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分流安置人员思想状况

来源 :重庆行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ianyi199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其实施环保搬迁的重大决策。重钢成为继首钢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第二家实行环保搬迁的大型企业。大量分流人员的安置问题解决的好坏成为该企业、涉及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分流安置人员的思想状况
  自2007年实施环保搬迁以来,重钢共分流安置人员13317人,其中国有职工7744人、集体职工3348人、劳务工人和返聘人员2225人。分流安置人员思想状况总体稳定。
  (一)搬迁工作认同度高
  调查反映,多数职工理解和支持市政府所作决定,能够正确认识重钢环保搬迁对于重庆市,特别是大渡口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展现出较强的奉献精神。问卷调查显示,对市政府针对重钢环保搬迁的决定表示“理解并支持”的占42.3%,表示“不完全理解,但支持”的占36.7%,两者之和达到79%;表示“理解但不支持”的占15.7%,表示“不理解也不支持”的仅占5.3%。认为分流安置工作“有利于集团公司的发展”的占43.8%,认为“是为主城经济结构调整、环境质量改善等作出的贡献”的占25.7%,两项之和为69.5%;认为分流安置工作“对集团公司发展作用不大”及“带来了一定社会问题”的分别占19.7%和10.8%。
  (二)未来展望积极乐观
  调查发现,安置人员对目前的分流安置工作整体满意度高,对未来生活状况的进一步改善具有信心。问卷调查显示,对分流安置工作表示“满意,充分保障了个人及家庭的利益”占36.2%,表示“除部分细节外,基本满意”占45.7%,两者之和为81.9%。认为分流安置政策“合理,可以接受”的占42.6%,认为“一般,勉强可以接受”的占38.5%,两者之和为81.1%。表明安置工作基本符合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较好。在“对未来生活的预期”调查项中,认为自己生活将“越来越好”的占45.2%,认为会“维持现状”的占35.2%,认为“更加困难”的仅占6.8%。
  (三)就业观念理性务实
  调查发现,分流人员的自我认识较理性,能够较客观地看待分流安置,普遍具有积极的职业规划。在“自己被分流安置原因”的调查项中,选择“年龄不占优势”占43.1%,选择“技能不全面”占22.6%,选择“缺少文凭”占26.7%,选择“运气不好或关系不到位”的仅占7.6%。在关于再就业意向的调查中,选择“已经有明确再就业规划的”占52.3%,选择“再看看,考虑后再决定”的占32.1%,“没有打算的”占15.6%;在职业选择方面,表示“希望以后继续从事钢铁相关产业”的受访者占39.7%,“从事其它行业”的占31.7%,“自己创业”的占9.8%,三者之和为81.2%。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分析
  在问卷调查及访谈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对新环境感到不适应
  随着重钢生产线及大量员工的转移,原来“企业办社会”的管理模式在搬迁后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些配套服务也出现“空心化”,如重钢建厂以来一直承担着职工居住区的垃圾处理、化粪池清理、下水管道维护、公住房维修和外墙装饰等公共服务工作。搬迁后,不少群众反映这些公共服务没有开展,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安全。有16.9%的人员表示“居住环境应该得到更好的改善”。生活状况的改变诱发部分员工的抵触情绪或心理问题。另外,大量职工(3545人)通过大龄“直通车”或提前退休分流,他们对自己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核算、缴纳等情况存在疑虑。新环境并没有为群众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善,反而产生了诸多问题,抵触情绪滋生,社区管理难度加大。调查显示,有33.5%的受访者对自己被“分流”的事实感到沮丧。有15.1%的人员担忧自己变为“社会人”后“无人管”。18.1%的人员认为分流安置工作使自己损失了个人及家庭利益。对现在所处的环境表示适应的仅占20.7%,有38%的受访者表示不适应。
  (二)对再就业有畏难情绪
  调查发现,重钢部分分流安置人员就业观念老化。以前因是重钢职工,优越感较强,分流后心理落差较大,自觉低人一等,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再就业的职业选择与能力不匹配,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加之在年龄、技能方面的劣势,在就业竞争方面处于劣势。许多人感到自己年龄大、身体差,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有32.9%的人员认为应该更好地解决再就业工作,18.8%的人表示以后“什么都不会做”。据调查,分流安置人员中劳务工和返聘人员因能吃苦、年轻,适应能力较强,再就业渠道较为通畅。而此类人员仅占分流安置总人数的16.7%,对整个群体的再就业推动意义不大。有46.6%的人员将“再就业难”选择为整个分流安置人员群体最大的担忧。
  (三)家庭问题带来精神压力
  调查发现,在重钢分流安置过程中,部分家庭夫妻中一人被分流安置,另一人赴长寿工作,因排班等问题,两地分居现象较为普遍,家庭纠纷时有发生,夫妻关系受到影响;部分安置人员实现再就业后,因工作时间、地点、性质等变化,家中子女、父母无人照料,出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此类问题,在分流安置家庭中引发了部分家庭矛盾,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少数人员甚至出现心理或精神疾病。调查中,有28.5%的人员觉得“家庭负担较重”,9.8%的人员担心出现“夫妻感情问题”。
  (四)遗留问题导致诉求心理变化
  重钢属于国有老工业企业,多年来“企业办社会”的模式导致各种矛盾叠加,因搬迁诱发的信访问题日益凸显,给社会造成较大压力,部分职工的诉求心态变化、不满情绪滋生,进而忽视了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学习、应用,将希望完全寄托于信访,诉求形式单一,诉求心态急躁。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思想工作,提升对新环境的认可度
