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现在我最怕触碰的东西莫过于冰箱,只要咔嚓一声拉开冰箱,就会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
冰箱本是储存食物的器具,可是自那一天起,它忽然摇身一變,露出一副狰狞的模样。从此,那台冰箱储藏的不再是勾引馋涎的美食,成了盛放恐惧的冰窖。
我不知道这个既可保鲜,又能冷冻的箱子会如此魔幻,除了满足肉食者穿肠而过的需求外,还能制造肉体的撕裂与心尖的疼痛,让流逝的时光重新显形。
回家那天,刚好停电,妻子指着冰箱反复叮嘱:“记住,千万记住,不要乱开冰箱!”我扫了一眼银灰色的冰箱,那个内冷外热的家伙,除了偶尔嗡嗡作响,再无任何异常。女人真爱婆婆妈妈,对于一件微如尘埃的事,竟然如此郑重其事,有这个必要吗?难道冰箱内藏着啥宝贝不成!
妻子从我不以为然的眼神中窥视到我内心的轻慢,打马而去的汉子可以自由奔放,但归家的丈夫却不能漠不关心。她无法容忍当家的男人像一个逃犯,逍遥在外,不问家事!
“你不知道停电开门会加速解冻?你不晓得冰箱内藏着那块骨头吗?”
妻子的话尖利突兀,毫无来由,让人一头雾水。我不明白“那块骨头”的所指是一句隐晦的暗语,像一道脑筋急转弯式的考题。心想冰箱存放骨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用得上大惊小怪么?
面对满不在乎的我,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像一座火山,烈焰翻滚,喷涌而来:“你究竟是健忘,还是失忆?装聋作哑,真不知道那块骨头吗?那是我妈的骨头!”
开啥玩笑!怎么可能?一个大活人,哪有骨头藏进冰箱?这不是胡言乱语,精神错乱吗!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诅咒自己的亲妈!
望着脸红脖子粗的女人,我心惊胆战,不敢对视,担心她在愤怒之下出现更加过激的言行……
妻子平时性情温和,很少这样激烈乖张,莫不是我在异乡的日子,她遭遇了刺激,以致神情谵妄,言语混乱。
可是从她果决的言谈,清澈的眼神中又看不出丝毫异常。那究竟是怎么回事?让她说出如此出人意表,骇人听闻的话。要知道,当时岳母大人就坐在离我们十米开外的客厅。
老人虽然听力减弱,但还不至于完全耳背,我担心刚才的谈话传进她耳中。谢天谢地,岳母正津津有味地翻捡着她藏在箱子里的旧物,沉浸在旧物勾连起的往事中,连身边的人也遗忘在视野之外。
妻子的话带给我一种梦魇之感,给世界蒙上一层虚幻。原来冰箱的咔嚓声并非魔幻主义的想象,而是出自身体的感应,来自血脉深处的回声。
我不敢想象在活人体内取走一块骨头的后果,是否等同拆除一根房梁,搬走一根支柱。我担心岳母的身体如同破败的老屋,突然坍塌,然后冰川一样迅速融化。
为了找到让人信服的依据,我里里外外打量着老人,除了发现脸上刀削斧劈的皱纹在变密变深,右腿有点微跛之外,别处并无明显残缺。或许是我只看到老人的外表,无从触摸她内心的伤痛,就连臀部那个半尺多长的刀疤我也没有亲眼目睹。
虽然我没有探秘的嗜好,但此时却萌生了察省真相的欲望。很想知道那是一块怎样的骨头,它呈何种颜色和形状。可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忐忑,面对沉默不言的妻子,没敢开口,我害怕一不小心引爆她的愤怒。对于如此重大的事件,竟然一无所知,可见自己的缺位多么严重。
这些年漂在异乡,一年半载也难得回家一趟,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我的关心比晨星还要稀少。长年累月,像一个逃亡者,不停奔波,把一切抛给了妻子。
数不清有多少琐琐碎碎大大小小的家事,我未曾知晓。出门在外,家的远近不仅是山水相隔的距离,还有心灵相通的热度。就像此时,虽然人在屋舍中,但心却在家门外,点点滴滴,像一把无形的尺子,丈量出我与家的距离。再找不出开脱的理由了,就像岳母那块冷藏的骨头,成为无法争辩的事实。
风雨漂泊,淡忘了记忆,时间只过去半年,我却把岳母骨折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最终还得依靠妻子的怒骂才被记起。一个身在异乡的人,遗忘的远不止一块骨头,还有亲情、友情、血脉和故乡。
二
回想那事,我仍然脚底生凉。那是年初的深夜,一个骤然而至的电话把我惊醒,迷迷糊糊中拿起电话,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跨越千山万水的电波,像一个不及掩耳的迅雷,传来妻子蛇形的颤音。她边哭边说,母亲摔了一跤,起不来了……
电话冰块一样贴在耳边,寒意从脚底往上漫延。妻子的哭诉如同空袭警报,让我方寸大乱。岳母已经八旬有七,身体像古旧的斜塔,摇摇欲坠;骨头成了易碎的青瓷,经不起任何磕碰摔打。可以想象,一旦跌倒,后果会有多么严重!
惊悸萌生幻觉,我以为刚经历的一幕是一种臆想,躺在床上浑身疲软,不想动弹。过度慌乱带来漫无边际的虚弱,屋内见不到一丝光亮,暗夜如一口幽寂的深井,荡起层层密密的水波,水波旋转,拖拽我往井底坠落。
一个漂泊者最怕这种骤然而至的电话,急促的铃声如夜半惊魂。白天还好,车来人往,朗朗乾坤,让人感觉万物依旧,岁月静好。可夜晚就无法从容镇定了,当黑暗海水一样扑向沙滩时,感觉肉体陷落,世界淹没。
电话挂了,远方的抽泣声仍在耳边回荡。我蜷缩在狭小的出租屋内,像一只找不到出口的老鼠,愣愣地盯着鬼眼般的手机屏幕,看它幽灵一样忽闪着蓝光。
对于妻子的呼唤我束手无策,一种爱莫能助的况味证实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真理。打120赶紧送医院吧!这是我想到的唯一对策。
妻子唤来亲朋好友,火速护送老人去往医院。经拍片检查,岳母股骨摔裂,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是置换人造股骨。如果不换骨头,岳母往后只能长期卧床,无法行动。
医生为了体现医疗术语的温情,面对家属,他置换了“瘫痪”这个杀伤性的词语,改用“长期卧床”作为温馨的修饰。既然后果如此严重,换骨自然成为首选方案。老人可以自由行走,比什么都好,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从健康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如果长期瘫痪在床,就算有再好的侍候,再精彩的日子,也会索然无味,度日如年。 回忆岳母换骨的过程,我以为妻子会泪流满面,谁知她的脸上毫无波澜。男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女人会迅速成长,在风来雨去的日子里,学会担当承受,学会化解忍耐,最终长成全能型的女汉子。
