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云南省石林县阿着底村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的调查,分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机制,论证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少数民族妇女发展,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及其机理。
关键词:少数民族妇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区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30-02
一、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
2004年,普氏民族绣品厂在石林县科学技术协会(下称“科协”)帮助下,于2005年3月9日正式举行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下称“协会”)成立大会。普氏民族绣品厂厂长普菲当选协会理事长。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石林县传统的民族刺绣业将通过自发的协会组织向产业化经营发展。
协会成立至今,理事由最初的13名发展到现在的46名。会员从刚开始石林县452人发展到云南全省7 800人,其中有57个残疾人会员,还有68名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失业返乡的女青年会员。协会会员从刚开始的阿着底村村民发展到现在遍布寻甸、大理、禄劝、东山、普者黑、西双版纳等地的多个少数民族妇女群体。产品销往俄罗斯、日本、香港、北京等地。 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
二、协会产生与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分析
(一)动力机制
1.能人带动与市场驱使。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外打工的普氏姐妹就发现她们演出时抛给台下客人的荷包相当受欢迎;一开始是送,到了后来,客人们就愿意花钱买。每到一地演出,人们对她们身上的民族饰物都表现出极大兴趣,表示愿意出高价花钱购买。普氏姐妹以高出一般农民的市场洞察力,发现并开拓了民族刺绣系列产品市场。
协会会员通过绣品一项的收入相当于2008年石林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 200元的一半甚至更多。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提高了会员经济收入,增强了协会凝聚力,促进了协会发展。
2.社区经济、文化环境推动。天下闻名的石林景区,兴旺的旅游业带动了周围地区少数民族刺绣业的发展。依托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风物资源,积极发展刺绣产业,不仅是石林建设旅游经济大县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石林民族文化、培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作为石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林刺绣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商品化和产业化。协会发展找到了经济、文化的立足点。
3.政府支持。从办绣品厂到成立协会,从跑贷款到拉订单,各级政府积极关心和支持着刺绣协会的发展。协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政府积极帮助联系农业银行,采用协会会员办理金穗惠农卡、分担协会贷款风险的方法协助协会渡过难关。
(二)运行机制
1.能人主导的协会运行机制。协会的成功运作离不开能人普菲强有力的推动和管理。政府对能人的支持与肯定进一步加强了能人对协会会员的影响和带动。协会发展初期,能人的角色可能会被误认为“牟利的中间商”,但是如果“中间商”可以带来信息、带来原先不曾有的利益,那么中间商的存在就有积极意义。能人组织农户,形成一定规模的协会,带动农户与市场对接。能人及其组织的出现适应并代表了石林刺绣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关系。如果有更多的能人或“龙头”产生,为了保持自己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相对有利的位置,能人或“龙头”就不得不考虑让散户得到更多好处。最终,分散的农户也会得到更多实惠。所以,能人和“龙头”是必需的。
2.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协会实行以户为生产单位,采取“发放原材料—收半成品—加工成品—销售”的经营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经济利益控制和分配制度。协会垫支所有刺绣用原材料的费用,会员投入时间和技术制成半成绣品,由理事对散户定价回收,交回到绣品厂,最后一道工序由绣品厂完成,并分散到各零售点和代理商。会员得到初级产品加工收入。理事得到培训收入、产品加工收入和管理服务收益,其中,对理事经济利益的保护激励了中层管理者培训和指导普通会员的积极性。会长也能得到相应的销售利润。
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协会刺绣产品没有注册商标,没有得到完整的品牌利益。也就是说协会所做的努力相当一部分成为整个石林刺绣行业的共性利益投入,其社会效益大于协会的经济利益。随着刺绣行业竞争的加剧,协会的利益将会受到更多的侵蚀。
3.组织培训与发展机制。协会的发展战略是刺绣培训办到哪里,会员就发展到哪里。所以,才有了全省7 800人的刺绣会员规模。培训主要由协会理事承担。经过培训的妇女成为协会会员,协会就有义务回收会员的绣品。
会员一年不参加活动就自动退会,或一年内如果连300元的绣品都交不了也算作自动退会。这样的退出机制保证了会员积极性和自觉性,降低了监督成本。
4.产品质量与控制机制。协会理事是产品质量和控制的中坚力量。理事负责发放刺绣原料,同时身兼产品质量控制的重任。而理事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源于绣品厂对理事交回产品价格的控制。
三、协会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和社区发展的思考
(一)协会成员个人经济效益与妇女自我意识的改变
