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进展,在已有的研究中得出学者们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金融配置效率,而忽视宏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检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上,众多学者只单独对金融资源的某一方面的配置水平进行检验,具有片面性。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 金融资源配置
一、关于福利经济学中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综述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就是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最早要追溯到19世纪维尔弗雷德·帕累托(Vilfredo?Pareto)的帕累托最优理论,他将帕累托最优状态定义为:除了某些人的效用不变外,我们做出任何微小的变动不可能使所有人效用全都增加或全都减少的状态。随后,在20世纪初卡尔多和希克斯(Kaldor,Hicks)在帕累托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帕累托改进理论,认为任何福利政策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是有利而无害,但如果这种福利政策对某些人有利的福利水平足以补偿对另外一些人不利的情况,这种配置则就是有效率的。科普曼(KooPmans,1957)在其《论经济学现状的三篇论文》专著中,对资源配置理论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某个微观经济单元的资源配置方式,第二层是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法瑞尔(Farrell,1957)在科普曼研究基础上又进一步将企业生产效率分为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罗宾逊,怀特曼(Robinson,Wightmans,1974)将市场效率分为配置效率和操作效率;贝恩(Bain,1981)创造性的提出了金融配置效率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效率和微观经济效率;沃格拉(Wurgler,2000)认为,资本配置效率指标是金融发展的程度及其作用水平主要衡量标准,这里的资本配置效率是用资本对于GDP变化的弹性来表示。沃格拉从产业视角出发对65个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发达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的配置效率的结论。
二、关于金融理论中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综述
综述金融理论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金融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即主要从金融系统与经济发展关系上着手的。早期,沃特·巴杰特(Walter Baghot,1873)研究发现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大型工业项目通过向金融系统融通资本,获得快速发展,认为金融系统是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关键,他指出了“良好的金融系统能够把资金从低效率的投资转向高效率的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912)认为银行系统功能良好,就可以有效识别较好的投资项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为创新产品和创新生产成功的企业家提供所需资金,从而推动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能进一步推动生产的进步,最终会实现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巴杰特和熊彼特的研究已经向我们展示金融系统具有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能将资金有效地转化为资本,进而作用于实体经济。随后格林和肖(J.Gurely&E.Shaw,1960)通过构建一个广义货币理论模型,试图发展了货币理论和金融结构理论,并认为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格林和肖把金融结构称之为金融资源,忽视金融政策、货币资本的资源属性,总体上,格林和肖研究促进了金融资源理论的的萌芽。金融资源理论初步发展,并引起主流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德斯密斯(GoldSmith,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认为金融资源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运行规律和制度。他通过35个国家百余年的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比较分析,得出结论:金融结构的变化就是金融发展,金融上层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改善金融运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金融发展水平也较高,二者存在大致平行的关系。戈德斯密斯重点强调金融相关比例(FIR)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主张金融发展需要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震荡。这正是保护金融资源的重要措施,目前在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遗憾的是他只做“量”的比较,而忽视了金融发展“质”的方面,即缺乏对金融资源效率方面的比较分析。麦金农和肖(Mackinnon&Shaw,1973)对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形成了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为管制利率使得利率低效率,将会抑制储蓄额的增长并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主张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利率的监管,应根据市场规律,提高投资水平。同时他们还主张应减少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具体措施是取消对外汇和外贸的管制,这样不仅能纠正因严格管制而导致的价格扭曲,而且能弥补国内资金的短缺。继金融深化理论之后的金融资源理论主要贡献是对金融的本质认识的突破,放松金融深化理论的假设前提,采用先进的实证方法检验。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以莫顿(Merton)和Allen为代表的学者则强调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机构观着重于对金融机构进行研究,而功能观着重于对金融机构运作的经济功能的把握,在功能的指导下探寻运作这些功能的最佳机构结合,它是基于为金融体系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之上的。此时,金融资源理论发展已经涉及到金融资源本质,金融脆弱性、金融资源的配置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学者们纷纷将目光集中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齐(Greenwood&Jovnaovie,1990)、莱文(Levine,1993)、德米雷德斯和阿雷斯特(Demtriadesd&Arestis,1999)等人,他们通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金融系统5种不同的功能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三、国内学者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综述
辽宁大学的白钦先教授(2001)是国内最早对金融资源理论深入研究的学者,他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一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金融持续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金融是一种资源”的学说基础之上的,即金融资源学说。崔满红(2001)认为金融资源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金融自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问题即金融自身协调发展问题;二是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问题,三是金融与文化、科技、生态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即金融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在研究金融资源是什么的基础之上,学者们开始普遍关注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与配置目标,并开始把经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引入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杨涤(2002)围绕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客体、范围、目标、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而货币和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制度资源则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客体,即配置对象。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还要追寻时间和空间上配置最优化,并且强调金融资源的配置目标包括宏观和微观目标,杨涤还强调金融资源的配置既要重视效率,也要保持金融稳定。