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课大学语文肩负着“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这一教育责任,有其特定的人文性、工具性、高等性价值。实现这一价值需要相适应的一套大学语文教材,并在教学上讲求相关策略,在考核评价上体现一定的相对性、灵活性、过程性。
【关键词】地方型 院校 大学语文 人文性 高等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048-02
近年来,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示精神的过程中,伴随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学生母语水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忧虑。2006年9月,中办、国办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使大学语文课的作用日益彰显。
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素质课,它旨在陶冶人的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和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格。然而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许多高等院校,其话语权是相当有限的。
尤其是一些由原专科学校合并升本的“地名+学院”类高校,其本身与老牌成熟的高等院校相比,在各项竞争中就已先天性地处于劣势,面临更大的发展困难和压力:一方面是各种教育资源更为短缺,另一方面是学生入学起点更低。它们的办学定位往往是“教学——应用型”,走的是“地方服务型”路子。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地方型本科院校,还包括很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都只单方面强调实用技能教育或职业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虽能使学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知识或某方面技能,却使很多人缺乏烈士的胸怀、智者的机敏以及仁人的儒雅。
因而,怎样有效利用有限的生存空间展露自身的价值,是大学语文面临的首要课题。
1 课程的价值定位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高扬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语文的学习,既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使学生理解到生活的智慧。
早在1978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就曾倡导在全国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确立的开课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是专家的期待,也是大学语文从教者的教学初衷。
就更实际的层面讲,大学语文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应有的写作能力。更进一步说,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式,无异于精神食粮,因为真正的文学能够为人描绘出诗意生存的空间,让渺小的个体生命得以在敞开的大地与天空之间歌唱,而大学语文就要敞开这样一种领域,使人在习得知识与人生经验的同时,扎根大地,向上生长,并在天空中开花结果,从而从容行走于大地与天空之间的广阔地带。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并且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这种需求也会越突出。
在当前这样一个浮躁和喧嚣的时代,语言文学的有用性被质疑,而视频读图与键盘输入的侵蚀更让人们的母语理解与表达水平逐渐丢失,此种情形下,大学语文课所肩负的责任就尤为重大。李瑞山教授在其《〈大学语文〉拓展读本》(三卷本)编选前言中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方向、要旨,应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帮助修课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认知、理解、表达、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具体来说,又主要包括两个侧面,一是通过提高对优秀作品(不见得一定是纯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读解水平,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充实、健康,二是通过对文体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但不以写作练习为主)。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突出对‘好文章’的拓展式的阅读和引导性、示范性的解读。”这个说法应该是切中肯綮的。
要而言之,我们比较赞同“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观点)这一定位。至少这里面突显了三层价值:一是人文性,即关注了人文情怀的延续和提升,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人生情感问题有以回应和讨论;二是工具性,即关注了母语表达水平的提高,结合经典文本的母语运用范例可以启迪大学生熟练运用本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三是高等性,即在高层次上定位,以区别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包括摆脱应试教育模式以充分体现素质性;摆脱纯功利目标以充分体现审美性;摆脱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充分体现自主性。
故而,我们在乎的大学语文既要是生活的,即切实;又要是审美的,即追求高雅;既要是人文的,即涵纳人类最普通的情感与价值;又要是工具的,即有助于人们提升并有效地传达这种情感与价值。
2 课程教学策略
任何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大学语文界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包括华东师大、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都参与进来,纷纷打造和推出了个性鲜明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大学国文、新编大学语文、大学新语文、大学文学、高等语文……题名既各异,体例亦不同,自然其教学针对性也就有所差别。
实际上,针对性恰恰应该成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这种针对性的第一要义当然就是前述的价值定位:人文性、工具性、高等性;其二还应该是针对所教学的对象,考虑到相应群体的程度、层次,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方型院校的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自然和别的高校有所不同,包括在价值追求和实际要求上都会有所差别,这是不言而喻的。因而问题最后还是落在大学语文的价值定位上。以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来看,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必须改变,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拙见,供各位方家指正。
2.1 精选文本
如何体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高等性价值呢?最直接的问题是涉及到教学材料的组织即教材的编选。我们以为,要做到精选必须注重“两个兼顾”,即兼顾“人文情怀”和“母语表达水平”。
语文,顾名思义,是有语言魅力的文本(文学、文章),它们既应该是语的经典,又应该是文的经典,是虽经岁月淘洗而异彩独放的大家名作。这些名作往往都是熔铸了作者生命与精神的精品,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国家、民族、自我;生死、幸福、悲伤;真、善、美……千百年来,总有那么一些经典名篇激荡着人们的感情,净化着人们的心泉,唤醒着陷入迷惘的灵魂,它们在提升学生“人文情怀”方面无疑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这些名作还往往都是艺术杰构,或以诗词而韵味悠长;或以散文而平易畅达;或以小说戏曲而形象丰满,情节动人,它们在提升学生“母语表达水平”方面无疑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至于高等性,如前所述,一是体现为经典文本与中学语文的不重复性,二是体现为母语理解与表达的更高层次要求。
2.2 精讲篇目