农忙季节,会员妇女利用晚上做刺绣,每个月能收入60元,农业生产进入中耕管理后,每个月可收入300元以上,年收入不会少于2 000元。“手脚快”(技术熟练)的妇女每年通过刺绣,收入可以达到4 000元~5 000元。会员反映,能把自己的手绣品变成商品,感到很有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参加刺绣协会给会员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不仅是收入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有了市场经济意识。用会长普菲的话说,会员现在会“讨价还价”了,对时间紧的活儿会要求更高的价格,和原来“给钱不敢要,要钱小声气(不好意思)”形成鲜明对比。
成为协会理事的妇女就更“技高、见多、识广”了。理事要负责对申请成为会员的群体进行培训。要对所负责区域的会员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并负责回收会员产品。
(二)协会对社区建设层面的现实影响
1.村容村貌改善。从2002年普氏民间绣品厂落脚阿着底村,厂长普菲当选村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进村的980米泥浆路修成柏油路。既为小厂带来更多客人,方便绣品运输,也给整个村子带来实惠。正如农民所说:“村民们再也不用先把鞋脱下来揣在怀里,过了这段路再洗洗脚把鞋穿上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怕一脚陷进泥塘而绕着走田埂了”。随着绣品厂的名声越来越大,村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2002年,村里就集体出力修建了供大型客车停靠的停车场、修缮了村委会礼堂,总体改善了村容村貌。
2.和谐社区建设。为了最现实的需要,用更多的绣品交换更多的现金,村里的妇女们在闲暇时间都忙着刺绣;为了提高自己绣品的质量,妇女们在一起的时间都交流刺绣经验,妇女们的公共生活有了正当的名声。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相对以前更加和睦,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工作。
3.社区文化发展。随着绣品厂、协会的发展,阿着底村人也开始越来越习惯举办、参与各种大型活动。2005年春节,首届原生态体育运动会在阿着底举办,1 600多人参加。2009年3月,首届石林刺绣大赛在阿着底举办,1 400多人参赛。在大型活动中,村民们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努力将“阿着底”这个品牌打响。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阿着底社区的传统特色文化,更提升了整个社区的凝聚力和村民的合作精神。
四、深层次思考
(一)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与农村社区建设
如何利用协会影响力,通过丰富协会功能,依靠协会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整合社区人力资源、企业金融资源(投资、贷款)、政府及其社会资源,提升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今后协会在社区发展建设过程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妇女影响力的改变与和谐社区建设
刺绣技术恰好适应妇女进行非农生产的特点,以协会组织为纽带,探索一种真正的以妇女为核心的致富发展之道。给妇女提供就业新途径,通过发展,真正地带来效益,推动会员妇女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妇女在社区重大事务上的决策地位。对和谐社区的发展和实现农村妇女的战略性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三)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与社区文化建设
彝族民间刺绣从图案到色彩无不蕴藏着悠久的彝族文化和传统。如今,通过协会的不断创新和系列绣品的开发,刺绣品成为彝族民间文化传播的载体,使得优秀的彝族社区文化得以传播。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彝族妇女把刺绣作为表现勤劳、聪慧等优秀品质的重要象征。彝族妇女从小练就一套独特、娴熟的刺绣技艺,各种花鸟虫鱼、山川日月等形态各异的图案都是彝族妇女的包头、衣服、围腰、飘带等刺绣品上的主角。现有的绣品主要图案有十多种,其中三弦花、太阳花和八角花以及它们的变形图案是最常见和重要的设计,都是“老人教姑娘、姑娘传伙伴”这样传下来的,协会的刺绣技能培训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大背景下无形中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现实市场中为民族文化撑住了一块难得的传承空间。
五、结语
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和谐发展的诉求,带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妇女认识自身文化优势,利用已有技术技能,结合市场需求,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争取妇女群体的发展机会,贡献于社区发展。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具有典型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继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2]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吕绍清.农产品行业协会:妇女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资中县养猪协会、资阳市畜牧协会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研究,2006,(34).
[4]李程.民间组织与和谐社区建设[J].唯实,2007,(1).
[5]陆春萍.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J].理论月刊,2007,(9).
[4]吕绍清.农产品行业协会:妇女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资中县养猪协会、资阳市畜牧协会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研究,2006,(34).
[5]孙学敏,邓代华.记全国十大杰出农民工普菲:彝家女传奇[N].昆明日报,2009-03-09.
