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圆满落幕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351464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11月3日一5日,第25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共有95家图书出版社、12家教育音像出版社参展,展出出版物近五万种,设有展位230个。会议期间,大会组委会举办了大学版协常务理事会会议、全国大学出版社社长会议和大学出版论坛。
  迎接十八大,展现大学出版整体形象
  订货会现场,各大学出版社展示了一批最新出版成果,既有反映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最新成果的图书,也有列入“十二五”规划的国家出版工程项目,还有满足市场需求和广大群众精神需求的优秀大众读物。这些成果充分显示了大学出版社出版高层次、高质量、高品位学术出版物的整体形象。在专设的音像电子出版物展区,集中展示了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和社会教育的音像、电子制品。
  为了使订货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本届订货会特别增强了馆配功能。大学版协会同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和武汉三新书业公司邀请全国众多图书馆人员现场采订。
  八条措施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
  11月3日,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召开2012年全国高校出版社社长会议暨第六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大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大学版协理事长王明舟主持会议。
  邬书林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期望和要求。邬书林指出,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出版社需要尽早找准定位,也需要审时度势,要引领学术风气。邬书林强调了实施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重要性和对学术建设、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推进学术出版规范提出了八条措施:第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行政手段推进规范工作;第二,打好硬件基础;第三,面向全国发表倡议;第四,制定国家标准;第五,用行政力量保证学术出版规范工作,第六,抓好培训;第七,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第八,从体制上进行规范。他希望大学出版社充分认识学术出版规范的重要性,在这项工作中走在前面,取得成绩,推动我国学术出版规范建设。
  徐维凡对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大学版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军做了《大学版协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要点》的报告。大学版协副理事长宗俊峰对第25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他表示,本届大学社订货会有五个重要特点:迎接十八大;展现全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物的整体形象、出版结构和发展态势;凸显教育出版的多种形态;强化馆配,增强订货功能;举办大学论坛,共商改革发展大计。王明舟在会上就大学出版社收支情况进行了汇报,宣布了教育部社科司、大学版协《关于表彰2012年度捐赠图书单位的决定》。
  论道“大学出版的功能与责任”
  秉承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的一贯特色,11月4日,由中国大学出版协会主办、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协办的第25届大学社图书订货会“大学出版论坛”举办。本届大学出版论坛的主题是“大学出版的功能与责任”,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傅强、广西师大社社长何林夏等围绕主题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大学版协副理事长陆银道主持论坛。
  针对“大学出版的使命与学术出版规范”,王明舟在演讲中表示,从使命和责任上来讲,大学的使命和责任就意味着大学出版社的使命和责任,大学社在发展中要坚守文化本位,即使在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压力面前也不能放弃出版文化企业的价值观。他同时指出,基于出版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自然选择,大学社也在自觉地坚守学术出版阵地,并成为学术出版中不可替代的出版力量,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学术和学术出版中的浮躁之风,大学出版社要严格遵守学术出版规范,以真正有品牌的先进学术出版物影响社会乃至世界。
  韩建民从六个“转变”方面深入阐述了“对我国学术出版转型的思考”:一是大学出版社要从单项服务于教学科研向推动学科建设、引导学术品牌转变;二是编辑要加强主动策划,从学者身后转到学者身前;三是中国学术出版的视野要从国内转向国际;四是要从片面重视发表论文向论文与著作并重转变;五是要从学术出版规范相对较弱,向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术出版机制和规范转变;六是学术出版要从较低的经济效益逐步向较高的利润附加值转变。
  傅强演讲的题目是“数字时代大学出版的思考与探索”。傅强表示,产业融合使出版业成为数字出版产业的一部分,数字出版产业当前竞争的焦点仍在于创新,它的创新方向在于内容传播和知识创造。在数字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呈现信息化趋势,大学社在其间可以有所作为,如通过协同创新抢占行业竞争制高点、主动参与行业人才培养等。
  何林夏在“出版的使命与大学出版社的责任”这一话题下,认为大学出版社的使命是大学使命的延续。他同时表示,学术出版有三个层面,即服务学术、推动学术、引领学术。广西师大社本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使命担当,通过三方面的努力提升学术出版,一是明确自身定位;二是持之以恒,三是形成科学有效的用人制度。
其他文献
