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毛泽东的语言故乡,也是他别具一格的生存方式。”在毛泽东诞辰122周年前夕,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陈晋,听他从毛泽东诗词释读的角度,讲解一代伟人独领风骚的心路风景和人格魅力。
1973年,刚刚大病一场后的毛泽东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的诗词作品重新抄写了一遍。抄完后,他一一核对,并修改了其中的个别词句,然后让工作人员又抄写一遍,抄清后又再次核对。以老病之躯,如此这般,反复多次,他或许是在用诗人的目光审视自己一生的行程,重温那遥远起伏、百折千回的心路。
青春诗:
寄情月亮,追问大地
1910年,毛泽东外出求学前将抄的一首诗悄悄夹在父亲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27年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势骤变、风雨欲来的岔路口,毛泽东登上武汉黄鹤楼,心情凝重地写下“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陈晋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诗词归纳为青春时代的青春诗,其主题集中在歌咏爱情和感怀时事两个方面。其中《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一首纯粹写爱情的婉约格调的作品:“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写于1921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两位在五四思想解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互相倾慕却常常被深沉而含蓄的爱情表达方式所困扰。因为一次短暂的别离,毛泽东为杨开慧写下这首柔情爱意的“表白诗”,尽显“一寸相思一寸灰”、甜蜜而痛苦的心理感受。
这首词,加上1923年的《贺新郎》和1957年的《蝶恋花》,构成了毛泽东爱情之歌的最强音符。这三首写给杨开慧的作品,都寄情于月亮:“一钩残月向西流”“照横塘半天残月”“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月是恋人心,月是故人情,它是那般的绮丽忧伤,那般的高尚脱俗。都抛洒了眼泪:“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重感慨,泪如雨”,更有那“泪飞顿作倾盆雨”。丈夫有泪即可流,只因到了动情处。
这一时期,毛泽东感怀时事的代表作是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时年32岁的毛泽东踏着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洪流回到家乡韶山一带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同地主民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因遭到反动军阀的追捕,毛泽东离开韶山来到长沙。
旧地重游,“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风物依旧的长沙,五载读书生活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可世势大变。过去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和“峥嵘岁月稠”,道出了一曲回肠荡气的青春之歌,眼前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深寓着火热的革命家情怀和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而“词眼”则在一句激越的追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此,一心要扭转乾坤的毛泽东,为过去的书生意气画上了一个句号,开启了以更加具体沉实的责任感为主旋律的创作时代。
马背上的哼吟:
战地黄花分外香
从1927年9月发动秋收起义到1949年3月“进京赶考”,是毛泽东在革命与战争年代和着枪炮声的平平仄仄创作的时代。从笔杆子到枪杆子,从“挥斥方遒”的书生,到“运兵如神”的指挥,从“战地黄花分外香”到“雪里行军情更迫”,毛泽东在戎马倥偬、备尝磨难的艰辛探索中,在马背上写出了他最区别于古今中外诗人的“马背诗”。陈晋认为,其中《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是写得最好的三首。因后两首对广大毛泽东诗词爱好者来说,大都耳熟能详,记者在这里重点引述陈晋对第一首的解读。
1935年1月,在红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的途中,毛泽东写下了他受“左”倾路线打压而沉寂三年、在党和红军存亡关头复出后的第一首作品——《忆秦娥·娄山关》。袭取娄山关一战,维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命脉。从拂晓到傍晚,经过反复冲锋、来往肉搏,红军终于夺下了娄山关险隘。登上山顶,太阳还没有落山,残留的硝烟似乎还轻抚着山坡上的血迹,尽管毛泽东指挥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胜仗,但他的心情却是沉重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一句一个画面:西风凛冽的寒冬长空,偶尔传来一声雁叫,若明若暗的晨月,仿佛已被浓霜封冻起来,马踏着又急又细的步子,军号像哽咽的喉咙发出哑声,绵延的群山如大海般起伏苍凉,晚霞抹红了无尽的天空。在罕见的凝重气氛和引而不发的情绪积累中,诗人从心底迸发出“从头越”的激昂呐喊。为这首词,毛泽东后来专门作注说:“万里长征,千回百转,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但我们也从沉郁中感受到诗人不畏艰险的必胜信念、深沉召唤。