摔伤后岳母躺在病床上不停呻吟,还未见到X光片之前,无人知晓球形的股骨头已经断裂。那是一块形状独特的骨头,上连臀部,下连膝盖,颀长的骨柱犹如寿星手中的拐杖,有着承上启下的功能。股骨的顶端长着一个精巧的圆球,光滑的圆球像一颗天然的玉珠,在骨臼中散发出冰球一样的冷光。
那是一颗珍贵的珠子,在老人砰然倒地的瞬间,珠子被一把无形的利斧砍断。为了还原现场,医生借助福尔摩斯的探案手段,在X光的帮助下,找到了藏于云层深处的一弯月牙。医生注视着黑白分明的X光片,指着那个球形部位,裂缝如闪电从那儿横穿而过,留下一道闪光的怨恨。
我们都是肉眼凡胎,不具备X光的穿透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多么强大的视力,都无法看清皮肉掩盖的骨头。骨头犹如藏于墙体的钢筋,默默支撑着生命大厦,从不露面自夸。只有当人身遭受灾祸,骨头才会赫然闪现,一旦闪现,必定生命危急,肉体洞开。
三十多年前,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每到假期我们一帮孩子就喜欢到河流里扑腾:玩水、摸鱼、捡卵石。记得那是夏末初秋的午后,我和几位同伴在村后河流中见到了惨烈的一幕。
一名青年男子站在河岸边,手举自制的炸药包,等待鱼群出现。当乌黑的鱼群列队游来时,青年男子急不可耐地点燃了引信。一向掐分算秒,掌控有度的炸鱼男子,那一刻犯了迷糊。他不知道时间撕毁了往日的承诺,变成了越狱的逃犯,不再受制于他的摆布。甚至感觉猩红的烟头还未挨上引信,火星就已迈开飞奔的脚步。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包炸药并没有投向水面,而是扑入了男子的怀抱。手臂飞离的瞬间,水中的游鱼扬长而去……
多年以后,独臂男子还在回忆炸鱼的一幕,他说当时的惨叫不全是疼痛,更多的是绝望和恐惧。那截炸断的骨头还流着骨髓,果酱一样的骨髓往外溢出,男子轰然倒地,晕厥过去。
惨痛的教训让炸鱼的男子悟出了一个道理,在自己完好的生命中,骨头是一个真正的隐者,从不赤身裸体去与主人相见。几十年过去了,那血流如注,骨肉分离的场景仍然让他心生寒意,不愿提及。
自从目睹血淋淋的惨祸,我常做噩梦,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食欲,望着餐桌上的红烧猪蹄,肠胃就会条件反射,翻江倒海,不停呕吐。
没有人相信,少年的记忆会如此深刻,那只炸飞的胳膊一直在我眼前颤抖尖叫。
炸鱼的男子一生都在后悔,一声巨响让他魂飞魄散,还没来得及感知疼痛,眼睛一睁一闭,一条胳膊就已消失。一截比生命还要长久的骨头,像流水一样,永不再复回。
失去手臂的男子命运被彻底改变,他一生虽然都在弥补这种过失,可是百倍的努力也只换来短暂的三个月婚姻,最终独臂导致了一辈子的独身。已步入老年的独臂男子,陷入孤寂凄凉的境地。偶然一次省城之行终于触动了他满身的伤痛。65岁那年,他站在省城的广场上,望着断臂的维纳斯泪流满面。卑微如蚁的老人,不知那一刻体味到了什么,从这尊著名的雕塑中参悟到了哪层深意,竟然让他如此动容悲戚。
三
那年冬夜,岭南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寒流,像雨像雾又像风的寒潮,以变形的姿态向远方的大雪致敬。那一夜因寒冷而无法入眠,半夜我翻看叶芝的文字,忽然脱兔一样跳出一句:“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接着看杜拉斯:“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忽然有所感悟,断骨就像百年不遇的寒流,凝结为窗外的霜花,呈现绽放之后的破败。一个人能健康完好地老去,那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奢侈的事情!
骨头是烙着生命印记的最后物证,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沧桑绚烂,或狂放恬静、爱恨喜乐、性灵趣味都会沉淀到骨头里。那种承受生命之重的物质不再是单纯的骨头,而是智慧点燃的火焰,血肉熬成的珍珠。
岳母在更换人工股骨前,主治大夫带妻子逛超市一样,看了许多样品。那些样品有两个类别:一种是进口,另一种为国产,境况与国内汽车市场如出一辙。材质分为不锈钢,高分子聚合,生物型钴合金,钛金等。在所有材质中,钛金是最好的替代品,它更容易与人体结合,置换后排异反应小,但问题是价格昂贵。如置换一个进口钛金的髋关节,连手术费需要10万元以上,而国产其它材质的只要3至6万元。价格的差异,让患者反复掂量,对于许多因病返贫的家庭来说,有时候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
手术前妻子几兄妹紧急商议,尽管老母已经87岁,但置换股骨头的大事不敢凑合敷衍。便宜的人造股骨寿命一般三至五年,现在人均寿命普遍延长,百岁老人并不稀奇。于是权衡之后姐妹们一致意见,要换就换最好的,不能留下任何遗憾和隐患。如果到时因股骨头材质问题给老人带来二次痛苦,那老妈在临终时眼睛都不会闭上,做儿女的将永远内疚难安。
那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下午,可对于漂在远方的人来说,我没有任何知觉。5个小时的手术,让门外的亲人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当手术宣告完成,主刀医生将一块半圆形的骨头呈现在亲人面前时,妻子脚底发凉,浑身哆嗦。
本来置换下来的骨头一般都会当成医疗垃圾处理,但医生经历得太多,完全能体察人心,懂得尊重鄉风民俗。亡者在告别人世时,渴望毫发无损,骨肉齐全,体面上路。所以要将切割下来的骨头物归原主,等到百年之后,把这块骨头一同放入棺椁,让身体不再残缺。
尽管来生是一种虚构和想象,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在想象的来世缺胳膊少腿,先天残疾。于是如何保存这块骨头就成了一道难题,有人提议用福尔马林浸泡,但只要听到“泡尸水”三个字就让人恶心难受。同时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容易变形变色,而且保存时间也不长,所以利用冷冻保鲜的方法最为简便。
第二天早上恢复供电,我终于见到了那块骨头。那是一块光秃秃的骨头,岁月把那块骨头熬成了琥珀的颜色。我在想象手术刀下的绝活,能将断裂的骨头那么干净地从活人体内剔除出来,那医生该有多么纯熟的刀法。 骨头的切口白中带红,与猪的骨头并无二致,如果与其它动物的骨头混在一块,很难分辨出来。但是当我的手指碰到那块骨头时,我猛然抖了一下,感觉指尖触摸了满身的慈悲!
