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真菌性病害(以黄瓜霜霉病为例)
1.1多发生于中部叶片,上下部叶片很少发生。病斑呈水侵状,为多角形,有黑色霉状物。
1.2低温15℃~21℃或叶片有雾水适宜发病,也就是阴雨雪天气发病较重。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潜育期很短,只有3d~6d(大)。
1.3防治方法生态防治:主要是通过调控好棚内的温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发的环境,以达到防病的目的。温度调空:采用“四段控温法”即上午25℃~30℃,下午25℃~20℃,上半夜20℃~15℃,下半夜15℃~10℃。同时,霜霉病怕高温,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将栅温提高到45℃,闷棚2h(小时)即可。湿度调控:晴天中午高温情况下短时间放风3h~4h(小时),阴雨天情况下中午时尽可能放风1h~2h(小时)。药剂防治:75%百菌清600倍,70%80%代森锰锌500倍,80%乙磷铝500倍,25%瑞毒霉1000倍。用药时5d~7d(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下午用药,交替用药,然后换施另一种药。
2、细菌性病害(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为例)
2.1症状低部叶片向上发展到中部,叶子的反面出现:水浸状多角性病斑,较霜霉病斑要小;无黑色霉层,病斑透明,较薄,易破裂。
2.2发病条件靠水滴传播,点片发生,低温20℃左右,高湿有露水,遇阴雨雪天易发生。
2.3防治方法生态防治:同霜霉病。药剂防治:CT(细菌灵)、DT(琥酸肥酸铜)500倍、农用链霉素4000倍、新植霉素4000倍。77%可杀得500倍。50%丰护安。
3、病毒性病害(以番茄病毒病为例)
3.1症状顶部嫩叶可发生花叶病毒病、卷叶病毒病、厥叶病毒病;果实发生条斑形病毒病。
3.2发病条件病毒来源:种子带毒、自然传播(工具等)、接触传播(伤口侵入)、害虫传播(蚜虫等)。外部条件:结果期出现干旱高温时易发生。昼夜温差大于10℃则发病轻;昼夜温差小于5℃则发病重。
3.3防治方法种子消毒处理,先将种子用水浸泡3h~4h(小时),在泡种子的同时将磷酸三钠50g(克)加水0.5kg(公斤)化开(浓度10%)。然后将种子捞出放入磷酸三纳溶液中浸泡30min~40min(分钟),捞出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到清水中清沈3~5次,再催芽播种。全棚消毒处理,用848消毒液加活化剂250倍液或用50%消菌灵1000倍液喷雾土壤、立柱、墙壁。治虫防病:10%扑灵1000倍液或10%吡虫啉(一遍净)100倍液。药剂防治:没有特效药,单用一种药效果差,应该用复配药。防治花叶病毒病时用菌毒清300倍液、植病灵500倍液、硫酸铜1000倍液,防治条斑形病毒病(初果期)时用菌毒清300倍液加植物源500倍液、抗毒丰400倍液加毒克500倍液、病毒A500倍液加磷酸三钠500倍液。
4、生理性病害(以番茄脐腐病为例)
4.1症状在果实脐部先变成黑褐色,向内凹陷,果肉木质化,果实不在嘭大,然后变成红色。
4.2病因缺水,主要是初果期到成熟期的40d(天)内。缺钙,主要是影响水分吸收和造成生理上的紊乱。
4.3防治方法适时浇水,从初果期到成熟期做到土壤见干小见湿。叶面喷施钙肥,如氯化钙300倍液、番茄王500倍液、生理一号600倍液等。
1.1多发生于中部叶片,上下部叶片很少发生。病斑呈水侵状,为多角形,有黑色霉状物。
1.2低温15℃~21℃或叶片有雾水适宜发病,也就是阴雨雪天气发病较重。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潜育期很短,只有3d~6d(大)。
1.3防治方法生态防治:主要是通过调控好棚内的温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发的环境,以达到防病的目的。温度调空:采用“四段控温法”即上午25℃~30℃,下午25℃~20℃,上半夜20℃~15℃,下半夜15℃~10℃。同时,霜霉病怕高温,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将栅温提高到45℃,闷棚2h(小时)即可。湿度调控:晴天中午高温情况下短时间放风3h~4h(小时),阴雨天情况下中午时尽可能放风1h~2h(小时)。药剂防治:75%百菌清600倍,70%80%代森锰锌500倍,80%乙磷铝500倍,25%瑞毒霉1000倍。用药时5d~7d(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下午用药,交替用药,然后换施另一种药。
2、细菌性病害(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为例)
2.1症状低部叶片向上发展到中部,叶子的反面出现:水浸状多角性病斑,较霜霉病斑要小;无黑色霉层,病斑透明,较薄,易破裂。
2.2发病条件靠水滴传播,点片发生,低温20℃左右,高湿有露水,遇阴雨雪天易发生。
2.3防治方法生态防治:同霜霉病。药剂防治:CT(细菌灵)、DT(琥酸肥酸铜)500倍、农用链霉素4000倍、新植霉素4000倍。77%可杀得500倍。50%丰护安。
3、病毒性病害(以番茄病毒病为例)
3.1症状顶部嫩叶可发生花叶病毒病、卷叶病毒病、厥叶病毒病;果实发生条斑形病毒病。
3.2发病条件病毒来源:种子带毒、自然传播(工具等)、接触传播(伤口侵入)、害虫传播(蚜虫等)。外部条件:结果期出现干旱高温时易发生。昼夜温差大于10℃则发病轻;昼夜温差小于5℃则发病重。
3.3防治方法种子消毒处理,先将种子用水浸泡3h~4h(小时),在泡种子的同时将磷酸三钠50g(克)加水0.5kg(公斤)化开(浓度10%)。然后将种子捞出放入磷酸三纳溶液中浸泡30min~40min(分钟),捞出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到清水中清沈3~5次,再催芽播种。全棚消毒处理,用848消毒液加活化剂250倍液或用50%消菌灵1000倍液喷雾土壤、立柱、墙壁。治虫防病:10%扑灵1000倍液或10%吡虫啉(一遍净)100倍液。药剂防治:没有特效药,单用一种药效果差,应该用复配药。防治花叶病毒病时用菌毒清300倍液、植病灵500倍液、硫酸铜1000倍液,防治条斑形病毒病(初果期)时用菌毒清300倍液加植物源500倍液、抗毒丰400倍液加毒克500倍液、病毒A500倍液加磷酸三钠500倍液。
4、生理性病害(以番茄脐腐病为例)
4.1症状在果实脐部先变成黑褐色,向内凹陷,果肉木质化,果实不在嘭大,然后变成红色。
4.2病因缺水,主要是初果期到成熟期的40d(天)内。缺钙,主要是影响水分吸收和造成生理上的紊乱。
4.3防治方法适时浇水,从初果期到成熟期做到土壤见干小见湿。叶面喷施钙肥,如氯化钙300倍液、番茄王500倍液、生理一号6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