有专家将这首词与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对比,认为毛词从艺术性上毫不逊色,而描绘更为细致,意境更为雄阔。
开国大业中的豪迈
与晚年的幽思
“一唱雄鸡天下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恢宏铺展,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进入了新天地、新境界。陈晋说,毛泽东这一时期的诗词,有与人唱和的,有托物言志的,有感事抒怀的,有咏史说今的;有回乡行、有新人赋、有闲适情、有边关韵;有不信邪、不信鬼的一往无前,也有面对国内外曲折形势的沉吟低回,可谓题材多样,诗风多变,值得研究者深入剖析。
其中最为豪迈的一首是《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一五”计划凯歌行进,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要诞生,毛泽东心情舒畅,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就要到来了,我们到有潮水的地方去。这年夏天,他来到1700多年前曹操观海赋诗的地方,击水游海后,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上阕写景,景中有情;下阕写史,史中有意。毛泽东仿佛是在历史的浪潮里舒展自己的情感想象,喷发出历史巨变中特有的自信和惬意。
最有风骨的一首是《卜算子·咏梅》。1961年的冬天,毛泽东来到杭州,南方的天气并不太冷,但当时中苏关系的恶化、国内经济的困难,恰如一片寒冬让毛泽东思绪严峻。于是,傲冬的梅花勾起了他浓烈的诗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咏梅诗以前所未有的梅魂梅骨、梅趣梅神,彰显出大气磅礴的人格魅力,成为毛泽东晚年诗词的代表作。
读书、读史是毛泽东晚年的最大爱好。1964年的春天,毛泽东写下了他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贺新郎·读史》。其中下阕“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等句,似千年一叹,体现了毛泽东“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观,至今仍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永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毛泽东一生奋斗,所以他一生有诗,一生也在品读着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仁人志士的灵性之作。”陈晋总结说,纵观毛泽东留下来的七十多首诗词,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串起来就是记载毛泽东人生经历最深刻的精神自传,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创新性传承。
(曹世明荐自2016年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1973年,刚刚大病一场后的毛泽东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的诗词作品重新抄写了一遍。抄完后,他一一核对,并修改了其中的个别词句,然后让工作人员又抄写一遍,抄清后又再次核对。以老病之躯,如此这般,反复多次,他或许是在用诗人的目光审视自己一生的行程,重温那遥远起伏、百折千回的心路。
青春诗:
寄情月亮,追问大地
1910年,毛泽东外出求学前将抄的一首诗悄悄夹在父亲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27年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势骤变、风雨欲来的岔路口,毛泽东登上武汉黄鹤楼,心情凝重地写下“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陈晋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诗词归纳为青春时代的青春诗,其主题集中在歌咏爱情和感怀时事两个方面。其中《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一首纯粹写爱情的婉约格调的作品:“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写于1921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两位在五四思想解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互相倾慕却常常被深沉而含蓄的爱情表达方式所困扰。因为一次短暂的别离,毛泽东为杨开慧写下这首柔情爱意的“表白诗”,尽显“一寸相思一寸灰”、甜蜜而痛苦的心理感受。
这首词,加上1923年的《贺新郎》和1957年的《蝶恋花》,构成了毛泽东爱情之歌的最强音符。这三首写给杨开慧的作品,都寄情于月亮:“一钩残月向西流”“照横塘半天残月”“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月是恋人心,月是故人情,它是那般的绮丽忧伤,那般的高尚脱俗。都抛洒了眼泪:“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重感慨,泪如雨”,更有那“泪飞顿作倾盆雨”。丈夫有泪即可流,只因到了动情处。
这一时期,毛泽东感怀时事的代表作是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时年32岁的毛泽东踏着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洪流回到家乡韶山一带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同地主民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因遭到反动军阀的追捕,毛泽东离开韶山来到长沙。
