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的改革蓝图受到了国内各阶层的赞誉。确实,这是一份非常好的文件。这份文件反映了最近十年来社会各界的呼声,表达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共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问题意识,传递出“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积极信号。
路线和政策形成后,落实和执行就成了关键。如何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规划落到实处,相对于文件形成,要困难得多,重要得多,也最为人们所关切。因此有必要对改革的战略与策略问题,做一番讨论。
所谓战略,不是把马套到车前,而是指出马跑的方向,这是著名战略家利特·哈特的名言。好的战略,不是在规划室里制定出一份规划书,也不是任命恰当的军事将领,而是根据战略目标恰当地确定各兵种的基本任务,并确保他们彼此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体现全面改革的一个表述是“五位一体”,其中的关键是“一体”,“一体”就是马要跑的那个方向。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战略性课题,让每位中的一位都能有“一体”的意识并自我约束到这个“一体”上来,绝非易事。
其困难首先在于,战略规划者要对“一体”作出清晰的界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各位”就会各自表述,以便使自己的利益达致最大化。笔者曾经作过一个比喻,好比是信奉上帝的各个教派,都声称自己拥有上帝的眷顾,而事实上他们手中拿到的,不过是从上帝身上撕下的一缕布片而已。这正是我们面对的现实:大家都把布片当上帝,要求得到总体性的权利。
根据以往战略规划——比如历次五年规划——执行情况的经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最具刚性,因此存在着“一俊遮百丑”的问题。“五位一体”中,经济这一体压倒了其他体,甚至变成为唯一的“一体”。只有经济发展的道理是硬的,其他都是软道理。而经济发展又以GDP总量论英雄,这样在各级政府中就形成了GDP主义,大家都以这个中心为中心。虽然从“九五”规划开始大家就已经意识到这一弊端,但却没有很好的办法来矫正它。
按说,以目前的体制,解决战略中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问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政府处在主导地位,并没有同政府竞争的任何其他力量。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事实远非如此。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面上看是大一统体制,而事实上则如陈云指出的,是“四十四路诸侯,千百万藩王”,邓小平也赞成陈云的说法,他说:“陈云同志批评,各路诸侯太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自为政。这个批评是正确的。”(转引自房维中“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是个体制问题”)另一层面是,同一级政府内部,事务的轻重缓急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五位一体”中的“五位”,其地位就很不同。比如生态文明,在中央文件中,地位不可谓不高,但在政府工作中,往往受到忽视,常常是出了问题,才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再比如文化体制改革,在一些政府领导那里,文化的地位只是停留在“搭台”阶段,“唱戏”的还是经济。
这样看起来,改革系统性或协调性的缺失,责任在政府。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味地批评,而是要分析原因。社会千条线,政府一根针。所有的要求、建议、意见和呼声,都是提给政府的。如果把政府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面对如此巨量的信息流,政府如何才能应付呢?如何才能“不死机”呢?唯一的办法是采取简化的原则,设定轻重缓急日程表,也即是说,只能抓主线,不可能都重要,这样也就不可能谈系统性、协调性了。我们常常见到,政府官员事务极其繁杂,与之相比,“周公吐脯”实在不算什么。
改革之道,首先就是放权。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值得重视的悖论。如果放权是一项改革,那么这项改革就是政府的自我改革。人们要问,如果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为什么要改革呢?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呢?这个问题,涉及了根本。
改革只有创造出利益,才会得到支持。这句话的另一面是,正是因为有利益,才要去改革。上述命题存在于很多官员的观念中。因此,由政府主导的改革,存在着很大的一个陷阱,就是总把政府自身的利益或主导者的利益放到优先的地位。这是改革为什么常常得不到民众支持的原因,以至于老百姓一听到改革,就开始担心什么东西快涨价了。
改革要突破这一陷阱,首先就是要再造政府,实现治理观念和方式的转变。这是其一。其二,只有从新的改革中获得巨大利益的群体,才会支持新的改革,其含义是,必须在政府的外围,发展出强大的既得利益群体,这一群体从改革中获得了红利,他们成为改革的支持力量。其三,鼓励发展改革的“无利益忧关方”,也就是发展改革的公共性。这些群体,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支持某项改革或政策,而是出于公共利益。高尚的人有的是。
