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产业对“拐点”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时候,而权威专家对此的把脉,则会提供更为客观、有效的参考。为此,《英才》记者就“拐点”等的问题向多位专家进行了求证。
拐点有多大?
“如果2007年房价是赛过刘翔,2008年的房价应该会跟着CPI走。”
“2008年出现大拐点可能性不大,但小拐点可能性有。”
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大拐点(房价由升到降)和小拐点(房价上涨,但增幅下降)的观点。
实际上,他的这个提法正好代表了专家们对拐点的两种典型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属于强烈支持大拐点论的一派;顾云昌本人则是属于小拐点论代表人物。
“房价面临极点,正从高位回落。”曹建海对《英才》记者表示。在他看来,用反转点的指标来看房价,非常清楚。这是一组用一连串密集价格数据来构成的曲线,在2007年11月,房屋成交量严重下降,价格也达到最高位。
顾云昌的判断,则运用了“看房地产看宏观”的方法。他认为,2008年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三个基本面并未发生大的改变。
第一,宏观经济增长形势不变,2008年经济增长预计还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况且2008年是奥运年和政府换届年,投资增长带来的经济增长前景乐观;第二,中国房地产业处于成长期。这包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红利的显现、旧城改造等,使得住房需求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第三,“钱松地紧”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即指流动性过剩依旧,保护耕地的政策依旧。
“如果2007年房价是赛过刘翔,2008年的房价应该会跟着CPI走”,顾云昌断言:“某些地方房价出现大拐点的可能性有,但是全国性的大拐点不会出现。”
房价也崩盘?
“如果不是预期房价仍会上涨,恐怕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房奴。”
其实,“拐点论”的兴起,纷纷关店甚至崩盘的地产中介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许多人看来,中介崩盘背后,将会是房价的崩盘。
曹建海就认为,中介倒闭是房地产市场面临极点的重要标志。他甚至进一步推论,中国房地产市场之前的需求,有80%甚至更多都是投机性需求。
“按照现在北京1.5万/平方米的市场价格,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两个人月供20年,平均每月的成本就是8000元左右。而租房只需要3000元左右”,曹建海分析称:“如果不是预期房价仍会上涨,恐怕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房奴。”
而国土资源部地价所所长邹晓云,则对于开发商散布房价依然会上涨的信息,表示“不欣赏”。他认为,开发商关于房价上涨的说法,是在“误导公众”。
“首先,从商人的本分来说,就是要讲点规矩,天天说自己的产品要涨价,这不是商人要说的。在股市里,上市公司高管是不能随便散布消息的。其次,作为商人,他们完全是追逐利益的,对政策的解读,也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邹晓云对《英才》记者说。
迫使地产商转型?
10年之后,“中国的收入房价比,应该是2倍,而不是现在的25倍。”
无论是否公开承认房价正面临拐点,房地产企业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策略和选择。
在专家看来,这次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对房地产业产生重大影响。顾云昌就提出,如果紧缩货币政策持续,将会加速房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产生重新洗牌的机会。实力强、品牌好的公司会加速发展,实力弱的公司,则会加快被淘汰的步伐。
在曹建海看来,这次宏观政策调整,也是房地产行业转型的好机会。对于万科、中海等的品牌企业,如果能够通过转型变为更加依靠设计、服务和品牌发展的企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对于中小房地产商来说,过去依靠关系拿地拿钱的模式必须改变,他甚至建议这些中小房地产商可以考虑转型做中介或评估。
邹晓云认为,健康的房地产行业,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政府供房只是辅助手段。要达到良性和健康水平,应该在供给面形成更公平的竞争,不仅开发商,而且非开发商也能参与到房屋供给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责任,更多的是依靠财政税收和金融手段协调房地产市场,对投资性需求予以控制。
顾云昌认为,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是个供需基本平衡的市场。要想达到这个健康水平,至少要到2015年人口红利消失之后才能实现。
曹建海则提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地方各级政府退出房地产开发的利益链条,转而利用政策手段,向公众提供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他乐观地估计,中国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才能使房地产业达到理想状态。10年之后,“中国的收入房价比,应该是2倍,而不是现在的25倍。”
五年宏调路
自2003年开始,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新一轮的调控。
2003年6月13日,央行发布“121文件”。“121文件”拉开了调控的大幕。此举也表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由此前的支持改为了警惕。
同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件”。一些专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最大的文件。
2004年及之后的两年,影响房地产的四个文件及政策,分别是“8•31大限”、两个“国八条”和“国六条”。这几个文件,都试图采取措施稳住房价,但最终却是“越控越涨”的结果。
2007年8月,国务院下发“24号文”,明确表示,要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
9月,央行颁布“359号文件”,重新界定了第二套住房的含义。这项措施,被认为有效抑制了投资性住房需求。
10月,国土资源部正式发布“39号令”。按照新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付清全部土地出让金后,才能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未按合同缴清全部土地出让金的,不得按出让金缴纳比例分期发放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行的39号令,被认为有效扼住了房地产商的脖子,房地产的“缺血症”随后呈现。很快,万科宣布在广州、深圳降价,“拐点论”弥漫市场。(支持|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
拐点有多大?
