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阐述过:“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离开了生活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与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揭示了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教育也应如此。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创设的一种教学环境。数学知识的引入,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常常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如何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数学学习呈现出勃勃生机,散发出浓郁的数学味,是我一直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在情境中凸显数学趣味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学生身边就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新奇有趣的内容,是数学教学的“活教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创设一定的教学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课本上有这么一道练习题: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几种不同的拼法?拼成的长方形周长各是多少厘米?要顺利解决这道题,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即能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且在图上标出数据。学生从未接触过这样的题型,更加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时我发现,即使引导学生画出了这样的示意图,有些学生仍无法计算出图形的周长。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尤其面对如此复杂的图形,一些学生根本分不清哪些线段属于图形的周长;二是图中缺少清晰的数据,导致学生在计算时遭遇阻碍。并对学生说道:“这么多的数字1如同守卫城墙的卫兵一般,将整个的城堡团团围住。”如此新鲜的比喻立刻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我继续进行启发:“这些守卫城堡的卫兵还能帮助你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接下来,有学生用数数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也有学生通过运用公式计算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形象的比拟,引领学生完成了学习方法的跨越和提高,同时也赋予了图形和数字灵动的生命力。生动的语言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数学知识在学生的眼中变得趣味盎然。
当然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可以创设出这样的语言情境,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教师对多种的数学情境进行巧妙创设,使数学的趣味性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如此轻松和愉悦。
二、在情境中感知数学韵味
数学之美,也是一种艺术的美,它美得深刻、淳朴,意蕴深远。体会数学之美,感受其中的韵味,能让我们更深层地去发现数学、了解数学。
“因数和倍数”一课,利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展示着古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告诉学生能让这座建筑历经千年沧桑的原因是这里面隐藏着倍数和因数的秘密;在一首首优美和谐的旋律中,告诉学生,音符之间的和谐源自于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圆的认识”一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现了这样的生活画面:一粒石子掉入清澈的湖水泛起的一圈圈涟漪,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圆的美妙。 “轴对称图形”一课的结尾,向学生展示了故宫、伦敦塔桥、黄鹤楼、印度泰姬陵等一幅幅生活中的轴对称建筑物,让孩子们都不禁惊叹于人类所创造的这一系列的对称美。“分数的认识”一课,结尾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充满童趣的电视广告,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不是缺少分数,而是缺少发现分数的眼睛。“比的认识”一课的结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欣赏着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关于黄金比的美丽图片,听老师讲解着丰富而新奇的课外知识,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着浓浓的数学文化。在种种此类情境之下,数学课显得如此生机勃勃,韵味悠长。
三、在情境中把握数学本味
我们在精心创设一系列情境的同时,应注意不能偏离数学的“本味”,而我所理解的本味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如果能做到清晰地把握教材意图,密切地关注学生发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能在创设出的教学情境中得以充分体现。
最近,教学了“认识面积单位”一课,这节课需要学生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面积单位,并学会实际运用。我们的常规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认识这三个面积单位,而我在这节课上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先向学生介绍了平方分米这一面积单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对平方分米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接着,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利用手中的1平方分米中正方形测量了书本以及课桌面的大小之后,我要求学生继续利用手中的正方形去测量整个教室地面的面积。在我的刻意鼓励之下,学生开始艰难的测量。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学生眉头紧锁,有学生窃窃私语,也有学生在努力之后无奈地放弃。整个活动情境中,我完全不动声色,让学生充分体会,切身感知,从而引发强烈的认知冲突,即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米”的教学也顺理成章就此展开。
总之,儿童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离不开游戏;数学离不开问题;数学离不开评价。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在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学好知识;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走进数学,学好数学,喜欢数学。
实践证明,这样一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我精心安排的情境之下,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在强烈的认知冲突中,展开了面积单位的有效教学。