看完这块骨头,我下意识地把手伸向臀部,那一刻特别急切,很想触摸一下自己的股骨,在那个隐秘的部位找到安慰。收回手掌,我感知到了那根骨头的重量。
骨头是身体最坚硬的构件,也是唯一能够对抗时光的东西,它是生命最后的沉淀。当我们的身体分崩离析,像一场大戏曲终人散的时候,肉体很快就将消失退场,最终留存下来的只有核心部分——遗骨。上初中时正在兴建校舍,为支援工程,我们每周安排一天劳动,搬运沙土。那些挖开的黄土中,不时会滚出几根白骨,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无人追问这些骨头的来路,那时我们正青春年少,还理解不了生命与骨头的关系。
我曾在中科院北京古动物博物馆近距离观看过恐龙化石,那种强大而坚韧的骨头,有着珍珠一样的质地。它硬似钻石,色如黄金,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撼。巨兽的骨头不屈服于雨水冲刷和泥沙掩埋,死去的恐龙,皮肉化作尘埃,庞大的软体组织在腐烂中消亡,而骨骼及牙齿等硬体组织在时间的沙漏中,珠玉一样凝固在地底。隔氧环境如同温床,经过几千万年的分解,骨骼完全石化,消失的恐龙最终以石头的形式留存下来,让风尘漫卷,如水而逝的岁月无可奈何。
骨头在泥土中依然向往堅硬,化石是从骨头中绽放的花朵,速朽的肉身无法见证这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只能想象它的奇妙。骨头这种不易消散的物质,具备承载历史的功能,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墟卜辞,闪烁着鬼神的表情,以历史的原貌传递远古信息。
在没有纸张的时代,文字以符号的形式刻进了坚硬的骨头,使骨头成为留存后世的文化遗产。刻刀与骨头碰撞,想必天地一片辉映,金石之声悦耳缭绕。甲骨、竹简、兽皮;周易、楚辞,骨头在历史长河中延伸成一种文化坐标,描绘成一幅斑斓的地图。
我们一生都在奔跑行走,却很少关心默默支撑肉体的骨头。我第一次走进医院骨科,从迎面而来的那堵墙上,我听到了骨头在呻吟喊叫。那张骨骼构图告诉我,身体是一架精密的仪器,不能容忍一丝一毫的偏差和瑕疵,哪怕一个小小的骨刺,也会让人痛不欲生。
我从图谱上仔细地计数着人体的骨头,解剖学为我们提供了准确数据:成年人的身体由206块骨头构成。看着206块形状各异的骨头,就如206根大小不一的梁柱,撑起了万物之灵的图谱。我惊叹造物主的神奇,每一块骨头都恰到好处,天衣无缝,让力学、美学、生物学完美结合。于是无数精巧的生命大厦就此诞生,用坚硬的姿态支撑着生命的尊严,让直立行走的人类健步如飞。
四
岳母刚换完股骨那几个月,患处一直麻木疼痛。医生要求她忍着疼痛下床活动,不能躺着不动。活动有利于金属与骨头的磨合,肌肉组织的恢复和再生。
渴望康复的老人,只能小孩一样蹀躞挪移,重新学习走路,每次站起来都受刑一样,咬牙切齿,痛彻骨髓。开始额前的汗水如细密的芝麻,紧接着芝麻变成绿豆,再走绿豆变成了黄豆,黄豆顺着额角,不停滴落,砸出病房满地的花瓣。
老人不知道体内埋进了一块金属,那个置换的部位在几个月的痛苦磨合中,让岳母经历了向死而生的煎熬。听说岳母出院后特别怕冷,本来已入初夏,气温日见升高,可她总是用手捂住患处,好像那个蜈蚣一样的刀口内埋藏着冰块。特别到了晚上更是寒气彻骨,不停地喊叫:冷啊!冷啊!
每天几次热敷按摩,不见效果,当时医院对面有个游医,他摆的地摊上有各种兽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虎爪,那截真假难辨的虎骨让很多病人掏了腰包。
妻子花了300元,买了一小片虎骨,浸泡在白酒中,让岳母服用,可是服用多次并无效果。虎骨是珍稀的药材,老虎是特级保护动物,哪能随便捕杀?显然虎骨有造假嫌疑,但有备而来的游医振振有词,他说这是他太爷手上捕杀的老虎,一直藏于冰冷的地窖。民国年间的往事,死无对证。有了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能说会道的游医就能捧着一根永远卖不完的虎骨,游走四方……
对于岳母的寒冷,医生说是气血不足,建议用暖水袋、电热毯进行保暖,另外内服中药调理气血。可是不管怎样保暖,怎样调理,岳母总说骨头里面进冷风。人造关节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一块没有温度的金属,需要滚烫的血液去滋润喂养。或许这还不是主要原因,岳母的寒冷可能来自那块切下的骨头,离她而去的骨头如同残体孤儿,关闭在人造的冰雪世界里,遭受日复一日的冰冻。人是万物之灵,对于骨肉分离的事件会有知觉,别说一块骨头,就连一根毛发也会有神奇感应。
当然这种推断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不便与妻子探讨。在这个世界上,人不过是匆匆过客,但在短暂的生命行程中,人们太在乎自己的仪表,而忽略了内在的东西。比如保养皮肤,除皱、祛斑、美白,尤其是女人,化妆品成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开支。而对于皮肉包裹起来的核心部分,并不珍重。行走的身体听不到骨头呻吟,经络哭泣,甚至有了疼痛还不知道身体已发出报警。
其实在我们身上随时都有骨头传递的信息,腰酸背痛、腿脚抽筋、颈椎胀痛、腰椎间盘突出,这些都是骨头发布的病理信号。平时我们对骨头发出的信号并不重视。当腿脚红肿,手臂麻木的时候,我不由想起一位小朋友写的诗歌——《骨头》:
我们的骨头∕穿上了人肉∕我们一笑它就笑∕我们哭了它也哭∕我们的心里有神秘∕我们的骨头会和我们一起生活
这是一个名叫董其端的男孩子在2014年写的诗歌,当时他才6岁,我不明白,6岁的孩子怎么会去思考骨头的问题?
这首诗带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层面的欣喜,更重要的是他超出年龄的思考让人惊讶。
骨头在我们无法抚摸的地方藏着,它永远当不了吃香喝辣的宠儿。不过再健美的肌肉也得依附于骨骼,要不整个身体就成了一堆无法站立的赘肉,百无一用的皮囊。
我们不能忘却自己的骨头,那是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架构,它支撑和保护我们的身体,悬挂着五脏六腑,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以及储藏着必须的矿物质。 五
丙申之春,持续寒冷,一波又一波的寒潮连续袭击。道路结冰特别容易摔跤。融雪的早上,二姑到十里外的村子喝喜酒,由于打工的儿女还没回家,接到亲戚家的大红请柬,那肯定得亲自上门恭贺。二姑本想快去快回,因为家里有生病刚刚出院的姑父,还饲养了猪、鸡、鸭、羊。现在农村都搞了村村通工程,很偏远的山村都通了路。水泥浇铸的路面虽然不宽,但很平坦,一些专以载客为生的“摩的”司机,在这样的山村小道上往来飞奔。
摩托车本来就是最不安全的交通工具,被交警称为“肉包铁”(其他机动车是“铁包肉”,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在乡村公路上行走,时常可见风驰电掣的摩托车与行人擦肩而过,后座载上两个甚至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此超载超速的摩托车,哪儿是在提高速度,分明是追赶死亡。
二姑在奔赴喜宴的路上,与摩托车一同摔倒,肘关节粉碎性骨折。十天之后,三姑去吊脚楼上收晒萝卜干,腿一软,从吊脚楼上一头栽倒,造成髋骨、锁颈骨、肋骨多处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身体强盛的青壮年骨折也得三个月才能恢复,年老体弱的姑姑自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愈合,春节也只能在医院度过。
