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它已经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数量意识和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公民基本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它们能帮助公民更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的生活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关键词: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明确目标,掌握方向
高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图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并维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获得有关数学最基本原理以及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演绎能力、评价能力、归纳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发展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二、改组“生活例题”,培养应用意识
走进生活,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关键是教师要树立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教学理念,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数学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们的数学教材,虽然有所改进,但情节内容还是缺乏時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真正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所以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要调整、改组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习题让学生解答,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除了将教材的原有例题改组之外,也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实际生活,整理自编数学问题。
三、知识情境展示生活化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情境是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必须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教师在设计课堂情境时应避免步入“形式化”的倾向,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载体呈现课堂,构建一种真实、开放、动态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用“一张纸对折20次有否比珠穆朗玛峰高”引入对数的概念,利用“三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引入排列的概念,用“体育彩票中特等奖的可能性”引入概率知识,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知识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作业布置生活化——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因此,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同时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如学了分段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后,我留了这样的作业: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而西瓜的价格往往与西瓜的重量相关。某人到一个水果店去买西瓜,价格表上写的是: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此人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店主说5元1角,1角就不要了,给5元吧。可这位聪明的顾客马上说,你不仅没少要,反而多收了我的钱。而顾客讲出理由,店主只好承认了错误,照实收了钱。同学们,你知道顾客是怎样晓得店主坑人的吗?请说明理由。
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作业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作业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并不能把“生活化”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追求。数学教学过程可以实现如下的概括: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数学教学需要一定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这里的生活情境是有选择的。“生活化”应该散发浓郁的数学味,避免步入形式化误区。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不仅仅把生活作为一种教学背景、一种课程资源,而更强调针对高中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突出发展学生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明确目标,掌握方向
高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图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并维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获得有关数学最基本原理以及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演绎能力、评价能力、归纳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发展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二、改组“生活例题”,培养应用意识
走进生活,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关键是教师要树立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教学理念,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数学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们的数学教材,虽然有所改进,但情节内容还是缺乏時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真正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所以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要调整、改组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习题让学生解答,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除了将教材的原有例题改组之外,也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实际生活,整理自编数学问题。
三、知识情境展示生活化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情境是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必须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教师在设计课堂情境时应避免步入“形式化”的倾向,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载体呈现课堂,构建一种真实、开放、动态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用“一张纸对折20次有否比珠穆朗玛峰高”引入对数的概念,利用“三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引入排列的概念,用“体育彩票中特等奖的可能性”引入概率知识,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知识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作业布置生活化——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因此,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同时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如学了分段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后,我留了这样的作业: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而西瓜的价格往往与西瓜的重量相关。某人到一个水果店去买西瓜,价格表上写的是: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此人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店主说5元1角,1角就不要了,给5元吧。可这位聪明的顾客马上说,你不仅没少要,反而多收了我的钱。而顾客讲出理由,店主只好承认了错误,照实收了钱。同学们,你知道顾客是怎样晓得店主坑人的吗?请说明理由。
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作业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作业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并不能把“生活化”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追求。数学教学过程可以实现如下的概括: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数学教学需要一定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这里的生活情境是有选择的。“生活化”应该散发浓郁的数学味,避免步入形式化误区。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不仅仅把生活作为一种教学背景、一种课程资源,而更强调针对高中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突出发展学生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