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usni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数外”三门科目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科目,而数学这门科目在这三门科目的学习之中又是最为讲究技巧性和逻辑性的一门科目。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因为该科目的一些特点导致当前的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不少问题。那么,该如何扭转当前已经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提升呢? 关于这些问题,笔者将在下文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举一反三
  数学这门科目是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的一些科目,但是随着“有效性教学”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以及教师盲目地追求有效性教学,导致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不深入
  有效性的教学在当前很多教师的认识之中,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取得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 但是, 一个真正有效的教学实施必然是可以实现学生差异化发展,促进教学深入实施的教学。 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实施不深入,很多具体化的教学实施都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深入到教学之中,也没有深入对一些重点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
  2.教学花式样多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了更好地调动课堂教学的气氛,不少教师往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却没能真正地突破教学当中存在的难题,也未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施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仅仅是浮于形式,甚至还出现“形式重于内容”这样的一种情况。 这样的一种情况和现状应当引起教师的注意,并及时加以解决。
  3.学生能力未获提升
  教学不深入,教学的花把式过多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 也正是在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下产生了第三个问题——学生的能力未获提升。 学生的能力没有获得发展那么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施百分之八十都是失败的。 在当前很多学生未能获得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也未能够对有关的题目进行综合性的、条理化的分析。 这样学生的能力提升必然十分有限。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也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应当引起教师们的关注。
  二、深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几个方法
  问题存在就一定要直面这些问题并且积极寻找出解决的方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以学生为主体提升教学
  无论是开展有效性的初中数学教学还是深化初中数学的教学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实施是从真正的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发展,也是要切实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所以,在这一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并且要注意把握好每一个学习环节——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 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 都要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动性,自觉地投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之中,这将为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奠定主体性的基础。
  在教学实施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笔者认为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就涉及“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这一定理的学习。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开展:
  教师:假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90°,一个角为60°,还有一个角是30°。那么,大家注意观察一下三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1:90° = 60° 30°。
  教师:很好! 那么,大家再来观察一下这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与两角之间特殊的关系。
  学生3:60°与30°的角相加也是90°,而且90°加上30°的角是60°角的2 倍。 应该就是这样的两个规律。教师: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如果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角是90°,一个角是20°,还有一个角是70°,那么你们刚才说的两条规律是否也符合呢? 你们还可以举出什么例子来证明呢?
  ……(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究“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这一定律。 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这一规律。 那么, 学生的认识将更加深刻,而对“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这一定律的理解也不再是浮于表面,而是可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2.设置开放性的题目拓展教学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教师应该积极地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题型来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以及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拓展性的教学。
  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改变学生的思考角度。此外,开放性的题目很多其实是在学生熟悉的领域变化而来的,这样的一种变化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 所以, 设置开放性的题目必然有效地在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 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所以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语文”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的提升继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特别是对数学题目的理解能力。 当前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搞不懂题目的要求,最终导致“南辕北辙”现象的出现。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奠定了基本的数学语言基础和理解基础。所以, 教师要重视这一教学的具体实施。 主要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剖析相关的数学题目和分层看待具体的数学问题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小结
  以上方式是实现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笔者自己对该问题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主要还是侧重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燕。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4)。
  [2]何建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及素质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10)。
  [3]黄海涛。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5)。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目前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状况,智能建筑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阐述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如何培养:上好每节口语交际课,注意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敢说想说愿说;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训练;课前演讲,学生锻炼;各种活动激发
【摘 要】从制度范畴研究中国经济转型已成为研究的主流,而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演进,制度研究就不应当仅仅研究个体均衡的结果,还应当研究制度的演化过程。根据中国经济转型各阶段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学术界把中国经济转型分为经济体制转型和后转型[1]两阶段,本文用趋势分析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对后转型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后转型内涵进行界定。  【关键词】后转型;趋势分析;逻辑分析  1.转型研究的趋势性分析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现就我的具体教学阐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在教学实践中的现状,如何适应当代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学习习惯.教师该如何与90后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理论教学沟通,如何准备相关专业课程的
网络环境既能使网络资源和工具发生作用,又包括学习者的动机,学习氛围,教学策略和人际关系等非物理形态。网络环境的特点是师生互动性强、自主性、广泛性、可选择性及学习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高效课堂的风暴席卷而来,滋润着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心田,我们老师为之雀跃,学生为之欢呼.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
通过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方面问题的分析,论述课程建设必须围绕职业属性和专业特点而展开,课程建设必须加强的几个方面,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创新能力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实现一定的经济或社会目的,具有的能够产出和获得一定新技术、新经验或新思想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保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校专门人才,发展科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我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以学法指导为突破口,相信学生,大胆地放手,才会让学生有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