事实上,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深知任何情境的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情境创设需要我们在持之以恒地学习、思考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提高。努力做到创设的情境有趣味、有韵味的同时牢牢把握数学的本味,达到情境化与数学味的辨证统一。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创设的一种教学环境。数学知识的引入,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常常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如何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数学学习呈现出勃勃生机,散发出浓郁的数学味,是我一直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在情境中凸显数学趣味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学生身边就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新奇有趣的内容,是数学教学的“活教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创设一定的教学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课本上有这么一道练习题: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几种不同的拼法?拼成的长方形周长各是多少厘米?要顺利解决这道题,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即能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且在图上标出数据。学生从未接触过这样的题型,更加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时我发现,即使引导学生画出了这样的示意图,有些学生仍无法计算出图形的周长。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尤其面对如此复杂的图形,一些学生根本分不清哪些线段属于图形的周长;二是图中缺少清晰的数据,导致学生在计算时遭遇阻碍。并对学生说道:“这么多的数字1如同守卫城墙的卫兵一般,将整个的城堡团团围住。”如此新鲜的比喻立刻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我继续进行启发:“这些守卫城堡的卫兵还能帮助你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接下来,有学生用数数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也有学生通过运用公式计算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形象的比拟,引领学生完成了学习方法的跨越和提高,同时也赋予了图形和数字灵动的生命力。生动的语言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数学知识在学生的眼中变得趣味盎然。
当然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可以创设出这样的语言情境,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教师对多种的数学情境进行巧妙创设,使数学的趣味性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如此轻松和愉悦。
二、在情境中感知数学韵味
数学之美,也是一种艺术的美,它美得深刻、淳朴,意蕴深远。体会数学之美,感受其中的韵味,能让我们更深层地去发现数学、了解数学。
“因数和倍数”一课,利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展示着古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告诉学生能让这座建筑历经千年沧桑的原因是这里面隐藏着倍数和因数的秘密;在一首首优美和谐的旋律中,告诉学生,音符之间的和谐源自于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圆的认识”一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现了这样的生活画面:一粒石子掉入清澈的湖水泛起的一圈圈涟漪,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圆的美妙。 “轴对称图形”一课的结尾,向学生展示了故宫、伦敦塔桥、黄鹤楼、印度泰姬陵等一幅幅生活中的轴对称建筑物,让孩子们都不禁惊叹于人类所创造的这一系列的对称美。“分数的认识”一课,结尾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充满童趣的电视广告,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不是缺少分数,而是缺少发现分数的眼睛。“比的认识”一课的结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欣赏着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关于黄金比的美丽图片,听老师讲解着丰富而新奇的课外知识,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着浓浓的数学文化。在种种此类情境之下,数学课显得如此生机勃勃,韵味悠长。
三、在情境中把握数学本味
我们在精心创设一系列情境的同时,应注意不能偏离数学的“本味”,而我所理解的本味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如果能做到清晰地把握教材意图,密切地关注学生发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能在创设出的教学情境中得以充分体现。
最近,教学了“认识面积单位”一课,这节课需要学生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面积单位,并学会实际运用。我们的常规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认识这三个面积单位,而我在这节课上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先向学生介绍了平方分米这一面积单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对平方分米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接着,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利用手中的1平方分米中正方形测量了书本以及课桌面的大小之后,我要求学生继续利用手中的正方形去测量整个教室地面的面积。在我的刻意鼓励之下,学生开始艰难的测量。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学生眉头紧锁,有学生窃窃私语,也有学生在努力之后无奈地放弃。整个活动情境中,我完全不动声色,让学生充分体会,切身感知,从而引发强烈的认知冲突,即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米”的教学也顺理成章就此展开。
总之,儿童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离不开游戏;数学离不开问题;数学离不开评价。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在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学好知识;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走进数学,学好数学,喜欢数学。
实践证明,这样一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我精心安排的情境之下,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在强烈的认知冲突中,展开了面积单位的有效教学。
事实上,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深知任何情境的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情境创设需要我们在持之以恒地学习、思考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提高。努力做到创设的情境有趣味、有韵味的同时牢牢把握数学的本味,达到情境化与数学味的辨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