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成名后志得意满的作家王朔决定把自己新作定名为《我是你爸爸》,像极了一个歪打正着的预言。
近30年来,乱叫“爸爸”开始在年輕人中间流行。大方承认“你就是我爸爸”不再令人难为情,当年的读者感觉被冒犯的那份尴尬正在被消解殆尽。
某宝上出现这样一些卖家:你只需支付一块多钱的价格,就能让真人叫你一声爸爸。
你问有没有买家会买?订单量还挺高的。
除了词义的失格,词义上的通货膨胀也广泛存在。譬如哈哈、呵呵等,过去我们用两个哈哈即可向对方传达愉快的观点,而现在则要使用十几个哈哈,才不至于显得敷衍。更多更复杂的反应则会直接用表情包替代。
从那些日常环绕着我们的流行词汇中,最能简易地窥见当下年轻人的模糊面目。
那么,是谁在被叫爸爸?
2014年,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布了它的股票代码:BABA,它取自阿里巴巴拼音的后4个字母。消息公布后,有网友调侃,马云这是要故意让美国投资者叫“爸爸”。
于是,“马云爸爸”的昵称不胫而走。
由互联网大佬们带头,包括“丁磊爸爸”“马化腾爸爸”等在内开始流行,有的甚至出现在自家官微的宣传文案中,一发不可收拾。
不光是国民爸爸,这种亲属化的命名方式还带动了国民老公、国民岳父和国民媳妇等的应运而生。
随后,爸爸这个称谓开始了它的下沉之旅。
譬如广告界的金主爸爸、甲方爸爸,游戏圈的暴雪爸爸(指代业内知名的游戏公司暴雪游戏)、Faker爸爸(指代一名电竞选手)等称号广为流传。前几年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给你买橘子“的梗(出自朱自清的《背影》),更是体现出“叫爸爸”已经成为国民级的互动。
又是谁在乱叫爸爸呢?
叫爸爸的流行速度已经远超大多数年轻人娶妻生子的进度,但他们并非提前感受到了“初为人父”的喜悦。
就在前段时间,束手无策的虎嗅某主编竟也以直呼编辑“爸爸”的方式开展催稿工作。
不知从何时起,拜托朋友帮忙取快递、占座时,叫对方一声“爸爸”成了常规操作。一种名为“爸爸友谊”的交友理念也开始在年轻人之间兴起。
为乱叫爸爸的流行推波助澜的年轻人中,有出于崇敬发自内心地呼喊爸爸的,也有人在江湖“认贼作父”的,但绝大部分年轻人只是随声附和、借此调侃取乐。
为什么偏偏是爸爸?
国人对爸爸这个称谓的使用,最早可考记录是三国时代魏人张揖所著《广雅》:爸,父也。
自古帝王将相也都有自我标榜爱民如子的传统。神话宗教中,父亲形象的主神是标配。这是因为当社会正处于父权崇拜时期,爸爸的角色同皇帝、神明一样,本身也是权威的一种。
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辈分游戏中,爸爸和爷爷出场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妈妈和奶奶。
步入网络时代,爸爸这个词在数十年内就完成了过去上千年都没有做到的词义丰富,变得“内涵”起来。尤其是“我爸是李刚”和郭美美等事件深度发酵后,原本温馨的称谓史无前例地与社会阶层和权钱色交易紧密结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部分年轻人开始用爸爸来指代某人是负责人、权威人物、保护者或某一领域的达人。从这个角度理解,不论男女老少,都有被尊称爸爸的资格和可能。
两年前,国外某论坛举办了一次关于“为什么我们那么爱乱叫爸爸”的问卷调查。结论显示: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个为什么,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我们乐此不疲要使用它。
爸爸顺势成为头号社交货币。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轻易地获得来自外界的认同感与联系感。其实,娱乐大众在做到喜闻乐见的同时,也不该去伤害至亲们的感情。如果连骨肉亲情都能拿来被麻木地消费,那还有什么值得我去敬畏。
真心希望乱叫爸爸适可而止。
近30年来,乱叫“爸爸”开始在年輕人中间流行。大方承认“你就是我爸爸”不再令人难为情,当年的读者感觉被冒犯的那份尴尬正在被消解殆尽。
某宝上出现这样一些卖家:你只需支付一块多钱的价格,就能让真人叫你一声爸爸。
你问有没有买家会买?订单量还挺高的。
除了词义的失格,词义上的通货膨胀也广泛存在。譬如哈哈、呵呵等,过去我们用两个哈哈即可向对方传达愉快的观点,而现在则要使用十几个哈哈,才不至于显得敷衍。更多更复杂的反应则会直接用表情包替代。
从那些日常环绕着我们的流行词汇中,最能简易地窥见当下年轻人的模糊面目。
那么,是谁在被叫爸爸?