改革规划的落实,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着手,惟其如此,改革才能切实推进。
路线和政策形成后,落实和执行就成了关键。如何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规划落到实处,相对于文件形成,要困难得多,重要得多,也最为人们所关切。因此有必要对改革的战略与策略问题,做一番讨论。
所谓战略,不是把马套到车前,而是指出马跑的方向,这是著名战略家利特·哈特的名言。好的战略,不是在规划室里制定出一份规划书,也不是任命恰当的军事将领,而是根据战略目标恰当地确定各兵种的基本任务,并确保他们彼此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体现全面改革的一个表述是“五位一体”,其中的关键是“一体”,“一体”就是马要跑的那个方向。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战略性课题,让每位中的一位都能有“一体”的意识并自我约束到这个“一体”上来,绝非易事。
其困难首先在于,战略规划者要对“一体”作出清晰的界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各位”就会各自表述,以便使自己的利益达致最大化。笔者曾经作过一个比喻,好比是信奉上帝的各个教派,都声称自己拥有上帝的眷顾,而事实上他们手中拿到的,不过是从上帝身上撕下的一缕布片而已。这正是我们面对的现实:大家都把布片当上帝,要求得到总体性的权利。
根据以往战略规划——比如历次五年规划——执行情况的经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最具刚性,因此存在着“一俊遮百丑”的问题。“五位一体”中,经济这一体压倒了其他体,甚至变成为唯一的“一体”。只有经济发展的道理是硬的,其他都是软道理。而经济发展又以GDP总量论英雄,这样在各级政府中就形成了GDP主义,大家都以这个中心为中心。虽然从“九五”规划开始大家就已经意识到这一弊端,但却没有很好的办法来矫正它。
按说,以目前的体制,解决战略中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问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政府处在主导地位,并没有同政府竞争的任何其他力量。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事实远非如此。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面上看是大一统体制,而事实上则如陈云指出的,是“四十四路诸侯,千百万藩王”,邓小平也赞成陈云的说法,他说:“陈云同志批评,各路诸侯太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自为政。这个批评是正确的。”(转引自房维中“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是个体制问题”)另一层面是,同一级政府内部,事务的轻重缓急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五位一体”中的“五位”,其地位就很不同。比如生态文明,在中央文件中,地位不可谓不高,但在政府工作中,往往受到忽视,常常是出了问题,才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再比如文化体制改革,在一些政府领导那里,文化的地位只是停留在“搭台”阶段,“唱戏”的还是经济。
这样看起来,改革系统性或协调性的缺失,责任在政府。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味地批评,而是要分析原因。社会千条线,政府一根针。所有的要求、建议、意见和呼声,都是提给政府的。如果把政府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面对如此巨量的信息流,政府如何才能应付呢?如何才能“不死机”呢?唯一的办法是采取简化的原则,设定轻重缓急日程表,也即是说,只能抓主线,不可能都重要,这样也就不可能谈系统性、协调性了。我们常常见到,政府官员事务极其繁杂,与之相比,“周公吐脯”实在不算什么。
改革之道,首先就是放权。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值得重视的悖论。如果放权是一项改革,那么这项改革就是政府的自我改革。人们要问,如果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为什么要改革呢?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呢?这个问题,涉及了根本。
改革只有创造出利益,才会得到支持。这句话的另一面是,正是因为有利益,才要去改革。上述命题存在于很多官员的观念中。因此,由政府主导的改革,存在着很大的一个陷阱,就是总把政府自身的利益或主导者的利益放到优先的地位。这是改革为什么常常得不到民众支持的原因,以至于老百姓一听到改革,就开始担心什么东西快涨价了。
改革要突破这一陷阱,首先就是要再造政府,实现治理观念和方式的转变。这是其一。其二,只有从新的改革中获得巨大利益的群体,才会支持新的改革,其含义是,必须在政府的外围,发展出强大的既得利益群体,这一群体从改革中获得了红利,他们成为改革的支持力量。其三,鼓励发展改革的“无利益忧关方”,也就是发展改革的公共性。这些群体,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支持某项改革或政策,而是出于公共利益。高尚的人有的是。
改革规划的落实,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着手,惟其如此,改革才能切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