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批评,从姜文与史航的可爱说起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x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我在北京大学给学生开设一门“影视理论与批评”课程,自己也会比较主动地介入当下的各种影评活动之中。不得不说,跟以前相比,我已经越来越不敢断言什么是“好”的电影,也越来越不敢肯定什么是“正确”的电影批评了。
  因此,当我在姜文电影《邪不压正》中看到史航饰演的“华北第一影评人”的时候,竟然增加了对姜文和史航的好感。在我看来,这正是导演的认真与批评的力量之所在。姜文和史航的可爱,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好”的电影还是太多,只是“正确”的影评无处寻觅。翻阅各种版本的《世界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那些位置显眼篇幅最多的影片,一般来说就是“好”电影的代名词;同样,点开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烂番茄和豆瓣网、时光网等电影评分网站,那些点赞最多得分最高的影片,应该也是公认的“好”电影。在连篇累牍的影人评介和汗牛充栋的影片排名中,学院里的电影史写作者跟互联网的“沉默的大多数”一起,“合谋”了电影的“封神榜”及其经典化运作。这也是当下的电影史之于文学史、音乐史和美术史的不同。接下来的问题是,“正确”的电影批评到底在哪里?电影批评的力量究竟如何?
  如果说,一部面向普通受众的电影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而且必须撰写成一部由杰出导演创造的优秀影片的历史,那么,电影史里的批评家们,便只会在毫不起眼的括号或注释里昙花一现。尽管随着大数据和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大多数观众的视野中,批评的声音更有希望被关注,批评者的地位也有可能得到强化,但批评的力量反而在消解;尤其当“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时候,话语之间的自我增殖与相互耗散,将使批评的标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空前模糊化。真正的困境在于:如果還需要思想,电影的思想何处安放?如果还需要锋芒,批评的锋芒又将指向何方?
  诚然,电影是需要思想的,批评也需要锋芒。如果没有思想,格里菲斯不会因《党同伐异》的“革命性”野心而惨遭票房败绩,爱森斯坦不会在政治体制与电影形式的剧烈冲突中无所适从,黑泽明也不会在创作与精神的低谷几度自杀;也就是说,杰出的电影作者与伟大的电影作品,最终都将指向灵魂的深处与思想的高地;与此同时,如果没有锋芒,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国影坛的“软硬”之争,便不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国产电影的生存状态;而以安德烈·巴赞、弗朗索瓦·特吕弗等为代表的《电影手册》集团,也不会在20世纪50年代“时刻准备着”捍卫“电影寡妇”杜甫仁科与“电影孤儿”罗伯特·布列松,进而成为整整一代评论家和电影导演的良知;同样,包括安德鲁·萨里斯、斯坦利·考夫曼和罗杰·伊伯特等在内的“电影一代”批评家,也不会在“新好莱坞”的成长时期,将电影评论提升为一种正式的、严肃的写作方式,罗杰·伊伯特也不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艺批评奖的影评人。如其所言,对于好莱坞和一般主流电影来说,尽管一部影片表达三个观点会“坏了规矩”,影片本身也会没有人看,但他的《伟大的电影》一书所介绍的影片,恰恰是每一部都表达了至少三个观点。—— 电影的思想呼唤批评的锋芒,批评的锋芒掘发电影的思想。
  然而,在权力与资本主宰的世界里,思想早已退守到电影的偏僻角落,或者静候在众人的目光之外。罗杰·伊伯特曾经感叹,在美国的大学跟学生们交流时,发现不少电影大师的名字已经无人知晓,甚至连电影专业的学生都没有看过布努埃尔、布列松或小津安二郎的任何一部影片。其实,漠视经典和丧失历史已经足够令人心痛,但更加悲哀的是,对于一般观众甚至专业学子来说,电影仅是满足视听快感与表达个人好恶的工具,既不应跟思想结缘,也不能被大师绑架。他们可以毫无愧疚甚至充满骄傲地宣称:“我从来不看让-吕克·戈达尔!”或者“我不喜欢英格玛·伯格曼!”
  显然,始终遇冷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的思想或思想的电影。迄今为止,是否还有迷影者如当年的弗朗索瓦·特吕弗一样,以谈恋爱的心情和姿态坐得离银幕越来越近,只为强烈地想要“进入”电影?或者,像钟惦棐一样为了影评事业与中国的电影美学一丝不苟地“活着干,死了算”?如果没有这些以电影为信仰并蕴蓄批评锋芒的电影人,电影的思想确实无处安放,思想的电影也会在人类精神的荒原继续流浪。也许,通过对欲望和快感的无休止地征服,未来的电影将要最终完成器官对身体以及肉体对思想的暴政?
