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它对于个人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适时地引导家庭教育,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同时,针对不同的家庭,教师引导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此,文章探讨了溺爱型家庭、严厉型家庭、放任型家庭、智慧型家庭的家校共育指导策略。
关键词:养成教育;家校共育;指导策略
实施养成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各种教育途径必须一致。其中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关键。《颜氏家训》中说:“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核心任务。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家庭教育,夯实养成教育,共同关注、促进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同时,针对不同的家庭,教师引导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一、溺爱型家庭指导策略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部分独生子女在家骄横霸道、不讲道理,在校也不听教育,经常惹事。这些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一定的关系。针对这样的家庭,老师要适时提供咨询,提升家庭养成教育的水平。
(一)引路:推荐家庭教育“金点子”
“金点子”就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最好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平台,每周向家长推荐一条“家庭教育金点子”,每月推荐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定期推荐好的家教案例和文章,鼓励家长不断“充电”,学习新的知识为孩子解惑,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
(二)助力:成立班级家庭教育智囊团
通过自主报名的形式,招募3-5名热衷于家庭教育的家长成为班级家庭教育智囊团,和老师一起开展家庭教育。家长们有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可以找智囊团成员进行咨询。在家长会上,请智囊团成员介绍经验,并适时互动,解答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有效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监督:布置“手拉手”家庭互动作业
溺愛型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活动,可以布置“手拉手”作业,制定一些奖罚措施。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些目标和任务,比如,和孩子一起朗诵文章,一起按时睡觉、起床,一起做家务等等。孩子能做到的,家长可以在家校共育平台给孩子申请加分。
二、严厉型家庭指导策略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温暖、质朴、快乐的氛围。养成教育也就润物无声般使孩子发生悄悄的却是重大的变化。但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以优秀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甚至采用“棍棒教育”,使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产生畏惧心理。有的孩子怕挨打,撒谎成了习惯;有的孩子自卑,放弃自我,有时甚至做出危害家庭、危害社会的事。因此,老师有责任及时与家长交流,共同优化家庭环境,使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改变。
(一)多种方法改变家长观念
开展专题讲座,例如,开展以“现代家庭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家长?”为题的讲座。针对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个案研究沙龙,让家长说说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解决办法等。在分享交流中汲取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按照孩子的特长培养习惯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儿童需要激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明智的表扬对孩子们的作用,如同阳光对于花朵。”鼓励家长放下棍棒,多观察、发现、熟悉并深入了解孩子的特长,抓住积极因素,耐心疏导,不吝鼓励,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比如,安静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写字、弹琴的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活泼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打球、跳舞的时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甚至可以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如去商场购物、乘车买票、小品表演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养成好习惯。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的大人来要求,一味地指责、谩骂。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三、放任型家庭指导策略
有些家长工作很忙,和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也不怎么管孩子。在缺少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思想奇特、行为孤傲、不合群,然而家长常常看不到这些问题。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有必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一)家庭结对,促其转变
“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教育抓起。”班级有不少文化素质高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经验,针对放任型家庭,我们可以开展家庭结对子活动。让结对子的家庭定期组织家庭联谊活动,在活动中用家长教育家长,用家长启发家长。这样可以促进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加大家庭教育的力度。
(二)环境熏陶,事半功倍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你们(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醒说:“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道貌岸然的训导者,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暴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放任型家长工作很忙,缺少教育孩子的时间,要提醒这些家长虽然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但更应注意在家庭生活中,用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等熏陶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与孩子形成良好的情感。
与放任型家长沟通时,要以诚相待,注意言辞的委婉。要强调孩子的优点,从关心孩子将来的成长出发,提醒家长,孩子在一天天长大,需要我们经常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疏导孩子的问题。家长教育观点改变了,自然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合作。
四、智慧型家庭指导策略 当然,在所有的家庭中,也有一些教育方式得当,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心得和成绩的家长。教师可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取经,让模范家长谈自己的教育观和教育法,使其他家长受到启发。
(一)借助网络平台,正面宣传导向
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每学年评选的“智慧型家长”的事迹通过微信平台、微信群等形式进行宣传,彰显榜样的力量。通过网上互动,搭建家校交流的平台。
(二)依托家长讲堂,现场分享得失
邀请智慧型家长举行专题讲座,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心得,让“家长讲堂”成为家校合育特色品牌。
(三)借力“三级”家委会,打造教育共同体
定期召开班级、年级、校级家长委员会会议,搭建家校相互沟通、交流、合作与分享的平台。
(四)培育智慧家长,组织团体辅导
对各年级的家长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让家长在和谐的体验活动中换位思考。
通过养成教育之家校共育策略指导系列活动,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与观念在逐步转变,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校沟通更和谐,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变化,变得更快乐,更自信了。
当然,家长的教育方式与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而孩子彻底地养成好习惯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针对不同家庭教育中养成教育的问题,老师要积极探索,确立研究个案,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成教育效果,真正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英国教育家普德曼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家庭养成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共育,成了值得老师们长期讨论、研究的课题。愿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愿每位老师都能架起家校共育的彩虹之桥,促进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體的系统教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艳.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养成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4(06).
[2]杨秀杰.家庭教育是孩子养成教育的先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
[3]赵军.论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养成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4]陈彦宇.家庭教育视阈下学生养成教育浅析[J].学园(教育科研),2012(08).