2014年,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布了它的股票代码:BABA,它取自阿里巴巴拼音的后4个字母。消息公布后,有网友调侃,马云这是要故意让美国投资者叫“爸爸”。
于是,“马云爸爸”的昵称不胫而走。
由互联网大佬们带头,包括“丁磊爸爸”“马化腾爸爸”等在内开始流行,有的甚至出现在自家官微的宣传文案中,一发不可收拾。
不光是国民爸爸,这种亲属化的命名方式还带动了国民老公、国民岳父和国民媳妇等的应运而生。
随后,爸爸这个称谓开始了它的下沉之旅。
譬如广告界的金主爸爸、甲方爸爸,游戏圈的暴雪爸爸(指代业内知名的游戏公司暴雪游戏)、Faker爸爸(指代一名电竞选手)等称号广为流传。前几年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给你买橘子“的梗(出自朱自清的《背影》),更是体现出“叫爸爸”已经成为国民级的互动。
又是谁在乱叫爸爸呢?
叫爸爸的流行速度已经远超大多数年轻人娶妻生子的进度,但他们并非提前感受到了“初为人父”的喜悦。
就在前段时间,束手无策的虎嗅某主编竟也以直呼编辑“爸爸”的方式开展催稿工作。
不知从何时起,拜托朋友帮忙取快递、占座时,叫对方一声“爸爸”成了常规操作。一种名为“爸爸友谊”的交友理念也开始在年轻人之间兴起。
为乱叫爸爸的流行推波助澜的年轻人中,有出于崇敬发自内心地呼喊爸爸的,也有人在江湖“认贼作父”的,但绝大部分年轻人只是随声附和、借此调侃取乐。
为什么偏偏是爸爸?
国人对爸爸这个称谓的使用,最早可考记录是三国时代魏人张揖所著《广雅》:爸,父也。
自古帝王将相也都有自我标榜爱民如子的传统。神话宗教中,父亲形象的主神是标配。这是因为当社会正处于父权崇拜时期,爸爸的角色同皇帝、神明一样,本身也是权威的一种。
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辈分游戏中,爸爸和爷爷出场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妈妈和奶奶。
步入网络时代,爸爸这个词在数十年内就完成了过去上千年都没有做到的词义丰富,变得“内涵”起来。尤其是“我爸是李刚”和郭美美等事件深度发酵后,原本温馨的称谓史无前例地与社会阶层和权钱色交易紧密结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部分年轻人开始用爸爸来指代某人是负责人、权威人物、保护者或某一领域的达人。从这个角度理解,不论男女老少,都有被尊称爸爸的资格和可能。
两年前,国外某论坛举办了一次关于“为什么我们那么爱乱叫爸爸”的问卷调查。结论显示: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个为什么,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我们乐此不疲要使用它。
爸爸顺势成为头号社交货币。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轻易地获得来自外界的认同感与联系感。其实,娱乐大众在做到喜闻乐见的同时,也不该去伤害至亲们的感情。如果连骨肉亲情都能拿来被麻木地消费,那还有什么值得我去敬畏。
真心希望乱叫爸爸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