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教学研究与实践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满足我校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教学要求,本文特对目前设备、学生人数及批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同时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提高和参与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实践措施,并在考核评价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些改革办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取得一定应用效果。
  关键词 特种加工 技能训练 教学研究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1)08-0052-02
  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理工科高等院校中大力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是近10多年来国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受人们密切关注的一件大事。全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这方面都十分重视,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其投入之多、规模之大、学生受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是我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校实训人数、批次较多,而设备相对不足,所以,为了取得较好的工程技能训练效果,必须对现有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系列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满足我校实践教学需求,力争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 当前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教学并没有完全按照生产合格零件要求为导向,且随意性比较大,因此,学生在装夹、对正方面不太注意,加工零件合不合格无所谓,脱离了企业生产工艺程序,也给学生造成错觉,势必影响以后的职业生涯。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存在重复性,造成时间的浪费。[1]零件图没有标注公差,造成加工零件考核评价困难。学生操作步骤未程序化,出现多个学生操作机床。分组时每组人数过多,现场操作较混乱。
  2 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教学研究与实践
  鉴于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对教学安排做一些调整。我校特种加工设备有DK7740电火花线切割快走丝、激光切刻机、3D打印机、电火花成型机等,主要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还是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为主。
  2.1 工程技能训练之前的安全教育
  每一批学生来工程训练之前都做了整体的安全教育,但特种加工设备需针对性做安全教育,时间占用不会太多,大约只需要几分钟。首先,在进行训练之前,到设备现场按照工厂生产规范进行安全教育,初步要求学生了解设备操作系统相关的损伤类型,继而提出设备的操作规范。如:(1)激光切刻机在调整激光强弱时,手不能放进激光区;线切割机床对刀时,手也不能放进加工区,避免造成伤害;(2)设备加工过程中,不要把身体部位伸进机床加工区和移动部位;(3)不要在设备加工状态下动装夹具或其他管接头、电线缆等;(4)线切割滚筒运丝过程中,不要用手触摸,以免造成切伤;(5)设备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不要在运行中进行检查;(6)设备操作时只允许1人操作,绝对不允许2人同时操作;(7)设备自动加工完成并发出报警声后,才允许取出加工零件。
  经过安全教育,不但能够保证学生在工程技能训练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融入生产实际,具备适应工厂生产要求的能力。
  2.2 特种加工的理论教学
  我校学生特种加工技能工程训练批次较多,每批次人数大概25-32人,课时一般为4课时、8课时、12课时,设备(线切割机床)正常运转能保证5台。为了保证学生尽可能上机床操作,理论课时教学一般控制在1/4-1/5总课时内,主要让学生了解特种加工的概念及特点(特别是与传统设备加工的区别),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原理及优缺点,理论讲解要简洁明了,不能繁琐太细,机床结构、操作讲解放在现场教学当中,避免重复教学。
  2.3 线切割机床现场教学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且车间噪声大,为了保证现场教学效果,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一个组长。现场噪声大又加上学生多,老师讲解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楚、听懂,所以安排每组组长站在第一排围机床一圈,其他同学依次往后排,这样组长首先听得清楚,也容易弄懂理解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对机床加工原理和要点也易掌握。分组练习的时候,组长首先操作加工,完成后指导和帮助其他同学。这样效率更高效果更佳,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在实训期间内上机床操作练习。
  我校的线切割机床是快走丝,由于工作不稳定,经常出现电脑启动不了或加工当中出现卡顿或停止状态,所以经过改造后分成三大部分:(1)电脑部分,主要完成画图或图形设计、加工轨迹生成(加工走刀方向、补偿方向、加工起点、回刀点、切入点)、3B代码生成和传输代码到控制器等操作;(2)机床控制部分,主要以单片机控制为主体的控制步进驱动系统,完成对机床的控制驱动操作;(3)机床工作部分(包括机床主体、阴极(钼丝)与阳极(工作台)、运丝机构系统、X轴与Y轴机构系统等)。
  首先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机床实际的X轴和Y轴二位坐标,弄清楚-X和+X及-Y和+Y在机床的实际方向,不然安装零件装夹及起刀点和回刀点(一般重合),走刀方向出现重大失误,加工时电极丝离被加工零件越来越远等情况。然后讲解,第一步:画图或图形设计;第二步:确定加工轨迹生成;第三步:生成3B代码;第四步:传输3B代码;第五步:安装和装夹零件,这一步很重要如果装夹不正,以及前面设定起刀点和切入点位置不对,就可能出现加工的五角星缺角或加工不出来,这一点必须给学生讲解清楚,让他们理解和领会;第六步:对刀;第七步:前面工作完成后启动机床自动加工;最后听到机床发出报警声后取出零件进行检测。
  2.4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长期以来,在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一是学生动手准备实训机会少,技能訓练的材料、装夹具以及设计的图都是老师准备或按老师的要求进行;二是学生动脑机会少,老师讲解太多,学生的整个实训过程只须按老师讲的步骤和要求依葫芦画瓢照做,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使操作熟练,也是重复老师讲的内容而已,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也不利于以后工作创新意识调动。因此,老师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让学生参与实训工作。这项任务适合我校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12课时的学生。如果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材料的选择、装夹具的选用以及图形设计完全按照老师的规定要求操作,这样的实训过程应该说是不完整的。另外,学生也会觉得简单、单调,甚至多重复几次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12课时的学生前8课时按照老师的规定动作来完成,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重复,熟练掌握整个操作过程,以及了解加工误差造成的原因。后4课时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出题目或学生自己出题目设计一个产品图形,但老师要规定整个产品必须在规定的尺寸范围之内,因为如果尺寸太大,一是耗材料,二是加工时间太长,课时也不允许。这样从产品设计到画图、材料选用、装夹具如何选使用、操作、误差控制等,自己(个人或小组集体)独立自主完成。由于让学生独立参与这些工作,学生的积极性能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动手能力,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掌握操作和技能,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老师准确把握讲授、示范、指导的尺度。部分老师上实训课时,讲授内容太多太细,学生无需动脑思考只需按部就班进行操作,导致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连产品误差造成的原因多种因素都不会分析,造成技能训练效果不佳。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既要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独立操作、规范操作以及达到熟练操作,尽可能杜绝不动手的旁观者。老师指导技能训练要注意方法:重点指导、耐心检查、注意纠错,发现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向全体学生讲解,个别问题则单独辅导。
  3 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的考核与评价