关键词:少数民族妇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区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30-02
一、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
2004年,普氏民族绣品厂在石林县科学技术协会(下称“科协”)帮助下,于2005年3月9日正式举行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下称“协会”)成立大会。普氏民族绣品厂厂长普菲当选协会理事长。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石林县传统的民族刺绣业将通过自发的协会组织向产业化经营发展。
协会成立至今,理事由最初的13名发展到现在的46名。会员从刚开始石林县452人发展到云南全省7 800人,其中有57个残疾人会员,还有68名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失业返乡的女青年会员。协会会员从刚开始的阿着底村村民发展到现在遍布寻甸、大理、禄劝、东山、普者黑、西双版纳等地的多个少数民族妇女群体。产品销往俄罗斯、日本、香港、北京等地。 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
二、协会产生与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分析
(一)动力机制
1.能人带动与市场驱使。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外打工的普氏姐妹就发现她们演出时抛给台下客人的荷包相当受欢迎;一开始是送,到了后来,客人们就愿意花钱买。每到一地演出,人们对她们身上的民族饰物都表现出极大兴趣,表示愿意出高价花钱购买。普氏姐妹以高出一般农民的市场洞察力,发现并开拓了民族刺绣系列产品市场。
协会会员通过绣品一项的收入相当于2008年石林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 200元的一半甚至更多。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提高了会员经济收入,增强了协会凝聚力,促进了协会发展。
2.社区经济、文化环境推动。天下闻名的石林景区,兴旺的旅游业带动了周围地区少数民族刺绣业的发展。依托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风物资源,积极发展刺绣产业,不仅是石林建设旅游经济大县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石林民族文化、培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作为石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林刺绣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商品化和产业化。协会发展找到了经济、文化的立足点。
3.政府支持。从办绣品厂到成立协会,从跑贷款到拉订单,各级政府积极关心和支持着刺绣协会的发展。协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政府积极帮助联系农业银行,采用协会会员办理金穗惠农卡、分担协会贷款风险的方法协助协会渡过难关。
(二)运行机制
1.能人主导的协会运行机制。协会的成功运作离不开能人普菲强有力的推动和管理。政府对能人的支持与肯定进一步加强了能人对协会会员的影响和带动。协会发展初期,能人的角色可能会被误认为“牟利的中间商”,但是如果“中间商”可以带来信息、带来原先不曾有的利益,那么中间商的存在就有积极意义。能人组织农户,形成一定规模的协会,带动农户与市场对接。能人及其组织的出现适应并代表了石林刺绣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关系。如果有更多的能人或“龙头”产生,为了保持自己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相对有利的位置,能人或“龙头”就不得不考虑让散户得到更多好处。最终,分散的农户也会得到更多实惠。所以,能人和“龙头”是必需的。
2.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协会实行以户为生产单位,采取“发放原材料—收半成品—加工成品—销售”的经营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经济利益控制和分配制度。协会垫支所有刺绣用原材料的费用,会员投入时间和技术制成半成绣品,由理事对散户定价回收,交回到绣品厂,最后一道工序由绣品厂完成,并分散到各零售点和代理商。会员得到初级产品加工收入。理事得到培训收入、产品加工收入和管理服务收益,其中,对理事经济利益的保护激励了中层管理者培训和指导普通会员的积极性。会长也能得到相应的销售利润。
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协会刺绣产品没有注册商标,没有得到完整的品牌利益。也就是说协会所做的努力相当一部分成为整个石林刺绣行业的共性利益投入,其社会效益大于协会的经济利益。随着刺绣行业竞争的加剧,协会的利益将会受到更多的侵蚀。
3.组织培训与发展机制。协会的发展战略是刺绣培训办到哪里,会员就发展到哪里。所以,才有了全省7 800人的刺绣会员规模。培训主要由协会理事承担。经过培训的妇女成为协会会员,协会就有义务回收会员的绣品。
会员一年不参加活动就自动退会,或一年内如果连300元的绣品都交不了也算作自动退会。这样的退出机制保证了会员积极性和自觉性,降低了监督成本。
4.产品质量与控制机制。协会理事是产品质量和控制的中坚力量。理事负责发放刺绣原料,同时身兼产品质量控制的重任。而理事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源于绣品厂对理事交回产品价格的控制。
三、协会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和社区发展的思考
(一)协会成员个人经济效益与妇女自我意识的改变
农忙季节,会员妇女利用晚上做刺绣,每个月能收入60元,农业生产进入中耕管理后,每个月可收入300元以上,年收入不会少于2 000元。“手脚快”(技术熟练)的妇女每年通过刺绣,收入可以达到4 000元~5 000元。会员反映,能把自己的手绣品变成商品,感到很有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参加刺绣协会给会员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不仅是收入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有了市场经济意识。用会长普菲的话说,会员现在会“讨价还价”了,对时间紧的活儿会要求更高的价格,和原来“给钱不敢要,要钱小声气(不好意思)”形成鲜明对比。