我去医院探望时,三姑的伤情刚得到缓解,骨折的部位打了好几枚钢钉。往常一刻也闲不住的三姑已经不能动弹,平时风流云散,天各一方的孩子总算候鸟一样回到了身边。我握着三姑的手,感觉冰凉冰凉。她躲在被窝里不停流泪,看到她伤心的样子,我茫然无措,不知如何安慰。
为了转移话题,与表兄、表弟们闲聊时,没有谈到三姑那块置换的骨头。我不知道表弟是如何处理的,他是一名从业20多年的乡村医生,也许表弟对于切割下来的骨头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不知道医生是否都属无神论者。总之,我希望三姑的股骨头不要藏进冰箱,但愿表弟能找到更稳妥的方法。
疾病顺四时而动,与天气相关。冰雪路滑,骨伤科一下子增加了不少病人,而且摔伤的患者中,老人占了绝大多数。我四个姑姑,已经有三个摔断过骨头,三姑还摔断过两次。而到县城搞建筑的妻舅更为严重,他的摩托车与汽车相撞,颅骨骨折,差一点命丧黄泉。自从做了开颅手术,性格大变,身体更是每况愈下。也许是大脑受伤,记忆模糊,眼前的事情过目即忘,而几十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却记得一清二楚,犹在眼前。那个不厌其烦,逢人就讲的过程,就像老牛持久的反刍,对往事显得津津乐道,三天两日掏出来讲述一遍,让人见了赶紧躲避,不愿面对。
骨科是断骨的疗救所,先进的治疗技术让断裂的骨头在这里愈合。以往由于缺医少药,那些摔断的骨头到死也没法愈合矫正,只能以驼背瘸腿歪肩膀的畸形走完一生。我真想上前摸一摸骨科医生的手,那双通体透明的手有一种佛性,让众多的断骨者绝处逢生。
骨科医生好像看懂了我的心事,坐下来很耐心地掰着指头给我数着:5号病床的张爷爷在浴室滑了一跤,换了人工关节;9号病床的李奶奶在菜市场跌了一跤,股骨上端骨折,只能以钢钉固定,等待康复;13号病床的吴大妈在澡堂滑倒,手腕骨折,打了钢钉,上了石膏固定。最严重的是19号病床的李奶奶,只不过打了个大喷嚔,竟然痛得急呼120。经X光检查,诊断为脊椎压迫性骨折,赶紧以背架铁衣固定,进院后一直不能活动……
衰老的骨头如陈旧的纸片,失去了柔韧,这些曾经年轻的身体,传递着仓皇与无奈。老人为何那么容易骨折?我带着这个疑问咨询医生。医生很耐心地为我作了讲解,他说主要是骨质疏松症惹的祸。骨头承担着新陈代谢的作用,如钙质摄取不足,或体内钙质减少,人体为了维持血液中基本钙质的浓度,便会把骨骼中的钙质抽离支援,若过度流失会使骨头中的骨梁变细、变松甚至变形。特别是脊柱,要防止早衰变形,脊柱是人体之本,五脏六腑都悬挂在脊柱上,犹如房屋的大梁,大梁歪曲房屋就有危险。可反过来说,人体衰老是无法逆转的事情,骨头衰老后,外层部分皮质骨也会变薄变脆,因而整个骨骼变得十分脆弱,只要稍微碰撞跌倒就会酿成事故。原来我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已成为高危人群。
岁月像只蛀虫,摧毁了曾经的华丽和坚固,面对衰老这种强敌,身体的守军丢盔弃甲,节节败退,再硬的骨头也抗不住时光的摧残。
儿女们远在他乡,有些非干不可的体力活,老人只能勉强去做,如果稍不小心,就会出现问题,轻则闪腰岔气,重则跌伤摔残。其实不仅是伤筋断骨的病症,所有的疾病都喜欢袭击弱者,侵害老人。
六
从医院出来已经夜幕低垂,前面百米开外,有一位独腿老人,他拄着拐杖,艰难行进。我追上他的时候,老人刚好停下来,靠在一棵行道树上,用手揉着那条断腿。断口处肌肉萎缩,骨头却毫无遮掩地暴露出来。身后是斜背的雨伞和二胡,让他的身份不言自明。
我不想胡乱猜测,虚构一个人的痛苦。究竟是疾病,還是灾祸,让老人失去了一条大腿,那一截腿骨流向了何处?这是一个无解的天问。回想一下过往,在我浪迹多年的“珠三角”,机声隆隆的工厂,蚂蚁般的工人曾用青春汗水豢养着众多牙齿锋利的猛兽。阴险的猛兽趁人身心疲惫,警惕放松的时候,一口吞下他们的指头,甚至嚼碎整只手掌,咬掉整条手臂。那些年,动用了多少血泪和骨头,还是无法喂饱猛兽贪婪的胃口。
残损的断骨不知去向,用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定律来解释,那些骨头依然存在,存在于流动的空气里,存在于植物的根脉下,飘飞在机器的轰鸣中。在这里骨头就是奠基的岩石,如果骨头能以纪念碑的形式凝固下来,那将是一片庞大的碑林。
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自己的幸运,在经历两次凶险的车祸后,除了小腿留下一道永久伤疤,我的四肢依然健全。行走在流光溢彩的街道上,梦幻般的光影与十年前相比,恍若隔世,我不知道小城的楼房什么时候突然长高,建筑给世界置换了骨头,我们却如蝼蚁爬动,浑然不觉。
我像一个踽踽独行的老人,孤独地回到家里,推开门窗,掸落灰尘,在书桌前缓缓坐下。打开电脑,在播放器中寻找喜爱的歌曲,然后点击右键,一曲A Perfect Indian在耳边响起。那天籁般的声音,细腻伤感,淡淡的忧伤时急时缓,如漫步于冬夜的河流,荡漾着清凉的水波。
A Perfect Indian是选自Sinead O’Connor的专辑《穿过骨头抚摸你》,很久没有感受过穿透的滋味了,面对封闭的个体,骨肉深处唯有音乐能够抵达。
《穿过骨头抚摸你》与《断弦的耳朵》是同一系列,音乐天堂编辑部最吸引人的音像刊物,满足喜欢欧美音乐的狂热歌迷。这是唯美、另类、经典歌曲的荟萃,最具杀伤力的歌曲,就像名字一样:穿过骨头抚摸你,用音乐刺痛你。
音乐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艺术,它比诗歌、绘画更加抽象,更加接近灵魂,远离物质。
三姑做完换骨手术后,麻药慢慢消退,疼痛一寸一寸往胸前上涨,当痛得大汗淋漓的时候,她会按下随身听的播放键,流水般的声音迅速在她耳边回荡。三姑是虔诚的基督教徒,那抑扬顿挫的赞美诗犹如镇痛疗救的妙药,不仅抚慰肉体,还能安顿灵魂,让断骨之痛获得缓解。
跳动的音符,附带着喉咙的呜咽与心底的欢笑,还有尖叫和祈祷,在她耳膜中汇聚成浑厚的交响曲。三姑僵硬的身体在圣乐中开始舒展,肌肉如面团一样慢慢醒开,眼神在水汪汪的声浪中迅速松弛。这就是音乐和信仰的魔力,在灵魂飘荡的过程中,伟大的音乐完成了欢乐与痛苦的集合。
我知道终于要面对那台冰箱了,丙申初春,家里新居落成,我一直在担心,搬家时该如何处置那块骨头?原来妻子早就想好了方案,趁搬进新家把所有的家具电器添置一新。这样问题便迎刃而解,我不由佩服妻子的举重若轻。我们搬离老屋之后,岳母的骨头与那台冰箱遗留在厅堂,与岁月相守,接受冰冻……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而那块离开人体的白骨静静地冷藏在空空荡荡的冰箱中,它在等待那个团圆的日子,等待与主人相见的一刻。只是重逢的时间谁也无法把握,唯有上帝才知道那个降临的时刻。
面对日渐衰老的岳母,我们都在默默守候,等到她往生的那天,那块冷藏经年的白骨将重新回归主人,修复残缺,让即将上路的躯体获得完整。
现在我最怕触碰的东西莫过于冰箱,只要咔嚓一声拉开冰箱,就会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
冰箱本是储存食物的器具,可是自那一天起,它忽然摇身一變,露出一副狰狞的模样。从此,那台冰箱储藏的不再是勾引馋涎的美食,成了盛放恐惧的冰窖。
我不知道这个既可保鲜,又能冷冻的箱子会如此魔幻,除了满足肉食者穿肠而过的需求外,还能制造肉体的撕裂与心尖的疼痛,让流逝的时光重新显形。
回家那天,刚好停电,妻子指着冰箱反复叮嘱:“记住,千万记住,不要乱开冰箱!”我扫了一眼银灰色的冰箱,那个内冷外热的家伙,除了偶尔嗡嗡作响,再无任何异常。女人真爱婆婆妈妈,对于一件微如尘埃的事,竟然如此郑重其事,有这个必要吗?难道冰箱内藏着啥宝贝不成!
