑 窦伊沙]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2-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24
良好的观察能力的核心在于感受生活、领悟生活,同时这也是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教育部以及学校对于小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愈发重视。为此,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促使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同时相关教育人员在教材编写和课文选题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一篇课文都具有深刻的教化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下文针对当前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现状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策略措施。
一、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教师主要采取“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阅读课堂上过于注重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是为了教会学生“学”,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的技巧,培养“学”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将课堂当成演讲台,让学生单方面地接受知识。这种现象的长期发展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和善于观察的能力,同时无法在进行阅读答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太过流程化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自我革新、自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程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传输阅读答题有固定的公式和流程思想,这样一方面扼杀了语文学科本来的生机和活力,使得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体独特品格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初步阅读一遍教材,然后让学生对教材有了基础了解之后就开始讲解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本来生动有趣的课文被分解成一些零散的、僵硬的知识点,没有注重对文章整体性的把握。每一篇文章的讲解都是以流程化的方式进行讲解,过程中机械地将文章分成几个段落,然后分析句子的成分、性质以及中心思想等。这种流程化、公式化的教学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语文课文的美感和心灵的愉悦,不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实现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无疑体现了阅读课堂的低效化。
(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是其受教育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没有特别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不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也很难深层次理解并掌握文章想要传递的思想情感或者内涵,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低效化结果。而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一味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甚至有可能出现倒退现象。
二、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以多元化的阅读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其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都还处于不断地健全和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他们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不一样的教学课堂,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桂花雨》这一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齐读本篇课文并提出疑问:桂花雨是什么样的?如此可以激发学生回忆本单元的课文,观察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思乡为主题,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中心主旨和内涵,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其将本篇课文与这一章节的课文进行对比,进而又更深层次地理解这篇课文的内涵。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桂花雨”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清晰地认识到桂花雨的实景,使其感觉身临其境。如此也能促使学生通过视频受到视觉刺激,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桂花时,也会联想到本篇课文,有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化记忆和理解。
(二)以有效的阅读教学教会学生观察
在充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之后,教师还要注重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进而得到更加有效的观察结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课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观察外部事物的能力。
1.掌握顺序观察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不至于盲目观察、无效观察,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观察的条理性,促进学生观察的有效性;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利用正确的观察顺序,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其表达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观察性的课文,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章作者或者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致观察结果。具体的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方位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人物到情境、从情境到人物……比如小学五年级《猎人海力布》这一篇课文,按照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的顺序展开描述,整篇文章描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生从这些事件中观察到猎人海力布具有善良的品性,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 2.领会细致观察法。细致观察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将观察对象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分别观察其中的单个部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整篇课文从人物的角度将其分为刘备、孙权、诸葛亮、曹操等,然后分别针对其人物特点以及相关人物事件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对草船借箭的故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又比如在教学《跳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跳水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开观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全方位发展。
3.注重侧重观察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章的侧重点进行观察和分析,促使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掌握重点,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又能够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把握重点。例如在教学《手指》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重点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能够逐步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重点知识进行学习和观察,既能够简化学习过程,又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并且通过逐步的学习和体会,能够将这种观察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学会侧重观察法,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注重多感官观察法。正确的观察方法应该是多角度的,不仅可以以视觉、听觉等为载体,也可以通过利用嘴巴品尝、鼻子嗅或者双手触摸等多种方式,通过人的多种感官有机结合,进而对事物有更加全面、丰富的理解和体验,如此实现更加高效的观察效果。例如在教学《军神》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分角色朗读,之后可以进行情景演绎,同时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权利,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人物的动作、神情等表演效果,一方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感官,另外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饱满的课堂,深入体会到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促使学生在观察和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体现了课堂的高效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而观察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又是一剂良药,因此教师和学校应该要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具体来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让学生学会顺序观察法、细致观察法、侧重观察法以及多感官观察法等,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地实现观察能力的提升,為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全方位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霞.论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17(19).
[2]沈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1).
[3]湛清莹.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
[4]高小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6).
[5]陈雪峰,吕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
[6]陈佳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46).
[责任编辑 窦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