  一是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要引导分流安置人员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发展信心。企业及相关部门要深入职工群众,组织各层次的座谈,开展调研和谈心,加强当面沟通,倾听其诉求,了解其关切,把握其心态。在此基础上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才能真正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二是把思想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组建一支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扎实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依托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着力解决好分流安置人员的切身利益问题,建立企业、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的多方协调机制。建立反馈及考评机制,切实保障其民主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逐步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维持分流人员与企业、政府的情感联系。加大企业文化传承和文化活动力度,调动分流安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他们的孤立感,激发对企业情感,打造精神家园。可参照首钢做法,在搬迁过程中,组织制作印有厂东门和主流程14个单位特色图案的巨幅长卷,开展签名留言活动,拍摄《回望石景山》、《光荣首钢》专题片等,效果良好。
  (二)加强再就业辅导,消除畏难情绪
  一是帮助分流安置人员改变就业观念。建立“职业发展辅导工作室”,开设角色转换团体心理辅导讲座,逐步改变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的旧观念。
  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以及未就业的分流人员年龄、文化程度和求职愿望,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壮劳动力,组织其参加机械制造、机电维修等技能培训及创业培训;对愿意到信息产业企业就业的人员,组织其参加信息产业预备制培训;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开展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技能相对简单、就业面广的技能培训。
  三是畅通就业渠道。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协调工作,鼓励各行各业吸收分流人员再就业,同时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给与相关的政策倾斜,形成渠道畅通、鼓励就业的良好政策环境。将未就业的分流人员中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以落实就业岗位为重点,实行分片包干,落实专人,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援助。建立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机制,开发保绿、保洁、保安等社区公益性岗位和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岗位,托底分流就业困难的分流人员,力争就业困难的分流人员尽快实现就业。
  四是鼓励自主创业。对有创业培训意愿的,开展有针对性的SYB、微型企业等创业培训。对分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建立创业项目库,组建创业专家服务团,为创业的分流人员提供项目推荐、开业指导、管理咨询和跟踪服务等创业服务。
  (三)完善服务及保障,免除群众后顾之忧
  一是健全社区职能。大量分流安置人员从过去的“企业人”变成“社区人”,管理的压力已经由企业转到地方。要做好市政设施、环卫绿化、水电能源等的移交工作,完善社区管理档案、制度。加大对涉及分流人员社区的资金保障力度,解决垃圾处理、化粪池清理、下水管道维护、公住房维修和外墙装饰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充分考虑重钢的实际,采用灵活的医疗费、养老保险缴纳方式。适当调减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人数和社会保险费征收基数,调增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封定基数。逐步清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充分解决分流安置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免除其后顾之忧。
  (四)切实解决遗留问题,引导理性诉求
  一是加强协作,开展矛盾动态排查。全面掌握重钢环保搬迁可能诱发的不稳定因素,继续对各类矛盾进行动态排查,并将其常态化、制度化。在接访过程中加强企业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和协作,把握信访维稳工作的主动权。由重钢环保搬迁信访维稳领导小组牵头,严格按照《重钢环保搬迁信访稳定工作方案》,研判和处置重钢搬迁及后续管理的信访稳定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重钢环保搬迁稳定问题。同时,应由市公安局牵头,制定重钢环保搬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建立应急机制。
  二是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真正做到重大事项出台前有风险分析预测,实施后有稳定责任追究。确保分流安置工作规范化、法制化、透明化,减少信访稳定的诱发因素。
  三是加大重钢环保搬迁信访维稳工作的专项财政支持。重钢环保搬迁所诱发的信访问题和矛盾,涉及面广,且人员众多,许多问题至今仍无法得以解决。为保证这一系列问题得以更好、更有效的解决,建议建立重钢环保搬迁信访维稳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解决重钢环保搬迁诱发的历史遗留问题、新生法律政策外问题等复杂疑难问题。专项资金的来源,可以考虑由重钢企业(搬迁企业、改制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信访稳定保证金,由领导小组负责监管,并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和使用。
