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指标,实证分析我国"金融-产业结构"匹配程度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整体上适配,但与高度协调发展相比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金融-产业结构"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指标,实证分析我国"金融-产业结构"匹配程度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整体上适配,但与高度协调发展相比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金融-产业结构"耦合度的提升能显著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产生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与不同金融子行业间具有的差异化经济协同效应,或可成为降低负向空间溢出影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构建金融、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多维度深化金融资源供给,提升"金融-产业结构"区域辐射功能。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进程中,经济集聚已成为一个经典事实,各地区的经济集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那么,经济的集聚是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还是沦为环境能源代价的载体呢?为此,文章运用SBM模型测算我国绿色经济效率,从总体时序、空间特征、省际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全局指数和局域散点图,刻画经济集聚和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分解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经济集聚对本地和临近省份绿色经济效
在信息时代发展迅速的今天,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对于这项较为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可以使现代计算机硬件设备与媒介实现有效的融合使用,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研究,我们可发现其在实际应用中给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价值,本文就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方法的应用进行阐述。
膨胀土由于内部水分含量改变,体积和强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其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殊性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严重危害。因此,膨胀土在应用前往往需要进行改良以满足工程要求。目前,工程上常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进行改良,但这些无机改良剂可能存在污染地下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对环境影响大、掺量高、影响工程进度和成本等问题。为响应绿色发展需要和碳达峰的要求,寻找更绿色更环保的膨胀土改良方法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
随着新发展理念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逐步推进与建设,充分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缓解了城市的空间压力,但管廊燃气舱内燃气管道泄漏导致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燃气爆炸时候不仅直接危害到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可能会对邻近的建筑物造成破坏。本文是以某城市圆形截面的三舱室综合管廊为背景,结合相似模型试验理论
目前煤炭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随着浅部资源渐趋枯竭,需要开发深部煤炭资源,新建矿井井筒。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一些新建井筒将要穿越深厚冲积层,当采用冻结法凿井时,在外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时常出现环向裂缝,这不但影响外壁的承载力,而且当井筒建成、冻结壁解冻后这些裂缝又成为导水通道,威胁着井筒运营安全。为此,论文以丁集煤矿第二副井为工程背景,开展了深厚冲积地层冻结井筒外壁早期热力耦合分析及开裂机理研究。论文主
在实际工程中,土体往往不能够直接满足工程实践条件,需对其采取改良措施,提高土体的工程性能,保证工程建设安全。目前,对于土体改良的方法通常是将水泥,石灰,人工加筋材料等掺入土体中,鲜有学者采用秸秆纤维作为改良材料。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植物加筋材料,相较于石灰、水泥和传统人工加筋材料,不仅绿色环保,还具备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容易在土中均匀分散等优点。所以本文选取棉花秸秆纤维作为加筋材料,将其加入到粘
我国寒区分布广泛并且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而岩石作为大部分工程建设的载体,受到冻融循环作用后会引起内部结构产生损伤,导致承载能力下降。并且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岩石的含水状态都不相同,在水冰相变的过程中体积会增大约9%,导致内部裂隙和孔隙进一步发育,对相关工程建设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保证寒区工程建设的稳定、安全,对不同含水状态下冻融后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饱水砂岩以及不同含水率
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对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使得煤矿行业的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煤炭开采深度的加深必然导致围岩收到更大的应力、巷道围岩产生更大的变形量,从而引起巷道围岩松散、破碎以及严重破坏等。研究以宁夏自治区王洼煤矿现场巷道注浆加固施工为背景,通过对现场取回的煤样加工、破碎、筛分,获得标准的单轴压缩试件,并将煤块分成0-2.5mm、2.5-5mm、5-10mm和>10mm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形式逐渐成为研究发展的新方向,其相关理论研究及工程实际应用均有突破性进展。在现有装配式建筑中,内部结构中的竖向预制构件与其它构件间的连接部位极容易受力破坏,因此各构件间连接节点是否可靠对该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有关键影响。在装配式结构节点连接中,最为广泛的方式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本文针对现有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设计一种锻压式新型灌浆套筒连接试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不断开采耗尽,煤炭开采难度日益增加,面对西部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强度低、易胶结、遇水易泥化等难题,原有的支护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大变形。本文以王洼一矿11采区下部车场联络巷道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勘测、实验室试验、支护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分析该巷道在不同支护方案设计下的围岩稳定状态,从中选出最优支护方案,并通过现场矿压检测,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