何风隽(2005)对我国在转轨经济时期的金融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通过政府配置、产权配置、价格配置的金融资源混合配置手段是实现我国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王振山教授(1999)以金融效率为主线,首次将福利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引入金融资源的配置范围;系统分析了金融资源配置最优帕累托条件、金融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律和影响金融配置效率的外部因素并且设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金融效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沈军(2006)从二元经济视角下对金融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从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以及金融效率三方面出发,构建金融效率的理论体系,并对我国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金融结构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了金融功能和效率;二是金融功能观的基础是系统科学的整体观;三是金融适应效率是金融适应系统的关键;四是实现金融效率由微观向宏观效率的转化,必须需要金融系统的综合,这是最有效方法和手段。安阳(2008)从金融资源配置的微观效率出发,认为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认为从1991-2007年东北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不断改善。关于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上,周立、王子明、胡鞍钢(2002)选取1978-2002各地区金融与经济相关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得出:中国各个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个地区金融的发展有利于该地区经济长期、稳定、高质量的增长。韩廷春、夏金霞(2006)以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作为金融发展指标,并用该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从1992年到2002年这11年间,银行结构的变化和银行效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促进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发展。因而,认为目前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处于银行体系“供给主导型”与资本市场“需求追随型”的混合阶段,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袁云峰等(2007)利用Battese&Coelli的模型以及中国1978-2004年的跨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间接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金融发展只是通过资本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并未促进我国技术效率的全面提升。陈凯笛、龚谊(2009)选取人均金融资源指标,分析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得出经济发达省份金融资源对经济的贡献大,在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对经济的促进不明显。薛婷婷(2008)将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西部其他5省比较,并对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甘肃省金融资源配置水平较低,这种低水平的配置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导致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欠缺。
在已有的研究中,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资源配置理论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上,其中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金融资源的概念、属性、以及金融资源配置对象、目标、范围、机制等,在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设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评价体系,对国家(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对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在已有的研究上不难看出,国内学者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主要集中微观金融配置效率方面,而忽视宏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检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上,众多学者只单独对金融资源的某一方面的配置水平进行检验,如:银行信贷水平、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等、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民间金融资产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这样具有片面性。在地区研究方面,很少有人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 金融资源配置
一、关于福利经济学中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综述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就是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最早要追溯到19世纪维尔弗雷德·帕累托(Vilfredo?Pareto)的帕累托最优理论,他将帕累托最优状态定义为:除了某些人的效用不变外,我们做出任何微小的变动不可能使所有人效用全都增加或全都减少的状态。随后,在20世纪初卡尔多和希克斯(Kaldor,Hicks)在帕累托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帕累托改进理论,认为任何福利政策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是有利而无害,但如果这种福利政策对某些人有利的福利水平足以补偿对另外一些人不利的情况,这种配置则就是有效率的。科普曼(KooPmans,1957)在其《论经济学现状的三篇论文》专著中,对资源配置理论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某个微观经济单元的资源配置方式,第二层是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法瑞尔(Farrell,1957)在科普曼研究基础上又进一步将企业生产效率分为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罗宾逊,怀特曼(Robinson,Wightmans,1974)将市场效率分为配置效率和操作效率;贝恩(Bain,1981)创造性的提出了金融配置效率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效率和微观经济效率;沃格拉(Wurgler,2000)认为,资本配置效率指标是金融发展的程度及其作用水平主要衡量标准,这里的资本配置效率是用资本对于GDP变化的弹性来表示。沃格拉从产业视角出发对65个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发达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的配置效率的结论。
二、关于金融理论中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综述
综述金融理论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金融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即主要从金融系统与经济发展关系上着手的。早期,沃特·巴杰特(Walter Baghot,1873)研究发现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大型工业项目通过向金融系统融通资本,获得快速发展,认为金融系统是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关键,他指出了“良好的金融系统能够把资金从低效率的投资转向高效率的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912)认为银行系统功能良好,就可以有效识别较好的投资项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为创新产品和创新生产成功的企业家提供所需资金,从而推动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能进一步推动生产的进步,最终会实现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巴杰特和熊彼特的研究已经向我们展示金融系统具有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能将资金有效地转化为资本,进而作用于实体经济。随后格林和肖(J.Gurely&E.Shaw,1960)通过构建一个广义货币理论模型,试图发展了货币理论和金融结构理论,并认为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格林和肖把金融结构称之为金融资源,忽视金融政策、货币资本的资源属性,总体上,格林和肖研究促进了金融资源理论的的萌芽。金融资源理论初步发展,并引起主流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德斯密斯(GoldSmith,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认为金融资源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运行规律和制度。他通过35个国家百余年的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比较分析,得出结论:金融结构的变化就是金融发展,金融上层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改善金融运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金融发展水平也较高,二者存在大致平行的关系。戈德斯密斯重点强调金融相关比例(FIR)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主张金融发展需要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震荡。