妻子从我不以为然的眼神中窥视到我内心的轻慢,打马而去的汉子可以自由奔放,但归家的丈夫却不能漠不关心。她无法容忍当家的男人像一个逃犯,逍遥在外,不问家事!
“你不知道停电开门会加速解冻?你不晓得冰箱内藏着那块骨头吗?”
妻子的话尖利突兀,毫无来由,让人一头雾水。我不明白“那块骨头”的所指是一句隐晦的暗语,像一道脑筋急转弯式的考题。心想冰箱存放骨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用得上大惊小怪么?
面对满不在乎的我,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像一座火山,烈焰翻滚,喷涌而来:“你究竟是健忘,还是失忆?装聋作哑,真不知道那块骨头吗?那是我妈的骨头!”
开啥玩笑!怎么可能?一个大活人,哪有骨头藏进冰箱?这不是胡言乱语,精神错乱吗!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诅咒自己的亲妈!
望着脸红脖子粗的女人,我心惊胆战,不敢对视,担心她在愤怒之下出现更加过激的言行……
妻子平时性情温和,很少这样激烈乖张,莫不是我在异乡的日子,她遭遇了刺激,以致神情谵妄,言语混乱。
可是从她果决的言谈,清澈的眼神中又看不出丝毫异常。那究竟是怎么回事?让她说出如此出人意表,骇人听闻的话。要知道,当时岳母大人就坐在离我们十米开外的客厅。
老人虽然听力减弱,但还不至于完全耳背,我担心刚才的谈话传进她耳中。谢天谢地,岳母正津津有味地翻捡着她藏在箱子里的旧物,沉浸在旧物勾连起的往事中,连身边的人也遗忘在视野之外。
妻子的话带给我一种梦魇之感,给世界蒙上一层虚幻。原来冰箱的咔嚓声并非魔幻主义的想象,而是出自身体的感应,来自血脉深处的回声。
我不敢想象在活人体内取走一块骨头的后果,是否等同拆除一根房梁,搬走一根支柱。我担心岳母的身体如同破败的老屋,突然坍塌,然后冰川一样迅速融化。
为了找到让人信服的依据,我里里外外打量着老人,除了发现脸上刀削斧劈的皱纹在变密变深,右腿有点微跛之外,别处并无明显残缺。或许是我只看到老人的外表,无从触摸她内心的伤痛,就连臀部那个半尺多长的刀疤我也没有亲眼目睹。
虽然我没有探秘的嗜好,但此时却萌生了察省真相的欲望。很想知道那是一块怎样的骨头,它呈何种颜色和形状。可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忐忑,面对沉默不言的妻子,没敢开口,我害怕一不小心引爆她的愤怒。对于如此重大的事件,竟然一无所知,可见自己的缺位多么严重。
这些年漂在异乡,一年半载也难得回家一趟,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我的关心比晨星还要稀少。长年累月,像一个逃亡者,不停奔波,把一切抛给了妻子。
数不清有多少琐琐碎碎大大小小的家事,我未曾知晓。出门在外,家的远近不仅是山水相隔的距离,还有心灵相通的热度。就像此时,虽然人在屋舍中,但心却在家门外,点点滴滴,像一把无形的尺子,丈量出我与家的距离。再找不出开脱的理由了,就像岳母那块冷藏的骨头,成为无法争辩的事实。
风雨漂泊,淡忘了记忆,时间只过去半年,我却把岳母骨折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最终还得依靠妻子的怒骂才被记起。一个身在异乡的人,遗忘的远不止一块骨头,还有亲情、友情、血脉和故乡。
二
回想那事,我仍然脚底生凉。那是年初的深夜,一个骤然而至的电话把我惊醒,迷迷糊糊中拿起电话,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跨越千山万水的电波,像一个不及掩耳的迅雷,传来妻子蛇形的颤音。她边哭边说,母亲摔了一跤,起不来了……
电话冰块一样贴在耳边,寒意从脚底往上漫延。妻子的哭诉如同空袭警报,让我方寸大乱。岳母已经八旬有七,身体像古旧的斜塔,摇摇欲坠;骨头成了易碎的青瓷,经不起任何磕碰摔打。可以想象,一旦跌倒,后果会有多么严重!
惊悸萌生幻觉,我以为刚经历的一幕是一种臆想,躺在床上浑身疲软,不想动弹。过度慌乱带来漫无边际的虚弱,屋内见不到一丝光亮,暗夜如一口幽寂的深井,荡起层层密密的水波,水波旋转,拖拽我往井底坠落。
一个漂泊者最怕这种骤然而至的电话,急促的铃声如夜半惊魂。白天还好,车来人往,朗朗乾坤,让人感觉万物依旧,岁月静好。可夜晚就无法从容镇定了,当黑暗海水一样扑向沙滩时,感觉肉体陷落,世界淹没。
电话挂了,远方的抽泣声仍在耳边回荡。我蜷缩在狭小的出租屋内,像一只找不到出口的老鼠,愣愣地盯着鬼眼般的手机屏幕,看它幽灵一样忽闪着蓝光。
对于妻子的呼唤我束手无策,一种爱莫能助的况味证实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真理。打120赶紧送医院吧!这是我想到的唯一对策。
妻子唤来亲朋好友,火速护送老人去往医院。经拍片检查,岳母股骨摔裂,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是置换人造股骨。如果不换骨头,岳母往后只能长期卧床,无法行动。
医生为了体现医疗术语的温情,面对家属,他置换了“瘫痪”这个杀伤性的词语,改用“长期卧床”作为温馨的修饰。既然后果如此严重,换骨自然成为首选方案。老人可以自由行走,比什么都好,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从健康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如果长期瘫痪在床,就算有再好的侍候,再精彩的日子,也会索然无味,度日如年。 回忆岳母换骨的过程,我以为妻子会泪流满面,谁知她的脸上毫无波澜。男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女人会迅速成长,在风来雨去的日子里,学会担当承受,学会化解忍耐,最终长成全能型的女汉子。
摔伤后岳母躺在病床上不停呻吟,还未见到X光片之前,无人知晓球形的股骨头已经断裂。那是一块形状独特的骨头,上连臀部,下连膝盖,颀长的骨柱犹如寿星手中的拐杖,有着承上启下的功能。股骨的顶端长着一个精巧的圆球,光滑的圆球像一颗天然的玉珠,在骨臼中散发出冰球一样的冷光。
