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老头

来源 :文学少年(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头:
  那晚大约9点钟,我骑单车从同学家回来,一位矮矮的白眉毛老头在我前面招手,说:“小朋友停一下,你是林枫吧!”
  我刹了车,说:“是呀,您怎么认得我?您是……”
  老头不说话。脸上浮现出耐人寻味的微笑……
  龙尾之一:撞车奇遇
  龚俊道
  我仔细看了看他,好像似曾相识,随即他又拿出了一个日记本和一张数学卷子,啊,原来是他。
  三天前,同样是一个特别黑的晚上,刚上完晚自习,我就被数学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生气地对我大吼道:“林枫,你还能不能学了?我给了你那么多的资料让你去复习,看看这张卷子,都是原封不动,一个标点符号都没变的题,可你呢,竟然就得了17分。告诉你,如果不想学就离开,别在这儿浪费大家的时间。你回去给我好好想一想,然后把这张卷子做十遍。”在老师疾风暴雨般地训斥中,我郁闷地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好不容易等老师发泄完了,我拿着17分的卷子走出了办公室。回到教室,我把这件事写在日记上,同时还写下了我对数学一大堆的控诉。想我林枫,那在班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除了数学,哪一科咱不是名列前茅。也正因为如此,数学老师才对我的数学成绩更加不能容忍,好像我是故意和他作对似的。唉,该死的数学,怎么办呢?
  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我回家的路上。我晕晕乎乎地骑车往家走,满脑子都是数学的事。突然,我听到“哎呦”一声,紧接着我连人带车一起摔倒在地上,书包散开,书本散落一地。我回过神来,借着昏暗的路灯光一看,原来我撞倒了一个老头。我连忙上前把老人扶起来,还好,老头没伤着,他也没为难我,就让我走了。
  回到家,我打开书包,准备写十遍数学卷子。可卷子不见了,一起消失的,还有我的日记本。唉,一定是刚才撞车时从书包里掉出去了。我急忙出去找,可什么也没找到。完了,明天我又要在数学老师的骂声中成长了。
  这事已经过去三天了,这老头怎么又来找我呀,是不是被我撞出什么后遗症了来找我负责的呀。我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问道:“老伯,您找我有什么事吗?您是不是哪不舒服呀?”老头笑了:“孩子,别怕,我很好,我是为这个来的。”说着,他把手中的卷子和日记本递给我。
  我打开卷子,惊奇地发现所有的题目都被清晰地解答了一遍。我疑惑地望着老头:“您这是……”老头说:“我是一个退休的数学教师。那天,我拣了你的卷子和日记本,知道了你的情况。在我看来,你完全有能力学好数学。怎么样?你愿不愿意让我来辅导你啊?”
  哇,天上竟然掉馅饼了。我太愿意了。没想到,一次意外的撞车竟给我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机遇。
  ■龙尾之二:奇迹
  张腾烜
  “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我问。
  老人开口了:“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是这样的,我孙女得了白血病,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骨髓做手术。前天,我在医院看到你来捐骨髓,我想,你能不能与我孙女儿做个配型呢,万一……”
  “我的骨髓是要捐给我堂妹的。”我打断了老人的话。
  “我知道,可我听医生说,你和你堂妹的骨髓配型没成功。哦,我孙女和你堂妹在同一间病房,她才五岁。你再考虑一下……”老人恳求道。
  原来那个和堂妹同病房,有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女孩就是他孙女啊。我动摇了,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我应该答应他。可这是要抽骨髓呀,她和我没亲没故的,再说爸爸妈妈也未必答应啊。老人看我迟迟不回答,也就不再恳求,悲哀地走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眼前总是浮现着小女孩可爱的脸庞。终于,我决定帮她。第二天,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没想到,他们全都支持我的决定。
  小女孩很幸运,她和我的骨髓居然配型成功了。三个月后,她康复了。而更为神奇的是,我的堂妹通过化疗赶走了病魔,成为万分之一的“幸运儿”。
  龙尾之三:父亲
  金慕融
  “坏人!”我的第一个念头吓了我一跳,转身就想跑。但突然感觉这个人很熟悉。
  “大叔,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听我这么问,老人眼里泛起了一丝泪光。“孩子,你真的不认识我了。给,看看这个,你就知道我是谁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我。
  我一头雾水地接过照片,照片上面有一个男子,他的脖子上骑着一个小孩子。刚开始,我觉得这张照片很好笑,“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么幼稚的动作”,我喃喃自语着。
  突然我发现这张照片上的小孩子竟然很像我。我的脑袋“嗡”的一声,脑子非常的混乱,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忆在脑海中慢慢地浮现出来。
  只有四、五岁的我在陌生的街道无助地哭泣,他走过来,擦干我的眼泪,抱起我走进一间简陋的小屋。
