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一种判断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以期提高肺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符合入组标准的NSCLC患者608例,采用SPSS随机数字生成器分组法按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建模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采用验证组病例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并与已有的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中央型或周围型)、病理类型以及胸膜牵拉征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为P=ex/(1+ex),其中x=-2.831+(0.825×肿瘤直径)+(1.53×中央型)+(0.779×胸膜牵拉征)+(1.883×病理类型)-(0.06×年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预测值和观察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95%CI:0.697~0.829)。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与VA模型及Fudan模型相比,本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准确率更高。
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预测能力和准确性均高于其他同类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是否进行进一步的纵隔淋巴结分期做出更合理的临床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