  由于我院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的课时少、学生人数又较多,训练时间短难以保证每个学生有上机床操作的机会。因此,分组操作机床,以每组组长第一个上机床操作,其余同学在机床旁边观察思考或为组长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看每一步操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提醒纠正,实际上第一件完成成果是每组成员集体智慧。然后进行检验是否达到合格尺寸标准,如有超差可以修改补偿来进行修正,第一件完成后后面的同学继续上机床操作加工,以此类推。
  对学生的考核分为操作和实习报告,均采用百分制,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以工厂师傅加工合格零件为标准,超差等级进行评分,如果没有时间只完成了一件,则以团队进行评分,没有亲自操作的同学操作分低一点;如果每组完成多件分别评分,其余的同学没有亲自操作的以第一件标准进行评分。
  综合评价工科学生工程技能训练,需结合工程认证的一些指标来评价一个学生。如“工程与社会”“沟通表达”“职业规范”“团队合作”等,在学校培训教育时间短,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意识,就为以后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了准备。
  4 结语
  结合我校特种加工工程技能训练设备情况,课时又少,而且学生人数批次又多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学生实训实习最优化,通过实践教学研究和探索,总结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机床课时的最优化,为了提高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在操作考核方面进行了教学研究和实践,满足了我校目前的教學要求,并取得了一定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左时伦.工程技能训练教程(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惊人,但是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也显露出来。对于整个建筑行业而言,建筑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工程自身具备工作环节限制因素多、操作流程复杂、工作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建设工作过程中,做好工程整体质量把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混凝土在保证工程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影响。本文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等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一定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我国土木工程市场正在位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峰期,土木建筑工程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建设投入,如此一来我国建筑领域的进步以及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促进以及推动,并且也在极大程度之上促进了房屋设计工作的发展以及进步。现阶段成绩斐然但是也有着诸多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结构基础之中的不足之处,由建筑结构整体性能、承重柱抗震性能以及悬挑梁承载力方面入手,讲解了相关工程的施工优化方案,以此来增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运用方式以及现实情况,着重阐述了诸多新型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运用模式,上述方式不但可以显著缓解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以及不足之处,同时还拥有着诸多突出性的优势以及特点。对此,本文主要深入探究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运用现状,希望以此使得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一定的保障,最终使得相关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体现。  关
期刊
摘 要 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即品质管理小组,也称为品管圈。QC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提升和品质管理的方法,尤其在制造业等对产品质量有很高要求的行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QCC是为了发掘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工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一组人员组成的一个团体,并且团体中的人员分工合作,运用品质相关管理工具,为提高产品质量或者改善某种指标的共同目标
期刊
摘 要 BIM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力,其在建筑工程应用中不仅顺应了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图纸设计中的不足及问题,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直观、可视化地呈现出来。基于此,下文将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展开详细的分析,应用BIM技术构建可视化的三维建筑模型,可以直观呈现异形构件或设备等几何特征及空间位置。  关键词 BIM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 建筑设计  
期刊
摘 要 介质损耗因数试验是判断电气设备绝缘性能较为有效的方法,能直接、明显地反映出绝缘的整体受潮、劣化变质等分布性缺陷。因此,在电气设备(如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互感器、套管、耦合电容等)交接和例行试验中,介质损耗因素试验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试验等值电路及向量图、试验目的、测量仪器及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电气试验 西林电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某中小商业银行推进互联网信贷业务发展为例,针对风控模型在互联网信贷业务中应用进行剖析,结合各类具体风险模型实现全覆盖线上业务场景中大数据风控风险模型集群体系建设,展示目前智能风控决策引擎系统优势及功能。本文提出各类风控模型从不同角度、层面有效识别并预警互联网信贷业务风险,对互联网信贷业务模型体系构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数据风控模型 风险管理工具 智能风控引擎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和环境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程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竭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和危害,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是人类始料未及的。因此,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迫切课题,也必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重要的、永恒的主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污染,分析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最后重点阐述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对半导体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线键合作为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芯片封装的内部连接方式,也向着高密度、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这对引线键合设备以及键合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引线键合线弧成形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引线键合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线弧成形过程中劈刀动作对线弧最终成形形态的影响,提出高效率、高可靠性线弧成形的优化
期刊
摘 要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工程项目建设完成的基础,对工程的正常施工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不是简单的灌注桩,它属于一个特定的工作,在当前的工程施工中,其建设内容繁琐复杂,难度较大。因此,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科学施工,了解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要点和存在的技术问题,做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前期保障工作,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建立和稳步发展,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