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读写结合提高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lei1989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文本读写结合”应从高中语文教材特色出发,精心选点,勾连内外,拓展整合,以读引读,情感激活,构段谋篇等方面,开发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多文本课程资源。
   一、多文本读写结合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探究要点
   (一)写,要与什么样的阅读,怎么样相结合。
   多文本读写与阅读丛书相结合。我们顺着“读写结合”的研究思路,分析中学语文教材特色,从课文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训练点,以读引读,勾连内外,拓展整合,揭示读写结合训练点所蕴含的思维规律,从训练点中抽象出写作方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性知识,一课一点或一课多点,积点成线,积线成面,构建较为科学的操作性很强的写作训练系统。
   (二)写,怎样引领团队研究读写结合。
   1.要有优秀的团队。教师充分了解文本,充分了解学生,学生充分了解教材,充分了解文本。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才算建成。
   2.要有明确的目标。多个文本,确定一个研究中心。
   3.要有清晰的思路。教师引领,学生跟随,模仿分析。
   4.要有具体的措施。(1)仿文摹写。学习完多文本阅读后,学生可以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仿句、仿段、仿篇等训练形式,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2)拓展练笔。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方法后,就可以适时拓展练笔。练笔的形式很多,有补白类的,如补充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有情感升华、主题提升类的;有扩写类的等。(3)续写练笔。学生对多文本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的课文续写下去。(4)推荐阅读。这一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将多文本的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二、多文本读写结合探究要点的实际应用
   1.多文本读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学生一节课中可以同时对多个文本进行分析研究,这就使学生的阅读量在无形中大大增加。有了丰富的阅读量的积累,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感受语文魅力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快速写作的能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点批注,勤于动笔,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多文本读写,需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广泛的多文本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语句。但这些词汇、语句是死的,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将多文本写作置于现实生活中。鼓励学生写日记,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多文本阅读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写作中自由表达。
   3.多文本读写,需要与课堂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快速做题的能力。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通常采用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速读方式,不必拘泥于单一文本阅读时对字词句的理解,而要围绕选定的议题,侧重于从大量文字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比較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从而提升快速阅读和快速做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特级教师潘文彬老师说:“语文就是对承载着‘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而低年级的课堂里,与其说是“运用”,不如说是“表达”更为妥帖,而理解与积累,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笔者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给生字扩词,让理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贯串着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文字运用能力,对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作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下面我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浅谈提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旦学生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不管教师怎么努力,都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作
期刊
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而高中班主任在这个阶段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对班主任的工作与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现与大家进行探讨学习。   一、班主任要有全面的科学知识,优秀的教学能力,并且要言传身教   班主任,首先是学生某一科目的任课老师,因此对于该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力、教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作为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并且要
期刊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尝试变(跨)体写作,能使学生准确把握文体特征,集中梳理“同质”或“异质”题材,鉴赏文本在思想情感、语言风格、章法结构等的异同,赏析玩味语篇的秘妙之处并指向文本解构之后的写作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步韵追和,也是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现象。将不入音律的散文改写成入音律的诗和词,对文本进行再创作,乃至集字成篇,表达自己与作者心灵的契合,以便于诵读歌唱,這是阅读走向逻辑纵
期刊
《说文广义》中收录有关湖湘文化的词语中,涉及湖湘地名的就有20余条。其中有详述地名的由来,或是引用湖湘地名来阐释词义。本文以“楚”“衡”为例来进行探讨。   楚,方书谓之牡荆,俗呼黄荆,其本丛生,故本训云“木丛生者”。古以作杖,扑有罪者,或用榎,或用荆,曰夏楚。楚地多黄荆,故楚始入春秋曰荆,后曰楚,一也。   楚,我们见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楚”代表“楚国”,在我们认识的世界里,它是历史概念。春
期刊
带着“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的美誉,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环,带着“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美名,我跨出大学校门,踏入中学校门。弹指一挥间,二十年了!站在三尺讲台上,蓦然回首,才发现,作为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权力和财富,没有让人骄傲的声名和地位,也没有使人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有的只是忙忙碌碌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但我忙碌并快乐着,我深爱着我的职业——教师!   师表风范:
期刊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一旦变被动为主动,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求知潜能,这种求知潜能必将推动他们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从而步入广阔的大语文学习空间。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笔者试谈三点。   一、师生关系要和谐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意识,引领他们走入阅读活动,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情态温和。教师的冷若冰霜成为横亘在师生之间的屏障,阻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从而也扼杀了学生的参
期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家庭收入,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农民工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   在这一特殊背景中成长的农村儿童,与同龄人相比,有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是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因为常年与父亲或母亲分离,甚至常年父母亲都不在家,心理上会产生自卑。一旦遇到什么问题或困难,他们不能及时得到父母亲的帮助,而那些
期刊
韩愈《师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师者工作的首要位置,这足以表明“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那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赫尔巴特语)由此可见,“道德品质”对于育人来说,既是全面发展的“必需品”,又是健康成长的“营养品”。就初中语文课来说,如何突出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文性教育现象呢?笔者对此做些探讨。   1.善于从“教材利用”中促进德智互动。作为“例
期刊
一、在想象中寻觅写作的快乐   要在常用的作文素材上多一些想象。作文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真的体验和美的创造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高扬“抒写自我风采”的旗帜,并引导学生关照自我心灵,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一)让想象丰富作文的情感   真情是文章主旨的凝聚点,结构的链接点,表达的生长点。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捧给读者的是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就会达到撼人心魄的美学力量。但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