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如: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2.教学难点
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理解父亲放掉大鲈鱼的做法。
三、教学策略
品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深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
(二)复习生字词,回顾课文脉络。
1.选一组同学每生領读一词。
2.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一句话概括钓鱼的收获,体会惊喜和意外兴高采烈。
4.找出表明父亲态度的句子,并分析“得”的含义。
5.读:同桌一起读课文的3—9自然段。
画:画体现“我”情绪变化的词句。
思:我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分角色朗读课文(4—7自然段),体会人物的情绪变化,总结我情绪变化不愿放鱼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让学生发挥想象,父亲看了一会儿究竟进行了怎样的心理活动。
(四)讨论。
父亲为什么要儿子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你怎么看待父亲的做法?
教师小结: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
(五)拓展。
1.结合生活实际谈怎样面对诱惑。
2.钱学森的事迹。
五、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如: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2.教学难点
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理解父亲放掉大鲈鱼的做法。
三、教学策略
品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深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
(二)复习生字词,回顾课文脉络。
1.选一组同学每生領读一词。
2.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一句话概括钓鱼的收获,体会惊喜和意外兴高采烈。
4.找出表明父亲态度的句子,并分析“得”的含义。
5.读:同桌一起读课文的3—9自然段。
画:画体现“我”情绪变化的词句。
思:我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分角色朗读课文(4—7自然段),体会人物的情绪变化,总结我情绪变化不愿放鱼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让学生发挥想象,父亲看了一会儿究竟进行了怎样的心理活动。
(四)讨论。
父亲为什么要儿子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你怎么看待父亲的做法?
教师小结: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
(五)拓展。
1.结合生活实际谈怎样面对诱惑。
2.钱学森的事迹。
五、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