  他只是个收废品的,可他不让我受一点委屈,有一口好吃的,他都给了我。
  七岁时,他用全部的积蓄送我上了学。在学校里,同学们因为我拣来的孩子而欺侮我,他冲过来,大声地说他是我爸爸。
  在我二年级的那年冬天,一个夜晚,他被警察叫走了。很长时间,他才回来。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没什么,可是那天晚上,他一夜都没睡。
  第二天,他给我请了假,说带我去游乐场玩。那天,我玩得高兴极了。他还让我骑在他的头上,照了张像。然后,他说去给我买吃的就不见了。再然后,我就看见了警察和一对哭喊着扑过来的夫妇。
  一件件的往事有我脑海里浮现,它们清晰又模糊。最后,只有两个字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爸爸”
  “爸爸——”我大喊着向他奔了过去。
其他文献
轮船上,正值午日,阳光泼洒了一层金色碎末,使得海面点点闪耀。船靠岸,我随人群涌动着,一丝丝凉风扑面而来,我知道,海洋岛到了。  早听说海洋岛的明珠公园美极了,如今便可“一睹芳容”了。  石砖铺就的小路蔓延着伸向远方,亭廊随之错落有致地向前伸展,犹如一幅层次分明、朴素淡雅的图画。游人来来往往,欢笑,嬉闹,让这幅画愈发显得生动活泼。站在长廊一端极目远眺,使人不禁想起了明清时期的宫廷走廊。踯躅前行,但见
期刊
是“钢镚”不是“钢蹦”  “镚”是口语,原指清末发行的无孔的小铜币,现在泛指小的硬币。硬币是金属制成的,所以“镚”字是金字旁。  ,“蹦”字从足,说明其含义与脚有关,原指双脚并拢跳,后泛指跳跃,引申指意想不到地突然出现。  “锄”是名词,“蹦”是动词。“钢镚”为定中结构,强调硬币的材质为金属;如果写成“钢蹦”,那就是主谓结构,意思是钢材跳起来,和硬币了无关系。“钢镚”是不能写成“钢蹦”的。  “几
期刊
扉页人物介绍:  樊发稼,诗人、文学评论家。中国社會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作家协會全国委员會委员、儿童文学委员會副主任,中国文学研究會會长。  30年的《文学少年》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让她得到了众多的专家、学者、作者和读者的关爱。值此纪念创刊30年之际,我们向所有给予《文学少年》呵护的朋友表示热忱的感谢。
期刊
某大厦一个单元的房间内,突然传出一声男人的呼救声,然后就没有了声息。  邻居们担心发生了凶杀案。马上通知了警方。警察到达后按了那个房间的门铃,却没有人应声开门。警察于是撞开了房门,只见屋内有一名男子昏迷在地板上,他的头部还流着血。而他的妻子则坐在一旁,她似乎是个神经不正常的女人,正在吃煮熟了的玉米。  从这种情况来看。显然是那个女人精神病发作,打晕了自己的丈夫。那个男人被救醒后,惊慌失措地说:“她
期刊
春节在即,学校放假了。王雨燕归心似箭。这是她上大学后第一次探家,屈指算来,离家还不到半年,恍若已有数载。她急于见到爸爸妈妈,尤其她的班主任于老师,给他们一个惊喜。如今,在数学这门功课上,她不再是“笨小燕子”了,而是数学系的佼佼者。她庆幸遇上了于老师,否则,人生的道路不是如此这般。  别情依依,思绪悠悠。王雨燕坐在飞奔的列车上,凭窗外望,近处的村舍一闪而过,只有远方那起伏的山峦在缓缓地向后移动。她浮
期刊
姥姥今年九十岁了。别的老人年纪越大,步子越小;她年纪越大,步子越大,每天都闲不住,拎着一条小板凳四处串门。每年夏天,我都去姥姥家住几天,让姥姥停下大步,给我讲一讲过去的事。今年也不例外。一个傍晚,姥姥给我讲起了八十年前的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八十年前,姥姥只有十岁,叫绣儿。姥姥有点卉怪,讲小时候的事,从来都不用第一人称。她喜欢直接叫自己绣儿,仿佛是在讲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的故事。  姥姥说,那时候,绣
期刊
1  许冰凝跟马赛改善“双边”关系是从一只黑猫开始的。在此之前,许冰凝很讨厌马赛。一个男生干干净净就很好了,干嘛那么爱美啊?  话说那天放学,许冰凝按老妈的交待绕了道去看从前的一位邻居奶奶。出了校门走了没多远,马赛从后面骑着自行车追了上来。车子到许冰凝面前,马赛伸出大长腿支到地上,说:“去哪儿,我送你吧!”  许冰凝白了他一眼,用腿支单车这造型是跟偶像剧学的吧?幼稚!“谢了,我自己走,减肥!”  
期刊
时间:9月27日 天气:晴  心情:比睡觉没脱袜子还郁闷  放学回来,你在厨房做饭,你听见我关门的声音,隔着玻璃,声嘶力竭地喊:“去洗手,别忘了换鞋,冰箱里有洗好的苹果,饭一会儿就好了……”  真不知道,你每天说一遍烦不烦。除了换水果的名字,没有任何新意。其实,你这个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新意。如果用语文老师的视角来解析,你充分体现了“老爸”这个词中,“老”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你不断增长的年龄,也代表你
期刊
1  牛角沟学校一年级门外,笑语喧哗。孩子们围成一团玩着羊拐骨“嘎拉哈”。只有林雪原坐在教室里生闷气。  对,生气!玩羊拐骨竟然不带她?她是谁呀,班长!家里的宝贝疙瘩、班里的太阳!习惯了所有人都宠着她。记得刚上学时取名,妈妈主张顺着乳名“小淼”,叫林淼,爸爸说叫林盛楠。妈妈带着气:什么剩男剩女,不好听,爸爸也冷言回击:“喵、喵”,学猫叫啊。这时小淼说话了:别吵了,我就叫林——雪——原。原来,电视里
期刊
翻开《藏地密码》,犹如进入一幅从未展开过的西藏千年隐秘历史画卷……从横穿可可西里到深入喜马拉雅雪山深处,从藏獒“紫麒麟传说”到灵獒“海蓝兽传奇”,从宁玛古经秘闻到格萨尔王史诗……跟随《藏地密码》的脚步,您将穿越西藏深不可测的千年历史迷雾,看尽西藏绵延万里的雪域高原风光,走遍西藏每一个传说中永不可抵达的神奇秘境。  作者是谁至今是谜  《藏地密码》作者一直被出版社“秘密隐藏”,至今为止,该书作者何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