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教师一生的任务,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我们蜕变的动力与源泉。走进北华大学的校门,就被大学的文化氛围所吸引。一次北华行,一生北华情,这次学习之旅在我的人生轨迹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化作一颗美丽的星星,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聆听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教授专家的报告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作为一个工作在乡镇的教师,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中总结不出来的经验和理论,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语文大餐”!
此外,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语文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语文:抓住语文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语文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语文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乐学、爱学语文。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语文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语文方法,体现语文课的灵魂,使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在国培学习期间,我们有幸聆听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花园小学张安龙老师的讲座,这位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用平实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用具体的课例诠释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这些学员豁然开朗。下午,张老师的两节示范课更为我们带来一缕清风,让我们对情智语文有了清晰的认识,更为张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赞叹不已。
张老师讲授的两节课分别是《钓鱼的启示》和《临死前的严监生》,无论是在教材的把握上,还是对课堂的调控上,都显示出张老师的大家风范和他深邃的思想。也让我们明白要把握语文课程的本质,抓住语文教学的魂,让课堂散发语文的芳香。
1 关注字词教学,夯实基础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随着年级的增高和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增强,教师在课堂上处理生字的时间越来越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有了自学能力,生字就不用费时去教了。但往往是在高年级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理解上出现漏洞,读不准字音、读错别字都是课堂上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字词的处理准确到位,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如在朗读课文时,学生对“乞求”、“严监生”的字音总是掌握不好,张老师就让学生给“乞”、“监”注音,并及时出示关于“监生”的资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再如《钓鱼的启示》中有“翕动”一词,张老师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读一读它所在的句子,画下这个词,闭目想象一下。”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点播就是这样的自然,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学生。
2 用语言激发、唤醒学生
学生是假期里临时通知来上课的孩子,张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到教室,没有提前和学生见面的时间,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老师上了这两节课。课堂上张老师能关注全体学生,用他的语言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表达真流畅”、“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你读的真流利,不愧是班级里朗读最好的孩子”……诸如这样的评价还有很多,学生们在张老师的鼓励下渐渐放松,渐渐投入,互动不再艰难,对话更加顺畅。朗读是课堂上的重头戏,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在张老师的课堂上灵活地运用,每次教师都会用一段优美或感人的语言引导学生投入地朗读,教师的导语就像一曲动听的音乐、一缕温暖的春风、一剂令人亢奋的兴奋剂,让学生在朗读上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张老师的课朴实无华,但给人的印象是久久不忘的。语文课堂上关注字词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用语言的魅力征服了陌生的学生,并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攀登知识和情感的高峰,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语文教学的魂,让课堂散发语文的芳香。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亲身体验到的总比他人传授来得真切,这是我在国培学习时上团队心理训练课的深刻体会。“国培”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聆听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教授专家的报告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作为一个工作在乡镇的教师,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中总结不出来的经验和理论,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语文大餐”!
此外,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语文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语文:抓住语文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语文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语文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乐学、爱学语文。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语文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语文方法,体现语文课的灵魂,使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在国培学习期间,我们有幸聆听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花园小学张安龙老师的讲座,这位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用平实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用具体的课例诠释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这些学员豁然开朗。下午,张老师的两节示范课更为我们带来一缕清风,让我们对情智语文有了清晰的认识,更为张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赞叹不已。
张老师讲授的两节课分别是《钓鱼的启示》和《临死前的严监生》,无论是在教材的把握上,还是对课堂的调控上,都显示出张老师的大家风范和他深邃的思想。也让我们明白要把握语文课程的本质,抓住语文教学的魂,让课堂散发语文的芳香。
1 关注字词教学,夯实基础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随着年级的增高和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增强,教师在课堂上处理生字的时间越来越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有了自学能力,生字就不用费时去教了。但往往是在高年级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理解上出现漏洞,读不准字音、读错别字都是课堂上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字词的处理准确到位,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如在朗读课文时,学生对“乞求”、“严监生”的字音总是掌握不好,张老师就让学生给“乞”、“监”注音,并及时出示关于“监生”的资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再如《钓鱼的启示》中有“翕动”一词,张老师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读一读它所在的句子,画下这个词,闭目想象一下。”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点播就是这样的自然,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学生。
2 用语言激发、唤醒学生
学生是假期里临时通知来上课的孩子,张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到教室,没有提前和学生见面的时间,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老师上了这两节课。课堂上张老师能关注全体学生,用他的语言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表达真流畅”、“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你读的真流利,不愧是班级里朗读最好的孩子”……诸如这样的评价还有很多,学生们在张老师的鼓励下渐渐放松,渐渐投入,互动不再艰难,对话更加顺畅。朗读是课堂上的重头戏,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在张老师的课堂上灵活地运用,每次教师都会用一段优美或感人的语言引导学生投入地朗读,教师的导语就像一曲动听的音乐、一缕温暖的春风、一剂令人亢奋的兴奋剂,让学生在朗读上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张老师的课朴实无华,但给人的印象是久久不忘的。语文课堂上关注字词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用语言的魅力征服了陌生的学生,并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攀登知识和情感的高峰,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语文教学的魂,让课堂散发语文的芳香。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亲身体验到的总比他人传授来得真切,这是我在国培学习时上团队心理训练课的深刻体会。“国培”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