这正是保护金融资源的重要措施,目前在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遗憾的是他只做“量”的比较,而忽视了金融发展“质”的方面,即缺乏对金融资源效率方面的比较分析。麦金农和肖(Mackinnon&Shaw,1973)对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形成了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为管制利率使得利率低效率,将会抑制储蓄额的增长并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主张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利率的监管,应根据市场规律,提高投资水平。同时他们还主张应减少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具体措施是取消对外汇和外贸的管制,这样不仅能纠正因严格管制而导致的价格扭曲,而且能弥补国内资金的短缺。继金融深化理论之后的金融资源理论主要贡献是对金融的本质认识的突破,放松金融深化理论的假设前提,采用先进的实证方法检验。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以莫顿(Merton)和Allen为代表的学者则强调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机构观着重于对金融机构进行研究,而功能观着重于对金融机构运作的经济功能的把握,在功能的指导下探寻运作这些功能的最佳机构结合,它是基于为金融体系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之上的。此时,金融资源理论发展已经涉及到金融资源本质,金融脆弱性、金融资源的配置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学者们纷纷将目光集中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齐(Greenwood&Jovnaovie,1990)、莱文(Levine,1993)、德米雷德斯和阿雷斯特(Demtriadesd&Arestis,1999)等人,他们通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金融系统5种不同的功能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三、国内学者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综述
辽宁大学的白钦先教授(2001)是国内最早对金融资源理论深入研究的学者,他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一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金融持续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金融是一种资源”的学说基础之上的,即金融资源学说。崔满红(2001)认为金融资源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金融自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问题即金融自身协调发展问题;二是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问题,三是金融与文化、科技、生态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即金融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在研究金融资源是什么的基础之上,学者们开始普遍关注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与配置目标,并开始把经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引入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杨涤(2002)围绕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客体、范围、目标、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而货币和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制度资源则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客体,即配置对象。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还要追寻时间和空间上配置最优化,并且强调金融资源的配置目标包括宏观和微观目标,杨涤还强调金融资源的配置既要重视效率,也要保持金融稳定。何风隽(2005)对我国在转轨经济时期的金融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通过政府配置、产权配置、价格配置的金融资源混合配置手段是实现我国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王振山教授(1999)以金融效率为主线,首次将福利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引入金融资源的配置范围;系统分析了金融资源配置最优帕累托条件、金融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律和影响金融配置效率的外部因素并且设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金融效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沈军(2006)从二元经济视角下对金融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从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以及金融效率三方面出发,构建金融效率的理论体系,并对我国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金融结构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了金融功能和效率;二是金融功能观的基础是系统科学的整体观;三是金融适应效率是金融适应系统的关键;四是实现金融效率由微观向宏观效率的转化,必须需要金融系统的综合,这是最有效方法和手段。安阳(2008)从金融资源配置的微观效率出发,认为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认为从1991-2007年东北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不断改善。关于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上,周立、王子明、胡鞍钢(2002)选取1978-2002各地区金融与经济相关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得出:中国各个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个地区金融的发展有利于该地区经济长期、稳定、高质量的增长。韩廷春、夏金霞(2006)以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作为金融发展指标,并用该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从1992年到2002年这11年间,银行结构的变化和银行效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促进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发展。因而,认为目前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处于银行体系“供给主导型”与资本市场“需求追随型”的混合阶段,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袁云峰等(2007)利用Battese&Coelli的模型以及中国1978-2004年的跨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间接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金融发展只是通过资本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并未促进我国技术效率的全面提升。陈凯笛、龚谊(2009)选取人均金融资源指标,分析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得出经济发达省份金融资源对经济的贡献大,在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对经济的促进不明显。薛婷婷(2008)将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西部其他5省比较,并对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甘肃省金融资源配置水平较低,这种低水平的配置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导致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欠缺。
在已有的研究中,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资源配置理论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上,其中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金融资源的概念、属性、以及金融资源配置对象、目标、范围、机制等,在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设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评价体系,对国家(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对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在已有的研究上不难看出,国内学者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主要集中微观金融配置效率方面,而忽视宏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检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上,众多学者只单独对金融资源的某一方面的配置水平进行检验,如:银行信贷水平、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等、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民间金融资产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这样具有片面性。在地区研究方面,很少有人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