成为协会理事的妇女就更“技高、见多、识广”了。理事要负责对申请成为会员的群体进行培训。要对所负责区域的会员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并负责回收会员产品。
(二)协会对社区建设层面的现实影响
1.村容村貌改善。从2002年普氏民间绣品厂落脚阿着底村,厂长普菲当选村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进村的980米泥浆路修成柏油路。既为小厂带来更多客人,方便绣品运输,也给整个村子带来实惠。正如农民所说:“村民们再也不用先把鞋脱下来揣在怀里,过了这段路再洗洗脚把鞋穿上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怕一脚陷进泥塘而绕着走田埂了”。随着绣品厂的名声越来越大,村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2002年,村里就集体出力修建了供大型客车停靠的停车场、修缮了村委会礼堂,总体改善了村容村貌。
2.和谐社区建设。为了最现实的需要,用更多的绣品交换更多的现金,村里的妇女们在闲暇时间都忙着刺绣;为了提高自己绣品的质量,妇女们在一起的时间都交流刺绣经验,妇女们的公共生活有了正当的名声。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相对以前更加和睦,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工作。
3.社区文化发展。随着绣品厂、协会的发展,阿着底村人也开始越来越习惯举办、参与各种大型活动。2005年春节,首届原生态体育运动会在阿着底举办,1 600多人参加。2009年3月,首届石林刺绣大赛在阿着底举办,1 400多人参赛。在大型活动中,村民们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努力将“阿着底”这个品牌打响。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阿着底社区的传统特色文化,更提升了整个社区的凝聚力和村民的合作精神。
四、深层次思考
(一)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与农村社区建设
如何利用协会影响力,通过丰富协会功能,依靠协会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整合社区人力资源、企业金融资源(投资、贷款)、政府及其社会资源,提升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今后协会在社区发展建设过程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妇女影响力的改变与和谐社区建设
刺绣技术恰好适应妇女进行非农生产的特点,以协会组织为纽带,探索一种真正的以妇女为核心的致富发展之道。给妇女提供就业新途径,通过发展,真正地带来效益,推动会员妇女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妇女在社区重大事务上的决策地位。对和谐社区的发展和实现农村妇女的战略性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三)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与社区文化建设
彝族民间刺绣从图案到色彩无不蕴藏着悠久的彝族文化和传统。如今,通过协会的不断创新和系列绣品的开发,刺绣品成为彝族民间文化传播的载体,使得优秀的彝族社区文化得以传播。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彝族妇女把刺绣作为表现勤劳、聪慧等优秀品质的重要象征。彝族妇女从小练就一套独特、娴熟的刺绣技艺,各种花鸟虫鱼、山川日月等形态各异的图案都是彝族妇女的包头、衣服、围腰、飘带等刺绣品上的主角。现有的绣品主要图案有十多种,其中三弦花、太阳花和八角花以及它们的变形图案是最常见和重要的设计,都是“老人教姑娘、姑娘传伙伴”这样传下来的,协会的刺绣技能培训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大背景下无形中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现实市场中为民族文化撑住了一块难得的传承空间。
五、结语
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和谐发展的诉求,带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妇女认识自身文化优势,利用已有技术技能,结合市场需求,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争取妇女群体的发展机会,贡献于社区发展。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具有典型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继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2]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吕绍清.农产品行业协会:妇女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资中县养猪协会、资阳市畜牧协会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研究,2006,(34).
[4]李程.民间组织与和谐社区建设[J].唯实,2007,(1).
[5]陆春萍.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J].理论月刊,2007,(9).
[4]吕绍清.农产品行业协会:妇女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资中县养猪协会、资阳市畜牧协会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研究,2006,(34).
[5]孙学敏,邓代华.记全国十大杰出农民工普菲:彝家女传奇[N].昆明日报,200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