旧地重游,“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风物依旧的长沙,五载读书生活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可世势大变。过去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和“峥嵘岁月稠”,道出了一曲回肠荡气的青春之歌,眼前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深寓着火热的革命家情怀和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而“词眼”则在一句激越的追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此,一心要扭转乾坤的毛泽东,为过去的书生意气画上了一个句号,开启了以更加具体沉实的责任感为主旋律的创作时代。
马背上的哼吟:
战地黄花分外香
从1927年9月发动秋收起义到1949年3月“进京赶考”,是毛泽东在革命与战争年代和着枪炮声的平平仄仄创作的时代。从笔杆子到枪杆子,从“挥斥方遒”的书生,到“运兵如神”的指挥,从“战地黄花分外香”到“雪里行军情更迫”,毛泽东在戎马倥偬、备尝磨难的艰辛探索中,在马背上写出了他最区别于古今中外诗人的“马背诗”。陈晋认为,其中《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是写得最好的三首。因后两首对广大毛泽东诗词爱好者来说,大都耳熟能详,记者在这里重点引述陈晋对第一首的解读。
1935年1月,在红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的途中,毛泽东写下了他受“左”倾路线打压而沉寂三年、在党和红军存亡关头复出后的第一首作品——《忆秦娥·娄山关》。袭取娄山关一战,维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命脉。从拂晓到傍晚,经过反复冲锋、来往肉搏,红军终于夺下了娄山关险隘。登上山顶,太阳还没有落山,残留的硝烟似乎还轻抚着山坡上的血迹,尽管毛泽东指挥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胜仗,但他的心情却是沉重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一句一个画面:西风凛冽的寒冬长空,偶尔传来一声雁叫,若明若暗的晨月,仿佛已被浓霜封冻起来,马踏着又急又细的步子,军号像哽咽的喉咙发出哑声,绵延的群山如大海般起伏苍凉,晚霞抹红了无尽的天空。在罕见的凝重气氛和引而不发的情绪积累中,诗人从心底迸发出“从头越”的激昂呐喊。为这首词,毛泽东后来专门作注说:“万里长征,千回百转,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但我们也从沉郁中感受到诗人不畏艰险的必胜信念、深沉召唤。
有专家将这首词与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对比,认为毛词从艺术性上毫不逊色,而描绘更为细致,意境更为雄阔。
开国大业中的豪迈
与晚年的幽思
“一唱雄鸡天下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恢宏铺展,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进入了新天地、新境界。陈晋说,毛泽东这一时期的诗词,有与人唱和的,有托物言志的,有感事抒怀的,有咏史说今的;有回乡行、有新人赋、有闲适情、有边关韵;有不信邪、不信鬼的一往无前,也有面对国内外曲折形势的沉吟低回,可谓题材多样,诗风多变,值得研究者深入剖析。
其中最为豪迈的一首是《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一五”计划凯歌行进,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要诞生,毛泽东心情舒畅,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就要到来了,我们到有潮水的地方去。这年夏天,他来到1700多年前曹操观海赋诗的地方,击水游海后,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上阕写景,景中有情;下阕写史,史中有意。毛泽东仿佛是在历史的浪潮里舒展自己的情感想象,喷发出历史巨变中特有的自信和惬意。
最有风骨的一首是《卜算子·咏梅》。1961年的冬天,毛泽东来到杭州,南方的天气并不太冷,但当时中苏关系的恶化、国内经济的困难,恰如一片寒冬让毛泽东思绪严峻。于是,傲冬的梅花勾起了他浓烈的诗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咏梅诗以前所未有的梅魂梅骨、梅趣梅神,彰显出大气磅礴的人格魅力,成为毛泽东晚年诗词的代表作。
读书、读史是毛泽东晚年的最大爱好。1964年的春天,毛泽东写下了他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贺新郎·读史》。其中下阕“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等句,似千年一叹,体现了毛泽东“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观,至今仍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永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毛泽东一生奋斗,所以他一生有诗,一生也在品读着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仁人志士的灵性之作。”陈晋总结说,纵观毛泽东留下来的七十多首诗词,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串起来就是记载毛泽东人生经历最深刻的精神自传,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创新性传承。
(曹世明荐自2016年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