“如果2007年房价是赛过刘翔,2008年的房价应该会跟着CPI走。”
“2008年出现大拐点可能性不大,但小拐点可能性有。”
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大拐点(房价由升到降)和小拐点(房价上涨,但增幅下降)的观点。
实际上,他的这个提法正好代表了专家们对拐点的两种典型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属于强烈支持大拐点论的一派;顾云昌本人则是属于小拐点论代表人物。
“房价面临极点,正从高位回落。”曹建海对《英才》记者表示。在他看来,用反转点的指标来看房价,非常清楚。这是一组用一连串密集价格数据来构成的曲线,在2007年11月,房屋成交量严重下降,价格也达到最高位。
顾云昌的判断,则运用了“看房地产看宏观”的方法。他认为,2008年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三个基本面并未发生大的改变。
第一,宏观经济增长形势不变,2008年经济增长预计还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况且2008年是奥运年和政府换届年,投资增长带来的经济增长前景乐观;第二,中国房地产业处于成长期。这包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红利的显现、旧城改造等,使得住房需求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第三,“钱松地紧”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即指流动性过剩依旧,保护耕地的政策依旧。
“如果2007年房价是赛过刘翔,2008年的房价应该会跟着CPI走”,顾云昌断言:“某些地方房价出现大拐点的可能性有,但是全国性的大拐点不会出现。”
房价也崩盘?
“如果不是预期房价仍会上涨,恐怕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房奴。”
其实,“拐点论”的兴起,纷纷关店甚至崩盘的地产中介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许多人看来,中介崩盘背后,将会是房价的崩盘。
曹建海就认为,中介倒闭是房地产市场面临极点的重要标志。他甚至进一步推论,中国房地产市场之前的需求,有80%甚至更多都是投机性需求。
“按照现在北京1.5万/平方米的市场价格,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两个人月供20年,平均每月的成本就是8000元左右。而租房只需要3000元左右”,曹建海分析称:“如果不是预期房价仍会上涨,恐怕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房奴。”
而国土资源部地价所所长邹晓云,则对于开发商散布房价依然会上涨的信息,表示“不欣赏”。他认为,开发商关于房价上涨的说法,是在“误导公众”。
“首先,从商人的本分来说,就是要讲点规矩,天天说自己的产品要涨价,这不是商人要说的。在股市里,上市公司高管是不能随便散布消息的。其次,作为商人,他们完全是追逐利益的,对政策的解读,也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邹晓云对《英才》记者说。
迫使地产商转型?
10年之后,“中国的收入房价比,应该是2倍,而不是现在的25倍。”
无论是否公开承认房价正面临拐点,房地产企业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策略和选择。
在专家看来,这次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对房地产业产生重大影响。顾云昌就提出,如果紧缩货币政策持续,将会加速房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产生重新洗牌的机会。实力强、品牌好的公司会加速发展,实力弱的公司,则会加快被淘汰的步伐。
在曹建海看来,这次宏观政策调整,也是房地产行业转型的好机会。对于万科、中海等的品牌企业,如果能够通过转型变为更加依靠设计、服务和品牌发展的企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对于中小房地产商来说,过去依靠关系拿地拿钱的模式必须改变,他甚至建议这些中小房地产商可以考虑转型做中介或评估。
邹晓云认为,健康的房地产行业,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政府供房只是辅助手段。要达到良性和健康水平,应该在供给面形成更公平的竞争,不仅开发商,而且非开发商也能参与到房屋供给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责任,更多的是依靠财政税收和金融手段协调房地产市场,对投资性需求予以控制。
顾云昌认为,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是个供需基本平衡的市场。要想达到这个健康水平,至少要到2015年人口红利消失之后才能实现。
曹建海则提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地方各级政府退出房地产开发的利益链条,转而利用政策手段,向公众提供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他乐观地估计,中国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才能使房地产业达到理想状态。10年之后,“中国的收入房价比,应该是2倍,而不是现在的25倍。”
五年宏调路
自2003年开始,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新一轮的调控。
2003年6月13日,央行发布“121文件”。“121文件”拉开了调控的大幕。此举也表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由此前的支持改为了警惕。
同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件”。一些专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最大的文件。
2004年及之后的两年,影响房地产的四个文件及政策,分别是“8•31大限”、两个“国八条”和“国六条”。这几个文件,都试图采取措施稳住房价,但最终却是“越控越涨”的结果。
2007年8月,国务院下发“24号文”,明确表示,要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
9月,央行颁布“359号文件”,重新界定了第二套住房的含义。这项措施,被认为有效抑制了投资性住房需求。
10月,国土资源部正式发布“39号令”。按照新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付清全部土地出让金后,才能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未按合同缴清全部土地出让金的,不得按出让金缴纳比例分期发放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行的39号令,被认为有效扼住了房地产商的脖子,房地产的“缺血症”随后呈现。很快,万科宣布在广州、深圳降价,“拐点论”弥漫市场。(支持|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