[5]黄英.家校合作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4.
[6]刘孟卓.“新时期的养成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关键词:养成教育;家校共育;指导策略
实施养成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各种教育途径必须一致。其中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关键。《颜氏家训》中说:“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核心任务。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家庭教育,夯实养成教育,共同关注、促进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同时,针对不同的家庭,教师引导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一、溺爱型家庭指导策略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部分独生子女在家骄横霸道、不讲道理,在校也不听教育,经常惹事。这些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一定的关系。针对这样的家庭,老师要适时提供咨询,提升家庭养成教育的水平。
(一)引路:推荐家庭教育“金点子”
“金点子”就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最好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平台,每周向家长推荐一条“家庭教育金点子”,每月推荐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定期推荐好的家教案例和文章,鼓励家长不断“充电”,学习新的知识为孩子解惑,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
(二)助力:成立班级家庭教育智囊团
通过自主报名的形式,招募3-5名热衷于家庭教育的家长成为班级家庭教育智囊团,和老师一起开展家庭教育。家长们有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可以找智囊团成员进行咨询。在家长会上,请智囊团成员介绍经验,并适时互动,解答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有效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监督:布置“手拉手”家庭互动作业
溺愛型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活动,可以布置“手拉手”作业,制定一些奖罚措施。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些目标和任务,比如,和孩子一起朗诵文章,一起按时睡觉、起床,一起做家务等等。孩子能做到的,家长可以在家校共育平台给孩子申请加分。
二、严厉型家庭指导策略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温暖、质朴、快乐的氛围。养成教育也就润物无声般使孩子发生悄悄的却是重大的变化。但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以优秀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甚至采用“棍棒教育”,使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产生畏惧心理。有的孩子怕挨打,撒谎成了习惯;有的孩子自卑,放弃自我,有时甚至做出危害家庭、危害社会的事。因此,老师有责任及时与家长交流,共同优化家庭环境,使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改变。
(一)多种方法改变家长观念
开展专题讲座,例如,开展以“现代家庭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家长?”为题的讲座。针对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个案研究沙龙,让家长说说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解决办法等。在分享交流中汲取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按照孩子的特长培养习惯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儿童需要激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明智的表扬对孩子们的作用,如同阳光对于花朵。”鼓励家长放下棍棒,多观察、发现、熟悉并深入了解孩子的特长,抓住积极因素,耐心疏导,不吝鼓励,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比如,安静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写字、弹琴的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活泼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打球、跳舞的时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甚至可以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如去商场购物、乘车买票、小品表演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养成好习惯。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的大人来要求,一味地指责、谩骂。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三、放任型家庭指导策略
有些家长工作很忙,和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也不怎么管孩子。在缺少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思想奇特、行为孤傲、不合群,然而家长常常看不到这些问题。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有必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一)家庭结对,促其转变
“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教育抓起。”班级有不少文化素质高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经验,针对放任型家庭,我们可以开展家庭结对子活动。让结对子的家庭定期组织家庭联谊活动,在活动中用家长教育家长,用家长启发家长。这样可以促进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加大家庭教育的力度。
(二)环境熏陶,事半功倍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你们(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醒说:“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道貌岸然的训导者,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暴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放任型家长工作很忙,缺少教育孩子的时间,要提醒这些家长虽然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但更应注意在家庭生活中,用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等熏陶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与孩子形成良好的情感。
与放任型家长沟通时,要以诚相待,注意言辞的委婉。要强调孩子的优点,从关心孩子将来的成长出发,提醒家长,孩子在一天天长大,需要我们经常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疏导孩子的问题。家长教育观点改变了,自然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合作。
四、智慧型家庭指导策略 当然,在所有的家庭中,也有一些教育方式得当,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心得和成绩的家长。教师可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取经,让模范家长谈自己的教育观和教育法,使其他家长受到启发。
(一)借助网络平台,正面宣传导向
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每学年评选的“智慧型家长”的事迹通过微信平台、微信群等形式进行宣传,彰显榜样的力量。通过网上互动,搭建家校交流的平台。
(二)依托家长讲堂,现场分享得失
邀请智慧型家长举行专题讲座,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心得,让“家长讲堂”成为家校合育特色品牌。
(三)借力“三级”家委会,打造教育共同体
定期召开班级、年级、校级家长委员会会议,搭建家校相互沟通、交流、合作与分享的平台。
(四)培育智慧家长,组织团体辅导
对各年级的家长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让家长在和谐的体验活动中换位思考。
通过养成教育之家校共育策略指导系列活动,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与观念在逐步转变,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校沟通更和谐,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变化,变得更快乐,更自信了。
当然,家长的教育方式与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而孩子彻底地养成好习惯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针对不同家庭教育中养成教育的问题,老师要积极探索,确立研究个案,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成教育效果,真正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英国教育家普德曼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家庭养成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共育,成了值得老师们长期讨论、研究的课题。愿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愿每位老师都能架起家校共育的彩虹之桥,促进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體的系统教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艳.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养成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4(06).
[2]杨秀杰.家庭教育是孩子养成教育的先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
[3]赵军.论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养成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4]陈彦宇.家庭教育视阈下学生养成教育浅析[J].学园(教育科研),2012(08).
[5]黄英.家校合作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4.
[6]刘孟卓.“新时期的养成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