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素质是指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将学得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通过内化所形成的内在的精神品质与价值意识,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气质。”[1]目前,对大学生的教育除了专业教育外,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其可以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满足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2]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与低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我国很多高校看重专业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情感方面:希望被爱,不会爱人
由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情感上希望被爱,不会爱人。这会导致他们在为人处世上自我、功利,只想着自己,忽略他人的感受;想事、做事从个人角度出发,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关爱之心,有的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2 责任感方面:希望自由,缺乏责任感
当前,一些大学生喜欢没有约束的生活,不喜欢家里、学校和社会的约束,希望自由。但同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为自己、家人、学校和社会承担责任,缺乏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思想和行为不够成熟。表现为对他人和集体的事不积极、不参与;对国家的大事小情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意识淡漠,民族归属感淡化。[3]
3 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人生追求庸俗化,好逸恶劳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特别疼爱,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很自我,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情绪化、发脾气,也容易形成遇事好冲动的毛病。这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不利于学习和工作。同时,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很多大学生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过分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不愿意吃苦,不爱付出,不爱劳动,好逸恶劳,出现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无心学业、得过且过的现象。[4]
4 理性思维能力差
网络时代的到来,丰富了大学生生活,但也剥夺了大学生思考的机会。导致很多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差,表现为判断力、辨别力、思想防御能力不如人意。进而会对问题、事件不能正确分析,容易人云亦云,受到负面思想的影响。
5 法治理念缺失
由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而且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制建设时间短,导致很多中国人法律意识淡漠,法制观念不强,法律思维不成熟,依情办事的习惯仍然没有改变。大学生虽然是知识分子,但长期受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存在法治理念缺失的问题。
二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等形式方面做得较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相关的教育内容缺失或者不够全面、不够彻底;相关的教育内容没有针对性或者针对性不够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教育缺失;“自由—责任”教育缺乏针对性;法律思维教育不够;理性思维能力教育缺失;情绪、欲望控制教育缺失。
三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分为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两个方面。教育形式方面,即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对策,国内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而且经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建设,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取得一定的进展,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教育内容方面,要有针对性,而且重点突出。所以,本文认为要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问题,针对高校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1 情感教育:仁者爱人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的情感方面存在的希望被爱、不会爱人的问题,要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情感有正确的认识,要知道情感是诉求和功能的统一体,情感的诉求是希望被关心、被爱,情感的功能是爱人。因此,一个完整的人在情感方面应该做到诉求和功能的统一,即在情感上既希望被关心、被爱,也能做到仁者爱人。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仁者爱人。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正统地位,其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5]一个人如果只是希望情感的诉求得到满足,而不愿意发挥情感的功能,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奉行个人主义的人,当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摆脱个人主义的影响,才能尊重他人,能够待人真诚,对他人和社会宽容而不苛求,从而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这无疑有利于和他人、和社会相处。
2 “自由—责任”教育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希望自由,但没有理解自由的真正含义,不愿意或不能够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责任和后果的现象,要加强“自由—责任”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受外在的限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是在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选择和行为。同时,自由也意味着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正如西方哲学家萨特所说:“绝对自由意味着选择的绝对自由以及承担选择后果的绝对责任。”[6]所以,在自由做出决定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冷静,不能不假思索地率性而为。只有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刻、正确理解自由的含义,才能取得精神世界的进步。[7]
3 合理控制情绪、欲望教育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问题,要加强合理控制情绪、欲望教育。
首先,“情绪就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8]每个人遇到好事或者坏事都会有情绪,只是强烈程度不一样,有的比较温和,有的相对激烈一些,还有的过于激烈而走向极端。在学生群体中常见的情绪问题有自卑、焦虑、抑郁、易怒、压抑、嫉妒、冷漠等。这些问题无益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要教育学生了解情绪问题的危害,帮助学生分析这些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教会学生管理情绪、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人都有需求,合理的需求能使人积极、奋进,过分的欲望可能蒙蔽人的心智而使人走上歧途。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合理控制欲望的必要性,“当理性原则支配着灵魂时,灵魂正当地统摄着身体;反之,当欲望原则支配着灵魂时,身体反常地毁坏着灵魂。”[9]因此,要教育学生了解哪些是正当合理的需求;哪些是过分的欲望及其危害;满足正当需求的途径有哪些;劳动的意义和伟大之处;如何看待不合理的需求,如何控制过分的欲望。通过教育,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好逸恶劳的危害,改变学生对劳动的看法,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避免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影响,形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人生观。