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高等性价值,还涉及到教学策略问题。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时数一般相当有限,不可能象中文专业那样就古今中外大家名篇展开详讲,因而有必要对作品精选精讲。在精讲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分类、分层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意区分主体精读篇目与拓展阅读篇目。与此相适应,教师的讲授改泛讲为精讲,同时注意涉及一点,旁及其余,即以点带块,以块带面,面面勾连,从而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比如讲授《诗经》中的《王风·黍离》,教师可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适当拓展,让学生“窥一斑知全豹”,并可进一步延伸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勾勒诗歌在中国文学版图中的发展史。这样,学生掌握的就不仅仅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片段,而是一个知识的整体。
2.3 教学互动
要在有限的课时实现人文情怀和母语表达水平的双向提升,我们认为应当充分体现互动启发式教学活动,提倡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平等对话,提倡创造性解读以及有价值的多元解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相应篇章,教师可以——而且就应当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可以将某些文本的解读权就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参与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导。事实上,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那些大学生们,对于文本所涉及的思想情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教学的目的也是要他们通过文本理解而进一步提升相关的人文情怀,这当然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应有之义。末了,教师还可以开放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目前关于该文本解读的一些代表性观点,以供学生参考,这样既能让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的识见,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实践是可行的。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这种方式是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因为这样的课堂不仅气氛活跃,而且学生有了“话语权”,改变了学生惯有的“失语”状态,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绝对权威,这时,教师才真正既是传道者,又是解惑者了。一位学习大学语文的学生曾说:“老师,我还不知道语文课可以是这样的,以前都是教师讲,我们听,现在感觉大学的课堂真的很舒服!”学生的这句话也许是无心的,也许是发自己内心的,但不管怎样,它让教师感受到了这些已经成人的大学生内心平等对话的渴望,以及发表自己看法,实现自我肯定的期待。
2.4 动态考核
至于考核评价,当然就要以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母语表达水平和人文情怀”为标准,但母语表达水平和人文情怀的提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很难量化表示,在短短一个学期三、四十节课上依赖大学语文要有显著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评价只能是相对的、灵活的、过程性的,也就是一种动态性考核。我们认为,有必要改变学期结束时一篇考卷定成绩的机械模式,更加注重学生阅读面的广泛性,阅读体验的丰富性,人文感悟的真切性,母语表达的适应性。在操作层面上,更加关注学生课堂讨论中的实际表现,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精神世界的实际发展,甚至只是他们平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如果一定需要考核手段,可以是演讲、辩论、配乐朗诵、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等。
总之,在任何一级高校开设大学语文公共课是不容讨论的;而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必须有所改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所追求的大学语文课程价值应当有所区别,其实现途径也当灵活多样些。
【关键词】地方型 院校 大学语文 人文性 高等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048-02
近年来,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示精神的过程中,伴随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学生母语水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忧虑。2006年9月,中办、国办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使大学语文课的作用日益彰显。
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素质课,它旨在陶冶人的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和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格。然而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许多高等院校,其话语权是相当有限的。
尤其是一些由原专科学校合并升本的“地名+学院”类高校,其本身与老牌成熟的高等院校相比,在各项竞争中就已先天性地处于劣势,面临更大的发展困难和压力:一方面是各种教育资源更为短缺,另一方面是学生入学起点更低。它们的办学定位往往是“教学——应用型”,走的是“地方服务型”路子。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地方型本科院校,还包括很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都只单方面强调实用技能教育或职业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虽能使学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知识或某方面技能,却使很多人缺乏烈士的胸怀、智者的机敏以及仁人的儒雅。
因而,怎样有效利用有限的生存空间展露自身的价值,是大学语文面临的首要课题。
1 课程的价值定位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高扬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语文的学习,既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使学生理解到生活的智慧。
早在1978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就曾倡导在全国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确立的开课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是专家的期待,也是大学语文从教者的教学初衷。
就更实际的层面讲,大学语文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应有的写作能力。更进一步说,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式,无异于精神食粮,因为真正的文学能够为人描绘出诗意生存的空间,让渺小的个体生命得以在敞开的大地与天空之间歌唱,而大学语文就要敞开这样一种领域,使人在习得知识与人生经验的同时,扎根大地,向上生长,并在天空中开花结果,从而从容行走于大地与天空之间的广阔地带。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并且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这种需求也会越突出。
在当前这样一个浮躁和喧嚣的时代,语言文学的有用性被质疑,而视频读图与键盘输入的侵蚀更让人们的母语理解与表达水平逐渐丢失,此种情形下,大学语文课所肩负的责任就尤为重大。李瑞山教授在其《〈大学语文〉拓展读本》(三卷本)编选前言中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方向、要旨,应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帮助修课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认知、理解、表达、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具体来说,又主要包括两个侧面,一是通过提高对优秀作品(不见得一定是纯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读解水平,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充实、健康,二是通过对文体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但不以写作练习为主)。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突出对‘好文章’的拓展式的阅读和引导性、示范性的解读。”这个说法应该是切中肯綮的。
