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深部隐伏锰矿找矿中的应用——以贵州松桃普觉锰矿为例

来源 :地质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ygah0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觉锰矿是黔东地区典型的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床.区内一系列后期构造对早期形成的沉积型锰矿的埋藏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深部构造格架及其与含锰岩系之间关系的勘查分析对区内找矿预测和深部锰矿勘查十分关键.为了查明普觉锰矿区成矿地质体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简称AMT)对区内地下电性结构特征和构造格架进行研究.在物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与测区地电结构大致相似的构造理论模型,通过开展不同模式的理论模型反演计算,优选出了适宜于研究区的Occam-TE一维反演为初始模型的非线性共轭梯度TM模式二维反演方法.运用上述反演方法对区内实测数据进行反演,识别了区内构造格架和含锰岩系的空间展布特征及二者的接触关系,查明了断层F0在深部未对含锰岩系造成破坏.应用研究结果表明,AMT对指导普觉锰矿区及毗邻地区开展深部找矿预测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Large tanks are extensively used for storing water, petrochemicals and fuels. Since they are often cited in earthquake-prone areas, the safe and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these important structures must be ensured even when severe earthquakes occur, since t
The serviceability of water supply networks (WSNs) under seismic loads ha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estimating the probable losses and the impact of diminished functionality on affected communities. The innovatio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suggesting a
防屈曲支撑是一种兼具承载和耗能的抗侧力构件,相比于普通支撑,具有耗能稳定且延性好的优点,在模块化结构中,防屈曲支撑可作为模块内单元,通过带防屈曲支撑模块单元装配的方式形成防屈曲支撑钢框架模块结构.提出了防屈曲支撑钢框架模块装配结构体系、防屈曲支撑在模块化结构中的设计要求以及结构体系设计方法,并以20层住宅楼为例进行设计,包括典型高层住宅及其模块划分及结构在小震和大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块化结构能满足规范对结构的各项要求.对布置了普通支撑与等刚度防屈曲支撑的模块化结构进行了静力
弥渡地区位于滇西北断陷带东南缘,红河断裂带尾端与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是揭示滇西北断陷带形成机制及其与红河断裂带间运动学关系的关键区域.综合利用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发现,区内主要发育有北东向的毛栗坡断裂,北西—北北西向的凤仪-定西岭断裂、 弥渡断裂、 密祉断裂、 寅街断裂.对断裂错动地质、 地貌体及擦痕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毛栗坡断裂第四纪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兼具有正断分量;弧形的弥渡断裂及北西向的寅街断裂第四纪期间均以正断活动为主;上新世期间凤仪-定西岭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密祉断裂主要为伸展正断,二者第四纪期间均
肯尼亚Anza盆地东南部地处东非裂谷系,发育了巨厚的中—新生界沉积盖层.然而,该区域勘探程度较低,制约了对其构造体系的认识及油气勘探潜力的评价.文章基于研究区的重力异常数据,针对其构造特征的认识进行了数据处理及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受中非剪切带右旋剪切应力的影响,研究区发育规模较大的北西向基底断裂和规模较小的北东向盖层断裂,且北东向断裂切断北西向断裂;基底深度差异大,总体呈“两凹夹一隆”的特征,凹陷区沉积了巨厚的中—新生界盖层;受北西向拉张断裂和沿构造软弱带发育的北东向断裂的控制,研究区划分为东部凹陷、 中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莺歌海盆地的天然气形成、 分布及保存均与底辟区超压体系密切相关.文章根据地震、 测井及地质资料与钻探成果,系统地分析总结了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生成、 运聚及富集成藏特征.研究表明,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分布往往具有浅层气田沿中央泥底辟带分布、 中深层岩性气藏分布于底辟构造翼部的特征,且具有“流体超压驱动、 底辟裂缝输导、 重力流扇体储集、 高压泥岩封盖、 天然气幕式脱溶成藏”的运聚成藏及富集规律.
人工地震勘探是目前公认最为有效的城市地区隐伏断裂探测手段之一,但其受限于激发震源和城市高干扰环境背景,在高度城市化区域往往难以获取良好的地震勘探资料.文章通过利用上海市城市水网发育的优势,在大治河水域开展大功率电火花震源激发方式的地震探测,对电火花震源激发能量、放电水深、 不同震源的地震成像效果等对比试验,获得了上海地区内河水域(大治河东段)最佳地震勘探激发参数,确认了在城市水网开展电火花震源激发地震勘探方式的有效性.与其他常规激发方式相比,电火花激发地震勘探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并且可以达到较深的勘探深
作为一种描述地形起伏特征的数据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示),为研究地表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数据基础.文章归纳梳理了DEM在基本地形因子、 流域地貌特征、 古地貌面的重塑、 构造地貌发育模式、 地貌分类与制图以及地形特征提取算法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总的来看,DEM研究对象以陆地为重点,以河流地貌和山地地貌为主要内容;研究过程从早期对地貌形态的定性描述向多种地貌参数的半定量、 定量分析转变;
位于长江三峡出口的宜昌地区分布着一套第四纪砂砾石层,详细记录了区域内古环境变迁以及长江的形成与演化,但这些砾石层何时与长江上游物质建立物源关系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而钾长石是河流沉积物中常见的矿物,其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在不同区域内存在显著差异,是进行河流物源对比研究的理想矿物.基于此,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宜昌第四纪砾石层和宜昌以上长江流域开展碎屑钾长石原位主微量元素和主成分(PCA)分析,结合砾石层已发表的地层沉积年龄,综合区域内已发表的研究结果,系统对比分析宜昌砾石层与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