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客发文 康平镇位于普洱市东南边陲的江城县,与老挝接壤,是个边、远、穷的贫困乡镇。在康平边防派出所任副所长的秦谷丰,10年走遍了康平镇816平方公里的每个角落,为贫困村寨募集近36万元资金和物资,帮助辖区157名贫困学生圆了校园梦。
“秦谷丰这个人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老支书张学政回忆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形,“那是2005年,他刚从军校毕业分配到康平边防派出所,看到他戴着小眼镜,文质彬彬的,听说是个外省来的学生兵,没想到他挺能吃苦,还会干农活,老百姓都很喜欢他。”
秦谷丰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200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湖南政法大学,而弟弟马上就要上高中了,因为家里经济拮据,他不得不放弃上大学,转投军营实现自己的理想。入伍第二年,他凭着不懈努力终于考上军校,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在一次走访中,秦谷丰发现辖区有很多孩子因为生活窘迫而不得不辍学,秦谷丰想到自己的遭遇,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帮助他们重返校园。
随即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救救这些孩子》,在新浪博客和西祠胡同论坛引起很大反响。
网络助学 最早受到秦谷丰资助的是当时才5岁多的刘华东、刘华艳兄妹。兄妹俩孤苦无依,幸得好心的邻居收留,秦谷丰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兄妹俩。
通过走访调查,康平镇像刘华东兄妹一样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有100多个。他发现仅靠个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这里孩子的教育、生活现状,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爱心人士的帮助,这些孩子们才有重返校园的希望。于是秦谷丰想到了互联网这个平台。
第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困难儿童的8000余元善款、价值6300元的物资送达康平镇。通过各方努力,6名孩子终于梦寐以求地进入学校学习。2008年3月,秦谷丰得到深圳等地爱心人士的支持,又帮助20个孩子获得资助,顺利返回校园。
秦谷丰对辖区的因贫困辍学的孩子基本情况做了统一梳理,登记、建档,发给有意向资助的爱心网友。他还专门申请了一个助学账户和两个助学QQ群,并取了两个非常美丽的名字“春风化雨群(28521749)”和“山路助学群(57835370)”。
“爱心不能只凭借热情,还要有责任和义务。”他说,现在他正在思考摸索着如何建立一个完善持久的资助机制,即使有一天他离开了康平,后面无论谁来接手他的工作,都能长期有效地将爱心助学进行下去。现在秦谷丰资助过的学生中共有19人已经顺利地进入了高中就读,先后有18人次被评为了市、县级三好学生,去年,还有一名学生顺利考上大学。
微信寻人 5月15日下午,康平镇一名两岁多的男童一个人跑出了家,在4小时里独自在公路上走了3公里远,秦谷丰和战友在对辖区开展治安巡逻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他当时满脸灰尘、全身脏兮兮地在路上边走边哭。秦谷丰连忙停车询问情况,但男童年龄尚小,根本说不清家住在哪里,父母叫什么名字。
他和战友们将这孩子带回了警务室,当起了临时“奶爸”,给孩子洗澡、喂饭,陪孩子玩耍。在照顾孩子的间隙,秦谷丰联系了附近村组干部,询问是否有谁家的孩子走失,并且给孩子拍照上传微信朋友圈,希望加他微信的微友能够提供有效线索。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就有人留言反馈:“孩子像是勐康村康外小组陈平家的小儿子陈步星。”经核实,微信反馈的信息是准确的,当晚8时30分左右,秦谷丰和战友带着孩子来到距离勐康警务室5公里远的陈平家。看到民警把孩子安全送回家时,孩子的父母对他们充满感激。
“以前是‘想读书找秦谷丰’,现在可是‘有麻烦找秦谷丰’了。”这是辖区群众常说的话。“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真心待群众,群众跟你亲。”这是秦谷丰的工作格言,既是警官也是村官的秦谷丰坦言,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担在肩上一点也不轻松。他说:“我能做的很有限,我曾经也受到别人的热心帮助,我现在只是回馈,希望爱心能够层层传递。”
“秦谷丰这个人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老支书张学政回忆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形,“那是2005年,他刚从军校毕业分配到康平边防派出所,看到他戴着小眼镜,文质彬彬的,听说是个外省来的学生兵,没想到他挺能吃苦,还会干农活,老百姓都很喜欢他。”
秦谷丰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200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湖南政法大学,而弟弟马上就要上高中了,因为家里经济拮据,他不得不放弃上大学,转投军营实现自己的理想。入伍第二年,他凭着不懈努力终于考上军校,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在一次走访中,秦谷丰发现辖区有很多孩子因为生活窘迫而不得不辍学,秦谷丰想到自己的遭遇,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帮助他们重返校园。
随即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救救这些孩子》,在新浪博客和西祠胡同论坛引起很大反响。
网络助学 最早受到秦谷丰资助的是当时才5岁多的刘华东、刘华艳兄妹。兄妹俩孤苦无依,幸得好心的邻居收留,秦谷丰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兄妹俩。
通过走访调查,康平镇像刘华东兄妹一样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有100多个。他发现仅靠个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这里孩子的教育、生活现状,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爱心人士的帮助,这些孩子们才有重返校园的希望。于是秦谷丰想到了互联网这个平台。
第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困难儿童的8000余元善款、价值6300元的物资送达康平镇。通过各方努力,6名孩子终于梦寐以求地进入学校学习。2008年3月,秦谷丰得到深圳等地爱心人士的支持,又帮助20个孩子获得资助,顺利返回校园。
秦谷丰对辖区的因贫困辍学的孩子基本情况做了统一梳理,登记、建档,发给有意向资助的爱心网友。他还专门申请了一个助学账户和两个助学QQ群,并取了两个非常美丽的名字“春风化雨群(28521749)”和“山路助学群(57835370)”。
“爱心不能只凭借热情,还要有责任和义务。”他说,现在他正在思考摸索着如何建立一个完善持久的资助机制,即使有一天他离开了康平,后面无论谁来接手他的工作,都能长期有效地将爱心助学进行下去。现在秦谷丰资助过的学生中共有19人已经顺利地进入了高中就读,先后有18人次被评为了市、县级三好学生,去年,还有一名学生顺利考上大学。
微信寻人 5月15日下午,康平镇一名两岁多的男童一个人跑出了家,在4小时里独自在公路上走了3公里远,秦谷丰和战友在对辖区开展治安巡逻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他当时满脸灰尘、全身脏兮兮地在路上边走边哭。秦谷丰连忙停车询问情况,但男童年龄尚小,根本说不清家住在哪里,父母叫什么名字。
他和战友们将这孩子带回了警务室,当起了临时“奶爸”,给孩子洗澡、喂饭,陪孩子玩耍。在照顾孩子的间隙,秦谷丰联系了附近村组干部,询问是否有谁家的孩子走失,并且给孩子拍照上传微信朋友圈,希望加他微信的微友能够提供有效线索。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就有人留言反馈:“孩子像是勐康村康外小组陈平家的小儿子陈步星。”经核实,微信反馈的信息是准确的,当晚8时30分左右,秦谷丰和战友带着孩子来到距离勐康警务室5公里远的陈平家。看到民警把孩子安全送回家时,孩子的父母对他们充满感激。
“以前是‘想读书找秦谷丰’,现在可是‘有麻烦找秦谷丰’了。”这是辖区群众常说的话。“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真心待群众,群众跟你亲。”这是秦谷丰的工作格言,既是警官也是村官的秦谷丰坦言,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担在肩上一点也不轻松。他说:“我能做的很有限,我曾经也受到别人的热心帮助,我现在只是回馈,希望爱心能够层层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