  四是加大对普遍性信访事项的处置政策支持。根据目前掌握情况,重钢环保搬迁诱发的信访事项中,涉及现有法规政策无法解决的情况较为突出。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惺 睿
其他文献
习近平 为了13亿人的“中国梦”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带着13亿人的中国梦,正式开始了他的新政。  他上任的这一年,是推进改革的一年,各项改革措施就像连珠炮般不断出炉,而且政策的力度几近革命,锐意改革的决心,震撼整个国家。这一年,是反腐力度加大的一年,他上任后吹响反贪腐号角,雷厉风行清理贪腐案件,倡导勤俭节约,
期刊
职场人上经常出入各种公共场合,进行职场交往或出席各种会议活动。对于一名成功的职场人士而言,腕表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一块合适的腕表能提升他们的着装打扮,平添不少魅力。那么,挑选一块适合自己的腕表就显得很重要了。  款式合适,彰显气质  款式的挑选是挑选腕表的第一要领。款式的选择,体现着一个人的品味、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各个方面。这里的款式就包括了腕表的设计、形状、颜色、大小等。作为职场人士,在挑选腕
期刊
“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二友。中国古代文人向来喜爱托物抒情,借自然之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所以青松的坚毅,翠竹的挺拔,冬梅的芬芳,皆是他们赞美的对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燮写竹的一句诗,也成了笋壳雕刻家文渝光的个人写照。只是他刻苦钻研20多年的却不是竹而是笋壳,他的刻刀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笋壳在他的刀下成了工藝品。笋壳画成就了文渝光民间工艺美术
期刊
曾患有疾病的岳丽娜,在2013年11月这个寒冷的冬季,暴发出惊人的能量,由她出演女主角的电视剧《打狗棍》在北京、天津、重庆、安徽四大卫视热播,收视率再攀新高,成为国内观众茶余饭后谈论的首选话题。由于名气太大,一举成功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播出。《打狗棍》的主创作是著名导演郭靖宇——岳丽娜的丈夫,曾执导过《红娘子》《铁梨花》《刀锋1937》等经典电视剧。著名导演与著名演员倾力奉献,打造出现实版
期刊
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重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15年11月,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第三期市属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届
期刊
英雄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比如保家卫国的军人是英雄,打击犯罪的警察是英雄,见义勇为而舍生忘死的普通人也是英雄。只要他帮助人民消灭敌人、消除了危险,他就无愧于“英雄”的称号。我们往往把崇敬的目光投向那些把魔鬼关进瓶子里的英雄,可是有准会在意“瓶子”的感受?风城监狱的粟警官把自己的职业看做关押魔鬼的瓶子。而陈益平所在的第七监区这个瓶子里关着的却是一群最令人谈之色变的“魔鬼”。  任劳任怨,担当大义凭铁肩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民生实惠。我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100多万独生子女死亡或者严重伤残的特殊家庭,并已日渐成为包括党和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与区人口计生委合作调研,发现计生特殊家庭有独特之处,期待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多加关爱,建议构建具有“普惠+特惠”特点的计生特殊家庭特别关
期刊
189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大地正经历着一场艰难的变革,戊戌变法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中国人强国富民的决心。而在地处偏僻的西南腹地,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一所古朴的宅子里,一个孩子的出生,似乎就是为了见证这场伟大的变革,投身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他,就是杨闇公。  特立独行的豪门“公子哥”  杨闇公出生在双江镇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在这个镇子上,杨氏家族是当地首富。杨闇公的曾祖父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相反,作为一门塑造学生灵魂的课程,它十分重要。但是,现在的思想政治课却面临许多困难,这并不是它本身的过错,而是由于从社会到学校,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普通教学人员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坚持历史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综合运用”这一原则,希望对改善思政教育有所帮助。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作为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本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各地旧城区原有的城市格局、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明显暴露出与现代社会的不适应,例如旧城区功能过度集中、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公共设施落后、社会管理混乱等问题。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和改造城市,解决推进旧城改造的问题,破解拆建与保护的矛盾,让改造与保护并重,在更新改造旧城的同时留下城市原有的记忆和传统文化,让旧城焕发出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