要而言之,我们比较赞同“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观点)这一定位。至少这里面突显了三层价值:一是人文性,即关注了人文情怀的延续和提升,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人生情感问题有以回应和讨论;二是工具性,即关注了母语表达水平的提高,结合经典文本的母语运用范例可以启迪大学生熟练运用本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三是高等性,即在高层次上定位,以区别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包括摆脱应试教育模式以充分体现素质性;摆脱纯功利目标以充分体现审美性;摆脱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充分体现自主性。
故而,我们在乎的大学语文既要是生活的,即切实;又要是审美的,即追求高雅;既要是人文的,即涵纳人类最普通的情感与价值;又要是工具的,即有助于人们提升并有效地传达这种情感与价值。
2 课程教学策略
任何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大学语文界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包括华东师大、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都参与进来,纷纷打造和推出了个性鲜明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大学国文、新编大学语文、大学新语文、大学文学、高等语文……题名既各异,体例亦不同,自然其教学针对性也就有所差别。
实际上,针对性恰恰应该成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这种针对性的第一要义当然就是前述的价值定位:人文性、工具性、高等性;其二还应该是针对所教学的对象,考虑到相应群体的程度、层次,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方型院校的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自然和别的高校有所不同,包括在价值追求和实际要求上都会有所差别,这是不言而喻的。因而问题最后还是落在大学语文的价值定位上。以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来看,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必须改变,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拙见,供各位方家指正。
2.1 精选文本
如何体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高等性价值呢?最直接的问题是涉及到教学材料的组织即教材的编选。我们以为,要做到精选必须注重“两个兼顾”,即兼顾“人文情怀”和“母语表达水平”。
语文,顾名思义,是有语言魅力的文本(文学、文章),它们既应该是语的经典,又应该是文的经典,是虽经岁月淘洗而异彩独放的大家名作。这些名作往往都是熔铸了作者生命与精神的精品,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国家、民族、自我;生死、幸福、悲伤;真、善、美……千百年来,总有那么一些经典名篇激荡着人们的感情,净化着人们的心泉,唤醒着陷入迷惘的灵魂,它们在提升学生“人文情怀”方面无疑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这些名作还往往都是艺术杰构,或以诗词而韵味悠长;或以散文而平易畅达;或以小说戏曲而形象丰满,情节动人,它们在提升学生“母语表达水平”方面无疑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至于高等性,如前所述,一是体现为经典文本与中学语文的不重复性,二是体现为母语理解与表达的更高层次要求。
2.2 精讲篇目
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高等性价值,还涉及到教学策略问题。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时数一般相当有限,不可能象中文专业那样就古今中外大家名篇展开详讲,因而有必要对作品精选精讲。在精讲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分类、分层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意区分主体精读篇目与拓展阅读篇目。与此相适应,教师的讲授改泛讲为精讲,同时注意涉及一点,旁及其余,即以点带块,以块带面,面面勾连,从而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比如讲授《诗经》中的《王风·黍离》,教师可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适当拓展,让学生“窥一斑知全豹”,并可进一步延伸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勾勒诗歌在中国文学版图中的发展史。这样,学生掌握的就不仅仅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片段,而是一个知识的整体。
2.3 教学互动
要在有限的课时实现人文情怀和母语表达水平的双向提升,我们认为应当充分体现互动启发式教学活动,提倡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平等对话,提倡创造性解读以及有价值的多元解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相应篇章,教师可以——而且就应当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可以将某些文本的解读权就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参与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导。事实上,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那些大学生们,对于文本所涉及的思想情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教学的目的也是要他们通过文本理解而进一步提升相关的人文情怀,这当然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应有之义。末了,教师还可以开放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目前关于该文本解读的一些代表性观点,以供学生参考,这样既能让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的识见,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实践是可行的。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这种方式是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因为这样的课堂不仅气氛活跃,而且学生有了“话语权”,改变了学生惯有的“失语”状态,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绝对权威,这时,教师才真正既是传道者,又是解惑者了。一位学习大学语文的学生曾说:“老师,我还不知道语文课可以是这样的,以前都是教师讲,我们听,现在感觉大学的课堂真的很舒服!”学生的这句话也许是无心的,也许是发自己内心的,但不管怎样,它让教师感受到了这些已经成人的大学生内心平等对话的渴望,以及发表自己看法,实现自我肯定的期待。
2.4 动态考核
至于考核评价,当然就要以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母语表达水平和人文情怀”为标准,但母语表达水平和人文情怀的提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很难量化表示,在短短一个学期三、四十节课上依赖大学语文要有显著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评价只能是相对的、灵活的、过程性的,也就是一种动态性考核。我们认为,有必要改变学期结束时一篇考卷定成绩的机械模式,更加注重学生阅读面的广泛性,阅读体验的丰富性,人文感悟的真切性,母语表达的适应性。在操作层面上,更加关注学生课堂讨论中的实际表现,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精神世界的实际发展,甚至只是他们平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如果一定需要考核手段,可以是演讲、辩论、配乐朗诵、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等。
总之,在任何一级高校开设大学语文公共课是不容讨论的;而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必须有所改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所追求的大学语文课程价值应当有所区别,其实现途径也当灵活多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