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兴建大量封闭小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当时兴建的住区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发展的需求.于是大量封闭小区逐渐打开,向社会开放,这种共享街道的方式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闭小区带来的危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街道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现实情况,结合成都市小通巷街道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修复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时空“共享性”原则对老旧住区进行更新改造.
【机 构】
: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15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兴建大量封闭小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当时兴建的住区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发展的需求.于是大量封闭小区逐渐打开,向社会开放,这种共享街道的方式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闭小区带来的危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街道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现实情况,结合成都市小通巷街道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修复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时空“共享性”原则对老旧住区进行更新改造.
其他文献
基于2020年180家涉农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财务总监(Chief Financial Officer,简称CFO)能力素质特征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CFO能力特征与涉农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涉农上市公司的CFO的个人能力素质特征性别、年龄、学历、任职年限、兼职高管、持股、职业资格和职称等指标对公司经营业绩每股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薪酬和持股机制对涉农公司经营业绩具有显著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CFO能力素质较低、CFO制度不健全、CFO信息披露不规范.建议转变CFO的岗位职能,建立科学
随着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发展,相应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与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改变.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环节,也是一种文化、价值内容,人们在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质量等方面所进行的道德选择与道德判断都是在消费伦理的范围内进行的.近些年来,我国共享经济产业模式不断发展与扩大,也催生了新的消费伦理模式,消费伦理的转型向着回归生态、回归消费的本质、回归人的本性与回归公平、信任的方向发展.新型消费伦理作为一种伦理规范、道德原则也指导着人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使人们作出符合新时代绿色消费观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理论视角对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内涵进行剖析,从理论层面来看,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从主体层面来看,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于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体系;从内容层面来看,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于以“依法治体”服务体系;从方式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要求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分类推进乡村振兴.集聚提升类村庄在我国村庄中所占比例很高,因此该类型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关键,探索该类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意义深远.本文以新泰市龙廷镇上豹峪村为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开展规划调研,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全方位地探讨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思路和要点.
2021年9月,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日报社、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省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 2021年度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第二阶段 推选工作圆满结束,我院黄登红教授从23名候选 人中脱颖而出,并作为省职业院校唯一教师代表 成功当选2021年度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目前,我国正处在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由此引发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同时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也给城市规划提出了新要求,养老设施的合理布局成为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实际生活需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文章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即老年人口增长迅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等,探讨了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居住问题和养老、医疗机构不足,健身、休闲和文化娱乐场所缺乏等城市规划问题,并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需求,提出了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应对策略.
本文从居民角度出发,发现影响高密度城市休憩区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建立评价方法,继而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样本选取澳门人口密度最高的祐汉区与台山区内的10个休憩区,运用语义差分法定量测度个体对环境的感受与认知情况.SPSS的因子分析显示,研究样本整体空间活力一般,各休憩区间空间活力评价差距大.整体存在的问题是服务设施缺乏与配置不合理、卫生状况一般、景观单调且荫蔽不足、空间单调无特色,以及安全性较差.高密度城市休憩区空间活力评价方法应包含景观条件、安全条件、便捷条件、功能条件和荫蔽条件五个维度.后续升级改造
省域城镇扩展格局的研究对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基于校正后的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及2012年福建省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区域平均灯光强度指标、标准差椭圆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福建省城镇扩展时空演变格局特征.研究发现福建省城镇化态势呈现一定的近海性,从内涵式向外延式转变,具体表现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趋势,且城镇化水平差异及省域内部扩展差异性逐步增强,景观破碎度增大.
本文以上海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手机漫游数据,识别国际访客代表的全球功能流动,从市县和区县两个尺度构建城市网络,解析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在市县层面,上海都市圈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无锡市辖区、苏州市辖区、昆山市为副中心的“一主三副”网络空间结构;在区县层面,上海市内核心地区集聚主要的全球功能,彰显了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优势地位;全球功能流动受到行政边界的限制,呈现明显的地域结构.未来规划应引导全球功能从上海核心地区向上海新城及周边城市扩散,构建均衡的多中心网络空间格局,打破行政边界对全球功能流动的影响,增强
步行作为一种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如今更加受到大众的重视.分布在居住区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人们步行出行的主要目的 地之一,其种类、数量和空间位置布局影响着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选择.本文通过采用步行指数算法,评价沈阳市铁西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可步行性,以及区域内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铁西区公共服务设施可步行性水平整体较高,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主要位于老工业基地铁西区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种类与数量及位置布局基本满足了小区居民日常步行出行的需求.铁西区经济开发区可步行性沿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