那是一颗珍贵的珠子,在老人砰然倒地的瞬间,珠子被一把无形的利斧砍断。为了还原现场,医生借助福尔摩斯的探案手段,在X光的帮助下,找到了藏于云层深处的一弯月牙。医生注视着黑白分明的X光片,指着那个球形部位,裂缝如闪电从那儿横穿而过,留下一道闪光的怨恨。
我们都是肉眼凡胎,不具备X光的穿透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多么强大的视力,都无法看清皮肉掩盖的骨头。骨头犹如藏于墙体的钢筋,默默支撑着生命大厦,从不露面自夸。只有当人身遭受灾祸,骨头才会赫然闪现,一旦闪现,必定生命危急,肉体洞开。
三十多年前,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每到假期我们一帮孩子就喜欢到河流里扑腾:玩水、摸鱼、捡卵石。记得那是夏末初秋的午后,我和几位同伴在村后河流中见到了惨烈的一幕。
一名青年男子站在河岸边,手举自制的炸药包,等待鱼群出现。当乌黑的鱼群列队游来时,青年男子急不可耐地点燃了引信。一向掐分算秒,掌控有度的炸鱼男子,那一刻犯了迷糊。他不知道时间撕毁了往日的承诺,变成了越狱的逃犯,不再受制于他的摆布。甚至感觉猩红的烟头还未挨上引信,火星就已迈开飞奔的脚步。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包炸药并没有投向水面,而是扑入了男子的怀抱。手臂飞离的瞬间,水中的游鱼扬长而去……
多年以后,独臂男子还在回忆炸鱼的一幕,他说当时的惨叫不全是疼痛,更多的是绝望和恐惧。那截炸断的骨头还流着骨髓,果酱一样的骨髓往外溢出,男子轰然倒地,晕厥过去。
惨痛的教训让炸鱼的男子悟出了一个道理,在自己完好的生命中,骨头是一个真正的隐者,从不赤身裸体去与主人相见。几十年过去了,那血流如注,骨肉分离的场景仍然让他心生寒意,不愿提及。
自从目睹血淋淋的惨祸,我常做噩梦,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食欲,望着餐桌上的红烧猪蹄,肠胃就会条件反射,翻江倒海,不停呕吐。
没有人相信,少年的记忆会如此深刻,那只炸飞的胳膊一直在我眼前颤抖尖叫。
炸鱼的男子一生都在后悔,一声巨响让他魂飞魄散,还没来得及感知疼痛,眼睛一睁一闭,一条胳膊就已消失。一截比生命还要长久的骨头,像流水一样,永不再复回。
失去手臂的男子命运被彻底改变,他一生虽然都在弥补这种过失,可是百倍的努力也只换来短暂的三个月婚姻,最终独臂导致了一辈子的独身。已步入老年的独臂男子,陷入孤寂凄凉的境地。偶然一次省城之行终于触动了他满身的伤痛。65岁那年,他站在省城的广场上,望着断臂的维纳斯泪流满面。卑微如蚁的老人,不知那一刻体味到了什么,从这尊著名的雕塑中参悟到了哪层深意,竟然让他如此动容悲戚。
三
那年冬夜,岭南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寒流,像雨像雾又像风的寒潮,以变形的姿态向远方的大雪致敬。那一夜因寒冷而无法入眠,半夜我翻看叶芝的文字,忽然脱兔一样跳出一句:“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接着看杜拉斯:“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忽然有所感悟,断骨就像百年不遇的寒流,凝结为窗外的霜花,呈现绽放之后的破败。一个人能健康完好地老去,那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奢侈的事情!
骨头是烙着生命印记的最后物证,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沧桑绚烂,或狂放恬静、爱恨喜乐、性灵趣味都会沉淀到骨头里。那种承受生命之重的物质不再是单纯的骨头,而是智慧点燃的火焰,血肉熬成的珍珠。
岳母在更换人工股骨前,主治大夫带妻子逛超市一样,看了许多样品。那些样品有两个类别:一种是进口,另一种为国产,境况与国内汽车市场如出一辙。材质分为不锈钢,高分子聚合,生物型钴合金,钛金等。在所有材质中,钛金是最好的替代品,它更容易与人体结合,置换后排异反应小,但问题是价格昂贵。如置换一个进口钛金的髋关节,连手术费需要10万元以上,而国产其它材质的只要3至6万元。价格的差异,让患者反复掂量,对于许多因病返贫的家庭来说,有时候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
手术前妻子几兄妹紧急商议,尽管老母已经87岁,但置换股骨头的大事不敢凑合敷衍。便宜的人造股骨寿命一般三至五年,现在人均寿命普遍延长,百岁老人并不稀奇。于是权衡之后姐妹们一致意见,要换就换最好的,不能留下任何遗憾和隐患。如果到时因股骨头材质问题给老人带来二次痛苦,那老妈在临终时眼睛都不会闭上,做儿女的将永远内疚难安。
那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下午,可对于漂在远方的人来说,我没有任何知觉。5个小时的手术,让门外的亲人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当手术宣告完成,主刀医生将一块半圆形的骨头呈现在亲人面前时,妻子脚底发凉,浑身哆嗦。
本来置换下来的骨头一般都会当成医疗垃圾处理,但医生经历得太多,完全能体察人心,懂得尊重鄉风民俗。亡者在告别人世时,渴望毫发无损,骨肉齐全,体面上路。所以要将切割下来的骨头物归原主,等到百年之后,把这块骨头一同放入棺椁,让身体不再残缺。
尽管来生是一种虚构和想象,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在想象的来世缺胳膊少腿,先天残疾。于是如何保存这块骨头就成了一道难题,有人提议用福尔马林浸泡,但只要听到“泡尸水”三个字就让人恶心难受。同时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容易变形变色,而且保存时间也不长,所以利用冷冻保鲜的方法最为简便。
第二天早上恢复供电,我终于见到了那块骨头。那是一块光秃秃的骨头,岁月把那块骨头熬成了琥珀的颜色。我在想象手术刀下的绝活,能将断裂的骨头那么干净地从活人体内剔除出来,那医生该有多么纯熟的刀法。 骨头的切口白中带红,与猪的骨头并无二致,如果与其它动物的骨头混在一块,很难分辨出来。但是当我的手指碰到那块骨头时,我猛然抖了一下,感觉指尖触摸了满身的慈悲!