4 理性思维能力提升教育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理性思维能力差的问题,要加强理性思维能力提升教育。
理性思维能力是指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运用辩证逻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运用要求具备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广博的知识面,以及以辩证逻辑为基础的逻辑分析能力。相比于感性的或者情感化的思维方式达到对事物表象的、片面的认识,理性思维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相比之于感性的、情感化的思维方式具有直接性、简单性的特点,理性思维则具有深刻性、抽象性的特点。
正因为感性的、情感化的思维方式简单、具体、易行,理性思维抽象、复杂,执行起来费脑子,所以很多大学生懒于理性思维能力训练。但越是如此,越要加强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提升教育,只有具备理性思维能力,想问题做事情才会趋于成熟,思想才会具有防御能力,才不会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人文素质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为此,要努力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广泛阅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书籍,提高其知识储备。同时进行思维训练,定期组织学生对一些新闻事件和热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5 法治理念教育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法治观念淡漠等问题,必须加强法治理念教育。
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基本知识,还要树立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理性化的法治观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10]其包含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理念教育,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这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塑造新的行为模式,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法治与人治的区别、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区别、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等。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教育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2]马艳玲.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教育,2013
(10):87-88.
[3][4]陈海,乌云格日乐.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
报,2013(7):123.
[5]车辉.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34.
[6]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29.
[7]宫照敏.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需解决
的几个问题[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7.
[8]邓明珍,王瑞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11:43.
[9]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53.
[10]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3:152.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与低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我国很多高校看重专业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情感方面:希望被爱,不会爱人
由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情感上希望被爱,不会爱人。这会导致他们在为人处世上自我、功利,只想着自己,忽略他人的感受;想事、做事从个人角度出发,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关爱之心,有的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2 责任感方面:希望自由,缺乏责任感
当前,一些大学生喜欢没有约束的生活,不喜欢家里、学校和社会的约束,希望自由。但同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为自己、家人、学校和社会承担责任,缺乏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思想和行为不够成熟。表现为对他人和集体的事不积极、不参与;对国家的大事小情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意识淡漠,民族归属感淡化。[3]
3 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人生追求庸俗化,好逸恶劳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特别疼爱,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很自我,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情绪化、发脾气,也容易形成遇事好冲动的毛病。这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不利于学习和工作。同时,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很多大学生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过分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不愿意吃苦,不爱付出,不爱劳动,好逸恶劳,出现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无心学业、得过且过的现象。[4]
4 理性思维能力差
网络时代的到来,丰富了大学生生活,但也剥夺了大学生思考的机会。导致很多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差,表现为判断力、辨别力、思想防御能力不如人意。进而会对问题、事件不能正确分析,容易人云亦云,受到负面思想的影响。
5 法治理念缺失
由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而且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制建设时间短,导致很多中国人法律意识淡漠,法制观念不强,法律思维不成熟,依情办事的习惯仍然没有改变。大学生虽然是知识分子,但长期受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存在法治理念缺失的问题。
二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等形式方面做得较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相关的教育内容缺失或者不够全面、不够彻底;相关的教育内容没有针对性或者针对性不够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教育缺失;“自由—责任”教育缺乏针对性;法律思维教育不够;理性思维能力教育缺失;情绪、欲望控制教育缺失。