本刊讯 (记者 缪立平)吴淡如是台湾家喻户晓的电视台、电台节目主持人,她的作品连续5年获金石堂最佳畅销女作家第一名,被誉为“台湾畅销书天后”。吴淡如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家教书《亲爱的孩子》近日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为吴淡如的真情释放,巅峰之作。它不仅是写给孩子的 “小情书”,更是深谙儿童教育心理学,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的家教书和儿童成长励志书。全书由吴淡如写给孩子的几十篇书信组成,书中内容不
期刊
原创作品一直是衡量一家出版社综合竞争实力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也是中国出版业走向世界的主要依托。长期以来,接力出版社一直把原创作品特别是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由著名出版人、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最新创作的长篇童话系列“无尾小鼠历险记”日前由接力出版社推出,在带给小读者鲜活的精神食粮的同时,也为接力出版社原创儿童文学品牌添加了新的亮点。  从出版人到作家身份的回归  “无尾小鼠历险记”是刘
期刊
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走进社会主义殿堂》一书。该书的主编都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多年而且研究成果丰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该书借助翔实的史料,以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为逻辑线索,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历程。该书以宣传社会主义理论、普及社会主义知识为目标,思路清晰、资料翔实、信息量大、立场鲜明、学
期刊
邹韬奋说:“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彻底想起来,名利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在第十一届韬奋奖颁奖典礼上,当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北方大汉吴宝安,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证书时,他的眼里噙着热泪。激动,辛酸,幸福,甘苦自知。  《出版参考》:作为韬奋出版奖获得者,请谈一谈您的成长故事,以激励更多的年轻的出版人。  吴
期刊
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化工业的重要原料。盐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截止到2011年,我国盐产量8198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位,是第一产盐大国。盐行业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盐业》杂志是全国盐行业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自1991年创刊以来,至今已走过21年,21年对于一本刊物来说,记载了许多中国盐行业的发展历程
期刊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俞敏洪/口述  优米网/编著  定价:29.00元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2年7月  他是“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知识分子成功创业的典范”。  他是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精神领袖”。  他是一条生存在经济海洋中的大鳄。  本书为作者口述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作者所走过的五十年人生风雨路程。作者以淡定幽默的口吻,站在人生新的制
期刊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摆脱原始的动物蒙昧状态,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助推器之一。  从人类史前时期的原始媒介再到口语媒介,而后是书写媒介、印刷媒介,直到今天已经在人类交流中获得极广泛应用的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新媒介,媒介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  上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已进入电子文化时代。电视机的迅速普及,不仅引出了家庭文化生活的革命性变化,而且
期刊
文 学  7月份的文学类畅销书榜单Top10没有一本新书上榜,如果一定要找寻亮点,则是经典老书光芒再现。《文化苦旅》《骆驼祥子》《狼图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三国演义》,从当代文学到古典文学,从散文到小说,这些历经时间打磨的图书纷纷再次登场,显示出了经久不衰的魅力。其实,每到寒暑假,一些经得起时间打磨的文学作品就像老朋友赴约一样开始回归榜单,这些老书的集中畅销,主要得益于暑期档的销售推动。对于青少
期刊
经过改革开放后将近三十的发展,许多民营书业企业茁壮成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当一家小公司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可以凭着一股热情,抱团干活。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许多矛盾会凸显出来,如何管理?是采用拿来主义,学习西方的管理方式,还是挖掘历史财富,追寻东方的智慧?崔传高先生撰文《思想的引领 哲学的管理》,讲述山东金榜苑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值得一读。  本期焦点故事是由晋璧东先生撰写的《
期刊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3G业务的迅猛发展,加之功能不断强大的手机终端,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图书,转而通过手机阅读。在手机阅读的新环境下,阅读对象变得扩大化、阅读终端开始多元化、阅读模式更加多样化,阅读的内容也不断变化、扩大。手机阅读以其随时随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为阅读产业打开一片巨大的蓝海。我们正朝着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迈进。  手机阅读应时而生  阅读是一项庞大的民族文明工程。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