看完这块骨头,我下意识地把手伸向臀部,那一刻特别急切,很想触摸一下自己的股骨,在那个隐秘的部位找到安慰。收回手掌,我感知到了那根骨头的重量。
骨头是身体最坚硬的构件,也是唯一能够对抗时光的东西,它是生命最后的沉淀。当我们的身体分崩离析,像一场大戏曲终人散的时候,肉体很快就将消失退场,最终留存下来的只有核心部分——遗骨。上初中时正在兴建校舍,为支援工程,我们每周安排一天劳动,搬运沙土。那些挖开的黄土中,不时会滚出几根白骨,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无人追问这些骨头的来路,那时我们正青春年少,还理解不了生命与骨头的关系。
我曾在中科院北京古动物博物馆近距离观看过恐龙化石,那种强大而坚韧的骨头,有着珍珠一样的质地。它硬似钻石,色如黄金,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撼。巨兽的骨头不屈服于雨水冲刷和泥沙掩埋,死去的恐龙,皮肉化作尘埃,庞大的软体组织在腐烂中消亡,而骨骼及牙齿等硬体组织在时间的沙漏中,珠玉一样凝固在地底。隔氧环境如同温床,经过几千万年的分解,骨骼完全石化,消失的恐龙最终以石头的形式留存下来,让风尘漫卷,如水而逝的岁月无可奈何。
骨头在泥土中依然向往堅硬,化石是从骨头中绽放的花朵,速朽的肉身无法见证这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只能想象它的奇妙。骨头这种不易消散的物质,具备承载历史的功能,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墟卜辞,闪烁着鬼神的表情,以历史的原貌传递远古信息。
在没有纸张的时代,文字以符号的形式刻进了坚硬的骨头,使骨头成为留存后世的文化遗产。刻刀与骨头碰撞,想必天地一片辉映,金石之声悦耳缭绕。甲骨、竹简、兽皮;周易、楚辞,骨头在历史长河中延伸成一种文化坐标,描绘成一幅斑斓的地图。
我们一生都在奔跑行走,却很少关心默默支撑肉体的骨头。我第一次走进医院骨科,从迎面而来的那堵墙上,我听到了骨头在呻吟喊叫。那张骨骼构图告诉我,身体是一架精密的仪器,不能容忍一丝一毫的偏差和瑕疵,哪怕一个小小的骨刺,也会让人痛不欲生。
我从图谱上仔细地计数着人体的骨头,解剖学为我们提供了准确数据:成年人的身体由206块骨头构成。看着206块形状各异的骨头,就如206根大小不一的梁柱,撑起了万物之灵的图谱。我惊叹造物主的神奇,每一块骨头都恰到好处,天衣无缝,让力学、美学、生物学完美结合。于是无数精巧的生命大厦就此诞生,用坚硬的姿态支撑着生命的尊严,让直立行走的人类健步如飞。
四
岳母刚换完股骨那几个月,患处一直麻木疼痛。医生要求她忍着疼痛下床活动,不能躺着不动。活动有利于金属与骨头的磨合,肌肉组织的恢复和再生。
渴望康复的老人,只能小孩一样蹀躞挪移,重新学习走路,每次站起来都受刑一样,咬牙切齿,痛彻骨髓。开始额前的汗水如细密的芝麻,紧接着芝麻变成绿豆,再走绿豆变成了黄豆,黄豆顺着额角,不停滴落,砸出病房满地的花瓣。
老人不知道体内埋进了一块金属,那个置换的部位在几个月的痛苦磨合中,让岳母经历了向死而生的煎熬。听说岳母出院后特别怕冷,本来已入初夏,气温日见升高,可她总是用手捂住患处,好像那个蜈蚣一样的刀口内埋藏着冰块。特别到了晚上更是寒气彻骨,不停地喊叫:冷啊!冷啊!
每天几次热敷按摩,不见效果,当时医院对面有个游医,他摆的地摊上有各种兽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虎爪,那截真假难辨的虎骨让很多病人掏了腰包。
妻子花了300元,买了一小片虎骨,浸泡在白酒中,让岳母服用,可是服用多次并无效果。虎骨是珍稀的药材,老虎是特级保护动物,哪能随便捕杀?显然虎骨有造假嫌疑,但有备而来的游医振振有词,他说这是他太爷手上捕杀的老虎,一直藏于冰冷的地窖。民国年间的往事,死无对证。有了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能说会道的游医就能捧着一根永远卖不完的虎骨,游走四方……
对于岳母的寒冷,医生说是气血不足,建议用暖水袋、电热毯进行保暖,另外内服中药调理气血。可是不管怎样保暖,怎样调理,岳母总说骨头里面进冷风。人造关节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一块没有温度的金属,需要滚烫的血液去滋润喂养。或许这还不是主要原因,岳母的寒冷可能来自那块切下的骨头,离她而去的骨头如同残体孤儿,关闭在人造的冰雪世界里,遭受日复一日的冰冻。人是万物之灵,对于骨肉分离的事件会有知觉,别说一块骨头,就连一根毛发也会有神奇感应。
当然这种推断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不便与妻子探讨。在这个世界上,人不过是匆匆过客,但在短暂的生命行程中,人们太在乎自己的仪表,而忽略了内在的东西。比如保养皮肤,除皱、祛斑、美白,尤其是女人,化妆品成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开支。而对于皮肉包裹起来的核心部分,并不珍重。行走的身体听不到骨头呻吟,经络哭泣,甚至有了疼痛还不知道身体已发出报警。
其实在我们身上随时都有骨头传递的信息,腰酸背痛、腿脚抽筋、颈椎胀痛、腰椎间盘突出,这些都是骨头发布的病理信号。平时我们对骨头发出的信号并不重视。当腿脚红肿,手臂麻木的时候,我不由想起一位小朋友写的诗歌——《骨头》:
我们的骨头∕穿上了人肉∕我们一笑它就笑∕我们哭了它也哭∕我们的心里有神秘∕我们的骨头会和我们一起生活
这是一个名叫董其端的男孩子在2014年写的诗歌,当时他才6岁,我不明白,6岁的孩子怎么会去思考骨头的问题?
这首诗带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层面的欣喜,更重要的是他超出年龄的思考让人惊讶。
骨头在我们无法抚摸的地方藏着,它永远当不了吃香喝辣的宠儿。不过再健美的肌肉也得依附于骨骼,要不整个身体就成了一堆无法站立的赘肉,百无一用的皮囊。
我们不能忘却自己的骨头,那是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架构,它支撑和保护我们的身体,悬挂着五脏六腑,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以及储藏着必须的矿物质。 五
丙申之春,持续寒冷,一波又一波的寒潮连续袭击。道路结冰特别容易摔跤。融雪的早上,二姑到十里外的村子喝喜酒,由于打工的儿女还没回家,接到亲戚家的大红请柬,那肯定得亲自上门恭贺。二姑本想快去快回,因为家里有生病刚刚出院的姑父,还饲养了猪、鸡、鸭、羊。现在农村都搞了村村通工程,很偏远的山村都通了路。水泥浇铸的路面虽然不宽,但很平坦,一些专以载客为生的“摩的”司机,在这样的山村小道上往来飞奔。
摩托车本来就是最不安全的交通工具,被交警称为“肉包铁”(其他机动车是“铁包肉”,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在乡村公路上行走,时常可见风驰电掣的摩托车与行人擦肩而过,后座载上两个甚至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此超载超速的摩托车,哪儿是在提高速度,分明是追赶死亡。
