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氮肥规律及如何克服缺氮症状

来源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in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氮素在花生生育中的作用
  氮素对花生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是花生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其直接参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也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叶绿素。各种调控代谢过程中的酶和激素的构成元素。
  花生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8.3%,氮素以硝酸态氮和铵态氮被花生吸收。氮能促进花生枝多叶茂,多开花,多结果以及荚果的充实饱满。荚果和叶里含氮量约占全株总量的50%以上,叶内约占30%。
  二、花生需氮规律
  氮素来源有土壤供给,肥料供氮和根瘤菌固氮。花生对氮素中化肥中的氮当季吸收利用率41.8%~50.4%,吸收利用率和施肥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损失率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
  在中等肥力,沙壤土,不施肥条件下,花生体内的氮素来源,根瘤菌供氮79%,其余为土壤供氮。在施纯氮37.5~225千克/公顷范围内,根瘤菌供氮17%~71%,肥料供氮6%~40%,土壤供氮22%~57%。
  花生对氮素的吸收动态。不论早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均随生育期的进展和花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多。早熟品种以花针期最多,晚熟品种以结荚期最多,幼苗期和饱果期较少。
  幼苗期和开花下针期。氮的运转中心在叶部;结荚期氮的运转中心由叶部转向果针和幼果;饱果期氮的运转中心集中于荚果。花生植株体内的含氮量远比禾谷类作物高,每生产100千克荚果,需吸纯氮(N)5千克,比生产相同数量的禾谷类作物子粒高1.3~1.4倍。
  三、缺氮症状
  氮肥不足时,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的合成受阻,植株矮小,叶面黄瘦,分枝减少,光合强度低,产量低。缺氮时,下部叶面首先受害,老叶中的蛋白质分解,输送到生长旺盛的幼嫩部位去再利用。
  若蛋白质合成减弱,花生植株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相对过剩,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过剩的化合物可转化为花青素,使老叶和茎基部出现红色。
  四、科学施氮克服缺氮症状
  花生一生中需消耗大量氮素,其主要来源是与根瘤菌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花生出苗后一个月根瘤开始形成。在这一时期中,幼苗若将种子中的养分耗尽,就需从土壤中吸取养料。所以在苗期需适量施用氮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加速根瘤形成,为后期氮素供给打下基础。
  花生生产上施用的氮肥主要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在中低肥力土壤上,每667平方米施用5~10千克尿素做基肥,有较显著的增产效果。在花生生育的中后期,低肥力田块如有脱肥现象,中高田块因土壤积水根系吸收养分困难时,可叶面喷施含氮量高的叶面肥。
  尿素不宜做种肥,因含氮量高且含有缩二脲,花生种子大,易接触尿素颗粒,使蛋白质变质,造成烂种、缺苗。
  硫酸铵适合做花生基肥、种肥和追肥。在中低肥土壤每667平方米施15~25千克做基肥,较不施的对照可增产花生荚果10%~15%;每667平方米5~10千克做种肥,一般可增产10%以上;每667平方米施10~15千克做追肥,可增产10%左右。据全国各地汇总结果,平均每千克硫酸铵可增产花生荚果2~5千克。
  硝酸铵肥效快,以追肥效果最好,每667平方米施10千克左右,不宜做基肥和种肥。
其他文献
随着作物布局的不断调整,郸城县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三樱椒因其种植简单、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广大椒农欢迎。2005—2006年全县种植3335万平方米,2008年扩大到6670万平方米。结合生产实际,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整理如下。  一、品种选择  1.博金爱侬尔  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强,株高70厘米左右,坐果性能突出。果皮深红,油亮,肉厚籽多,香辣味特浓,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300千克左右
随着《种子法》的深入贯彻实施,近年来,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对种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执法人员的缺乏,执法效果低下,执法经费少,缺少交通工具,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作为一名县级种子管理的基层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笔者归纳了现存的问题,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种子管理。  一、种子的重要性以及对种子的认识  必须充分认识商品种子的特殊性。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