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草原广义有偿使用的理论探索与设计建议

来源 :价格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891210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草原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与否与构建预期,将直接关系到草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生态和谐,亟需进行深入探讨。在构建有偿制度的预期下,本文通过多种价值论的比较分析,提出自然资源的广义有偿不仅仅是经济价值的货币体现,更包含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增益效用;在分类分析草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草原经济有偿、生态有偿和社会有偿使用的具体设计建议:即使构建国有草原的有偿使用制度,也应在坚持"四条底线"的基础上,突破经济价值的限定,拓展为使用主体社会责任、生态服务和经济价值的差别化综合支付,按照不同使用主体、不同区域、不同取得方式和不同利用模式,构建差别化的国有草原广义有偿使用机制。
其他文献
在全球跨国投资2018年下降19%的背景下,中国利用外资逆势增长。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全年,我国新设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增长69.8%,实际使用外资1350亿美元,增长3%。随着我国成
近期我国国债收益曲线的"极度平坦化"过程,主要表现为利率整体水平的上升和长短期利差的缩窄。由于在仿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水平因子的变动可以反映收益曲线整体水平的变化情