二姑在奔赴喜宴的路上,与摩托车一同摔倒,肘关节粉碎性骨折。十天之后,三姑去吊脚楼上收晒萝卜干,腿一软,从吊脚楼上一头栽倒,造成髋骨、锁颈骨、肋骨多处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身体强盛的青壮年骨折也得三个月才能恢复,年老体弱的姑姑自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愈合,春节也只能在医院度过。
我去医院探望时,三姑的伤情刚得到缓解,骨折的部位打了好几枚钢钉。往常一刻也闲不住的三姑已经不能动弹,平时风流云散,天各一方的孩子总算候鸟一样回到了身边。我握着三姑的手,感觉冰凉冰凉。她躲在被窝里不停流泪,看到她伤心的样子,我茫然无措,不知如何安慰。
为了转移话题,与表兄、表弟们闲聊时,没有谈到三姑那块置换的骨头。我不知道表弟是如何处理的,他是一名从业20多年的乡村医生,也许表弟对于切割下来的骨头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不知道医生是否都属无神论者。总之,我希望三姑的股骨头不要藏进冰箱,但愿表弟能找到更稳妥的方法。
疾病顺四时而动,与天气相关。冰雪路滑,骨伤科一下子增加了不少病人,而且摔伤的患者中,老人占了绝大多数。我四个姑姑,已经有三个摔断过骨头,三姑还摔断过两次。而到县城搞建筑的妻舅更为严重,他的摩托车与汽车相撞,颅骨骨折,差一点命丧黄泉。自从做了开颅手术,性格大变,身体更是每况愈下。也许是大脑受伤,记忆模糊,眼前的事情过目即忘,而几十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却记得一清二楚,犹在眼前。那个不厌其烦,逢人就讲的过程,就像老牛持久的反刍,对往事显得津津乐道,三天两日掏出来讲述一遍,让人见了赶紧躲避,不愿面对。
骨科是断骨的疗救所,先进的治疗技术让断裂的骨头在这里愈合。以往由于缺医少药,那些摔断的骨头到死也没法愈合矫正,只能以驼背瘸腿歪肩膀的畸形走完一生。我真想上前摸一摸骨科医生的手,那双通体透明的手有一种佛性,让众多的断骨者绝处逢生。
骨科医生好像看懂了我的心事,坐下来很耐心地掰着指头给我数着:5号病床的张爷爷在浴室滑了一跤,换了人工关节;9号病床的李奶奶在菜市场跌了一跤,股骨上端骨折,只能以钢钉固定,等待康复;13号病床的吴大妈在澡堂滑倒,手腕骨折,打了钢钉,上了石膏固定。最严重的是19号病床的李奶奶,只不过打了个大喷嚔,竟然痛得急呼120。经X光检查,诊断为脊椎压迫性骨折,赶紧以背架铁衣固定,进院后一直不能活动……
衰老的骨头如陈旧的纸片,失去了柔韧,这些曾经年轻的身体,传递着仓皇与无奈。老人为何那么容易骨折?我带着这个疑问咨询医生。医生很耐心地为我作了讲解,他说主要是骨质疏松症惹的祸。骨头承担着新陈代谢的作用,如钙质摄取不足,或体内钙质减少,人体为了维持血液中基本钙质的浓度,便会把骨骼中的钙质抽离支援,若过度流失会使骨头中的骨梁变细、变松甚至变形。特别是脊柱,要防止早衰变形,脊柱是人体之本,五脏六腑都悬挂在脊柱上,犹如房屋的大梁,大梁歪曲房屋就有危险。可反过来说,人体衰老是无法逆转的事情,骨头衰老后,外层部分皮质骨也会变薄变脆,因而整个骨骼变得十分脆弱,只要稍微碰撞跌倒就会酿成事故。原来我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已成为高危人群。
岁月像只蛀虫,摧毁了曾经的华丽和坚固,面对衰老这种强敌,身体的守军丢盔弃甲,节节败退,再硬的骨头也抗不住时光的摧残。
儿女们远在他乡,有些非干不可的体力活,老人只能勉强去做,如果稍不小心,就会出现问题,轻则闪腰岔气,重则跌伤摔残。其实不仅是伤筋断骨的病症,所有的疾病都喜欢袭击弱者,侵害老人。
六
从医院出来已经夜幕低垂,前面百米开外,有一位独腿老人,他拄着拐杖,艰难行进。我追上他的时候,老人刚好停下来,靠在一棵行道树上,用手揉着那条断腿。断口处肌肉萎缩,骨头却毫无遮掩地暴露出来。身后是斜背的雨伞和二胡,让他的身份不言自明。
我不想胡乱猜测,虚构一个人的痛苦。究竟是疾病,還是灾祸,让老人失去了一条大腿,那一截腿骨流向了何处?这是一个无解的天问。回想一下过往,在我浪迹多年的“珠三角”,机声隆隆的工厂,蚂蚁般的工人曾用青春汗水豢养着众多牙齿锋利的猛兽。阴险的猛兽趁人身心疲惫,警惕放松的时候,一口吞下他们的指头,甚至嚼碎整只手掌,咬掉整条手臂。那些年,动用了多少血泪和骨头,还是无法喂饱猛兽贪婪的胃口。
残损的断骨不知去向,用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定律来解释,那些骨头依然存在,存在于流动的空气里,存在于植物的根脉下,飘飞在机器的轰鸣中。在这里骨头就是奠基的岩石,如果骨头能以纪念碑的形式凝固下来,那将是一片庞大的碑林。
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自己的幸运,在经历两次凶险的车祸后,除了小腿留下一道永久伤疤,我的四肢依然健全。行走在流光溢彩的街道上,梦幻般的光影与十年前相比,恍若隔世,我不知道小城的楼房什么时候突然长高,建筑给世界置换了骨头,我们却如蝼蚁爬动,浑然不觉。
我像一个踽踽独行的老人,孤独地回到家里,推开门窗,掸落灰尘,在书桌前缓缓坐下。打开电脑,在播放器中寻找喜爱的歌曲,然后点击右键,一曲A Perfect Indian在耳边响起。那天籁般的声音,细腻伤感,淡淡的忧伤时急时缓,如漫步于冬夜的河流,荡漾着清凉的水波。
A Perfect Indian是选自Sinead O’Connor的专辑《穿过骨头抚摸你》,很久没有感受过穿透的滋味了,面对封闭的个体,骨肉深处唯有音乐能够抵达。
《穿过骨头抚摸你》与《断弦的耳朵》是同一系列,音乐天堂编辑部最吸引人的音像刊物,满足喜欢欧美音乐的狂热歌迷。这是唯美、另类、经典歌曲的荟萃,最具杀伤力的歌曲,就像名字一样:穿过骨头抚摸你,用音乐刺痛你。
音乐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艺术,它比诗歌、绘画更加抽象,更加接近灵魂,远离物质。
三姑做完换骨手术后,麻药慢慢消退,疼痛一寸一寸往胸前上涨,当痛得大汗淋漓的时候,她会按下随身听的播放键,流水般的声音迅速在她耳边回荡。三姑是虔诚的基督教徒,那抑扬顿挫的赞美诗犹如镇痛疗救的妙药,不仅抚慰肉体,还能安顿灵魂,让断骨之痛获得缓解。
跳动的音符,附带着喉咙的呜咽与心底的欢笑,还有尖叫和祈祷,在她耳膜中汇聚成浑厚的交响曲。三姑僵硬的身体在圣乐中开始舒展,肌肉如面团一样慢慢醒开,眼神在水汪汪的声浪中迅速松弛。这就是音乐和信仰的魔力,在灵魂飘荡的过程中,伟大的音乐完成了欢乐与痛苦的集合。
我知道终于要面对那台冰箱了,丙申初春,家里新居落成,我一直在担心,搬家时该如何处置那块骨头?原来妻子早就想好了方案,趁搬进新家把所有的家具电器添置一新。这样问题便迎刃而解,我不由佩服妻子的举重若轻。我们搬离老屋之后,岳母的骨头与那台冰箱遗留在厅堂,与岁月相守,接受冰冻……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而那块离开人体的白骨静静地冷藏在空空荡荡的冰箱中,它在等待那个团圆的日子,等待与主人相见的一刻。只是重逢的时间谁也无法把握,唯有上帝才知道那个降临的时刻。
面对日渐衰老的岳母,我们都在默默守候,等到她往生的那天,那块冷藏经年的白骨将重新回归主人,修复残缺,让即将上路的躯体获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