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创设和谐的评价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倡导开放的活动方式,促进多层次学生共同提高。
关键词:民主;和谐;主体意识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一、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再是权威,而是首席学生,要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和学生一同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做到以亲切、平和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善待那些回答问题中有错误的学生,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如:老师让学生口述一道题的解题过程,结果第一个学生回答错了,其他学生畏畏缩缩不敢回答。这时老师用勉励的口气对学生说:“你们大胆回答,即使错了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共同探讨嘛!”老师一番勉励的话语,增长了学生的勇气,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只有使每一位学生从教师的身上感受到爱心和期望,学生才会有主动参与意识,敢于质疑、主动探索,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智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和拓展。
二、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最大的乐趣在于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如果学生在探究中看不到自己的成果,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努力优化问题设置,创设轻松问题情境。问题设计得新,就能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问题设计得深,犹如向学生思维之湖投入一颗石子,能泛起层层涟漪,能激起朵朵美丽的思维之花。如在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古诗《使至塞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欣赏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进入学习,既为新知产生提供了源头,也激起了学生兴趣。问题设计得精,便能使一课之重、难点凝聚于此问,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问题设计得有梯度,学生便能以问题为阶梯逐层理解新知。如在讲授《中心投影》时,创设如下情境:一天晚饭后,姐姐小丽带着弟弟小刚出去散步,经过一盏路灯时,小刚突然高兴地对姐姐说:“我踩到你的‘脑袋’了”。你能确定小刚此时所站的位置吗?(已知点光源与表示人的身高的线段确定投影)。 如果此时小刚的影子与姐姐的影子一样长,你能在图(图略)中画出表示小刚身高的线段吗?(已知点光源与投影确定表示人的身高的线段)。
【提问】(1)这两个问题的已知和所求有什么区别?我们能不能将已知和所求再换一换呢?(变为:给出表示人的身高的线段和影子来确定光源)(2)那么只给出小丽和她的影子你能确定光源的位置吗?(不能)(3)谁有办法确定光源?(再给出小明和他的影子)学生比较情境中的两个问题,发现其区别,并进行变式练习:如图(图略),确定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通过创设具有联系和启发性,学生感兴趣且有助自主探索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通过动手画图、想象、比较、交流、师生间相互评价补充,将探究推向深处,从而突出了重点。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三、创设和谐的评价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需要。”学生的自我实现有赖于教师的赏识,同学的赞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者,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善于运用表扬、鼓励性语言,如“真棒”“我欣赏你敏锐的洞察力”“希望加倍努力,你的潜力还很大”等,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的情感,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间的交流评价。如归纳总结时设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学生发言,同桌对讲,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交流评价,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
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时对照目标要求,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四、倡导开放的活动方式,促进多层次学生共同提高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为核心,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和教学策略体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的共同发展。如我在教“用平面截几何体”这一课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有效学习方式,让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各负其责,想办法解答。这个活动难度不大,学生们在组内各有分工,所以都积极参与,人人动手。这时课堂学习气氛宽松,营造了很好的探究环境。然后我抛出“截面有哪些种不同情况”这一问题,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让他们在小组里讨论方案。学生有比我们更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提出了如何用平面截几何体的种种假想。我让他们在组内动手操作,汇报结果并记录。这时小组活动的难度适宜,活动迥然有序。然后我让他们观察记录表,研究截面的形状到底和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研究的难度加大了,探究能力高的学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能力较弱的学生没了兴致。这时就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互相帮助的作用了。我规定:随意找任意一个同学起来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互相比一比谁的合作学习最出色!结果哪一个组都不甘落后,组内学生们互相帮助、组与组之间互相促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平等、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表现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秦皇岛市北戴河第二中学)
关键词:民主;和谐;主体意识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一、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再是权威,而是首席学生,要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和学生一同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做到以亲切、平和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善待那些回答问题中有错误的学生,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如:老师让学生口述一道题的解题过程,结果第一个学生回答错了,其他学生畏畏缩缩不敢回答。这时老师用勉励的口气对学生说:“你们大胆回答,即使错了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共同探讨嘛!”老师一番勉励的话语,增长了学生的勇气,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只有使每一位学生从教师的身上感受到爱心和期望,学生才会有主动参与意识,敢于质疑、主动探索,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智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和拓展。
二、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最大的乐趣在于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如果学生在探究中看不到自己的成果,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努力优化问题设置,创设轻松问题情境。问题设计得新,就能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问题设计得深,犹如向学生思维之湖投入一颗石子,能泛起层层涟漪,能激起朵朵美丽的思维之花。如在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古诗《使至塞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欣赏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进入学习,既为新知产生提供了源头,也激起了学生兴趣。问题设计得精,便能使一课之重、难点凝聚于此问,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问题设计得有梯度,学生便能以问题为阶梯逐层理解新知。如在讲授《中心投影》时,创设如下情境:一天晚饭后,姐姐小丽带着弟弟小刚出去散步,经过一盏路灯时,小刚突然高兴地对姐姐说:“我踩到你的‘脑袋’了”。你能确定小刚此时所站的位置吗?(已知点光源与表示人的身高的线段确定投影)。 如果此时小刚的影子与姐姐的影子一样长,你能在图(图略)中画出表示小刚身高的线段吗?(已知点光源与投影确定表示人的身高的线段)。
【提问】(1)这两个问题的已知和所求有什么区别?我们能不能将已知和所求再换一换呢?(变为:给出表示人的身高的线段和影子来确定光源)(2)那么只给出小丽和她的影子你能确定光源的位置吗?(不能)(3)谁有办法确定光源?(再给出小明和他的影子)学生比较情境中的两个问题,发现其区别,并进行变式练习:如图(图略),确定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通过创设具有联系和启发性,学生感兴趣且有助自主探索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通过动手画图、想象、比较、交流、师生间相互评价补充,将探究推向深处,从而突出了重点。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三、创设和谐的评价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需要。”学生的自我实现有赖于教师的赏识,同学的赞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者,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善于运用表扬、鼓励性语言,如“真棒”“我欣赏你敏锐的洞察力”“希望加倍努力,你的潜力还很大”等,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的情感,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间的交流评价。如归纳总结时设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学生发言,同桌对讲,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交流评价,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
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时对照目标要求,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四、倡导开放的活动方式,促进多层次学生共同提高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为核心,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和教学策略体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的共同发展。如我在教“用平面截几何体”这一课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有效学习方式,让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各负其责,想办法解答。这个活动难度不大,学生们在组内各有分工,所以都积极参与,人人动手。这时课堂学习气氛宽松,营造了很好的探究环境。然后我抛出“截面有哪些种不同情况”这一问题,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让他们在小组里讨论方案。学生有比我们更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提出了如何用平面截几何体的种种假想。我让他们在组内动手操作,汇报结果并记录。这时小组活动的难度适宜,活动迥然有序。然后我让他们观察记录表,研究截面的形状到底和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研究的难度加大了,探究能力高的学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能力较弱的学生没了兴致。这时就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互相帮助的作用了。我规定:随意找任意一个同学起来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互相比一比谁的合作学习最出色!结果哪一个组都不甘落后,组内学生们互相帮助、组与组之间互相促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平等、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表现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秦皇岛市北戴河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