三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分为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两个方面。教育形式方面,即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对策,国内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而且经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建设,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取得一定的进展,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教育内容方面,要有针对性,而且重点突出。所以,本文认为要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问题,针对高校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1 情感教育:仁者爱人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的情感方面存在的希望被爱、不会爱人的问题,要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情感有正确的认识,要知道情感是诉求和功能的统一体,情感的诉求是希望被关心、被爱,情感的功能是爱人。因此,一个完整的人在情感方面应该做到诉求和功能的统一,即在情感上既希望被关心、被爱,也能做到仁者爱人。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仁者爱人。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正统地位,其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5]一个人如果只是希望情感的诉求得到满足,而不愿意发挥情感的功能,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奉行个人主义的人,当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摆脱个人主义的影响,才能尊重他人,能够待人真诚,对他人和社会宽容而不苛求,从而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这无疑有利于和他人、和社会相处。
2 “自由—责任”教育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希望自由,但没有理解自由的真正含义,不愿意或不能够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责任和后果的现象,要加强“自由—责任”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受外在的限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是在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选择和行为。同时,自由也意味着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正如西方哲学家萨特所说:“绝对自由意味着选择的绝对自由以及承担选择后果的绝对责任。”[6]所以,在自由做出决定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冷静,不能不假思索地率性而为。只有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刻、正确理解自由的含义,才能取得精神世界的进步。[7]
3 合理控制情绪、欲望教育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问题,要加强合理控制情绪、欲望教育。
首先,“情绪就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8]每个人遇到好事或者坏事都会有情绪,只是强烈程度不一样,有的比较温和,有的相对激烈一些,还有的过于激烈而走向极端。在学生群体中常见的情绪问题有自卑、焦虑、抑郁、易怒、压抑、嫉妒、冷漠等。这些问题无益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要教育学生了解情绪问题的危害,帮助学生分析这些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教会学生管理情绪、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人都有需求,合理的需求能使人积极、奋进,过分的欲望可能蒙蔽人的心智而使人走上歧途。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合理控制欲望的必要性,“当理性原则支配着灵魂时,灵魂正当地统摄着身体;反之,当欲望原则支配着灵魂时,身体反常地毁坏着灵魂。”[9]因此,要教育学生了解哪些是正当合理的需求;哪些是过分的欲望及其危害;满足正当需求的途径有哪些;劳动的意义和伟大之处;如何看待不合理的需求,如何控制过分的欲望。通过教育,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好逸恶劳的危害,改变学生对劳动的看法,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避免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影响,形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人生观。
4 理性思维能力提升教育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理性思维能力差的问题,要加强理性思维能力提升教育。
理性思维能力是指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运用辩证逻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运用要求具备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广博的知识面,以及以辩证逻辑为基础的逻辑分析能力。相比于感性的或者情感化的思维方式达到对事物表象的、片面的认识,理性思维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相比之于感性的、情感化的思维方式具有直接性、简单性的特点,理性思维则具有深刻性、抽象性的特点。
正因为感性的、情感化的思维方式简单、具体、易行,理性思维抽象、复杂,执行起来费脑子,所以很多大学生懒于理性思维能力训练。但越是如此,越要加强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提升教育,只有具备理性思维能力,想问题做事情才会趋于成熟,思想才会具有防御能力,才不会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人文素质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为此,要努力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广泛阅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书籍,提高其知识储备。同时进行思维训练,定期组织学生对一些新闻事件和热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5 法治理念教育
针对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法治观念淡漠等问题,必须加强法治理念教育。
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基本知识,还要树立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理性化的法治观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10]其包含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理念教育,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这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塑造新的行为模式,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法治与人治的区别、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区别、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等。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教育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2]马艳玲.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教育,2013
(10):87-88.
[3][4]陈海,乌云格日乐.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
报,2013(7):123.
[5]车辉.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34.
[6]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29.
[7]宫照敏.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需解决
的几个问题[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7.
[8]邓明珍,王瑞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11:43.
[9]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53.
[10]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