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语文教学走进新时代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j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还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严峻挑战。当我们沉浸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迷恋于学生“变化多端”的“自主”探究时,当我们沾沾自喜于学习的喧嚣热闹情景时,是否发现“自主”无度这一令人尴尬的现象?是否感觉到教学目标、重难点无一落实的无奈?片面强调对内容和情感的感悟,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一味强调学生自得自悟,而忽视教师的点拨、指导;一味强调个性化感悟,而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等。今天来肤浅地谈谈新课标引領下的语文课堂。

一、 强调自主性学习,不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我们经常在语文课堂上听到这样的声音:选择你认为精彩的语段来读,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这些标志新课程精神的教学用语及做法已成为教学的流行曲。教师让学生选择喜爱的内容学,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的确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但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讨论,终结是: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因此,我们在肯定学生主体的同时,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依然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当把握好收和放的度。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走近误区时,思维卡壳、认识浮浅时,教师就应当适当的引导点拨。在有深度的课堂中,教师画龙点睛的分析和点拨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闪电,会使学生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二、倡导探究性学习,不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教学《竹影》时,关于文章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内容,学生会畅所欲言,但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引导学生稍微了解即可,不宜过多展开。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如果教师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把它上成美术课。这就曲解了开放,远离了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珍视课堂生成,不放弃预设


  新课标出台以来,一个超越预设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生成。生成的课堂渐为众多专家、学者、教育者所激赏和倡扬。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按部就班根据教学计划预设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要远比预设的生动、鲜活、丰富得多。
  教学《狼》,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想对文中的狼说些什么?很多学生都从反面来谈,如:“狼,你太狡猾了。”“狼,你真是自作自受,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有个声音说:狼,你太聪明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于是我就追问他:“你从哪里看出狼很聪明?”他说:“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我又问:“这只狼在哪里打洞,这个洞通向何处?”他说;“在柴草堆中打洞,想从后面袭击屠户。”我又问他“结果呢?”他说“身子进去一半,被屠户击毙了。”我说“那这个洞是它自掘的,它通向哪里?”“死亡”,我说“自掘坟墓,机关算尽,反误性命,狼聪明吗?”“看似聪明,实际愚蠢。”
  这一教学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不迷失于课堂生成。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没有直接否定它,也没有听之任之,而是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连续追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我觉得,如果把一个课堂比作一块麦田,那我们老师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果有哪个学生往悬崖边跑,那我们就负责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学生掉下悬崖。在课堂中,我们就是负责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新课程改革中珍视生成,但不等于放弃预设的目标和重难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能促进生成,课堂因有预设更充分,更饱满,更有实效。因此,新课标引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日常的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来组织作文教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学生有了写作文的兴趣就不会对写作文产生恐惧心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首先是教师要为
期刊
我从拿到《青铜葵花》这本书开始,就没舍得放下来,對,我是一口气读完了它,并且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里面善良淳朴的人物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一个男孩青铜和女孩葵花的故事。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农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葵花十二岁那年,命运又将她召回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书中,作者把苦难写到了深刻之处,更让读者感受到了青铜葵花在苦
期刊
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学生写作时往往有这样一个习惯:写好正文后匆忙起个标题。仓促拟题,也只能拟个大众化的题目,起不到“抢眼”“亮眼”的效果,有的甚至根本没把拟题当回事,随意拟写一个标题。照抄话题,误把话题当标题;标题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标题过长,缺乏新意,不够含蓄;等等,这些都是作文拟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拟写好的作文标题呢?结合学生的作文实际,有如下几种拟写作文标题的方法
期刊
【项目编号】本文系2016年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儿童文学与小学低段‘魅力阅读’研究”(立项号:27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图画书将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编排方式,第一次将“图”和“文”置于平等的地位并将二者进行巧妙细致的结合,以其深刻的哲理、幽默的画面、清新的语言、精美的装帧而备受大家的喜欢,为孩子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如何有效进行小学低
期刊
在这个嘈杂的时代,社会上频繁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钉子”,吓退了人们进取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甘愿躲去蜗居,当个蚁族,不付出也不汲取,囿于屏障,以求躲开那恐怖的钉子。但他们忘了,千古名句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终生奋斗来完成不懈的追求,才能踏踏实实品尝人生常态的丰富滋味。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断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因为放弃追求而得到的和谐与稳定是虚假易碎的。或许追求就意味着自我变更,而
期刊
这个假期,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推荐,我读了一本叫《红旗飘飘,引我成长》的书。  看着书的封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党旗印在书的顶端,心情不由一阵汹涌澎湃,一股正气油然而生。  我小心翼翼翻开书,开始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书中共分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是《强国梦想》,第二单元是《红旗飘飘》,第三单元是《民族复兴》。从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坚贞不屈的方志敏、铁血将军陈树湘、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战士以及英雄母亲邓玉芬、抗
期刊
关爱,是浩瀚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关爱,是茫茫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关爱,是无尽的黑暗中的一束光芒。记忆里我所受到的关爱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表哥在寒风中颤抖的双腿。  那一天,白雪皑皑,寒风呼啸,树被冻掉了头发,草被吹弯了腰,小狗在窝中瑟瑟发抖,人们也都换上了厚实的棉袄。不安分的我和表哥,依然出门看电影去了。  当我们意犹未尽地推开电影院大门准备回家,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吹来,冷得我不住地发抖。细心的表哥
期刊
(一)  这个问题让中国人很矛盾,矛盾了好几千年,直到现在。  有两个故事挺有意思,看官读后深思,故事如下: (二)  夫子很纠结,夫子收到了一封请柬,夫子就因为收到了一封请柬而很纠结。  请柬上写着:“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这是南子发出来的,夫子知道这是一个让人恶心的女人,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  “去呢?还是不去呢?”夫子很发愁,夫子还知道,南子的丈夫是一个
期刊
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孩子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与一般的文本阅读相比,绘本阅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叙述性故事与视觉艺术的合一,注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绘本,精炼的文字和图画带给儿童非常自由的想象空间,这也赋予了绘本教学巨大的空间。因此,笔者认为: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教学,儿童也可以对绘本进行创造性地阅读。一、听读绘本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所以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上好低年级识字课,提高小学生的课堂识字效率呢?有很多的方法和形式,我们不妨一试。 一、采用直观形象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如幻灯、图片、实物、字卡等,能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很好地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如教“大”和“小”时,可以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区别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