  在《电影之死:历史、文化记忆与数码黑暗时代》(2000)一书中,视听资料与影像保护专家保罗·谢奇·乌塞指出,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既成的、强大的和破坏性的工具,正在不可复原地重塑人类的文化遗产,也在牺牲我们对电影和历史的观念;而在为此书所作序言中,导演马丁·斯科西斯也对我们的文化漠视自己的影像散失深表不安,在他看来,我们正在被教唆着把观看当成“朝生暮死”“微不足道”的艺术而漠然处之。
  为了抵抗这种在“数码黑暗时代”里愈益显著的“漠视”和“漠然”,电影的思想需要通过经典的不断阐发得到确认,在历史的现场和当下的语境里重获生命,并在批评的锋芒中,以电影的名义,认真体验我们的复杂情感,深入检讨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而冷静反思时代的精神状况与人类的生存处境。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电影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日前,由金莉教授等人所著的《美国当代女权主义文学评论家研究》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的作品和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渊源和轨迹、基本理论、重要特征、与其他理论思潮的关系,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态势,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全面透彻地把握了这一以性别意识为核心词的思想传统。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既是一种文学批评,也是一种文化批评。女权运动、女权批评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漫长的岁月中,众多的名山大川,哺育了无数的子民,也承载了民族的欢乐与苦难,对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山川以其雄伟壮丽、多彩多姿的美,吸引无数的文人墨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他们陶醉沉迷其中,与山川精神往来,文心被激活,诗兴被催醒,遂以生花妙笔描摹山川之真容,以纵横才气点染山川之氣质。山川之美由此被存储定格于惊天泣鬼、脍炙人口的妙语名篇中,让酷爱山水的人能
尘封十年之久,汤一介先生的家族传记式作品《我们三代人》终于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作品记述了汤氏三代在100多年的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生活和学术活动的经历,在我们看来,这部作品为我们了解百年学术史、文化史和政治史提供了一个窗口。  汤氏三代人,时历三世,汤一介先生的祖父汤霖先生为晚清进士,任知县于甘肃渭源,虽仕途并未显达,但却已留意于新式教育。对时世的变迁有先见之明,即预料中国社会将陷入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如火如荼的今天,墨学研究不应该缺场,事实上,也没有缺场。这不,《墨子趣谈》近期出版了,给墨学研究再添一力。拜读《墨子趣谈》,深感其妙,其妙在时。  今日,国学、传统文化已成为文化的新祈尚。君不见神州大地此国学讲堂、彼传统文化讲座比比皆是?唯憾讲起传统文化、国学,普通民众脑海浮现的总是儒道释。殊不知,墨家、法家等诸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文明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法家
明确提出“美育立德”的是国务院办公厅,时间是2015年9月,出处是其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政府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将“美育”和“德育”直接贯通起来,表述为“(学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这句话其实很有来由,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人们在讨论怎样进行全面的人民教育的时候,许多人认为美育就是为了陶冶情操、提升人格,也就是“德育”,准确地说是德育
业师杨志玖先生(1915—2002),字佩之,山东淄博人,回族,著名历史学家。1934年9月,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39年,考取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师从姚从吾、向达二位教授,专攻蒙元史。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员,中央研究院(1949年前)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又兼任《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历史教学》编委会主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顾问、中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根本传统;其群经之首(汉代以后《易》为六经之首)的经学地位、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以及讽谏美刺的诗学使命等,更是深刻影响了我国政治、思想、学术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惠泽广布,源远流长。《诗经》描写了丰富而火热的生活。上自宫廷宴享、宗庙祭祀、天子力田、武臣出征,下至大夫行旅、小吏干公、百姓劳作、男女爱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继李白、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元稹(779—831),字微之,排行九,因称元九,河南洛阳人。“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册,P34)。二人当时号为“元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多见的知己式诗友。元稹于大和五年(831)去世后,白居易作有《
李贺是唐代的重要诗人,杜牧为他写叙,李商隐为他立传,皮日休更是盛赞他是自李白以来百年内的歌诗翘楚。  李贺诗,不可无一,不能有二。“而前乎唐与后乎唐亦无此诗”(陈式《重刻昌谷集注序》)。李贺自成一体的“长吉体”,直到近代还被人广为效仿。宋代以后,李贺就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  李贺是个文化之谜,他一生苦难,才大而命舛,只活了27岁,其诗为一种失败主义阴影所笼罩,顽强地表现着诗人极不甘心失败
20世纪20年代,有一位身份奇特、见解深刻的外国女士,她对南开学校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和精准的解析,然后给予极高评价,成为洞悉南开学校成功奥秘的人。她的名字是露存。  露存究竟是一个什么多样的人呢?以往学术界对她并不了解,对她的经历也并不十分清楚。笔者最近在翻阅一本名为《心文》的著作时,对她才有所了解,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壹  据近代著名女报人、妇女运动领袖朱胡彬夏介绍,露存原籍波兰,长期在法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